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只言理之超越于心之上矣。

    原吾人之观心,固亦恒见若干心理活动之产生,乃由超越其上之理为根据,而使之生者。此如一般心理学上所论之心理活动之产生,即皆如循一初为人所不自觉,而如超越其上之心理定律,以使之生,而亦可说为依于一超越其上之生生之理,以使之生。然此所谓心,实非吾人之本心。此本心,乃吾人之能自觉此心理活动之为如何如何之心,而此心则初只是一昭明灵觉。此昭明灵觉,知此心理活动之如何如何生,亦能知其如何如何生之心理定律,则其地位,乃在此心理活动心理定律之上。此心能知此心理活动依生生之理而生,则此生生之理,亦初未尝外在于此心之昭明灵觉。诚然,吾人可说依此生生之理,而生之心理活动,不限于已有之心理活动;吾人昭明灵觉之自身,亦在生生之中,而亦自依生生之理而生。然此实不足证明有生生之理,在此昭明灵觉之外之上。兹更细论之于下:

    所谓昭明灵觉之自依生生之理而生生,不足证此理在昭明灵觉之上者,即因此昭明灵觉之生生,同时为此昭明灵觉之所自觉。此不同于一般万物之生生,不为万物所自觉,万物之生生,不为万物所自觉,则此生生之理,即只超越于万物之上之后。然此昭明灵觉之生生,同时为此昭明灵觉之所自觉,则此生生之理,即内在于此昭明灵觉之中。吾人不能说昭明灵觉之生生中,无生生之理在,亦不能说此生生之理,在此昭明灵觉之外;复不可说此能自觉此昭明灵觉中之生生者,为另一昭明灵觉。而当说此昭明灵觉,即同时为自觉之昭明灵觉。吾人初固可说,在已呈现之昭明灵觉之后之上,尚有继起不断之昭明灵觉,如从心之本原,相继流出,而生生,而呈现。此昭明灵觉之所以得生生而呈现之生生之理,初如只深密微隐,以为吾人之心之性,而为一具超越义之性理。然实则当此昭明灵觉相继呈现时,同时有内在于其中或为内容之生生之理,相继呈现,则吾人不能说此生生之理,初乃孤悬独立,以为一具超越义之性理。而当由此具超越性之性理,乃与此昭明灵觉,俱呈俱现,以谓吾人原有具超越义之昭明灵觉,为吾人之本心,谓此本心即具超越义之性理为其内容,而此性理亦自始内在于吾人之本心者。此中无论吾人今如何说此性之深密微隐、庄严神圣,此本心亦与之同其深密微隐、庄严神圣,而具此性理为内容。如吾人否认此本心之具此性理为内容;则吾人将何以解于此心与性理之俱呈俱现,其呈现时,乃直以此性理为其内容乎?在事实上,当吾人自谓有一具超越之性理时,吾人亦即自超越其已有之昭明灵觉,而呈现一“知此具超越义之性理”之昭明灵觉,以使吾人之本心有进一步之呈现。此本心之进一步之呈现,与具超越义之性理之呈现,又正为俱呈俱现。吾人亦正当于此时,一方自证其性理之具超越义,与其本心之亦具超越义;兼自证此具超越义之性理,原不外在而是内在于此具超越义之本心者。若必谓只有性理具超越义,而此本心不具超越义,则吾人何能知此性理之具超越义?知性理之具超越义,则此性理之具超越义,已内在于此知,而此知即必然为具超越义之知,而亦为此本心之呈现矣。

