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并不是有什么神明,而是有它们内在的规律。好事招来同类的好事,坏事招致同类的坏事,类别相同的事物相感应而产生,就好比一匹马鸣叫则引起其他马也相应地鸣叫,一头牛鸣叫则引起其他牛也相应地鸣叫。帝王在将要兴起的时候,可以先看到美好的征兆;帝王将要败亡的时候,也会先看到灾异、妖孽。事物本来就是依照类别来相互感应的,所以用龙来招致雨,用扇子来驱除暑气,军队驻扎的地方,会遍生荆棘。好事和坏事都有它的来由,一般人将之归于命运,是因为不知道它的原由。上天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时候,人的老毛病如关节炎之类的病就会先于阴雨天气而发作,这是阴气之间互相感应而产生的一种结果。上天将出现阴雨天气时,还会使人想要睡卧,这也是阴气的相互感应。人忧虑、压抑的时候,会想睡觉,这是阴气的索求;人喜悦、兴奋的时候,不想睡觉,这是阳气的索求。水在夜里容易涨高,酒在东风吹起时容易满溢,生病的人到了夜晚病情会加重,鸡在天将破晓时都啼叫起来而声音相互激荡。同类感应使发出的气更加纯粹。所以阳气使阳气更加强而阴气使阴气更加强,阳气和阴气必定可以按类别来增加或减损。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1)。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2)。明于此者,欲致雨则动阴以起阴,欲止雨则动阳以起阳(3)。故致雨非神也,而疑于神者,其理微妙也(4)。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5),虽不祥祸福所从生,亦由是也。无非己先起之,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故聪明圣神,内视反听(6),言为明圣内视反听(7)。故独明圣者知其本心皆在此耳。故琴瑟报(8),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其动以声而无形,人不见其动之形,则谓之自鸣也。又相动无形,则谓之自然。其实非自然也,有使之然者矣。物固有实使之,其使之无形。《尚书大传》言(9):“周将兴之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10),而集王屋之上者(11),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12)!茂哉!天之见此以劝之也(13)。’”恐恃之(14)。

    【注释】

    (1) “天有阴阳”二句:天有阴阳,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如此等。人体也有阴阳,男为阳,女为阴;背为阳,前为阴;腰带以上为阳,以下为阴;外表为阳,内脏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如此等等。

    (2) “天地之阴气起”五句:天地阴阳与人体阴阳可以互相感应,道理是一样的。

    (3) “欲致雨”二句:求雨与止雨就是根据阴气相感来设计的。求雨让妇女出来跳舞,以感动天的阴气。下雨是阴气的作用。止雨让男人出来活动,来损阴气。

    (4) “故致雨”三句:疑于神,模拟神的做法。疑,通“拟”,比拟。又如“凝”,凝于神则是聚精会神之意。《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疑于神。”不是神秘的,其中道理是神妙的。

    (5) 以类进退:阳可以益阳,阴可以益阴,是“以类进”;阴阳之气又互相克制,阳可以克阴,阴可以克阳,异类相斥为“以类退”。

    (6) “故聪明圣神”二句:潜心息虑,自我反思,而能觉察无形、无声之物,见人之所不能见,所以称“聪明圣神”。内视,指反思。反听,指断绝耳之外听。

    (7) 言为明圣内视反听:苏舆注:“八字疑有误。”钟肇鹏云:“此八字似为旁注之文,传抄栏入本文,故显然与上句‘故聪明圣神,内视反听’相重复。”苏、钟之说可从,故暂不出译。

    (8) 琴瑟报:琴瑟合奏。报,犹“合”。

    (9) 《尚书大传》:西汉伏生所传授的著作。

    (10) 赤乌:吉祥的三足神鸟。《尚书大传·大誓》:“武王伐纣,观兵于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赤乌,三足。”

    (11) 王屋:指王者所居之屋。

    (12) 茂:通“懋(mào)”,勤勉、努力。

    (13) 见(xiàn):同“现”,呈现。

    (14) 恐恃之:周朝有了瑞应,怕依靠天命,人事不努力,所以在有了天命以后,特别强调人事需要努力。恃,依赖。之,在这里指代天命瑞应。

    【译文】

    天有阴阳之气,人也有阴阳之气。天地的阴气兴起的时候,人体中的阴气也会随之相应而起;人体中的阴气兴起时,那么天地的阴气也会相应地产生,这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通晓这个道理,如果要求雨就可以发动人的阴气以使天的阴气兴起,如果要止雨就可以发动人的阳气而使天的阳气兴起。所以招致雨水并非是神的作用,之所以认为是神在其中起作用了,是因为招致雨水的道理是很微妙的。不仅仅是阴阳之气可以用类别来互相增强与减损,即使是莫名的祸福,也是这样发生的。无非就是自己先发起,然后其他事物依照类别相互感应而动。所以聪明通达的人,断除耳外之声、潜心息虑而从内部自我反省。因此唯独他能够做到明智通达,也由此知道圣明之人的本心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存在。故而琴瑟合奏,弹奏宫音,其他宫音自己发出声音来响应,这是事物依照类别而互相感应相动。这种感应相动只通过声音而没有可见的形迹,人们看不见它感应相动的形迹,就说这是它自己在鸣响。又因为互相感应相动而没有形迹可见,就说这是自然形成的。其实这不是自然鸣响的,是有其他同类的事物使它这样的。事物固然有一些使它感应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存在,这些东西无形地对它进行感应相动。《尚书大传》说:“周朝将要兴起的时候,有赤色的大鸟衔着谷种,而汇集于王屋之上,武王高兴,诸大夫也都很高兴。周公说:‘努力啊!努力啊!上天呈现这种现象,是用来勉励我们的。”这是害怕人们依赖天命瑞应而忽视自身的努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