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庄子言神遇,言用志不纷以凝神,可使人心冥合于物,而使人之用物宰物之技,亦通乎道。故庖丁解牛,舟人操舟,丈人承蜩之技,莫不通乎道。然庄子未尝言文学艺术之可自成一世界,文学艺术之为一人文领域,乃必不可少;于此技艺之通乎道者,亦未言其必不可少。庄子于人之文字语言,更恒言其可忘,以归于默。王弼之以语息则默,犹是此旨。魏晋玄学家之主言不尽意者,亦同契于王弼得意忘言之旨。然魏晋人在实际生活中,则早已重技艺与文章之美。曹丕典论论文,言功业不若文章之无穷,即言文章自有一独立而永恒之价值。然当时主言尽意之说者,则又主意之可寄于言,而重言,亦即必重辞令文学也。陆机为文赋,如赋物赋事,即视文学如一独立客观之人文领域,而赋之。其时凡论文者,皆同有斯旨者也。然观上述刘彦和之论文,则文所表之意,正可过于在未为文之先其心思感物时,初所及之意。彦和于其书风骨篇,更言文之表意而成风,即能“以意起意”。其所谓骨,乃文之体骸,文之组织结构,由有统之之内在的志与意而致者。其所谓风,则此志气或意气之表现于辞采。故曰“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然谓之为风,乃谓其更有一感人之意义。故谓风为“化感之本原”。此文之有风而能化感,即言文表意,而同时能以意起意。此外其隐秀篇,又言文有秀有隐。隐为“文外之重旨”“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文有隐,而文有其暗示潜伏之意义。又其定势篇,亦言文之表意,同时有其言外之意,更言文之“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激水不漪,槁木无荫,自然之势也。”此物之有势,依于其趣向,趣向乃物尚未至,而可能至者。趣向之范围,即一物之可能发展至、或可能影响及之范围,而在物之当前之现实状态之外,以为物所具之意义者。故凡物有势,其所涵之意义,即超乎此物;故圆之转势,在圆之外,方之安势,在方之外。凡文有隐有势之处,皆可说言不尽意,有意在言外。然此言外之意,亦皆文之所隐括,而在文之内也,则又未尝不在言内也。

    由彦和之论文,能言文之有风为化感之原,以意起意,又言外之意,亦可未尝不在言内;而重意者,亦不当轻言废文;则依人之心生,而求表现于言于文之自然之道,即亦为当然之道。此有诸内者,当形诸外,以成文,是人之道,亦天地之道。故天有天文,为天之表现;地有地文,为地之表现;人于此可见天地之心,天地之道。则人有其心之生,而表现于言立文明,亦所以见人之心,人之道也。此人之有文之道,即人之使其内具者通达于外之道。如天之有天文、地之有地文之道,即天地使其内具者,表现通达于外之道也。有此道,则天必有天文,地必有地文,人亦不能无文学。人无文学亦不能与天地参,无所谓人文之化成。此即合于儒者之旨者也。