    五 生物成物之事中之本心之呈现

    此外自吾人之本心之发于欲生物成物,爱人利物之情之事,以行道成德上看,则此心与理之俱呈俱现,而合一之义,尤显而易见。

    如吾人在欲生物成物,表现吾人之爱人利物之情,于爱人利物之事时;此欲生物成物、爱人利物之情,固显然依于吾人之仁义之性,而此性亦即一生生之理。然吾人此时之心,欲生物成物,则此生生之理,即同时呈现于吾人之心之昭明灵觉;然后乃对人对物,发为爱之、利之之情,更有爱之利之事。此事即此心之主乎身,而见于身之行之所成。此性理见于情,见于身之行,亦心之此理,流行于身之气之中。然吾人试问:此心与此生物成物之生生之理,是何关系?此时可否说有此理到而心不到,或此心到而理不到之处?吾人于此一加反省,即见其皆决无。因如理到而心不到,则心未尝主乎身;如心到而理不到,则此心即非一真正之生物成物之心,而可只是一未呈现其性理之内容之昭明灵觉。此未呈现其性理内容之昭明灵觉,其所对者可只是事物之形式之理,而非事物之存在。有性理之内容之呈现之昭明灵觉,则直接以事物之存在,为其所对,而显为一助事物存在得生长完成之昭明灵觉。此即一为生生之理所充实之昭明灵觉心,亦即一真正之行道以成德之心。此中之心与理,即为必然合一者。至于此无性理为内容,而知事物之形式之理之昭明灵觉心,固可说当其知事物之形式之理时,其性理未能真实呈现,此性理乃若对此心纯为超越者。此亦诚然诚然。然此中之性理之对此心为超越,正因此心之尚未呈现其为一性理所充实之心,亦即此为性理所充实之本心,尚未呈现;此本心,乃尚如超越于此只能知形式之理之昭明灵觉心之外者。若此本心呈现,则此性理亦俱呈俱现;则此性理此时之超越义,与此本心之超越义,正仍为两两相孚者。是见此性理之对此未为性理所充实之心为超越;并不足以证此超越之性理,对超越之本心为超越。而由此本心与充实之性理之俱呈俱现,其所证者,正是此性理之恒内在于此本心,而与本心之合一者也。

    六 象山之言心与理及己分内事与宇宙内事之合一

    由上二节,吾人由心之自觉其有性理,知其有性理处看心,或自心之表现其性理,于欲生物成物之情,与对人对物之行事上看心,皆无处可容心理为二,而性理孤悬于上以自超越于心之说。依理之充实于本心之义,以言此本心之发,则此本心在接人物、接世界、接宇宙时,此心之所到,即理之所到,此心之发,亦即此心之理之发;二者实无往而不俱呈俱现,俱“未尝有所隐遁”,(象山语)以与其所接之宇宙之一切存在事物,相感通而合一,而以生之成之为事。故陆象山谓:“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又谓“心即理”,东西南北千百世之上之下,之圣人,皆心同理同,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内事即己分内事,己分内事即宇宙内事。此实洞明“心”与“理”及“心所接之宇宙万物”与“对万物所为之事”之合一无间之言也。

    象山此种言心与理合一、心与宇宙合一、及宇宙内事与己分内事合一之言,唯待吾人之直接就本心之呈现以观此心,乃能直下契合。朱子之言心具万理而应万事,心之能通贯今古远近,而无乎不运,亦实必待人之多少直接就心观心而后能说。而朱子之所谓道心,克就其自身而观,亦非只为一以心往合于道之心,而应为一“道与心合一”之心,而其实义,亦与象山所谓心即理之心无别。然吾人于此一转念,而谓心乃属于我之身,则此心之与宇宙同大之义,立即隐而不见。再观我之本身,不过天地间之一物,则此心亦不过此物中之物耳。然此种将心属之于我身以观心之看法,即由此心自己之退堕,而如程子所谓“自躯壳起念”而来。故陆象山亦恒戒人之自躯壳起念。人之自躯壳起念,一方固使人千方万计,维持此一躯壳,而自私纵欲,一方亦使人自身观心,而不能自心观心,乃终于不识心之所以为心,不识心与理合一,心与宇宙合一及宇宙内事与己分内事之合一之义。朱子之学,固力戒人之昧此天理而徇欲自私,以使心主乎此身。然其以心为气之灵,而此气又尽可释为身之气,则无意间已使心属于身,而堕入于以身观心之失。此以身观心之失,则盖由于心之原有可暂不主乎此身之时而来。此即心之未真呈现其自己之本心,而任身之气所成之气习用事之时(气习用事,即所谓由身体与环境接触之自然生活所成之习气,以支配吾人当前之生活之事。)然吾人实不当本此心之有未真呈现其自己之本心之时,以观此心之所以为心,则亦不当以身观心;而唯当自心能自呈现其本心,以为身之主之时,以观此心。在心自呈现其本心,以为身之主时,即此心同时自见其为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而为性理所充实之时。此时之此心,即不可只说为属于此身,亦非可泛说之为气之灵者。若泛说心只为气之灵,则此灵虽可照理,而理在此气上,亦可在此灵之上矣。若不说心为气之灵,而只视为一昭明灵觉,或虚灵不昧而具性理者,则理无有能出于此昭明灵觉,而虚灵不昧心之外者,而后方可见心理之合一无间也。

