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未尝全不言天之福善祸淫,而能为赏罚。世界任何宗教,凡信有天神,而谓其能知义知善,而行义行善者;此天神亦固无不能赏义或善,而罚不义与不善。此固同为理之所必至者也。至于人之是否为希天赏而为善,或畏天罚而不为不善,此则另一问题。吾人固可说人之不希赏而为善者,亦非畏罚而不为不善者,其德更高。儒者之勉人于此更高之德,故不喜言天神之赏罚,亦犹其在一般政治教化之论中,不以赏罚为重也。然此与天神之自身,毕竟是否有赏罚,或若天神存在,吾人是否当说天神能为赏罚,乃不同其问题。如人能知义行义者必有赏罚,则若天神存在,其知义行义之德,尚可说远高于人者,自更必有其赏罚矣。今墨子既谓天神存在,而为能知义行义者,则亦固必更当说其为能赏罚者,然后其天神之论,方为备足也。世若谓有天神存在,亦能知义行义,但不能为赏罚,或能全忘赏罚,而不用赏罚;则此天神必非真知义而行义者矣。

    吾人于此所最感困难之问题,乃在见世间之为义不义者之恒不得其报。由此而即人之信天神者,亦恒疑天神之实能赏罚。但吾人仍可谓如自长久之时间与广大之空间看,则为义者确有得赏之理,为不义者确有得罚之理。此固可证之于人心之要求,与长时期中之人类之历史经验。人心固或行义或不行义,或自以为行义而实非真行义者。然人之为义者必恶为不义者,则不义者必有被为义者所恶之理。反之,则为义者,亦必有被为义者所爱之理。又一人之为不义者,则亦同不被其他为不义之人之所爱,而必有被其他为不义者之所恶之理。如二自私自利之人之亦相恶是也。世之为不义者,只能据其昔日所为之事之合义者,或其父母等他人所为之义之归功于彼者,或其自所伪为之义,以得人之爱,而邀世间之福禄富贵。若无其昔所为之义,无其父母等他人所为之归功于彼,或其自所伪为之义,被人所知为伪为;则凡为不义者,固无不见恶于人。此随处可证者也。由此言之,则世之为不义者,虽可在一时以有其昔所为之义等为所据,以得福禄富贵;然若其长时期为不义,或在任何处皆为不义,则其昔日所为之义之事,其父母等他人所为之义,归功于彼者,渐为人所忘,其伪为之义,又终必为人所知为伪;则其所据以得福禄富贵者,即终不足据。彼亦终将成为世间所共恶之人,而受世间之罚。反之,人之为义者,固可以其所为之义,不为人所知,而不得人之爱赏,以自居于贫贱。然如彼在长时期于任何处,皆为义,则亦终将为人所知,而见爱于人,而未尝不可得世之福禄富贵。此亦世间随处可证者也。