    原彼为魏晋之玄言者,如何晏、王弼、郭象,皆取于道家虚无之义,以为玄言,而仍以孔子为圣人,故何晏唯以孔子为全空。世说新语文学篇载王弼答裴徽,谓“老庄未免于有”,其言“无”,乃“恒训其所不足”。郭象序庄子,以为尚未免于狂言。彦和之有取于道家虚无之义,以论文,而归宗孔子,亦合当时之潮流。然彦和又不只以孔子为圣人,且以文章原所以明人之参天地之道,以有人文之化成。何晏、王弼、郭象心目中之圣人,则要在体合虚无玄冥之道,其余事皆应迹而非本。何晏言圣人无情,人哭亦哭,人恸亦恸,其哭恸固为迹。王弼言圣人有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亦以圣人之本“在体冲和以通无”。郭象更以圣人之礼乐政事,无非迹,当由迹返本,则其至极,皆归在忘言;则表情志之文学,亦非必当有。此即与彦和之言文之心当有,以成人文之化成者,大不同其旨。而彦和谓文之成,赖于神气理,亦所以明道;更论文之声律形式,及文之种种体裁之渊源,与其用之所宜。其论文之宗旨之高、与规模之大,后世亦无以过之。唐之韩愈柳宗元之言文以明道,宋儒之言文以载道,亦刘之文以明道之旨。文所明之道,所载之道,固可有种种之不同,亦不必限于言人伦之忠孝仁义。刘所谓道,更无此局限。其言唯是谓由“心生”而“言立”、“文明”,以使人表现其内心于外,即是自然之道。天地万物有其文之表现,亦依于此道。此心之所生者为何,固可依其神之运,而无一定之方向。凡日月山川,风花雪月,感于人心,而人之心意心情,有所生起,而表现之于辞令文言,固皆未尝非道。循此以观,则文以明道,以至文以载道之言,即说文之所以为文之共同的本性或本质,而永不可废之论也。至于由此而规定文当以表何种之道为高、为大、为远,否则为低、为小、为近,则依乎人所在之情境、所居之时代、与其人之性格或偏尚,自可有种种之论。各时代之论文所明之道者,其说亦可不同。后世如清代之言文学者,不喜明道、载道之言,而标尚性灵或神韵,或性情、趣味、或格律者,固多有之。然性灵、神韵、性情、趣味,固皆生于人心者也。格律则言立文明中之事也,表性灵、神韵、性情等于文学,亦同依于此“心生而言立文明,以通达内外,而化成人文”之道也。则谓文不明道,不载道,离道而有文,必须天地毁坏,日月失明,人不成人,无人文之化成,而后可也。世岂真有离道之文哉。刘彦和论文之立本于此文以明道之义,以言文学中之神思、志气、理等,犹可说于魏晋之玄理与其他论文之言,多有所承。然其言文之依于天地有表现为文之道,人之心生,亦必有表现为“言立文明”之道,则超迈魏晋玄学之流,未尝知此文学之必不可少于天地,与道必不能相离者;是乃直上承先秦儒者言“诚于中、形于外”之乐诗等之“不可已”之旨。此亦即中国哲学言道思想史中之大事,不可只视为一文学之论而思之者也。

    上述魏晋六朝人言文学之道,下文略及魏晋六朝人言艺术中之道者,以见其并与玄理相通。

    六 嵇康论声音之道与“宣和情志”义

    此魏晋时代之艺术之论,首为对音乐之论,次方为对图画之论。中国之音乐之论,其源甚早。盖音乐,原为人之生命心灵活动之起伏抑扬之韵律,或喜怒哀乐之情之直接表现。儒者即由此以见音乐之依于人之情,亦可养导人之情。故孔、孟、荀皆重乐,而有礼记中乐论等文。汉人依乐律以言天文历法,而音乐之涵义,更为广远。然亦不免将此乐律之意义,外在化于天地,而忽其与吾人之生命心灵活动之直接关系。魏晋人之论音乐,则重恢复此音乐与生命心灵之直接关系而论;然此直接关系,是否即为情志之喜怒哀乐之直接借音乐以表现,则为待决之问题。因人之生命心灵之活动,不必为一明显之喜怒哀乐之情,而音乐中之乐律,所规定者,纯为声音之形式关系;此形式关系之有和与不和之分,美与不美之分,初似不宜直接连于人之喜怒哀乐,亦不同于人之喜怒哀乐之对具体事物而发者。人亦唯注重此音乐中之形式关系,而知其和与不和、美与不美,方有纯粹之音乐创作欣赏之事,而见音乐之为一独立之人文领域者。故魏晋之时代阮籍有乐论,嵇康有琴赋及声无哀乐之论。嵇、阮之生年,皆早于上述王弼、郭象、陆机、刘彦和等,然依本书说义理之序,则只能论之于后。

    兹按阮籍尝作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今存,通老论已佚。太平御览卷一天部引其通老论佚文,谓:“道者法自然而为化……易谓之太极,春秋谓之元,老子谓之道”;“圣人明于天人之理,达于自然之分,通于治化之体,审于大慎之训;故君臣垂拱太素之朴,百姓熙怡,保性命之和。”故阮为儒道合一论者。其乐论言圣人之作乐,为“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又谓正乐在倡雅乐,“立调适之音,建和平之声。雅乐周通,则万物和,质静则听不淫;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云云。其所言者甚广泛,亦尚未出乐记言乐可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之旨,不如嵇康论乐之有思致。嵇康善论难。友人陈荣捷先生尝引法人戴米微考,谓“妙理”之一名,为嵇康所首创,未知是否。然嵇文如养生论等,并有妙义。其琴赋,声无哀乐论言“声音之道”,即言声音之美,不关于其所直接引起之喜怒哀乐之情,亦不直接表现情志。此即与昔之论乐者,重此乐与此情之因果关系之论者,大不相同,而代表一魏晋时代之新音乐理论。由此理论,以建立音乐之有纯粹之形式美,亦即所以使音乐成一独立之人文领域之道也。