    七 朱子之心犹阴阳义及心有动静,与性无动静非阴阳义

    朱子之重以气之灵言心,其证在其言“性犹太极”、“心犹阴阳”、“心之理是太极,心之动静是阴阳”,及重言心之“动静不同时,寂感不同位”,而谓心有往来出入之说。此皆其书中屡见之言,不须一一引。谓心犹阴阳,亦即气之灵以言心。气之灵者,其一动一静,一寂一感,互为其根,以更迭而起,如环无端;即不同于气之未灵之物,其动者则不能静,静者则不能动,寂则不能感,感则不能寂,滞于动静寂感之一端而不化者。至于此心之所以能一寂一感,一动一静,则又以理有动静为之根。此理在人为性,在天即太极,故性犹太极也。即以一般人之反省观之,则吾人之心,亦确是能动能静,能寂能感,而如往来出入,莫知其乡者。此则最易由此心为气之灵,而本诸理之有动静,而动静互为其根,加以说明。而人心之知万物之理,成万种之事,其依序而知,依序而成,亦即由感而寂,使其知、其行,一一成就,而不可乱者。是皆证此言之确有见于心之所以为心,而非妄说者也。

    然此谓心犹阴阳而有动静之分之说,实又只能应用一般之更迭的知各事物之不同之形式之理之心,及依自然之心理定律,而生而灭之一般心理活动,与意在依次序以成事,而只注目于此成事之次序之心;而不能应用于人之能自觉其心之动静、为生生之性理所充实,以发于情,见于事业,而又能自觉其性之流行,于其情、于其事业之心。盖人之自觉其心之动静,即自觉其心理活动之生灭起伏,自觉其心之能知一形式之理,再往求知另一形式之理;自觉其心之有某成事之心理活动,再有成其他事之心理活动;方自谓其心能自转移停息其知之活动,与其成事之心理活动,而自谓其心为有动静之心。然此能自觉其心之动静之心,则必超越于此所觉之心理活动之动静之上,而非此动或静之范畴所摄,因此心之自觉其心之动,即同时以心之静为对照;心自觉其心之静,即同时以心之动为对照。此将动静对照并观,而自觉之之心,必然超越于此所观之动静之上,而为统摄此动静,而非一动或一静之范畴所统摄者。此义思之自知。夫然,故人心诚为生生之性情所充实,能自觉其性理之流行于其情、见于其事业,又能自知此心超越乎动静之上者;即必能于其事业之分为段落者,同时亦见其表现同一之性情,而为同一性情所贯彻。则事业虽有段落,此性情可纯然如一;情感虽有变易往来,性亦可无变易无往来;事之停止而似寂处,性情未尝寂;情之未感处,性未尝不感。此心亦能依其性情或性之纯然如一,无变易往来,而自知其纯然如一,更无所谓变易往来者。如人之忠君爱国者,历万难而无悔,则事虽万变,而人可自觉只有一片忠爱之忱。又忠君爱国者,闻国危则悲,转危为安则喜,此中悲哀异情,而忠爱之性则不变。则事与情虽有变,其心未尝变,事与情虽有起伏段落,而有无事之时,或悲情乍歇,乐情未起之时,然此忠爱之性存于耿耿之心者,则可更无间断。如其有间,则是此耿耿之心之一时之不存,而性亦俱隐,为其他之心所间。非心在而性亡,或心亡而性独在也。若此心不在而性亦俱隐,则此乃心之沉没,而非此心之寂、心之静也。心之寂、心之静者,唯指其事之未生,情之未起而言。然事之未生,情之未起,并无碍于其情之具于其心,以成一耿耿之忠爱之心。此如心在无思无虑之时,其生几之自运,生生之理之自在,仍不同于木石,不可言此心之寂感动静不同时,而心即无纯一之性,为其内容,此方为真正之有道有德之心。知此心既无论寂感动静,皆自纯一而恒如其性,则不得言此心之本身之如阴阳之一动一静,而只可言此动静之别,为此心是否遇事而生情之别,此亦即心之寂感之别。然有事此心,无事亦此心,动此心,静亦此心,寂此心,感亦此心;则此心实通彻于有事无事、寂与感、动与静,而不可谓其真有偏属于动静寂感之一之时,而谓其如循阴阳之气之出入、往来、起伏于此二者之间也。朱子之言圣人之心,纯亦不已,而相续无间,亦明有此境界。此境界,亦即理皆呈现于心,心理共一流行之道心呈现之境界。理是太极,则此时之太极即内在于心,而心亦即太极,不可以阴阳说之矣。至于吾人虽未能达此境界,然其所以未能达,亦非只以此理对吾人现有之心,为超越;而实因吾人未发展出为此理所充实而心理合一之心,此心之亦未尝不对吾人现有之心为超越也。此所谓未能发展出此心理合一之心,亦即未能使此心呈现而出之谓。此外另无其他。此心理合一之心,亦即象山、阳明所谓吾人之本心、良知之心。只须此本心呈现,吾人亦即同时自觉其心为一心理合一之心。非谓心理本不合一,而自外牵合,使之合一。若言牵合,则孰为牵合之者?实则吾人有何心,则有何种心之性,心之理。若心无此性无此理,则必有他性他理。异性异理之心,不能相牵合,而心亦不能取与之异性异理者,以为其性为其理。故心与其性理,只能俱呈俱现。谓心无某性理,亦即具某性理之心未呈现之谓。其呈现时,既为一心理合一之心,则其未呈现,而只为一具超越义之形而上之本心时,亦为一心理合一之本心或道心也。依陆、王之圣学以言,人之本心呈现,亦即以此整个之本心,超化平日之习心,而使此本心与其理, 一齐顿现,蓦然自悟之谓。非即以平日之习心,而另取一理,以为其内容,如拖泥带水,以往来相牵合之谓也。