    此中唯一之问题,唯在此所谓长时期毕竟是多长。人之为不义者,固可终其身,皆在富贵中,而为义者亦可终其身仍在贫贱中。此世之所以疑为义之必得赏,为不义之必得罚也。然吾人可谓此长时期乃无定限之长,而谓人之为义不义者,人对之之赏罚,不限于当身,亦不必为其当身之所实受。则人寿虽有终,而人对之所加施之赏罚,并不以其寿终而终。此即后世之人对前世之人有褒贬毁誉,以为赏罚之事也。后世之人于前世人为义者,而知其为义,必褒之、誉之,以至祭祀之,使血食千秋,即后世之赏也。于前世人为不义者,而知其不义,必贬之、毁之,为之塑像,使跪于为义者之侧,即后世之罚也。此中,吾人不须问彼已死之人,是否能知此后人之褒贬赏罚。吾人不能证其必知,亦不能证其必不知也。然在墨子,以其信人之死而为鬼,则当谓其必知之,而实受此赏罚也。此中之要点,唯在一为义,他人知之,必欲赏之,人为不义 ,他人之知,必欲罚之。故其人虽已死为鬼,而此后人之赏罚,固不以其已死而已也。此即谓自人类社会中之长时期经验看,即足证此为不义有此必受罚之理,为义有必受赏之理。其所以必自长期经验看方可证此理者,以义之所以为义者,即在其为能客观的普遍化于天下者;而不义者之所以为不义者,即在其为不能客观的普遍化于天下者也。一行为之是否能客观的普遍化于天下,则必待长时期而后显出。故人之为不义之行于家者,当其为此不义之行于此家之外,而及于其乡人之家,则乡人或即知其不义;而其不义之行,即见为一不能客观的普遍化于其乡者矣。如其不义之行,及于乡人,而乡人不知,乃更为此不义之行,于此乡之外,而及于国中之他乡,则其国之人又或即知其不义;而其不义之行,即见为一不能客观普遍化于国者矣。由此推之,则人之为不义之行;以欺一世者,后世亦可知其不义。即其不义之行足欺千百世,而必不能欺永世。故不义之行者,乃愈求客观的普遍化,愈将见其不义,而为世所恶所罚者,而见其为实不能客观的普遍化者也。反之,则义行之所以为义行,乃愈求客观的普遍化,愈将见其义,而为世所爱所赏,而得见其为实能客观的普遍化者也。故名满天下,而垂后世者。毕竟善人多,而不善人少。是见此人心中自有公是公非,与公赏公罚,由长时期经验,而得见其实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历史中者也。在此中看,善与义之有此被赏之理,不善与不义有被罚之理,固无可疑。则墨子之由历史以证尧舜禹汤实尝见赏,桀纣幽厉之实尝见罚,亦无可疑也。

    此中最后一问题,唯是人或谓此所谓赏罚,皆人类社会所自为之赏罚。尧舜为义于天下,而为天下人所归往,后世所褒称,固人自为之赏;桀纣幽厉之为不义于天下,而众叛亲离,身死国亡,为后世所贬,亦人自为之罚。皆非天之赏、天之罚,亦非鬼神之赏罚也。又鬼神乃死人之所成,死人又如何能更为赏罚?然此皆是先设定天与鬼神不存在之论,此不足以难墨子。墨子之论,乃先设定天与鬼神存在,而信其存在之论也。设定其存在而信之,则吾人上已说,天果知义而能行义,必有赏罚之志矣。人在生前既能本知义行义,以行赏罚,方为人所崇敬之鬼神。则其为鬼神,亦必仍能知义、而行义,而能行赏罚。在人类社会中,不义之人终必见罚,则在鬼神之世界中,不义之人而为鬼,在鬼神之世界中,自当终必见罚,亦必不能为鬼神世界之主也。在人类社会中,唯善人名垂千古,以存在于后世之人心;则在鬼神之世界中,亦唯生前为义之人,死而为鬼神者,得长为鬼神世界中之主,以行赏罚。是天与鬼神之赏罚之标准同,亦与上所谓长时期之人类社会之赏罚之标准同;则其所为之赏罚之事,亦固当同也。则世之谓尧舜之见赏,为人之所为,桀纣之见罚,亦为人之所为者,即不足证其只为人之所为,而非天与鬼神助人之所为,或天与鬼神与人之所共为者,以其事固同此一事也。吾人若不设定天神存在,固可谓尧舜为人民所归往,乃人民自归往之。然吾人若设定天与鬼神之存在,则吾人岂不可说:此人民之归往之心中,亦同时有天志与鬼神之意之贯于其中,以促进其归往之心?岂不可说当人民有欲归往之心时,其心之后,即同时有天志与鬼神之意,在冥冥中,加以推动,以使人民之此归往之心,更强而不可御?此在后推动之天志与鬼神之意,为人民者,固可不自觉其有,然为人民者,亦复无理由,以径断其无。其不自觉其有者,以其原在其自觉所及之后也。则只本此自觉所及者,以推其有与无,皆无所当。然人若信其有,他人亦永无理由以证其必无。墨子固可信其有也。果信其有,则人之归往尧舜,是人意,亦同时是天志与鬼神之意。人之归往尧舜,为人之所以赏尧舜,亦即天赏之,鬼神赏之也。依同理,人之所以离叛桀纣,是人罚之,亦天罚之,鬼神罚之也。而天果原有赏义罚不义之志,固亦必当于人之本爱义恶不义之心,以为赏罚之时,同时表现其赏罚于此人之爱恶之心中也。至于此外如尧舜时天所降之祥瑞,桀纣时天所降之灾害,吾人今以为纯是自然现象,非天之有意之赏罚者,在信有天志者观之,亦固皆可谓有天志鬼神之意,贯注其中,以表现其赏罚,亦同为人所永不能推证其必无者也。然此中,无论人之赏罚,天与鬼神之赏罚,皆依于为义者之原有当赏之理,为不义者原有当罚之理;由此义此理,为天与人所同不能外之故;然后有此为义者之实受赏,为不义者实受罚之事等。墨子之所重者,亦唯在证此义此理,为天与人所同不能外,与为义者之必召致赏,为不义者之必召致罚。此则吾人只须真知不义之行,必不能普遍的见爱于长时期之天下,而必归于见恶;而人之为义者,必愈在长时期之天下,愈见其能普遍的见爱;则知此赏罚之有,在人情上看,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看,为必然。吾人于此若更信天与鬼神之存在,则此赏罚之有,亦对天与鬼神为必然矣。则此赏罚之事属诸人,是人之所为,亦皆可视为:天与鬼神之所共为者矣。