    嵇康之琴赋,其文甚美,而声无哀乐论,则主客问难,以免人“惑声音之道”,颇多曲折,今皆不拟细析。嵇康虽言声音之自身不直接表现喜怒哀乐之情,亦无喜怒哀乐寄寓于声音之中,并亦不以引起此喜怒哀乐之情,为音乐之价值之所在;然其琴赋亦先言音声之可导养神气,宜和情志。察其言宣和情志之旨,亦即宣和一般人情之喜怒哀乐之偏向,以达于一超此偏向之情,一种高一层面之情志。则谓嵇康不重情志,非也。

    至其声无哀乐之论,亦初未尝否认人闻音乐者,恒有引起哀乐之事实。然此一般之哀乐之情,则根在人之主观,如“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初不直接源于音声。亦正以声音为和声,故人主观之心中,先藏或哀或乐之情者,皆可由闻音乐,而或哀或乐。故其琴赋谓“怀戚者闻之,莫不惨懔惨凄,愀怆伤心;……其康乐者闻之,则欨愉欢释,忭舞踊溢。……”“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然同一之声音,而闻者或哀或乐,则证此哀乐之情之出于各个人之主观。此各个人之主观之哀乐之情,因人以异而无常,即不属于此音声,亦不能与音声自身之和,直接相应。能与音声之自身之和,直接相应者,则为一情志之宣和。音乐之和声,有此宣和情志之用;亦唯情志之宣和者,能知音而知乐。故其琴赋言:“非夫旷远者不能与之嬉游,非夫渊静者不能与之闲止,非夫放达者不能与之无 ,非夫至精者不能与之析理也。”静、放达、至精,皆宣和情志者所至之心灵境界也。

    至于克就声无哀乐论之文而说,则其首言:“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为五色,发为五音;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及宫商集化,声音可谐,此人心至愿,情欲之所钟。”此则明言音声之在天地间,其组织成一全体,自有其善与不善之价值意义;而求声音之成一和谐之全体或和声,则为人心之愿欲向往之所在。其下文之论辩,则要在言一般人听音乐所生哀乐之情,乃由其心先藏哀乐之故;“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此哀乐非和声之所固有,亦非其所必然引起者。音声之善否,如人之贤愚,乃属音声或人之自身。至于人一般之哀乐爱憎,则属于人之主观。故曰“爱憎宜属我,贤愚宜属彼”;“外内殊用,彼我异名”。“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而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声音中无哀乐之实,亦不当与以哀乐之名,是谓“哀乐之名实俱去”。故必立此声无哀乐之论也。

    至于嵇康之下文,则设客之问难,谓声虽无哀乐,然必可引起哀乐,如贤愚之必可引起爱憎。则“哀乐由声,更为有实”;虽可去其名,而不能去此声之引起哀乐之实。故人可由声以知其所引起之哀乐,或所表现之哀乐云云。嵇康即更进而辩爱憎生于贤愚,与哀乐之发于声音,尚有不同。其意是人有贤愚,而爱憎随之,可说爱憎由贤愚所致。此如五色有好丑,五声有善恶,而人对之有爱与不爱,喜与不喜,亦可说由声色所引起。然此“人情之变,统物之理,唯止于此;然皆无豫于内,待物而成耳”。然此爱与否,与人之哀乐之情,乃先构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者,大不相同。故不可相提并论也。

    自下二段之论难,则先设客难人之情可表示于色,则哀乐亦宜形于声音,而人由声音亦可知哀乐。下文更辩人情之繁,非声音所能表,而闻声音者,亦不必能得其情;声音之于情,不必能象其体,而传其心。声音如形貌,有“形同而情乖,貌殊而心均”;则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人亦不能因其声以必知其心也。