    八 综论心理气三者之相依

    综上所论,故知人之本心与理之关系,实不同于理与一般事物及气之关系。自理与一般事物及气之关系言,理乃具有超越于一般事物及气、及一般之心理活动与习心之超越义者。而自理与本心之关系言,则此超越义之理,不能超越于具超越义之本心以外。前者乃程、朱之学之贡献,后者则陆、王之学之所贡献。而朱子之谓理对心亦为超越,谓性理为太极,心为阴阳,为气之灵,实不免下隶心于气,而视同一般事物之一。至其他学者谓理无超越于气或一般事物之义者,则恒由其限理于已成之一般事物已有之气之流行之中。如戴东原之说是也。至于陆、王之忽视理对一般事物,与气之流行及一般之心理活动与习心之有超越义,抑亦不免于有见于理之内在乎本心,而忽视一般事物与气之流行等与理之关系,实大不同本心与理之关系。此盖皆不免引起学者对此本心及理所居之层次,与一般事物及气之流行等所居之层次之混淆。实则吾人之所以能知理先于气,理对气与一般事物等具超越义,正由于此心之能超越于一般事物与气之上以观理。其能观理,即正证此理之为心所观,而内在于此心。若此理不内在于此心,则此心亦不能知理之先于气,以超越于气与一般事物之上矣。人能自觉其本心与理之合一,亦正赖于其知理之超越于气与一般事物之上之外。若理未尝超越于一般事物之上之外,则此心当兼与气及一般事物等合一,而不能独与理合一矣。本心之能独与理合一,正由理有此超越于气及一般事物等之超越义也。因本心能与理合一,又知理之超越于一般事物与气等,而可为其变化流行之先导;人乃有本其此心此理所发出之生物成物之理想,裁成万物之事,以使物得亦更尽其性,而亦能更遂其生理,人心乃于此,得与物通理。若万物无未尽之性、未遂之生理,超越于现成已有之如此如此之万物之外,则人亦无本其此心此理,所发出之生物成物之理想,而人之裁成万物之事,亦不能与物通理矣。由是可知此理对已有之气与物之超越义或理先于气之义,及理内在于心或心理合一之义,乃相辅相成而立,不容偏废者。若理超越于气,又超越于此心,而不对心为内在;则先于气之理,尽可虚悬而无着,此心亦无理由,以谓此理之实有。若理既内在于此心,又只内在于已有之物与气,而不对之为超越,则理胶固于已有之气之流行,及已有之物中,而更不能通于后起之气之流行,与方生之事物中;此理即为已有之气之流行,及一般事物所私有,而非具普遍性之天下之公理,而理即失其所以为理;人之裁成万物之事,亦不能与物通理矣。然朱子之谓此心属于气,只为气之灵,又必使理超越乎心而不内在于心;而陆、王之忽理之超越于物与气之义,亦可间接助成后儒如戴东原之视理只内在于已有之物与气,复可使理胶固于气,使人事不能与物通理。故必知心理气三者之不相淆乱,兼承朱子言理超越于气之说,与陆、王之心理合一之说,方能使上述诸义皆立。人果能使理缘心以下澈于气,气依理以上合于心,心率此身与万物之气以共载理;则一切修己治人与物通理之道,皆不能外是矣。

