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一 性之诸义与言性之诸观点

    本吾人上之所论,足见中国昔贤所谓性之涵义,实极为复杂而多歧。今先撇开昔贤之说,而唯纯理论的分析此“性”之一名之诸义,盖至少有下列数者:

    一 性指吾人直对一人或事物而观看之或反省之时,所知所见之性相或性质;此性相性质,初乃人或事物之现在所实表现,而为我所知所见者。此可称为“现实性”、“外表性”或“外性”。

    二 由吾人所见所知之人或事物之性相、性质,为人或事物所表现,吾人遂思及此人或事物在不为吾人所知时,亦当有此性质性相。进而思及此性质性相,乃附属于人或事物之自身,为人或事物之所以为人或事物之内容、或内在的规定、或内在的潜能或可能、本质(Essence)、或所蕴,以至虽不表现而仍在者。此可称为“本质性”、“可能性”或“内性”。

    三 吾人既知人或事物之内性本质,再还观其表现之性相,即以后者之所以有,乃依于前者;而人或事物之本质,遂可视为因、为体;其表现之性相,可视为果、为用。由此而凡一人或一事物之所自生之因或究竟因,皆可称为一人或一事物之体,亦一人或一事物之所以然之性之所在。凡此向人或事物之后面的因去观看思虑,而发现之体性,亦可称为“后性”;或吾人追溯事物之所以然,至于其初所发现之“初性”。

    四 就人或事物之体及人或事物本身,而观其所致之果、或所呈之用、或其活动后所终止归宿之处之所然,而以之为人或事物之性之所在。此可称为“由此人或事物之体之前面之果之用”,以视为此体之性之所在,故仍可称为体性。但此乃向前面、向后来终止处之所然,加以观看思虑之所得,可径名之“前性”或“终性”。

    五 克就人或事物之本质,而观其有一趋向于表现之几,或观一潜隐之本质之原有一化为现实、或现实化之理,乃以“现在之人或事物之由其体性、与现在之如此然”,而正趋向于一将如彼“然”之“几”或“理”,而谓之性。此可称为一始终内外之交之中性,贯乎人或事物之已生者与未生者之当前的“生生之性。”

    此五性,乃克就一人或一事物之五方面而言之性。至将一人或一事物与其他人或事物,相连而观,则一人或一事物与其他同类之人或事物,所共表现之性相,是为种类性。一人或一事物所表现之异乎其他人或他事物,或表现其为一绝对无二之个体之特殊个别之性,是为个性。一人或一事物,除能与其他人或他事物有同类之关系外,复能与其他人、或他事物、或其自己,发生种种关系。而将一人或一事物之性,抽象而观时,亦可发现此性与其他之性、或与其自身之种种关系。此皆可统称为关系性。由此人或事物间、与其各种之性间,有种种关系,进而观其相生或相灭、相成或相反、相顺或相违,即可发见上述之一人或一事物及其性,对他对己对事物、或对一定之理想而言之利或害、善或不善、真实或不真实、美或丑之性,此为价值性。此上为将人或事物与性,相对而观时,所发现之相对性。

    又凡上所谓对他对己而说之性,亦可改而不对他不对己,而直自其自身以说,则与相对性相对者,为绝对性。如吾人可先说人之爱人利物之性,使其他人物生成,亦使其得自尽之以成圣成贤,是为对他之善,或对己之善。然人亦可以此能对他对己而生之善,皆属于此性之自身,则此善,即所以目此性,而为绝对之善性矣。至于二事物间之关系性,初固唯见于此二事物相关系所合成之全体中。然克就其中之任一事物之“在此全体中”而观,即皆自有一“在此全体中”之性,亦即自有此“与其他之物相关系”之性,而此性即为属于其自身之绝对性。至于一事物或一性对其自身之关系性,则此关系性乃属于此“能自对其自身”之自身之全体,即仍可视为属于此自身之全体之绝对性。此外,一事物之属于一类而表现之类性,亦可由“一事物之有此与其他同类事物为同类”之一特种关系,而将此类性本身,属于一个体,则类性皆成为个体之性,如谓我有“为人类之一”之性;而此个体之性,亦可不对其他个体或其自己以说,则皆成为一属于个体之绝对性矣。此义思之可知。

