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直;于直之中,必见其曲。于声无小而不取,于形无小而不举。不以著蔽微,不以众掩寡,各应其事,以致其报(1)。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2),民知所去就,然后可以致治(3),是为象则(4)。为人君者,居无为之位,行不言之教(5),寂而无声,静而无形,执一无端,为国源泉(6)。因国以为身,因臣以为心,以臣言为声,以臣事为形。有声必有响,有形必有影。声出于内,响报于外;形立于上,影应于下(7)。响有清浊,影有曲直,响所报非一声也,影所应非一形也。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8)。其行赏罚也,响清则生清者荣,响浊则生浊者辱;影正则生正者进,影枉则生枉者绌(9)。擥名考质(10),以参其实。赏不空施,罚不虚出(11)。是以群臣分职而治,各敬而事(12),争进其功,显广其名(13),而人君得载其中(14),此自然致力之术也。圣人由之,故功出于臣,名归于君也(15)。

    【注释】

    (1) “各应其事”二句:指各自和他们的事情相应,以得到相当的结果回报。

    (2) 去就:去留,进退。去,离开。就,接近、靠近、趋向。

    (3) 致治:达至太平。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4) 象则:法则、规范准则。《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臣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有其国家。”

    (5) “为人君者”三句:语本《老子》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6) “寂而无声”四句:这里是说为人君者恭默于上、精一执中而不依于一端,故能开一国风化之源。《韩非子·主道篇》言为君者:“寂乎其无位而处,漻(liáo)乎莫得其所。”董仲舒之言盖本于此。

    (7) “有声必有响”六句:《列子·天瑞篇》:“《黄帝书》曰:‘形动不生形而生影,声动不生声而生响。’”这里是说形、声皆生于此而应于彼,民之于君,上行下效,因而君主施政于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8) “故为君”五句:这里是说君主要自处虚静无为之位,而以其聪明察其群臣,根据得失而行赏罚。

    (9) “其行赏罚也”五句:苏舆注:“寄影响于臣下,清浊正枉,又在任人当否。”张之纯《春秋繁露评注》:“以考绩定诸臣黜陟(chù zhì),以民之影响定官之曲直。”苏、张之说可从。进,升迁。绌(chù),通“黜”,废、贬退。

    (10) 擥(lǎn):同“揽”,引取、依据。

    (11) “赏不空施”二句:《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诂:“明君按见劳授赏,则众誉不能进无功;按见恶行诛,则众谗不能退无罪。”《韩非子·说疑》:“凡治之大者,非谓其赏罚之当也。赏无功之人,罚不辜之民,非所谓明也。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非能生功止过者也。”正是此意。

    (12) “是以群臣”二句:而,犹“其”,如《左传》襄公十八年:“必使而君,弃而封守。”两个“而”字均作代词使用。

    (13) 显广:显扬光大。

    (14) 载:安定。《老子》二十九章“或载或隳(huī)”河上公注:“载,安也。”

    (15) “圣人由之”三句:这里是说,臣有事而君无事,臣劳君逸,则天下可治、位权可保。苏舆注:“董论阴阳五行,亦多此旨。”本书《五行对》曰:“勤劳在地,名归于天。”正是此意。董仲舒于此篇立论兼采道、法两家之言而归为己用。

    【译文】

    声音有顺有逆,就必定有清有浊;形质有善有恶,就必定有曲有直。因此圣人听到他的声音,就能够辨别他是清或浊;看见他的形质,就能够区分他是曲或直。在浊当中,一定要知道他的清;在清当中,一定要知道他的浊;在曲当中,一定要看到他的直;在直当中,一定要看到他的曲。对于声音不因为它细小就不听取,对于形质不因为它微小就不推举。不用显著的遮蔽细微的,不用众多的去掩盖寡少的,各自和他们的事情相应,以得到相当的结果回报。黑的与白的能够分别清楚,然后老百姓就知道该如何去留进退了,老百姓知道如何去留进退了,然后国家就可以治理得好了,这就是治理国家的法则。作君主的,居于无所作为的位置上,施行不用说话的教化,寂静而不发出声音,清静而不显露形质,精一执中而不依于一端,为治理国家开辟源头活水。把国家作为他的身体,把臣子作为他的心腹,把臣子说的话作为他的声音,把臣子做的事作为他的形质。有声音必定会有回响,有形质必然会有影子。声音从内部发出,回响就会在外面加以回应;形质在上面站立,影子就会在下面加以映现。回响有清有浊,影子有曲有直,回响所回应的不是一种声音,影子所映现的也不是一种形质。因此作君主的,要虚灵其心而自处于无为之位,灵敏地倾听他的回响,清楚地察看他的影子,以此来施行奖赏或惩罚。君主施行奖赏或惩罚,对回响清晰并且表现清净的人给予荣耀,对回响混浊并且表现污浊的人给予羞辱;对影子端正并且表现正直的人加以升迁,对影子弯曲并且表现不正直的人加以罢退。要依据名声来考察他的实质,以参验他的真实情况。不凭空奖赏,也不凭空惩罚。于是各位臣子分守其职而进行治理,各自认真地办自己的事,争相表现他们的功劳,显扬光大自己的名声,而君主则能够在其中安定自得,这是使臣子自然而然发挥能力的方法。圣人照着这样去做,那么功业由臣子建立,而名声却归属于君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