    九 象山之皇极及阳明之言心之动静皆涵心即太极与本文结论

    自有宋以来中国思想之太极论之发展观之,乃由周濂溪之言太极为诚道始,至张横渠之言太和,而视太极为气之依清通而相感处之“一”。至邵康节而以一动一静之间之道,与客观之观物心,为太极,此皆本天道以立人道之系统。至二程之即吾人之心性,以言生生之理,而合天理与性理,乃始分理气为形上与形下,此为本性理以立人道之系统。至朱子,即二程之生生之理,以言濂溪之太极,以性理为人心之太极,而天人之理或天人之道,乃一而无异。此理之为万物与气之主之义,及理先气后,理生气之义既立,理乃见其超越而尊严。唯朱子以心为气之灵,而未能知本心之同具此超越义,实与天理合一而不二;则其言心,尚未能调适而上遂,其言理乃不免于超越而虚悬。而象山则进此一步,以心与理一,以心之灵与理之明并举。 [4] 此心此理之在人,亦如其在天地;此心此理为人之极,亦天地之极。故象山除训太极之极为中,于答朱子第二书谓“极亦此理,中亦此理也”外,其书又独屡言及皇极。谓皇即大,极即中,又谓皇极即“民衷”,而“凡民之生,皆有是极”,“能保全此心,不陷邪恶,即为保极” [5] 。而此极为人之极,亦天地之极,“根于人心,而塞乎天地” [6] ,故“三极皆同此理” [7] ,是则象山明摄太极皇极之义,于此心此理之中。至于阳明,则循象山言心与理之义,进以言良知与天理合一。阳明更罕言太极,唯于其答陆原静书,评及周子太极图说静极而动之说,谓:“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而曰:“良知无分于寂感动静”,又谓“太极生生之理,就其生生之中,指出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出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生阴也。”故太极之生生之理,即动而即静,此理即良知之天理。其摄太极之理,于其致良知之教中之意,亦甚明。其以良知无分于寂感动静,即寂即感,即动即静,即有进于朱子之以阴阳动静言心之义。夫世间之物与一般之意念,乃“动而无静,静而无动”,是所谓或动或静者也。物与念之或动或静,依于气之或动或静。然气之动者恒继之以静,气之静者又恒继之以动,故气可言为“动而能静,静而能动”者。气之“动而能静,静而能动”,依于生生之理,而此理则“动而无动,静而无静”,朱子之言理是也。此义亦非阳明所能外。然人之本心良知,则寂而恒感,感而恒寂,故惟当以“动而恒静,静而恒动”说之。而阳明之谓其“常体不易”而“妙用不息”,谓心之体用不可二,则为善说心者。心动而恒静,静而恒动,亦动而无动,静而无静,以与理合一;理之在心,亦当动而恒静,静而恒动。而朱子言理为太极,乃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其以阴阳动静说心时,唯以心为“动而能静,静而能动”者,其最高义,亦只至言心之“静中有动,以寂而常感;动中有静,以感而常寂”为止,如其中和说三之所说。