    至于吾人所赖以知事物之种种性之凭藉,则系于吾人种种之观看、思虑、反省之态度。此可为一直接的向外观看之态度,由此以直接发现一一人或事物之特殊个别性相。二为由此向外观看所得,进而思虑反省其共同性相、关系性、或寻求其内在之本质、前因后果、体用,此可统为一向外之思省态度。三为直接的向内观看、或反省之态度,由此以知我当下知情意等心理活动之性相。四为由此直接反省所得,而进以思虑反省我之心理活动之前因与后果、体与用等,此为向内之思省态度。五为初用向内反省,以自体会得其内心之趋向与生几等,更即以向外观看所得者,为之印证;或由向外观看,而想见一趋向、生机之潜移默运于事物之前后之际,更即以向内之反省,为之印证。此为求向内反省与向外观看二者互证之态度。凡此诸向外观看向内反省之态度等,又可为纯知的静态的反省观看,此乃不须通过我之实现理想之意志行为者;亦可为通过我之此意志行为,以作之动态的观看反省。如由我对他人与自然物之行为,以知他人与万物之性,由我对自己之道德修养以知我之性等。又此动态的观看反省,亦可及于吾人所假想之“吾人之行为在其达最终之理想时,此他人与事物或自己之性之究竟,当为如何、必为如何、而实为如何”。此外,吾人之向外观看他人之性,亦可包括:观看他人之如何观看我,或他人之如何观看他人;而我亦可由此他人如何观看我与他人,以知他人之性。又由向内反省之态度而自知我之性之如何后,我亦可进而反省他人之如何反省,而知他人之如何自知其性等。于是同用一向外观看或向内反省之态度,其所达之“深度”即有种种之不同。而此外观反省二态度之运用,其所及之范围之大小,又原有其“广度”。此二态度之或表现为静态与动态的,而自持其为静态的动态的之或久或暂,即其悠久之程度或“久度”。由此二态度之运用之深度、广度与久度,再济以人之心思之明或昏,而人由此所知者,乃或粗而或精,或疏而或密,而有种种精密之度。此二态度之相互错综为用,所成之态度,如以动观静,以静观动,或以内观外,以外观内;更归于使内外动静之所观,咸得互证,以便与上所谓内外前后之交之中性,更相应合等,又皆有种种之不同。此即知人论性之所以难,而有种种不同深浅高下之论,乃相悬不可道里计;而古今东西之言性者,所以复杂多歧,人不易观其会通者也。

    然在此一切复杂多歧之言性之诸论之中,吾人仍可由人之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大处,以知古今论性之言之所会聚之地,与所自出发之观点之大者。此则不外或为由向外观看思省,以知人与万物在自然或社会所表现之共性、种类性、及个性、关系性;或为向外思省而知之人与万物,所同本或同归之形上的最初最始之一因、或最终果之体性、或形上的实体性;或为由向内观看思省而知之吾人之当前有欲有求之自然生命之性,与有情有识而念虑纷如之情识心之性,更求知其实际结果及原因之体性;或为向内思省而知之吾人之心灵生命所向往、而欲实现、欲归止之人生理想性;而即此理想性,以言人之生命与心之最初或最终之体性与价值性。分别由此四方面出发之言性之论,则恒须通过一内外先后之交之性,即吾人前所谓“趋向”或“几”之性,以为转向其他之观点之中枢。此五性,即吾人今可凭之以观中国先哲言性之思想之流变者也。

