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及“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说法,而以“圣人之性”为“上智”,以“斗筲之性”为“下愚”,以“中民之性”为“性相近,习相远”,这样就把“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斗筲,量器。斗,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用来比喻人的才识短浅、器量狭小。

    (4) 中民:中庸之民,即指平常人。

    (5) 涫(ɡuà)汤:沸腾的水。涫,沸滚。

    (6) 渐:浸,浸染。

    (7) 善:旧本皆脱此字。今据陶鸿庆说补,说详本篇上文相关注释。

    【译文】

    如果要确定早晚的时刻,就拿北极星作为标准;如果要辨别事理的疑惑,就拿圣人作为标准。圣人确定的名称,天下人都把它当做标准。现在考察圣人的言语中本来没有“性善”的言论,而是说过“我还没有见到善人呢”。假如一切人的“性”都已经是“善”的了,那为什么不能见到善人呢?观察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认为“善”的境界很难达到;可是孟子以为一切人的“性”都能称得上“善”,这就言过其实了。圣人的“性”,不可以用来确定“性”的名称;小人的“性”,也不可以用来确定“性”的名称;确定“性”的名称,是根据中庸之民的“性”。中庸之民的“性”好比茧和卵一样,卵要等待孵化二十天,然后才能成为幼禽;茧要等待用沸水缫丝,然后才能成为丝;“性”要等待教化的浸染,然后才能变为“善”。“性”变为“善”,是教化所造成的结果,不是天生的本质朴实就能达到的,所以不可以说“性善”。

    性者,宜知名矣,无所待而起(1),生而所自有也。善所自有,则教训已非性也。是以米出于粟(2),而粟不可谓米;玉出于璞(3),而璞不可谓玉;善出于性,而性不可谓善。其比多(4),在物者为然,在性者以为不然,何不通于类也?卵之性,未能作雏也;茧之性,未能作丝也;麻之性,未能为缕也(5);粟之性,未能为米也。《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真其义也,真其情也,乃以为名。名霣石则后其五,退飞则先其六,此皆其真也。圣人于言无所苟而已矣。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质而名以善性(6),其名不正,故不受也(7)。

    【注释】

    (1) 无所待:不依靠任何外在的因素。

    (2) 粟(sù):谷子,去皮后为小米。

    (3) 璞(pú):含有玉的石头或未雕琢过的玉。

    (4) 其比多:这种类比的例子是很多的。

    (5) 缕:麻线。

    (6) 名:旧本误作“不”,刘师培曰:“今考‘质而不以善性’当作‘质而名以善性’,与下‘其名’相应。”刘说可从,今据校改。

    (7) 受:采纳,接受。

    【译文】

    如要了解“性”的本质,就应该从名称上去了解,“性”是不依靠任何外在因素而生成的,而且是本来具有的。如果“善”是本来具有的,那么经过教化以后所形成的“善”就不是“性”了。所以米是从粟来的,可是粟不可以说是米;玉是从“璞”来的,可是“璞”不可以说是玉;“善”是从“性”来的,可是“性”不可以说是“善”。这种类比的例子是很多的,在事物中多是如此,在“性”却不认为是如此,为什么不跟类似的事物贯通一理呢?卵的“性”,没有经过孵化就不能成为幼禽;茧的“性”,没有经过缫丝就不能成为丝;麻的“性”,没有经过耙梳就不能成为“缕”;粟的“性”,没有经过碾磨就不能成为米。《春秋》通过辨别事物的道理来纠正事物的名称。为事物命名,一定要根据它们各自的真实情况,从而真实反映它们的意义,真实反映它们的情形,就是这样来制定它们的名称。所以说到“霣石”而把“五”字放在后边,说到“退飞”而把“六”字放在前面,这都是反映的真实情况。圣人对于自己的言论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性”,是天生的质朴;“善”,是圣王教化的结果。没有天生的本质,圣王的教育就无从感化;没有圣王的教育,质朴的“性”就不能变为“善”。天生的本质称为“善性”,它的名称不正确,所以我不采纳它。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