然又谓此为由主敬之工夫,一面存养此心之体,一面省察此心之用之所致。故终以心分属体用、阴阳、动静二面,未能免于以气之观点看心,乃归于心为气之灵之说。是则不如阳明言良知之心之无分于寂感动静,即寂即感、即动即静,而只以心之理,观心之所以为心之说矣。然朱子既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言心,推极其涵义,亦非至阳明之以即动即静言心者不止,则阳明之义实朱子之言所开启,亦正所以完成朱子之说。阳明既以良知之心,为即动即静、即寂即感,亦即同于谓心之即阴即阳,而以心同于太极。阳明以后,其后学乃多有不提及太极阴阳之问题者。至明末清初之刘蕺山、李二曲等,乃皆有即心以言太极之论,如吾人于本篇第一节之所举。太极之思想,到此乃如隐没于心学之流中。至于此外之重理不离气之义,而隶理于气者,则由宗朱子之明儒薛瑄、罗整庵,致疑理气二物之言开其先,而明末有王船山之以太极为阴阳之混合之说,此皆前节之所及。至于清代,历颜习斋而有戴东原之理为气上之条理,为心之所知所对之说。溯戴氏之说所自生,亦由病朱子之理,只超越而不内在于心,乃将此理降下,以内在之于气,以成心之所知所对。而不知此中之使理不虚悬之道,在使此心上升,使本心呈现,以观此心与理之合一;不在将此理降下,以只使之内在于气,以为心之所对所知也。自颜、戴之说兴,而朱子言理与太极之超越义,陆、王言本心与良知之主宰义,又皆如隐没于一气之流行之中。人之心知,乃成只为内本于血气,外以往观察气上之条理,事物之文理,而区以别之为事者。此气上之条理,事物之文理,即大同于西哲所谓事物之形式之理,而为历史考据与科学之所重。然实无当于宋明儒学之言理言心之本旨。数百年来宋明儒学之发展,其真正问题何在,人亦忽焉未睹。吾之此文,以太极之一问题为引线,持宋儒之太极、理、气之论,以与汉儒魏晋之言及西方之形上学,相对较而论,而以朱子之论为中心,更为释后儒之凝滞,而归于论陆、王之言心即理,与朱子之论,如何得其会通之邮。以见诸儒于心、理与气三者之所论之分际,与其义可相涵而俱成之处何在;并见缘此诸儒于此三者之或轻或重,亦使太极之观念,因之而屡变,而对此宇宙之最大之极至者,乃有不同之规定。吾人之所以必以太极为引线者,亦所以使人念及此名,即自然提升其心思,以向于远大极至之义,方可于此中有关心、理与气三者之玄远之义,有所契入,以自引绎其涵义之未申者。此上所陈,如更推类广说,应更有人之本心不异天心,人所知或不知之万物之形式之理,皆可为天理天心,亦吾人本心之所贯彻之义,此天心本心又不当为一形式之理所限,及此心之行于生生之气,宜非方以智,而为圆而神者之义等,待于读者之自悟,今姑从略。

    * * *

    [1] 二曲全集卷二。

    [2] 二曲全集十八答朱子录书。

    [3] 同上。

    [4] 象山全集卷十,与詹子南语。

    [5] 均见象山全集卷二十三。

    [6] 象山全集卷二十二。

    [7] 象山全集卷十二。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