    二 告孟庄荀之四基型

    大率中国思想最初所发现之人性,乃由一向内反省之观点,而发现之具自然之生命欲望或情欲之性,如诗书左传国语中所谓性,即初不出此义。告子所谓生之谓性与食色之欲并言,亦即指此自然之生命之性。孟子之言人之性不同于禽兽之性,虽初亦似为从自然中看人之种类性之观点,然其言性之善,则直自人心之恻隐羞恶之情中之趋向于、或向往于仁义等之实现处、或此心之生处,以言之。此即一自人心之趋向与向往其道德理想,以看此心之性之善之态度。此性之善在孟子即人之终能成尧舜之圣贤之根据。故孟子之言性,乃由吾人上所谓趋向之性,以通于有成始成终之道德生活之圣贤之性者。至于庄子则由向内反省,而有见于人之一般之心知之运用,恒使人失其性命之情,而欲复其性命之情;故不以此心为性,亦不以此义之心为最高义之灵台灵府之心。至其所谓自然生命之性,则非只一自然生命之欲,而为可与其灵府灵台之心俱运,以游于天地之变化,而与万物之生命之生息相通者,人乃亦可由向外观看万物之生命之性,以自知其性。此即别于告子之以生言性,而其所谓心,亦不同于孟子之为一纯道德心,而当称之为一能与天地万物并生之虚灵明觉心。至于荀子,则更向内反省及人之自然生命之情欲之趋向于恶,以言性恶,而化庄子之虚灵明觉心,为一当其虚壹而静而有大清明时,能兼知为人伦之统、人文之类之道之全,而古今一度,以成就历史文化之相续之心。吾人尝名之为统类心,或历史文化心。吾人亦可由其向外观看历史文化之统类,以自识其有此知统类之道之心。此心果能知统类之道之全,而依之以行,则此心为道心。勉求上达于道心,未之能及,而不免危栗之感者为人心。荀子言人心之有危,亦可不知道不行道,略似庄子言人心之有险、有心厉、有贼心者。此告、孟、庄、荀四家之论,亦即中国最早言心性之四基本形态。此中之“心”:有其性善者,如孟子之道德心;有非善而须更加超化者,如庄子所谓一般之人心;有超善恶者,如庄子所谓灵府灵台之心;有可善可恶者,如荀子所谓能知道行道,而亦未尝不可不知道不行道之心。此中之性:有单纯的自然生命之欲望之性,而可善可恶者,如告子之所谓生之谓性;有自然生命之欲望之性,而趋向于与心所知之道相违反,亦即趋向于恶,以与善相违者,如荀子之所谓性;又有由自然生命之通之以心之神明,则与天地万物并生而俱适,亦超于狭义之道德上之善恶外之性,如庄子之所谓性;再有克就道德心之生而言其善之性,如孟子之所谓心之性。此中心性各有四种,亦即后之心性论之基本观念之所本者也。

    三 四基型之言性之综贯形态

    此先秦之四家之言性,盖初不相师,而各自独立创发之思想。后人对之加以综合而泛泛言之者,则为礼记礼运所谓人有血气心知之性。此言即将人之生命性与心知性,皆包括于性中。乐记谓人生而静,为天之性,静为超善恶;而其所谓天之性,即后文之天理,则又应为善。由性以有欲以至人化物,又有不善。是为对人性之善不善及超善恶,分别从上与下,源与流之不同层次上说,而加以综合所成之论。至于能在真实义上,求贯通综合此上之四型之言性者,则应为承孟子言心性而来之中庸易传之言性。中庸未尝言心,而其言由择善固执,而本三达德,行五达道,以成己成物之事,实皆赖乎心之诚明。然诚明之功,要在自尽其性,而明即心知,故不言心而只言性。此中庸之教之要义,在由择善固执,以使一切一般所谓不善之心与生命之活动,皆由人之“诚之”工夫,以归于化除。人之诚之之工夫,正由自率其性以自尽其性而来。尽性而无不善,则见一切不善之非性,而足以销化荀子言性恶之义。人能尽性而无不善,即圣人之不思而中,不勉而得,以上达天德之无声无臭之境。此与庄子所谓“入于灵府”、“入于天”、“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造物者游”,虽不必全同其义,而其为超一般思虑心知,更不见有善恶之相对之境则同。中庸言尽己之性,则能尽人性、物性,以上达天德,而赞天地之化育,则又见此性为吾人之生命之性,而亦通乎万物之生命之性,与天地之化育之德、生物之道者。此即足证此吾人之性,即天之所命,亦即天之生物之道之在于我者。此性根本上为我之道德生活所以可能之性,即孟子义;亦为天降于我之此自然生命中之性,即未尝不具告子以自然生命言性之旨;又为与万物之生命、天地之化育相通之性,即足以包摄庄子“性修反德,……与天地为合”“周尽一体,……性也”,以游于“变化之途”之旨。然中庸谓人尽己之此性,即兼能尽人性、尽物性,以成己成物,如天道之兼生物与成物,皆本于一诚;唯天下之“至诚”而后能化,又化必归于育。则纯为儒者之传,而非庄子之所有者也。

