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化书新声最新章节!

bsp;心不疑乎手者﹐神與手俱運也。手不疑乎筆者﹐手與筆俱轉也。能忘手筆者﹐有心得之妙也。得於心者﹐然後知書之道非手非筆也。書之和緩暢快者﹐非其工於巧也。湻厚蒼古者﹐非其工於朴也。溫柔婉弱者﹐非其工於美也。淸勁健捷者﹐非其工於勇也。斯皆人之神气發現於其中﹐所以合人之情性也。是故觀其書之點畫﹐則知其人血气之衰旺也。觀其書之顧眄﹐則知其人情性之巧拙也。善觀書者﹐觀書之神﹐不在筆墨之迹也﹐不在機智之巧也﹐不在剛柔之形也﹐不在馳騁之勢也。似若聖王之道﹐熙熙然光明也。似若君子之風﹐穆穆然深遠也。作如是觀者﹐其心樂而忘憂也﹐其神和而愉悅也﹐其气融而和暢也﹐如太平之善政也﹐如無極之妙道也。夫何故而其然乎﹐以神會神﹐如仁者見山思靜也﹐智者見水思動也﹐達者見雲思變也﹐介者見石思貞也。其思者﹐心中所常有觸而感之﹐則符其機矣。

    鳳鴟

    鳳不知美﹐鴟不知惡﹐陶唐氏不知聖﹐有苗氏不知暴。使陶唐氏恃其聖非聖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眾人皆能寫人之形﹐而不能寫己之形。皆能求人之惡﹐而不能求己之惡。皆能知人之禍﹐而不能知己之禍。是以大人聽我聲﹑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气﹐然後知人之情僞。

    物類之美惡﹐性使之然﹐不自知也。如鳳之美﹑鴟之惡﹐其不自知之。譬如唐堯聖君也﹐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其不自知己爲聖也。有苗暴君也﹐其性剛烈﹐其心慘毒﹐亦不自知己爲暴也。借使唐堯恃己爲聖﹐則其心不化﹐不得謂之聖也。有苗知己暴﹐而易其心﹐則不得謂之暴也。吁﹐眾人皆能寫人之形﹐而不能寫己之形者﹐能見人而不能自見也。皆能求人之惡﹐而不能求己之惡者﹐能知人而不能自知也。皆能知人之禍﹐而不能自知其禍者﹐能察人而不能自察也。是以有道之士﹐知禍生於言也﹐於言必愼﹐所以聽我聲也。是非生於見也﹐於視必謹﹐所以察我色也。患生於身也﹐於欲必戒﹐所以候我形也。嗔生於心也﹐於忿必懲﹐所以伺我气也。以我之心﹐推以及人﹐則人之情僞可知﹐故無自欺之蔽也。

    知人

    觀其文章﹐則知其人貴賤焉。觀其書篆﹐則知其人情性焉。聞其琴瑟﹐則知其人道德焉。聞其教令﹐則知其人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堯之容湻湻然﹐虞舜之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蕩蕩然﹐殷湯之容堂堂然﹐文王之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諤諤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則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愚與賢。

    文章者人之言﹐言有美惡﹐所以知其貴賤也。書篆者人之用﹐用有巧拙﹐所以知其情性也。琴瑟者人之樂﹐樂有雅淫﹐所以知其道德也。教令者人之政﹐政有優劣﹐所以知其吉凶也。由是知之﹐想見古聖人之威儀也。如陶唐之容湻湻然而渾厚也﹐有虞之容熙熙然而光明也﹐大禹之容蕩蕩然而寛大也﹐成湯之容堂堂然而中正也﹐周文之容巍巍然而尊高也。周武之容諤諤然而正直也﹐宣尼之容皇皇然而莊盛也。以此觀之﹐想見古之聖人﹐有如是之儀容﹐灼然於心目之間﹐則天下之人可以自知其賢與愚﹐而勉之耳。

    螻蟻

    螻蟻之有君也。一拳之宮﹐與眾處之。一塊之臺﹐與眾臨之。一粒之食﹐與眾蓄之。一虫之肉﹐與眾咂之。一罪無疑﹐與眾戮之。故得心相通而後神相通﹐神相通而後气相通﹐气相通而後形相通。故我病則眾病﹐我痛則眾痛。怨何由起﹐叛何由始﹐斯太古之化也。