    吾人上文谓墨子言天之志与人之意,皆同能知义行义以施赏罚,此即谓天志与人意,在墨子乃并行于义道之中。此即见墨子之言天志与人意,不同于西方宗教之说之重人之自天创出,人除以天之意志为意志之外,不能真有独立之意志与天并立之说者。由此而可更了解墨子之天人关系,为一对等的交互关系之意。墨子于天志篇上言,天之所以赏罚不义曰:“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则我乃为天所欲也。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我欲福禄而恶祸祟。若我不为天之所欲,而为天之所不欲……天亦为我之所不欲”。此即谓人为义之所以见赏于天者,以天欲义,而我为其所欲,故天亦以我所欲之福禄施我也。人之为不义而见罚于天者,以天不欲不义,而我为其所不欲之不义,故天亦以我所不欲之祸祟施我也。

    由上所言,即见墨子言天人关系,纯为对等的交互关系,亦如人间之施报关系,为一对等的交互关系。我对他人爱之利之,而为其所欲,则人亦报我以爱利,而为我之所欲。此人与人之由施报而有兼相爱与交相利也,亦人间之义道也。然今墨子言人与天之关系亦如此,以天欲义,而我为其所欲,故天赏我,亦正如人与人之投桃而报李耳。则此天与人之相施报之本身,亦正为天与人间之义道。人投桃而不报李为不义,不投桃而希李之报,亦为不义。则人行义而为天之所欲,而天不赏,天亦为不义。反之,人不为天所欲之义,而欲得天赏,亦为不义。然为义者天必有赏,如为不义者天必有罚。墨子已由历史事实证之矣。则人欲希天赏避天罚,人亦只有强为义,以为天之所欲而已矣。此墨于之论天之欲义、人之欲义,各为一事,即所以见天与人之分别有此义道。天欲义而人行义,以为天所欲,而天报之,又使此天人之二事相关系,合以成一天人相施报之一事;即于此事中,见天人之相施报,亦本于一义道。则墨子之天,亦如一大人,其与人之关系,乃对等之交互关系,在本质上正同于人与人之交互关系。此固迥不同于西方基督教之先视人为由天自无中创出,不能真有独立之意志,以与天并立之说也。则吾人于墨子所谓义自天出之言,固当求有善解。义自天出,与义之自人出,固不相悖。义固自天出,而天与人之交互关系中亦有义道,天亦须自遵此义道以待人,则义道有大于天者矣。至于墨子之所以教人法天者,则以天恒知义行义,亦恒遵义道以待人,而人则或义或不义,故天之义道大,而人之义道小。又人之父母君师之行,亦或不义,故亦不必皆足为法(法仪篇),故不说义自人出,而人不可不法天,以期于如天之恒知义而行义,而可说“义自天出”也。由是而人亦即当由天之兼养万物处,思此天之恒行兼爱之义,念“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弗衰”(法仪篇)以为人之“法仪”。此亦如人之学圣贤者,当以圣贤为法仪之类。此固非谓义自天出,则义只属于天,而不属于鬼神与人。若其然者,则墨子当只教人以顺从天之意志即为义,而发展为西方宗教之教人在上帝之前,忘其自己之意志者。世之谓墨子之学纯以天志为本,同于西方式宗教,而不能说明其何以竟全不向此西方式之宗教而发展,则见其说之不当矣。

