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最新章节!

山人与葛篇》)

    他人绝无此等句,此为长吉之幻想。诗人之幻想颇关紧要,无一诗人而无幻想者。《离骚》上天入地,鞭箠鸾凤,此屈原之幻想也。老杜虽似写实派诗人,其实其幻想颇多。如其《送侄勤落第归》之“树搅离思花冥冥”即有幻想。[115]鲁迅是写实派,《彷徨》尤其写实,而此书以《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句置于书之前面而能得调和。但诗人的幻想非与实际的人生联合起来不可,如能联合才能成为永不磨灭的幻想,否则是空洞,是空中楼阁,Castles in air。德国歌德(Goethe)《浮士德》中之妖魔虽是其幻想,乃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但丁(Dante)《神曲》游地狱、上天堂,亦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故能成为伟大的作品。

    幻想与实际人生的关系如下图:

    诗必须空想与实际合二为一,否则不会亲切有味。故幻想必须使之与经验合二为一,经验若能成为智慧则益佳。老杜40岁以后诗无长进,虽有经验然未成为智慧。如: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要说言中有物,不能说不沉痛,而实不能算好诗。“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珷玞。”(元遗山[116]《论诗绝句》)微之以为少陵排律好,元好问以为不然。若前所举二句亦“珷玞”,非老杜好诗,有经验,无智慧。又如: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

    “浮云”二句好,人非认以前一类即认此等句,有物外之言。然此皆不能真得老杜精神。后沈归愚、王渔洋等虽不捉摸老杜之“我已无家”等句,而捉摸其“浮云”二句,此亦不成。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实当注意其“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此真老杜的好诗。末二句真是老杜。无论写什么绝摔不到,与魏武“老骥伏枥”之静者不同。杜此诗虽非智慧,然已在经验外另有东西、有力,是活着。

    长吉诗幻想虽丰富,但偶见奇丽而无常味,必得根植于泥土中(实际人生),所开幻想之花才能永久美丽。出于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近代青年不肯实际踏上人生之路,不肯亲历民间生活,而在大都市中梦想乡民生活,故近代文学难以发展。吾人努力为文学,应有牧师传教之精神,牧师每每独自至荒僻之地传教。从事文学者,其有此精神乎?吾人必先于实际生活中确实锻炼,好好生活一下。

    李长吉的“觉”有点迟钝,怪而晦涩,只是幻想。长吉当然是天才,可惜没有“物外之言”。李义山《夜禅曲》效李长吉体:

    银河西转退疏星,璧月东升带露莹。

    如来妙相三十二,琉璃绀碧佛火青。

    潭深毒龙将出水,夜静老猿来听经。

    衲子掩关四禅定,挂壁剩有钵与瓶。

    …………

    《夜禅曲》有幻想,无经验,已落第二招。无论思想情感,必须自己得来才成,从书上学到的皆纸上谈兵。《夜禅曲》所写皆从书本上得来,所录之三分之一尚为可看的。余有二句“病来七载身好在,贫到今年锥也无”(《夜坐偶成长句四韵》),非真实,言精神无着落也。其余三分之二更糟,只是学宋诗而已,无甚好。宋人诗只是文字障,好容易把皮啃下,到馅也没什么。长吉诗作得好的,则不分皮馅,合二为一。读者若不知其味,一为味觉迟钝,一则作者作品根本不佳。《离骚》皮馅合一,而且好,成功。长吉未成功。

    长吉幻想极丰富,可惜27岁即卒,其幻想不能与屈原比,盖乃空中楼阁,内中空洞。不过,长吉诗除幻想外尚有特点,即修辞功夫:晦涩。晦,不易懂;涩,不好念。诗本应该念着可口,听着适耳,表现易明了。但长吉诗可读,虽不可为饭,亦可为菜;虽不可常吃,亦可偶尔一用。晦,可医浅薄;涩,可医油滑。李贺诗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绝不致油滑腐败。

    三 《李凭箜篌引》

    长吉有诗《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崑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引”,乃诗之一种,引有引申之意、长之意。中国音乐中激昂恢弘之音皆自外来。中国古乐和平、简单,有神韵。琴,有和平之意,和平之境界————静。《诗经》有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小雅·伐木》)以中国固有的和平精神加上佛教思想,是此境界。

    读长吉诗,一字一句不可空过。

    首句“吴丝蜀桐张高秋”,张者,张弦。次句“空山凝云颓不流”,“颓”者,颓委不振。第三句“湘娥啼竹素女愁”,不用其他女神而用湘娥、素女者,二女神皆孤单。女性原静,而又孤单,更静;静中有动,冷中有热,有活的“情”,故曰“啼竹”、曰“愁”。静中有动,而动中又有静,音响是静。动静是调和的,由动而归于静,静中有动。以上三句甚有力,逼出“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白乐天写诗不甚费心力,必先写弹,如其《琵琶行》,先写“犹抱琵琶半遮面”,后写“大珠小珠落玉盘”。李贺用力。“中国”者,言李凭乃国中第一耳。长吉此首只此四句。李乃不成熟的诗人,死得太早。一生只27岁而即有此诗,有天才。

    四句之后转韵,一韵不如一韵。“崑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二句,“崑山”句是声,“芙蓉”句是形,意思甚好而写得不好,不知说的是什么,何以“芙蓉泣”而“香兰笑”?故所写非花之感动,乃弹箜篌之形。且此二句相对。李贺之幻想颇有与西洋唯美派相通处,有错感(感官的交错),如见好看的东西想吞下去,即视觉、味觉之错感。“唯美派”常自声音中看出形象,颜色中听出声音。法国一诗人曾分“五音”为“五色”[117],乃诗人感觉锐敏之故,而同时亦成为一种病态。平常是健康,刁钻古怪是美,而即病态。“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二句,余喜欢,前二句没写好,此二句写得好。“十二门”,长安门也,“融冷光”,秋夜冷光易融。前之“空山凝云颓不流”写的是静,“十二门前融冷光”写的是动,而动静相通。“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二句有名,而余不喜欢,即王静安所谓“隔”。必须二极端调和,走一极端不成。诗让人全懂了,不成;全不懂,亦不成。“十二门前融冷光”让人费事而能懂,“石破天惊逗秋雨”则费力,不懂,“隔”。抓的是痒处而“隔”,意甚好,写得不好。愈往后念,愈不可懂。“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不知所写为何。谁梦?李凭绝不能梦,且“老鱼”、“瘦蛟”乃李好奇太过之处,声音圆润岂可以“老鱼”、“瘦蛟”写之?想得太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