    螻蟻﹐物之至微者也﹐其亦有君長﹐眾知所尊也。一拳之穴爲之宮﹐與眾處之。一塊之土爲之臺﹐與眾遊之。獲一粒一虫輒不私食﹐必戮力運而蓄之﹐然後偕眾咂之啖之。其一有罪﹐同眾戮之。是故眾之不敢叛其君者﹐爲其居處遊樂飲食而無私﹐所以上下之情同而心相通也。眾心相通﹐則其神其气其形而無所不通矣。其一有病﹐則如眾病。其一有痛﹐則如眾痛。苦樂相均﹐患難相同﹐則怨無由而起﹐有何爭鬥叛逆之事。此太古以道化民之術﹐釋老叢林之義也。

    歌舞

    能歌者不能者聽之﹐能舞者不能者觀之﹐巧者不巧者辧之﹐賢者不賢者任之。夫養木者必將伐之﹐待士者必將死之。网之以冠冕﹐釣之以爵祿。若馬駕車輅﹐貴不我得。彘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虛貴﹐德不虛守﹐貧有所倚﹐進有所恃﹐退有非樂﹐寒賤而甘委棄。

    世之能者﹐常爲不能者用。巧者﹐常爲不巧者誚也。其若能者愚之﹐巧者拙之﹐則不被人之所短矣。能者勞而歌之舞之﹐其不能者﹐逸而聽之觀之。巧者苦於成事﹐事有臧否﹐常爲不巧者之所誚也。賢者勞於治政﹐政有優劣﹐常爲不賢者之所用也。夫養木欲其材用﹐材成必將伐之。養士欲其輔國﹐國難則必死之士之死於國者。蓋其受冠冕之羅网也﹐吞爵祿之釣餌也。若夫駟馬之榮﹐大輅之貴﹐一息不來﹐於我何有。竊知受爵祿以殞其身者﹐如豕食糟糠﹐肥不自有也。是以有道之士﹐不貴其爵﹐而貴其道。不守其祿﹐而守其德。以無德爲貧﹐以退身爲義。退者非安於貧窮﹐非樂於卑賤﹐而甘自委自棄﹐蓋將退身以進道﹐安貧以成德也。

    躑躅

    躑躅之酒﹐烏喙之脯。莨??之膏﹐冶葛之乳。初噉之若芥﹐再噉之若黍﹐復噉之若丸﹐又噉之若脯。小人由是知彊弩可以漸引﹐巨鼎可以漸舉﹐水火可以漸習﹐虎兕可以漸侶。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與﹐不應者我所命﹐不臣者我所取。所以信「柔馬不可馭﹐漸賊不可禁」﹐得之以爲萬化之母。

    躑躅﹐不能進之貌。躑躅之酒﹐如鴆酒之類﹐謂不能進之酒也。烏喙豈能脯乎﹐謂不能用之脯也。莨??﹐郎毒子也。冶葛﹐毒艸也。莨??之膏﹐冶葛之乳﹐謂不能食之膏乳也。四者食之殺人﹐人猶漸而服之。初食之若芥之微﹐漸食之若黍之少﹐復食之若丸之大﹐又食之若脯之多﹐其豈虛言哉。昔曹操食冶葛至一寸﹐飲鴆酒至一杯是也。此言天下之事生於漸﹐不能爲者﹐而人猶能爲之。況可以爲可以能者﹐豈不能之者乎。由是知之﹐千鈞之弩不可挽也﹐可以漸引之。千斤之鼎不可拔也﹐可以漸舉之。水火之險不可入也﹐可以漸習之。虎兕之惡不可親也﹐可以漸侶之。蓋言天下之事浸漸而行﹐果能眞積力久而功自深﹐心之所之﹐神自應之﹐神之爲之﹐則無不能矣。故知人所不能而能之者﹐皆神之爲也。是故人之所以逆我者﹐由我之情有所不足﹐以召彼之逆﹐豈非我所化乎。人之所以辱我者﹐由我之言有所不當﹐而激彼之辱﹐豈非我所召乎。人之不應我者﹐由我之心有所不實﹐而致其忤﹐豈非我命之乎。人之不臣伏者﹐由我之德有所不道﹐以致其叛﹐豈非我所取乎﹐是以信矣。柔馬﹐駑馬也。不可馭者﹐不能疾進也。漸賊者﹐家賊也。不可禦者﹐不知禁止也。得斯理者﹐可以達萬事之原﹐爲萬化之母也。