    七 非命,与外无限制之绝对的义道

    循吾人上文所论墨子所谓天人之不同,唯是天为全义、人则或义或不义之不同,而天人之关系,只为对等之交互关系,天以义道待人,人亦能本义道以待天。故墨子虽言法天志,而又不信天志之能决定人之意志。故墨子有天志之说,而无天命之说。昔诗书之言天志者,恒与天之命并言。孔子即义言命,另有其旨,吾已论之孔子言仁道文。然春秋战国时,世俗之所谓天命,亦渐变为人之死生富贵与行事,皆由天所命定之说。当时儒者,亦有习其说者。墨子则力言无命。若依西方宗教之说,人由天自无中创出,其所以创出,必依天之计划,则其创出后之命运,可由天所预定。纵谓天于创人之时,赋以意志自由,对此意志之自由程度,天神亦必当对之有所限定。在此限定处看,仍将言命定。西方神学中之命定与自由之争论,亦实一不可解之死结,恒不免归于言上帝之命定,否则上帝终将失其创人时与创人之后之全知全能也。对此问题,今姑不多论。然要之,墨子无此人由天自无中创出之论。此人之初自何来,盖墨子可问而非必须问者。墨子亦无天本其计划以造人,与以自由,而更加限定之论。天之造人有无计划,亦墨子可问,而非必须问者也。在未有此天依计划以造一切人与鬼神之宗教上或形上学之论时,必不能说一切义只属于天,不属于人与鬼神;亦必不能说人之行义,皆天之所命定;而只能视天与人之关系,亦为一对等之交互关系。天自有志,其志在义。此志在天,为天之所往,亦如人之志,为人之所往。天志往在义,人志亦可往在义,人亦可以法天之志之故,而更往在义,与天更同道而同行。故天志之说,不涵人之意志由天定之说,亦不涵人之行义由天命加以决定之说。故墨学亦不发展为西方式宗教之一往皈依于天命之教,而只发展为后世之侠义之教也。

    墨子天志之说,不特不涵人之行义由天命决定之说。且谓人之自行其义之事,正与此“行义之事,必有命为之限”之说相违。故墨子必非命。盖此行义之事,在墨子乃纯属于人之自身者。人固可不行义,然亦可行义。人行义之事,自可随时止,然亦可相续不断。此时,人若先谓其行义之事,先有命为限,人即可以此命限之观念,以自止其行义之事,而视义为不能行,或不必行,而更不行矣。此时“命限”之观念,即成阻碍人之行义者。故曰“执有命之言,是覆天下之义”(非命上)。而此命亦为真知行义之人、真欲行义之人,所必当加以反对者。反对之,亦正所以成就人之行义,而其本身亦为义之所当然者也。此即墨子非命之论之所以必立也。

    至于就墨子非命之文而论,则其非命上首谓“立言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于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以观其中国家人民之利。”此三表者,固墨子以之评论其他之说之标准。如墨子之言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非乐、法天志而敬鬼神,即皆以上古圣王之事为本,更以其对国家人民之利,与百姓耳目之实所见之种种事实为说者也。然命之为物,则墨子言人无实见之者。又言上古之圣王皆只求为义,由行义以致福,由去不义以去祸;由行义以生利,由去不义以去害;而更赏义罚不义,赏贤而罚不贤。此即古之圣王之政也。至于人民之所以或受赏或受罚者,皆其义与不义之行所自致,初非由命定。如谓为命定,则“上之所赏,命固且赏,非贤故赏也;上之所罚,命固且罚,非(依王引之校改)暴故罚也。”若然,则赏罚不足以劝善阻恶。人若信一人之富贵贫贱,国之安危治乱之事,皆是命定,即皆不关乎人力;人必一切任命,“上不听治,下不从事”,是“立命者必怠事也”。此即见命之说,于国家人民无所利,而为“天下之厚害也。”故非命下曰:“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作,非仁者之言也。今之为仁义者,不可不察,而强非者,此也。”此其旨皆甚明晰,可更不多论矣。

