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题解】

    在本篇里,董仲舒进一步论证性虽有善质,但必须经过王政的教化才能成善。所以董仲舒依然强调:“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善者,王教之化也”。如果说人性已善,那么圣王的教化就成为多余的了,这是董仲舒所不赞成的。董仲舒论性而强调王政教化的重要作用,这与荀子“化性起伪”的观点可谓是一脉相承。

    孔子曰(1):“名不正则言不顺。”今谓性已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2),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3)。且名者性之实,实者性之质(4)。质无教之时,何遽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5),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6),故曰: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也。岂敢异辞(7),其实然也。天之所为,止于茧麻与禾。以麻为布,以茧为丝,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8),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谓性善(9)。

    【注释】

    (1) 孔子曰:下引文见《论语·子路篇》。

    (2) 几(jī):将近,接近。

    (3) 顺:顺应。

    (4) “且名者性之实”二句:苏舆注:“以名言之,则性为生;以实言之,则性为质。而质原于生,是名亦实也。”

    (5) 止之内谓之天:本书《深察名号篇》云:“止之内谓之天性。”惠栋据此补“性”字。惠校可从。

    (6) 遂:成就,完善。

    (7) 异辞:不同的言辞。异辞,旧本作“美辞”,卢文弨校曰:“美辞,疑是‘异辞’。”卢校可从,今据校改。

    (8) 进:推进,改进,前进。

    (9) 善:旧本皆脱此字,陶鸿庆云:“‘性’下当有‘善’字,文义方足。下文云:‘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性’下亦当有‘善’字。”陶说是,今据补。

    【译文】

    孔子说:“名称不正确则说话就不顺畅。”既然说人性已经是“善”的,那不是近似于说不要教化而顺其自然,又不合顺于施行政治的道理了。而且名称是用来表示“性”的实际内容,“性”的实际内容就是“性”的本质。“性”的本质没有经过教化时,怎么会“善”呢?“善”好比米一样,“性”好比禾苗一样。禾苗虽然生长出米,但是不可以说禾苗就是米;“性”虽然产生出“善”,但是不可以说“性”就是“善”。米和“善”,都是人们秉承着天的创造而又通过外部加工完成的,不是在天所创造的范围以内的。天的创造,是有一定限度的,限制在天所创造的范围以内的叫做天性,超出这个范围以外的叫做王教。因为王教是在天性之外的,因而使得天性不能不完善,所以说:“性”有“善”的本质,而不能说就是“善”的。我哪里敢故意说出跟别人不同的言辞,其实“性”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天的创造,限制在创造茧、麻和禾苗的范围以内。把麻织成布,把茧缫成丝,把米煮成饭,把“性”教化为“善”,这些都是圣人秉承着天的创造而进一步加工而成的,不是性情本质朴实就能达到的,所以不可以说“性善”。

    正朝夕者视北辰,正嫌疑者视圣人。圣人之所名,天下以为正。今按圣人言中本无性善名,而有“善人吾不得见之矣”(1)。使万民之性皆已能善,善人者何为不见也?观孔子言此之意,以为善甚难当(2);而孟子以为万民性皆能当之,过矣。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3),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4)。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5),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6),而后能为善。善,教训之所然也,非质朴之所能至也,故不谓性善(7)。

    【注释】

    (1) 善人吾不得见之矣:语出《论语·述而篇》,文稍异,《论语·述而篇》“得”下有“而”字。

    (2) 当:相当,达到。

    (3) 斗筲(shāo)之性:董仲舒“性三品”之下品。董仲舒上承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及“唯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