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王莽当皇帝后,取消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董仲舒在王莽之前,可能有错刀,但未必与王莽时一样。

    (4) 握一斤金与千万之珠以示野人:拿着一斤黄金和价值千万的珠宝给野人看。千万之珠,价值千万的珠宝。《吕氏春秋·异宝》:“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译文】

    一般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常常倒行逆施,忘记义而为利牺牲,违背义而走向邪道,不仅伤害了自身,还使自己家庭遭受祸害。这不是因为他替自己谋利不尽心竭力,就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够明达。如果有人拿着大枣和钱币给婴儿看,婴儿必定去拿大枣而不拿钱币;如果拿着一斤黄金和价值千万的珠宝给野人看,野人必定拿黄金而不拿珠宝。所以一般人对于事物,小的容易了解,大的难于看出。现如今利对人的关系小,义对人的关系大,难怪人民都趋向利而不趋向义。这一点本来就是一般人所不了解的。

    圣人事明义以照耀其所闇,故民不陷(1)。《诗》云(2):“示生显德行。”此之谓也。先王显德以示民,民乐而歌之以为诗,说而化之以为俗(3)。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从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圣人天地动、四时化者,非有他也,其见义大,故能动,动故能化,化故能大行,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刑不用则尧、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圣传授而复也。故孔子曰(4):“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注释】

    (1) 陷:陷于违法犯罪。

    (2) 《诗》云:下引文见《诗经·周颂·敬之》。

    (3) 说(yuè):同“悦”,喜欢、高兴。

    (4) 故孔子曰:下引文见《论语·雍也》。以户比喻道,是必经者。

    【译文】

    圣人阐明义,使人民了解义与利的关系,所以人民不会犯罪。《诗经》说:“以显明的德行昭示我。”就是这个意思。古代圣王用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快乐而歌颂,就作了这首诗,心里诚悦而受感化,就形成了风俗。所以不用命令他们做好事而他们自己会做好事,不用禁止他们去犯法而他们自动不会犯法。他们遵从上面执政者的意志,不待人去驱使,他们就自然而然这样做。所以说:圣人能够感动天地、变化四时,没有别的缘故,因为他晓得大义,所以能够感动,能够感动,所以能够变化,能够变化,所以教化普及,教化普及,所以人民不犯法,人民不犯法,所以不必使用刑罚,不必使用刑罚,就是尧、舜的功德。这是天下大治的道理,是古代圣王传授下来的。所以孔子说:“哪一个人能够不走门户而出屋去呢?没有人会不依从这个道理!”

    今不示显德行,民闇于义不能炤(1),迷于道不能解,固欲大严憯以必正之(2),直残贼天民(3),而薄主德耳,其势不行。仲尼曰(4):“国有道,虽加刑,无刑也;国无道,虽杀之,不可胜也。”其所谓有道、无道者,示之以显德行与不示尔。

    【注释】

    (1) 炤(zhāo):通“昭”,明显、显著。

    (2) 大严憯(cǎn)以必正之:用严刑酷法来纠正他们。严,酷烈。憯,通“惨”,残酷、狠毒、毒虐。

    (3) 天民:天所生的人民。

    (4) 仲尼曰:下引文又见《孔子集语·颜叔子第十二》。

    【译文】

    现在不把显明的德行昭示人民,人民不了解义而不能明达,被道理迷惑而不能解脱,因此若想用严刑酷法来纠正他们,这只是残害上天所生的人民,而使君主的德行浅薄,这在情势上是行不通的。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即使施行刑法,却没有可以处刑的人;国家政治不清明,尽管要杀戮人民,却杀也杀不尽。”他所说的政治清明与不清明,就是指用显明的德行昭示和不昭示人民罢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