    八 总论墨学中之义道之大

    总上所论,吾人之旨,要在依序说明墨子之义道之含义。贵义篇首曰:“万事莫贵于义,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公孟篇又曰:“夫义,天下之大器也。”墨子又常言“世之学者恒明于小,不明于大”。此在其书如尚贤、天志、鲁问诸篇,随处屡言之。吾人观墨子言义之旨,亦实甚大。墨于之言仁义本于诗书,亦初不与儒者言仁义之旨全违。墨子固有非儒之篇,议及孔子之徒与孔子。然公孟篇亦言其称于孔子,并说其故曰:“是亦当而不可易者也。”则墨子于孔子之言,当而不可易者,固亦有所承,如其于中国传统之诗书之言仁义之论,有所承也。然孔子言仁义,尚以仁义分言,而其所重者则在言仁。孟子乃辄仁义并言,此则盖当始自墨子之仁义并言。墨子言仁义,而其归在义,故罕单独言仁,而恒单独言义,乃特贵义。吾文因更论此墨子之兼爱之教,亦为以义说仁之义教,而不同于孔子以仁说义之仁教。此皆具详前文。前文既说由孔子之仁可涵义,亦论墨子之重义,以义说仁,而重点转移至贵义。墨子之言仁者之爱,必求其与利相连,而求其兼,是即墨子兼相爱、交相利之教。此仁者之爱之必连于利,即重仁者之爱之客观化;爱之必求其兼,则为求此爱之普遍化。客观化普遍化此仁者之爱,即依理智的理性,以普遍化人之仁爱,以客观的表现于天下,以成其望天下人莫不兼相爱、交相利之教也。爱至于望天下人莫不兼相爱,利至于望天下人莫不交相利。此人之爱利之范围亦大矣。此墨子之言“义之大”之第一端也。

    兼爱交利,正面之教也;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反面之教也。墨子之设教,必有所是,且有所非。非非而易之以是;既易之以是,亦必本之以非其所非。兼爱、交利,人相爱相利之至大者;攻战,则人相贼恶,而害之至大者也。非攻者,所以去人之相贼恶之害之至大,以成之相爱相利之至大者也。故兼爱之义大,攻战之不义亦大。人之知窃人桃李、伤人牛马、取人性命之为不义,而不知攻战之不义,是明于小不义,而不明于大不义。世之君子明于小不义,知去此小不义之为义;而不知去此攻战之大不义,以成兼爱之大义。是明于去小不义以成小义,而不明于去大不义以成大义也。此墨子言“义之大”之第二端也。

    至于墨子言节用、节葬、非乐之旨,则要在节人之财用之浪费于衣食住行与礼乐者,以成其对天下大多数人民之大利。利者少而爱不兼,其为义也小,亦为不义,而非真义。利者愈多而爱愈兼,而其为义也大,是为大义,为真义。故墨子必言节用、节葬、非乐。至其对礼乐之所以为义所当有,则未能知,盖由其识不及之故,非墨子不本义以非乐节葬之谓也。

    墨子言兼爱而非攻贵义,而非不义,故亦贵行兼爱之道之兼士兼君,贵为义之贤者,而不贵彼不行兼爱之道之别士别君,亦不贵彼不为义之不贤者。故墨子之言为政,必尚贤。匪特尚贤,而有贤者足以为用而已,且必求众贤,以共治国。贤者能为义,则尚贤亦是义。贤愈众,而为义者愈多,则能尚众贤,即为大义。尚众贤,而至于天下之远近亲疏,农与工贾贱人中之贤者,莫不有其所以得举之道,至“无义不官,无义不贵,无义不富。”此为政之大义,即墨子言“义之大”之第三端也。