    然其再下二段之论难中,则嵇康亦承认音乐之感人,不同之音乐其所引起之感不同。故谓:“听筝笛琵琶,则形躁而志越;闻琴瑟之音,则听静而心闲……;齐楚之曲多重,故情一;变妙,故思专;……然皆以单复,高埤,善恶为体,而人情以躁静……此为声音之体,尽于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此躁静,自是人之心灵生命之活动,此活动之形式,固与声音之形式相应。然此非一般之哀乐也。故曰:“随曲之情,尽于和域;应美之口,绝于甘境。……躁静者,声之功也;哀乐者,情之主也。声音虽有猛静,猛静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此即谓和所引致之哀乐,由人主观自发,不发自声音。亦正以声音“无主于哀乐”,然后能“总发众情”,即唯因声音以“平和为体”,而后“感物无常”。此即谓音乐感人,所引起之情志,或生命活动,为高于一般之哀乐之情者。音乐所引起之情志,其本质唯在其躁静之形式,与音声之振动之相应。而音声之有其和,即可连于人之主观所藏之哀乐之不同,而为其统;更使此所藏之不同哀乐,皆各得其表现发泄。下文再述客之自救其声有哀乐之言,今略。而其最后一段之论难,则为讨论音乐之何以能移风易俗之问题。嵇康之答,则谓此亦正不关一般之哀乐。音乐之所以能移风易俗,正在其有和声以养和心和气,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心感于和,风俗壹成”。此言音乐和声所直接引起之和心和气,正在一般之哀乐之情之上一层面,而唯与音声中之形式之和,或音声自身之理,相顺应者。此乃由宣和情志,而有之上一层面之情志,不可与下一层次之一般之哀乐,相提并论者也。

    七 宗炳之以“澄怀味像”论画道,及其言“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义”

    至于中国之画论,则较音乐之论,尤为晚出。庄子田子方篇之言画者之解衣般礴,不过言其全神贯注,以为画。非画论也。直至魏晋之玄学家,仍未闻有画论。至顾恺之,乃有画评。其言作画贵迁想妙得之语,尤为后世所称。此迁想,即人之迁移其心思或心情于境物;而妙得,即妙得人物之形象。顾恺之之论,及于画人物与山水。其画云台山记,只及于山水之布局,纯属画技术。其胜流画赞论画人物,谓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又谓画人当注意“凡生人无有手揖眼视,而前无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全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像之明昧,不若晤对之通神也”。此亦属画之技术。然谓画人物之神,当注意其所对,观其神之有其所通之实,不可空其实。此为既重传神,亦重神之通于实,以为画之旨。神原为虚?虚必通向于实,亦犹王弼之言依道之无而虚通者之必通于有也。但观顾恺之文,盖亦未必有此意,而其文亦只为技术之论也。

    然刘宋宗炳之画山水序则显然有画道之论,其言“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固不以绘事为圣人之业。盖圣人含道应物,故不可留迹,如何宴、王弼、郭象之言圣人,皆应迹而不留迹也。然贤者则必由澄怀而味像,即谓不味像,则亦不能希贤,更何能至于圣?此澄怀,即清澄淡泊,虚静其心,此乃陆机、刘彦和之论文,阮籍、嵇康言音乐同有之义。“味像”之像,在文学为意象,在音乐为音声之大小抑扬之象,在图画为物之色形之像,而其融和集结,则皆有其理或形式则一。言味其像,即要在体味其中之理与形式也。故澄怀味像,可以论画,亦可以之论一切文学艺术者也。宗炳此言,自重在言画。其下文言“至于山水,质有而趋灵”,则是于画之中,特就山水以言其质有趋灵。实则一切文学艺术,皆同重虚托一意象,以远于质实,而趋于空灵。然世间之物,固有质之重浊者,与轻灵者之分。以重浊之物之意象,入文学艺术,固亦减其质实。然人之沿此意象,以念其物,则重坠入于质实之想。唯于物之原自轻灵者,更生一意象,而表之于文学艺术之中,乃可常保其轻灵。自然界之物,为人所日用者,恒被视为质实者。唯山水绵延流衍,烟云变化,不可加以把捉而用之;乃可远观遥视,更不见其质实。故其质虽有,而趋于轻灵,或空灵,以呈于人心。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而宗文下亦言:“古之贤圣,必有山水之游,以成其仁智之乐。”更言:“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圣人以神法道者,以其心神自法道,此亦贤者之心神所欲通。山水以形媚道者,言山水之质有而趋灵,即如媚顺于道之虚通,以使仁者智者见之而乐,以成其心之虚通也。下文更言:“余眷恋庐衡,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像布色,构兹云岭。”此即言愧不能如圣贤之合道,以有成仁智之德而自足,唯有由味山水之像以为画也。下文更言:“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征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此言人之心意,可上通千载,而由书策之文,人亦可沿之以知言象以外之微旨;即言人自有可超越于当前之世界之心意,而由文字之符号,以知文字以外之旨义;故有文学之文,以表此旨义;则人自当更有以形表形,以色表色之画,使人沿画上之形色,以知画中山川。再下文言:“且夫昆仑山之大,眸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仑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此段文言绘山水之可能,乃依于遥观则大皆成小,而可纳之一图。但能类似,则可不见此中之大小之差。此即言透过画图以观山川,山川即摄在画图中,亦摄于观画者之心目中。至下文言:“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则言人之诚循心目之应会之理,以观画中之山水之类于自然之山水,则不见其大小,而有大如小,小如大之巧。此中有自然之山水,画中山水,自相类以成巧。人之目之应于画中山水时,人之心亦与之相合。既会之,而人之神思,更超越于此目所应者之外,则画中山水,如呈于心目之前。此则唯本于“应目”、“会心”、而“神超”三者,依一理而进行,至于神超,而理极,是为神超理得。神超即超于此画之自身,而呈现所画之山水,如在心目之前。故虽另求真实之幽岩,亦不能加于是也。

