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级佛学教本最新章节!

便是有性有相,可以用六根六识,去了别它,如此则经中便不应说:「般若以无性为自性,故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故无所取,无所执著。」总而言之,修般若是在行人方寸之间,教也教不来,说也说不出,不管于理于事,智人处处皆契合般若,愚人处处违背般若。行者若欲了解般若,只有靠领悟,能悟不能悟,是有否修学的关系,舍此之外,实无办法也。

    6.

    大般若波蜜多经,共六百卷,是卷帙最多的经,也是玄奘一生,最杰出的译作,其笔墨条达灵动,而又一字不苟,读之使人胸膈皆舒,悭忧都尽。般若会上,有一最奇特的现象,应予注意,那便是善现以声闻身,而能演说甚深的般若义。照理来说:像这样的妙理,大菩萨尚不能知,岂有声闻,而能说示。原来这都是释迦牟尼佛,威神加被的结果,致令小机,能宣大法,如是则善现说。即是佛说此亦如华严会上,诸菩萨说佛法身义,亦为释尊威神之所加被,其情形颇与此相类似。

    7.

    行人惑断到那里?就离开那里?仅断欲界诸惑,而未断色界诸惑者,只能出欲界并不能出色无色界,仅断欲界及色界诸惑,而未断无色界诸惑者,只能出欲界及色界,并不能出无色界。譬如好嫖赌戏剧,而不好饮酒者,仅能离酒楼,而未离妓馆、赌场、戏院,其理与此相同。所以凭自力出三界者,必先凭自力,破尽三界见思惑,成阿罗汉,然后方出。若有一分一毫未断,来生还在此间,休想出离,其难可想。是故修净土念佛法门,借佛愿力,先生佛国,出三界,了生死,然后再慢慢断见思,实是末法时代,最具智慧的打算。除却这一法门之外,余者恐怕都不是我们障深慧劣的凡夫,所能即生成办也。倘若不能即生出离,而第八识中,有三恶道的恶业种子先成熟者,则来世必不能保有人身。如是尚不知何年何世,始得离开三途,何论断惑出世,这便是自信太过的吃亏处。

    8.

    修般若最重要之点,便是:虽知诸法皆空,而不行恶法,不舍善法。不过在修的过程中,一切应做之事,虽一一照做,而不执著法相,不执著功德相,永远离开二边,处于中道,这样便能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

    9.

    断惑证果,皆唯心识,而惑无实质,心无形相,若一念顿觉,则诸惑皆断,不一定要依照限定的时间。在小乘法中,例如观经载,频婆娑罗王,在幽闭中,遥见世尊,头面作礼,便得阿那含果。又如阿难于佛灭后,结集三藏时,烦恼尚未尽,致为迦叶所摒,回房息卧,头尚未至枕,廓然开悟,得阿罗汉果。这都是不必按照若干生,或若干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顿超者。不但小乘如此,即大乘成佛,有时也如此:例如菩提树下的悉达太子,法华会上的龙女,涅槃会上的广额屠儿,他们都是不必按照三大阿僧祗劫的次序,而能于一念顿超者。大抵顿超之人,皆是修因在前多生,证果在今世,间亦有佛菩萨垂迹度生,现身说法者。总而言之,在修因时,皆名为渐,到得果时,皆名为顿,若无前此之渐,则亦无后此之顿也。学者读经论 ,若发现其中所载,与通常不同者,则必另有其他理由,若欲剖析其理由,第一须慧解,第二须多闻,第三须质询善知识,舍此三者外,实无他途可循怯。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