    墨子言尚贤,而以贤者居上位,更言尚同,以教其负一同天下之义之任,而后天下之人之不同之义,乃皆得集中于在上位之贤者之所谓义,而正之;以归于在上位与在下位者之一同其所知之义,而同其是非。依此尚同之教,天下之人又皆咸当告其所见之善不善者,于此上位之贤者,以使此贤者得据以施其赏罚,使义者得赏,不义者得罚;而天下之人,乃皆不特得一同其所知之义,亦一同其所行之义,以使天下之万民、与为政者之义,即莫不趋向于一同。此墨子言“义之大”之第四端也。

    兼爱交利尚贤尚同,乃人之爱利之遍及天下,更使选举遍及于天下之贤者,以一同天下之义之道。此皆仁人君子所以待天下人之大仁大义也。仁义遍及天下,则正如天之爱利之遍及万物万民。故仁人君子必法天。尚同之极,即上同于天。天之爱利之遍及于万物万民,天之所以为天之大义也。法天之此大义,即人之大义也。然墨子不只特信天为义,亦信鬼神之为义。则人之行义,不特行天之义,亦行鬼神之义。天与鬼神,在墨子固皆真实存在,皆恒知义而行义,亦恒欲人之行义,而不欲人之行不义者也。人之欲他人之行义者,于他人行义者必赏之,于他人之行不义者必罚之;则天与鬼神于人之行义或不义者,亦必有赏罚也。赏罚,亦天与鬼神之照临天下之大义也。则人欲得天与鬼神赏,而避其罚,固当力为义,而不为不义;亦如人民之欲得贤君之赏,而避其罚,皆当力为义,以避不义也。贤君欲义,则人民能为义,以为贤君之所欲;故贤君亦为人民所欲之赏以报之。天与鬼神欲义,则人能为天与鬼神所欲之义;天与鬼神,亦为人所欲之赏以报之。此皆同为一“往来施报”之大义也。然此非特尊天与鬼神之义之说,亦如墨子言君上之义,亦无特尊君上之说也。天与鬼神固欲义;人为义,则人使天得足其所欲。此即人与天鬼间之交利也。故人为义者,不只是为人之爱人利人之行,亦人之敬天而利天,敬鬼神而利鬼神之事。凡此兼爱非攻以及节用、节葬、非乐、尚贤、尚同等,对人表现其爱利之事,皆人之敬天与鬼神之行,而为人之利天与利鬼神之行也。故人为义行,而人与鬼神及天,莫不受利。此墨子之所以恒言“下利人”“中利鬼”“上利天”也。此亦如人民之为贤君所欲之义者,亦所以表见其爱君忠君,而亦所以利君也。由此言之,人为义而天与鬼神受其利,天与鬼神乃赏人以福,以为人之利,则天鬼神与人间,亦有兼相爱、交相利之事也。此亦犹人民之为义,而贤君得其所欲于人民者,乃更赏之,即人民与贤君之兼相爱、交相利之事也。墨子言兼相爱、交相利之义道,初见于人与人间,次见于人民与君上之间,而终则见于天下之人与天及鬼神之间。义道及于与天及鬼神之间,而义道充塞于宇宙,此墨子言“义之大”之第五端也。

    义道大矣,然世间有能限制人之为义者乎?有限制人之为义,以使天下之乱不得治,危不得安者之命运乎?有不待人之为义,而乱自成为治,危自成为安之命运乎?曰无。无命,故人为义,则危莫不可安,乱莫不可治;人不为义,则安亦未尝不可化为危,治亦莫不可乱于乱。于是天下之治乱安危,即全系在人之为义与否;而人之一切吉凶祸福富贵贫贱之事,亦莫不可由人之为义与否而变。人之为义与否,而天与鬼神,亦变其赏罚。则天之赏罚,非命定之赏罚,乃由人之为义与不为义之所定之赏罚也。人为义而天与鬼神之赏罚定,此外天对人别无所命定,则义诚为天下之至贵,为天下之大器。此墨子言“义之大”之第六端也。

