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道德悬解最新章节!

    东莱玉楸子黄元御(字元御,又字坤载,别字研农)解

    门人毕维新 述

    章四十一

    (原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1)[1]。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2)[2]。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居其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其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亦无所以为。下德为之,而又有所以为。上仁为之而无所以为,上义为之而有所以为。上礼为之而人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仍之,继之以争。故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夫礼者,专上文饰,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自矜先见,是大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章四十二

    (原第五、第二十九、第八十一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天地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狗,即刍灵,以草为之,祭祀所用,祭毕则弃之,任其荣枯而无私爱。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任其舒惨,而无私亲。故物或行而在前,或随而在后,或得嘘而荣,或因吹而落,或方盛而强,或既衰而羸,或因载而盛,或遇隳而败,其境至不齐矣。盖天地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殊无厚薄于其间也。

    章四十三

    (原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废乃有仁义,智慧出乃有大伪,六亲不和乃有孝慈,国家昏乱乃有忠臣。凡此者,凿混沌而雕太璞,皆世道之不幸也。

    章四十四

    (原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不以精明率下,民安本务,故利百倍。绝仁弃义,不以小德示下,民任天真,故复孝慈。绝巧弃利,不以渔夺侵下,民有资赖,故无盗贼。此三者,以为文治之不足,故令有所属。使之见素而抱朴,少私而寡欲。

    章四十五

    (原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其政闷闷不浇,其民淳淳不漓;其政察察不浑,其民缺缺不厚。是以圣人方而不至裁割,廉稜也而不至刿削,直而不至纵肆,光而不至辉耀。敦固纯朴,以风天下,道家之要也。

    章四十六

    (原第六十、第三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无须多事也。不尚贤能,使民不争竞;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之物,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而无思虑;实其腹,而无饥馁;弱其志,而无侈念;强其骨,而能力作。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之者亦不敢为也。为无所为,则无不治矣。

    章四十七

    (原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3)[3],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使有朴素浑简,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安常守分,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去其文字记载,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安其故居,乐其土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此道家治民之大要也。

    章四十八

    (原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去其变诈,而归纯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挟诈妄为,而不安于愚也。故以智治国,民以诈毙,是国之贼。不以智治国,民以愚全,是国之福。知此两者,去彼取此,亦治国之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情反矣,乃至于大顺下德不失德,物情之常也,玄德反是。

    章四十九

    (原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4)[4]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养生不赡,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变诈风行,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逐利忘生,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而反以得生。是贤于贵生,而反以得死也。

    章五十

    (原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而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民性轻生,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邪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再犯?其杀之而弗惩者,不畏死也。既不畏死,则杀之无益。盖常有司杀者杀,天也;而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斧斵。夫代大匠凿(5)[5]者,希(6)[6]有不伤其手矣。

    章五十一

    (原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7)[7]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太上,下知有之而已,不感其德;其次亲之誉之,不忘其恩;其次畏之侮之,不信其心。以其信不足焉,故有不信。

    章五十二

    (原第二十、第七十二章)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民不畏威,大威至矣。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狭,是以不厌。

    民不畏死,其所畏者,德也。有德则民归,无德则民散。人之所畏,吾不可以不畏之。尚德缓刑,使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之轻死而厌生者,所居之狭,赡生多厥也。无狭所居,则无厌其所生。夫惟所居之不狭,是以贪生而不厌也。

    章五十三

    (原第六十、第五十四章)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子孙祭祀不辍。

    以道莅天下,灾祥不作,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而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无以招致之也。夫神人两不相伤,圣人之德厚矣,故德交归焉,后世子孙祭祀不辍也。

    章五十四

    (原第五十七、第四十五、第五十四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8)[8],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以正道治国,以奇道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夫天下多忌讳,本以避凶趋吉,而民弥贫。人多利器臣下弄权,而国家滋昏;人多伎巧,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此皆以多事扰之也。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躁能胜寒,静能胜热。清静能为天下表正。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数语也。

    章五十五

    (原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日益,所以求博;为道日损,所以求约。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盖有为则有所不周,无为则无所不至。道法自然,无为者顺其自然,则人不知觉。无不为者,自然之符,不言而自应,不召而自来,非强之也。故取天下,大事也,而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则经营愈密,缺漏愈多,不足以取天下矣。

    章五十六

    (原第二十九、第六十四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9)[9]。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10)[10]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适以败之,执者适以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是以圣人欲所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所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众人学不反本,多事而过其分,故学所不学,复其所过,而还于本色,以辅相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章五十七

    (原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法自然,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顺其自然,万物将自化。化而欲有所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无欲,不欲以至于静,天下将自正也。

    章五十八

    (原第三十二、第十七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犹(11)[11]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常无名,故谓之无名之朴。朴虽小,然是象帝之先,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宾服。王德感召,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大道风行,民莫之令而自均平。号令不设,王言自贵。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朝廷不彰君德,故百姓不知帝力也。

    章五十九

    (原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其心未常不自善,吾亦善之,则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其心亦常欲人信,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惵惵犹“兢兢”意为天下自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就之如日,瞻之如云。圣人皆孩之,以为赤子无知,天(12)[12]足复用机心于其间也。

    章六十

    (原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凡物以道而生之,以德而畜之,因物而行之,因势而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是其天性,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之而不自有,为之而不自恃,长之而不宰制,是谓玄德。

    章六十一

    (原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广远无方,其可但于左右求之?万物恃之以生而不推辞,功成不名自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之主,常澹然无欲,是可名于小矣。至于万物归焉,而不为之主,又可名于大。以无欲之小,而反以成大,是以圣人法道,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也。

    章六十二

    (原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3)[13];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而不知不美生于夸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而不知不善生于伐善,斯不善矣。天道循环,一长必消。故有无相生,有终则无,无终则有也。难易相成,易极则难,难极则易也。长短相形,长尽则短,短尽则长也。高下相倾,高穷则下,下穷则高也。音声相和,巨甚则细,细甚则巨也。前后相随,前竟则后,后竟则前也。自然之理如是。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之而不有,为焉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其功不去也。

    章六十三

    (原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耶!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使卑,下者举之使上,有余者损之使少,不足者补之使多。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此造物之公平也。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此世俗之炎凉也。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之不足?惟有道者。是以圣人为之而不恃,成功而不居。其意盖不欲自见其贤,所以避盈而居损,顺天之道也与(14)[14]。

    章六十四

    (原第八、第三十二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