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级佛学教本最新章节!

大乘论三卷,及世亲释十五卷等,其余瑜伽法门之籍,亦有译。

    (13) 为北印度沙门,遍通三藏,显密兼长,宣武帝永平元年至北魏,帝请传译经论,字明帝时,胡太后建永宁寺,庄严丽都,内供梵僧七百人,留支即居此寺,为译经领袖。

    (14) 北魏末,孝武帝西奔,高欢别立孝静帝,史称东魏。

    (15) 义译为智希,系中印婆罗门,精于佛法,于胡太后称制初来洛阳,后随东魏孝靖帝迁邺,从事译经。

    (16) 义为尊称,北印乌苌国沙门,北齐天保七年至邺都,传译十载,得经论七部五十一卷,大悲经,月藏经等,皆其杰作,齐亡,辗转至隋,文帝请其到京,续译经典八部二十三卷。

    (17) 义为志愿,北印犍达国沙门,于北周武帝时抵长安,后居益州,皆略有译事。武帝破除佛教,敕其入京,诱以爵禄,逼从儒教,誓不死依,被逐出国。至突厥,逢齐僧宝暹等十人,采经西域,历七载,得梵本二百六十部东还,闻周武灭齐,毁佛法,遂留突厥,与崛多相遇,不久周武帝死,隋文帝受禅,佛法重兴,宝暹等送梵本先返,奏闻文帝,帝遣使请崛多到京主译,计译经三十九部一百九十二卷,显密皆备,中以佛本行经六十卷最巨。

    (18) 俗姓陈名祎,陈留人,十三岁入净土寺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出关西行,万里孤踪,历尽险阻,至印度,学于戒贤论师,胜军居士等处,赍回国后,翻译其所回的经,于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入寂,世寿六十五。

    (19) 瑜伽是相应之义,言此法门,与五义相应,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唯识的瑜伽是与理相应,密教的瑜伽,是与行相应,此处所称的瑜伽,是指唯识学。

    (20) 是大乘八宗之一 ,为穷明万法性相,故和法相。又依唯识论,明万法唯识之理,故亦名唯识宗,在我国,开端于唐玄奘,而大成于其徒窥基,因窥基住慈恩寺 ,又名慈恩宗。

    (21) 义为喜学,是于阗国沙门,喜研一乘经教,唐武后以旧译华严未全,闻难陀长于此经,特请赍经入唐,从新翻译,历四年,成八十卷,因别于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别名八十华严,年五十九寂,荼毗时其舌不坏,与鸠摩罗什同,可知其所译经论,皆符合法理也。

    (22) 义为喜学,是于阗国沙门,喜研一乘经教,唐武后以旧译华严未全,闻难陀长于此经,特请赍经入唐,从新翻译,历四年,成八十卷,因别于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华严,别名八十华严,年五十九寂,荼毗时其舌不坏,与鸠摩罗什同,可知其所译经论,皆符合法理也。

    (23) 唐齐州人,京兆大荐福寺,咸亨二年,年三十七,由海道至印度,经二十五年,还洛阳,初助实叉难陀译陀译华严,后乃自译,寿七十九寂。

    (24) 又名毗尼,即佛所说的戒律,旧译为灭,谓灭诸过恶也。又译为律,谓如世间法律,断决轻重之罪也。新译为调伏,谓调和三业,伏灭诸恶也。

    (25) 义为觉爱,南印度沙门,极聪明,初习外道,无所不通,以为究竟,年六十,与大乘善知识对辩,理屈辞穷,乃皈依佛教,五载之间,洞达三藏,武后闻其名,请赍梵本来唐,译诸经论,至百余岁,方不再译,开元十五年十一月五日寂,世寿百五十六岁。

    (26) 真言宗判一切的佛教,为显教与密教二部,释尊所说的大小乘契经,其意义明显可晓,属显教,大日如来所说的金胎两部,其意义秘密而不可晓,属密教。

    【习题】

    (一) 昙无谶所译的经,以那一部为最有名?其中的要旨是什么?

    (二) 「一阐提」作何解释?何谓断善阐提?大悲阐提?

    (三) 四律何名?各有几卷?是小乘那一部的律本?为何人所译?希分别说出之。

    (四) 玄奘于何时西行?何时归国?所请回的经律论,有若干夹?若干部?他在二十年间,译的大小乘经律论有,若干部?若干卷?后来寂于那年月日?世寿若干?

    (五) 何谓显教三大部?各属何人所译?每部各若干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