    止鬥

    止人之鬥者﹐使其鬥。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鬥者﹐預其鬥。善解忿者﹐濟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亂。民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動而自淸﹐民易變而自平﹐其道也在不逆民之情。

    人之鬥忿﹐皆起於心。心有所激﹐則必怒而鬥之。心有所嗔﹐則必恨而忿之。當人之鬥也﹐其心偏激而怒﹐??殺身不暇卹。善解鬥者﹐言其鬥之﹐直其激而怒者﹐或可止之。如遽欲止其鬥﹐其心愈激﹐而鬥不解矣。當人之忿也﹐其心偏嗔而恨﹐??殞身不遑顧。善解忿者﹐言其忿之﹐當其嗔而恨者﹐或少抑之。如彊欲抑其忿﹐其恨愈甚﹐而忿不解矣。是故吾心躁動之時也﹐不可遽伏﹐遽伏之心愈亂矣。吾民農事之時也﹐不可妄使﹐妄使之民愈怨矣。水之道﹐郁閉不流則不淸﹐故必流動而水自淸也。民之道虐政不變則不平﹐故必易善而民自平也。其於道也﹐如不逆水之流﹐而水自淸也。不逆民之情﹐而民自平也。

    象符

    術有降萬物之蘊毒者﹐則交臂鈎指﹐象爲之符。是故若夭矯之勢者﹐鱗之符。若飛騰之勢者﹐羽之符。若偃蹇之勢者﹐毛之符。若拳跼之勢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而疏之爲萬象﹐別之爲萬態﹐教之蹈舞﹐非蹈舞也。使之禱祝﹐非禱祝也。我旣寡實﹐彼亦多虛。而責人之無情﹐固無情也。而罪禮之無驗﹐固無驗也。

    術有降萬物之蓄毒而害人者﹐或交其臂﹐或鈎其指﹐變神以攝伏之﹐則今搯訣步罡變神之術耳。若屈折濳遊之狀者﹐鱗虫之類也。盤旋飛騰之狀者﹐羽虫之屬也。僕跛偃蹇之狀者﹐毛虫之類也。拳跼不伸之狀者﹐介虫之類也。所以知其拱手折腰者﹐人虫之類也。觀夫拱手者﹐人亦拱而應之。折腰者﹐人亦折而應之。蓋禮者本也﹐應者符也。人之善感﹐物亦善應。至於分之爲萬象之形﹐別之爲萬態之狀﹐無非一气變化於其間﹐皆自然而然也。譬如蹈舞也﹐教之蹈舞﹐則非自然之蹈舞。如禱祝也﹐使之禱祝﹐則非自然之禱祝。我以不誠而感﹐彼必虛而不應矣。彼之不應﹐不責己之不誠﹐而反責人之無情﹐則亦謬矣。彼之無情也﹐然由吾之情有所不足﹐彼因之而無情矣。彼之無禮﹐不責己之不恭﹐而反罪禮之無驗﹐則亦誤矣。禮之無驗也﹐然由吾之恭有所不足﹐彼因之而不應矣。

    善惡

    爲惡者畏人識﹐必有識者。爲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是故人不識者謂之大惡﹐人不知者謂之至善。好行惠者恩不廣﹐務奇特者功不大﹐善博弈者志不遠﹐文綺麗者名不久。是以君子惟道是貴﹐惟德是守﹐所以能萬世不朽。

    爲惡者言不露機﹐動止陰險﹐常畏人知其惡也﹐其亦有能識之者。爲善者言必中理﹐動止光明﹐常欲人知其善也﹐其亦有不能知之者。是故人能識之惡﹐惡之小者也。人所不能識之惡﹐惡之大者也。所謂大姦似忠是也。人能知之善﹐善之小者也。人所不能知之善﹐善之大者也。盛德若愚是也。以衣食賙人﹐謂之惠也。以德賙人﹐其恩普矣。以惠及人﹐惠之用也有限﹐故不廣也。不偶於人﹐謂之奇特。以正輔世﹐其功大矣。以奇輔世﹐奇之出也有數﹐故不大也。博弈者﹐技之小。志於小者﹐足見其人志不遠也。文章者﹐道之華。務於外者﹐足見其人內不足也。富貴者得志一時﹐道德者流芳百世。是以君子以道爲貴﹐以德爲富﹐終其身而謹守之﹐身??歿而道德恆存﹐所以萬世不朽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