    至于下文言“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则自人之神之运不限于特定之形象,以言其无端。此乃庄子、易传、与魏晋玄学家之言神所同具之旨。其言神之栖形感类,则言此神之寄于形,如暂栖于其内,而即顺一形之所类,以通于他形。沿类而通,即是循理而进。此通,非通其形之实,乃通其形之影迹。形之影迹,即吾人对形物之意象也。言形之实,则物虽同类,亦各有其形之实,居不同之处,固亦有所不能通者。然此理之所入,则不在此形之实,而在形之影迹,或意象。此固可沿理而通者也。通而写之,则可尽此意象。故曰“诚能妙写,亦诚尽矣”。谓之妙者,连神而言。神本无端,故其“栖形感类,理入影迹”之事不穷。随神之无端,以次第栖神感类而写,即妙写也。其下文更言:“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嶷,云村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此则不外言神有此妙运,则虽披图幽对,而神运四荒,以至无人之野,以使峰岫云林,呈现于此神思之前;以与绝代圣贤之“含道应物”之心,遥相照映;更融化此神思之前之万趣,求加以表现,入之于画。此入之于画,亦不外求畅此神思而已,故外无所为也。神得其畅,而无滞之之物,则亦不见有先于此神之畅者;而神之畅,即为至先,而更无先之者。如今所谓至于绝对之审美艺术境界矣。

    此宗炳之论山水之画,其所用之名辞,所论之义理,咸本于魏晋以来之玄理;其所论大体,同于陆机、刘彦和之论文,阮籍、嵇康之论乐,皆显而易见。则其所论之画道,与当时之音乐之道,与文学之道,及玄理之道,固皆可谓为同一之道,分别表现于玄理及文学、音乐、图画之论述者也。至于过此以往,以论其他艺术如建筑、园林、书法及酒、棋、茶、花,之小道,吾人皆可谓其必有其相通之义可说,然亦非吾人所必须尽述者。心知其意者,固皆可自得之也。

    * * *

    [1]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谓“陆贾有新语,顾谭亦有新语;贾谊有新书,虞喜亦有新书;桓谭有新论,夏候湛、华谭、刘向,各有新论。……六朝人好学汉类如此。”六朝学新则为旧,非汉人之新也。

    [2] 董对时序历史之意识,见其对史事之是非评判者,乃其春秋经学。后文当别论之,并当论及其言与阴阳家、道家,及左传,谷梁不同之处。今暂不及。

    [3] 钱宾四先生庄老通辨有道家精神义之一文,于先秦至汉之道家言精神之文句,皆具引之。可供参考。但与本文之重言精气、神、三者之关系之旨者,则不无异同耳。

    [4] 参同契一书,隋书经籍志无著录。然陆德明经典释文,有虞翻参同契注。旧唐书经籍志,有参同契二卷,魏伯阳撰,乃本云笈七签神仙传。其注,以五代后蜀之彭晓注为最早。此书之时代,固有可疑。然其配易之卦气说,以言丹道,则至少可说其与汉代易学相通也。

