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人生哲学最新章节!

    第六章的题目是中国先哲的艺术理想。这个题目的含义十分微妙,很难讲得清楚。我在第二章里面曾经说过,中国先哲所认识的宇宙是一种价值的境界,其中包藏无限的善性和美景。我们民族生在这完善和纯美的宇宙中,处处要启发道德的人格,努力以求止于至善,同时也要涵养艺术的才能,借以实现美的理想。

    说到此处,诸位或许要问,中国哲学家富于道德精神,自是确切不移的事实,但是如果说他们又有湛深的艺术才能,恐怕是言过其实吧。假使他们真正沉潜濡染在艺术境界里面,为何历代哲学家不将他们的艺术思想昭示我们呢?

    诚然不错,中国先哲对于美的问题,向少直接的阐发和显明的分析,但因此便能断定他们缺少艺术思想吗?不能!庄子说得好:“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艺术的纯美太微妙了,假使我们自身毫无艺术修养,纵有人整天耳提面命,说这是美,我们能了解吗?假使我们内心具有艺术才能,时常和艺术家亲近,观摩他的创作,纵然他对于我们默无一言,我们又能不欣赏吗?

    德国最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作成,有人请他说明这个乐曲是如何美法,贝多芬无言以对,只是把他的作品奏演一遍。那些听者依旧莫名其妙,继续追问这音乐之美究竟在哪儿,贝多芬还是说不出,只好再奏一遍。

    宇宙间真正美的东西,往往不能以言语形容。假使有一位美人,名叫西施,静静地坐在你们前面,你们能用几句话说出她所以然之美吗?诗人最了解这一点,所以只好以“无言相对最魂销”一句话来提醒、暗示而已。

    中国先哲不常谈美,正是因为他们了解得很透彻,所以不说。孔子赞美创造不已的生命,一则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二则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则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关于此层,我们可以引老子的两句话和庄子的一段巧妙故事,来作比方。有一位聪明先生,正当游山玩水的时候,忽然与“无所谓”先生相遇,于是向他问道,如何思想,才能认识大道理;如何体验,才能得着大道理;如何修养,才能保守大道理。这位“无所谓”先生对于这个问题,却是不答复。他并非不答,只是不知从何说起。聪明先生正在无可奈何中,前面忽然又撞着一位疯狂先生,再向他提出原来的问题。疯狂先生说:“啊!我晓得,不妨告诉你。”正说话间,乃又把所要说的话都忘了!这位聪明先生没有办法,最后去拜见黄帝,把如此如此的情由,陈述一遍,黄帝说,不用思想,才能知道;不用体验,才能得道;不用修养,才能守道。聪明先生接着又问:“你与我明白这一层,那‘无所谓’先生和疯狂先生都不明白,谁才算对呢?”黄帝说:“‘无所谓’先生真对极了,因为他不明白。疯狂先生也很对,因为他好像明白,而又忘其所以。只有我们俩察察为明,终觉不对,这就叫作‘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后来,疯狂先生辗转听到黄帝这一段话,叹道,黄帝真能了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外篇·知北游》)

    诸位试想一想,那位疯狂先生究竟疯狂吗?殊不知他真是个天才。我们平凡的人,往往称天才为疯汉,其实他何尝是疯汉呢!中国许多哲学家真正是天才,他们最能深悟宇宙、人生之美,要想说,直说不尽,要想绝对不说,又不能不说,所以常常用玄妙的寓言来作譬喻之辞,借以测验我们的理解力。

    我们先哲好谈道德,因为道德生活是一时一刻也不能撇开。美国有一位哲学家,名叫詹姆士,尝说:“道德无假期。”这句话真妙!诸位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勤勤恳恳地工作不休,精神疲倦了,在星期日可以休息,这就叫作“假期”。但是在星期日那一天,诸位能得着学校、社会和自己良心的允许,借安息日而猖狂妄行,依旧于人格无损吗?我想严正的教师,在星期日,有适当的机会,仍然要指导诸位竭力做人,尽心向善。至于艺术,则有时可以不谈。所以不谈,并非把艺术看得不重要,因为一谈到艺术之美,须待兴趣勃发、才情丰富的时候,始能获得效果。

    我刚才引证庄子一段话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究竟什么是天地的大美?人类要推原天地之美,应如何共情推敲,才能体贴它的妙处?关于此层,我们可以说,天地之大美即在普遍生命之流行变化,创造不息。

    圣人原天地之美,也就在协和宇宙,使人天合一,相与浃而俱化,以显露同样的创造。换句话说,宇宙之美寄于生命,生命之美形于创造。老子最见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把生畜、长育、亭毒、养覆当作妙道与玄德。妙道之行,周遍天地,玄德之门,通达众妙。其在天地之间,虚而不屈(竭也),动而愈出,不断地表现创造性。《道德经》下篇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一也。”这里所谓致一之道,也就是成化之德,合而言之,即为生命,所以老子接着又说:“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