    能明上述六端之义之大,则于墨子之义道之旨,庶几乎皆会之而无遗,然后可称为明于墨学之大,而不只明于墨学之细也。以此六端之义之大,以观古之论墨学者,则孟子庄子之谓墨子重兼爱与非斗,荀子之谓墨子有见于齐,与“由用谓之道”,皆可谓能知墨学之第一二端之义之大。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言墨家强本节用,则只及于第二端之节用。班固汉志论墨学以明鬼为主,而有尚贤尚同之说,此乃只知上述第五端之旨为本,而及于第三四端之旨。然谓尚贤尚同只由明鬼而出,明为不赅不备之说。尚同尚贤,固可直接由兼爱贵义,而尊兼士兼君之义而出,亦可由法天志而出也。至于今世人之谓墨学重功利者,则本于墨子之言仁义必及于爱利,言志必及于功,又重政治上之赏罚与天及鬼神之赏罚而说。然墨子言仁义,固必及于功利,亦未尝不以仁义为本。其言君上之仁义,天与鬼神之兼爱而知义,必表现为对人之赏罚,亦仍是以仁义或义为本也。此犹未识第一端之大旨也。至近人之见及墨子有天为义,天为知,天能知义行义,并教人法天之说,遂谓墨学之诸端皆由天志而引出,而以墨子之学同西方宗教之论,则皆不知墨子之言天与鬼神及人三者并列,而各为其义之旨,与义道纵贯于天、鬼神、人三者之旨,亦不知天及鬼神对人,仍依一对等之义道为赏罚之旨。此于墨子之第五端,亦犹未识其全也。至于近人之由墨子言尚同尚贤,又喜言王公大人,其尚同即上同,贤者亦居上位之贤者,而疑其为统治阶级说话者;与人之见墨子之谓农与工贾及贱人之贤者,皆可为官而富贵,而谓墨子乃代表平民阶级说话者;此皆同是以阶级之观念,横裂墨子尚贤尚同之全旨,于墨子之第三四端之旨,皆未能识也。凡此等等,皆于墨子所言之六端之义之大,徒举一端,或数端之一部分为说。通此六者,以见其义之大,非上列诸说之所及。此诸说皆于墨学,“明于细而不明于大”也。观墨子之诸篇,反复言当世之君于“明于细不明于大”,公孟篇言“夫义,天下之大器也”,则明于大固非易事。明墨于之所言之义之大,亦非易事。吾于墨子,亦尝徘徊于上列诸说数十年,而未能见及此“义之大”之义,足以贯通于其学之全。今乃自谓差见得。此墨子之言义道,亦实可称为“通贯于爱与利之间,人与我间,一切人间,在下人民与在上之为政者之贤者之间,贤者之义与人民之义间,生人与死人之为鬼神者及天志之间”之一 “不受其外之任何命运之限制”之一 “绝对普遍而客观之义道”。其说之原,又正当说亦由孔子所重之仁道,外转而出。然既转出之后,而墨子或忘所自转出之本;则其普遍而客观之义道,即可成一外在于人之仁心,而只存于客观之天下之义道,是即成义外论矣。墨子公孟篇言,“告子言义而行甚恶”,墨子尝叹其行,而仍称其言。此告子盖墨子之后辈或学生,考其年可为孟子所及见,其言义又与孟子书中告子之思想相合,当即孟子书中之告子。孙诒让墨子闲诂谓别是一告子,而未言其所据。然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已疑其或是一告子。清末陈沣东塾读书记卷十二,亦论其为一告子。唯陈又以之证赵岐之言告子兼治儒墨之学,则亦无据。吾意孟子书中之告子,当即传墨子言客观天下之义道之学,而明主义外者。然孟子又非告子之义外,而主仁义皆出于内在之心性,以承孔子之学。则由孔子之重心之不违仁,至墨子之重义道之立于客观之天下,告子之言义外,再至孟子之以仁义皆出于内在之心性,正见中国古代学术之大开大合。墨子能开此“义”之含义,至于如此之大,诚庄子所谓“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岂非豪杰之士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