    [5] 关于三传成书之时,则汉书儒林传言“汉兴,张苍、贾谊等皆修左氏传”,又言瑕丘江公受春秋及诗,于鲁申公。江公与董仲舒并以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重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又言“胡母生治公羊春秋,为景帝博士,与董仲舒同业”。然申公尝见高祖,则当是左氏先行,谷梁次出,公羊后盛。唯四库提要则谓公羊汉景帝时,始著竹帛;谷梁则汉武帝时,始者竹帛;谓谷梁多袭公羊或驳公羊,应为后出云云。然近人刘师培著春秋三传先后考,谓公羊乡用谷梁,公羊应后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子一陆买新语项下云:“太平御览引桓谭新论云:左氏传世后百余年,鲁谷梁赤为春秋,又有齐人公羊高,缘经作传。……礼记王制疏,引郑玄云:谷梁近孔子,公羊当六国之亡。汉书儒林传言……瑕邱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并无谷梁传至武帝时始出之说。”则仍当以公羊后于谷梁之说为是。至于三传之文,是否相袭,则哈佛燕京学社出版之春秋三传引得,有洪业春秋三传引得序,谓三传学者,乃各自传授,则不必互见其书,盖得其实。皮锡瑞春秋通论又引“班氏云汉初学者学左氏者,惟传训故,刘歆治左氏,引传云以解经,由是章句、义理,皆备”。是见左传书虽先出,讲者初不重其义理;亦未必用之,以为解春秋经之传。故汉书楚元王传及刘歆传皆谓:汉博士云,左氏不传春秋。而左传中之“君子曰”之文言义理者,是否左传所原有,亦是问题。故宋林栗谓此乃刘歆所加。朱子亦尝引林说(语类八十三)。此君子曰,即非刘歆所加,而为左传作者之所自加,吾人亦可说此左传之成书,是先成记言记事之史,而后再加以“君子曰”之辞,以表其本义理而施于史事之评断,然后左传可说不只是史。若至刘歆讲左传,而后乃备义理,则三传之本义理以讲春秋,乃以鲁学之谷梁最先,齐学之公羊次之;而左传则最后,乃学公谷而言义理者也。

    [6] 四库提要易经类有胡氏之周易函书约存三十余卷,全书百余卷未刊。在清人易中,其名为焦循所掩。杭辛斋学易笔谈,尝屡及其书。友人牟宗三先生于约四十年前之易经与中国之玄学与伦理学一书,乃特加表彰。

    [7] 至于吾人若谓凡物之生成历程,皆有木火土金水之五阶段,如一年之有春、夏、夏秋之交,秋、冬五阶段;则可说二物相对,若此物在火或夏之阶段,而另一物在木之阶段或春之阶段,另一物对此物,亦必有一生之之意;再一物在水之阶段,或冬之阶段,则对此物必有一克之之意。此或为五行论之秘密所在。但亦须于二物生成之终始之历程,全把握而分为五段后,乃可言二物之各属何段,以定其生克之关系。此全把握,仍待乎经验也。

    [8] 淮南子坠形训有五行之次第生壮老囚死之言,惠栋易汉学卷五亦言京氏易中有五行生死于十二支之义。

    [9] 世说新语文学篇载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易以感为体。此旨实首发于王弼也。

    [10] 列子一书,唐柳宗元巳疑其伪,近人更详辨其晚出,此可参考张心澂伪书通考所辑考辨之文。列子仲尼篇言西方圣人,明是佛学东来之后之语。人或以杨朱篇之托于杨朱,亦如仲尼篇之托之仲尼。其杨朱篇中之纵欲思想,似向秀养生论“荣华肆志,燕婉娱心”之论。但盖皆只姑为是说,以见超于世俗礼法之外之意耳。此书之内容,自可有所本,其中之故事与文章,多甚美。然于老、庄、王弼、郭象所说者外,亦不能更有大发明。故今不为此书作专论也。

    [11] 据孙盛老聃非大贤论(广弘明集卷五)言裴 著此二论,今唯存崇有一论,世说新语文学篇亦唯言其崇有之论。唯不知其文言贵无如何耳。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