    至于易传之所以亦为一综合之论者,则以易传之言“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其本在孟子性善之传,正与中庸同。而继之之善,原于一阴一阳之天道,而易传于天道,尝言何思何虑,即天道为超于思虑中之善恶之上之境。易文言言“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此性命即自然万物之性命,亦即指一切自然之生命。以天道观人,人亦初为万物之一,而有其自然之生命者。然人之自然生命中,又即原具德性。人能神明其德,而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与天地合其德:则人之自然生命同时亦为一道德生命、精神生命也。

    至于易传与中庸之不同,则在中庸虽言天命之谓性,亦言天道人道,同本于一诚,然重点乃放在“人之如何自己率性修道、尽性,以成圣,而上达天德,亦见圣道之同于天道”之主观内在的工夫中之一大段事上。而易传之重点,则放在:“人之运其神明之知,以客观的仰观俯察一变化之道之弥沦天地,而神明之知,存乎其人之德行”上,则玩易亦君子之事,而穷理即所以尽性以至于命。即知天地变化之道,而更进退存亡不失其正,即圣人之所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亦人道之所以配天道地道,以成三才,而尽性至命之功业之所在。然此在易传属第二义,其与中庸之重点放在先自率性求尽性,以归于上达天德、天道者,固不同也。故中庸、易传虽同为合内外、彻上下之圆教,然于上下内外之先后轻重之间,仍有异也。

    四 秦汉以降至魏晋之种类性、关系性、与个性

    秦汉以降,本儒家道家重性之旨,而视性为客观的政教之准则者,有吕览淮南,此即开汉魏学者之客观的人性论之始。此客观的人性论,大皆初依于向外观看人性之现实的表现而成。董仲舒为成就政教之可能与必要,而以人性为“天质之朴”,然于此天质之朴,则又分解为阴阳善恶之性情而说。扬雄、刘向,亦同有对人性之分解的说明。汉儒凡以阴阳五行之说言人性者,皆同以人类为自然界之万物之一类,而可以同一之阴阳之气,五行之质,为其因本者,乃多以“生之质”之言,为性之定义。至于后此如王充、荀悦之性三品、九品之说,则是自此生之质所内具之善恶之成分,以分人为上中下之等类。此中之王充,因其以气说命,以命定性;性之善恶只为一始向,待命而后成者;故有一善恶本身之价值性之观念之暗示。而魏之刘劭,则进而本观人之才性,以定人之品类之观点,以论人之种种才性,在各种相关之情形下之种种表现,与其对社会政治之功用价值之所在。其论又可说为将人从自然万物之环境中拔出,而重在观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如何表现其性者。然此汉儒之说,其初意皆在成就客观之政教,而亦皆同为将人性客观化,就其体质种类关系而观,所成之性论也。

    魏晋人之重个性、重独性之思想,则为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更求拔出,而求自别于社会中之一切其他之人,以回到其自己之思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