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最新章节!

为利之行。然此属第二义。其当有与否,乃以是否合于互成其道德人格之目的,为权衡取舍之标准。在合此标准之情形下,则此互为功、互为利之行,即皆为人之互成道德人格之目的之所必需,而即为实现此目的,亦为此目的所贯彻之行;亦即人之求达此目的之心灵,所一一视为当有,而使之有者;而其有,亦即皆可自为一目的,而非只是一手段、一工具,而有其本身之道德的意义者。于是无论此行之是否在实际上可互为功、互为利,此行皆为当有,而自具足其本身之道德的意义,亦皆为一道德的行为,而有助于人之道德的人格之完成者。在此人有互成其道德人格之目的之下,一切互为功、互为利之行,皆同时有超功利以上之意义。此中之利,皆是行义,此中之功,皆足成德。义利功德,即合一而不二,而功利主义之思想,即消泯于此以互成其道德人格之目的之思想中矣。

    人之日常生活中一切忧喜相关、推食解衣、同情互助之事,固皆有互为功、互为利之意义。人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以使得皆安于家室,社会上之农工商之业之合作共事,以求五谷丰登,市肆繁荣,及人之医药卫生之业,使人血气和平,耳目聪明,以有前文所谓人与我感觉互摄之境;人之以文字语言交往,以文艺互达其所观赏之美,以数学、几何学、逻辑、哲学与其他学术,相教成学,皆可使人得达某种生活境界中之目的。此皆是人之互为功、互为利之行。人之互为功互为利之事,固亦至广。不只人之物质生活中有之,人之社会生活与学术文化生活,固亦皆有此相互为功,以各成其利之事在也。然当此等等,隶属于人之互成其道德人格之目的之时,则亦皆有一超功利之道德意义。在其同具之道德意义上看,亦不能说物质生活中之互为利互为功便低,社会生活、文化学术生活中之互为利互为功便高。此中之高低,不以此诸生活境界自身之高低为定,而皆只依人之由此互为利互为功,是否能达人之道德人格之完成之目的为定,亦即由互为利互为功之人,其心灵是否纯为一道德心灵,其为道德心灵是否为一广大高明之道德心灵为定。若其可由此以达人之道德人格之完成,而出于一纯粹而广大高明之道德心灵,则与人一衣一食,其道德意义,亦可高于与人以广厦千间,而告人一言,其道德意义,可高于著书百卷。由此而大诗人与大学者之所为,亦可不及一乡里市井之人之所为,出于一更可贵之道德心灵者。于是,在此以道德人格之完成为目标之前,一切世间所谓互为利互为功之行,其道德意义皆可全部平齐,一般之功利的价值标准所定之行为之价值,皆须以其道德意义之高下,重加估定。人之为各种互为利互为功之事,其道德人格,亦可绝对平等。凡此人之为任何互为利互为功之事,亦皆可使人同登圣贤之域;而人之一切互为功互为利之事,即可视为人之成其道德人格之舟车。人在见其互为利互为功之时,亦如人之互见其舟车之相往来,以为用。此一一舟车,皆一方载运“此互为利互为功之一一之事”之道德心灵,以彼此相遇,而此一一之事,即皆为表现此道德心灵者。此一一之事,即皆非孤立散殊之事,其中皆有具此道德心灵之道德人格之互相照映在。此互相照映,实不同于人在观照境中所见真美的境界之互相照映。盖人之在观照境中所见得之真美之互相照映,只为一人之事,而此则为人与我间之事。在观照境中,人之说话可为自言自语,为文、习艺、演数、推量、造逻辑哲学科学之系统,皆可是聊以自娱。然在人以互成其道德人格为目的时,则人之言说,皆所以成人与我心灵之交通,以互见其心;为文习艺,皆我与人之互表现其心灵之情意。此中人之在文艺境界之自观照其情意,以成一文艺作品,即所以表现其情意于一切人心之前,亦可说在其成此作品之时,即宛见有不知其名之一切读者观者立于其心之前,而对之表现其情意。于是其自观照情意之事,亦不可说只为观照,而可自始为求表现,然后吾人可知文艺之所以亦能感动人心,移风易俗之故,而了解文学艺术之深义。至于本此互成道德人格之目的而演数、推量、讲论逻辑哲学,科学等一切学术,即亦皆是郑重以所知于此等等之真理告人,以建立学术,而与人之为文学艺术者,共求人文化成于天下之事。故皆非只在观照境中之事。此中,人之以文学艺术学术活动互为功互为利,而其功其利,互相照映,即无不有为此人之道德心灵、道德人格之善德之互相照映之意义,存乎其中;而不可只以吾人前所论观照境中所见之真美境界中之互相照映之义说之,而当以此诸道德心灵、道德人格之互相涵摄所成之人格世界中之真美与善德会合成之互相照映境,以说之矣。

    六 道德人格之树立历程中之艰难

    此上所说,由人之道德心灵之各为一主体,而互相涵摄,所成之一共以道德人格之完成为目的之世界,乃人在道德实践中之理想境。在此理想之实践历程中,亦有种种之问题与艰难之情形之出现。然此亦不碍人之本此理想,于此等等问题,与艰难情形出现时,同时表现人之进一步之德性,而更有其解决此等等问题,应付此艰难情形之理想与实践。

    此人之道德理想之实践历程中,所首感之问题与艰难情形,在人之从事此实践时之人格之自身。此即人之知善而不能实善善,知恶而不能实恶恶,使其良心之所知之善成真实之善之情形。此乃由于人本有只继续其原来之生活习惯或安于旧习之欲望,而停止于其原来之生活境界,与原有之德与不德之性格,或原有之道德生活境界,而不愿更求超升扩大之故。此皆可称为人之生命存在自身之堕性。此一堕性之表现其力量,初乃自人之下意识或不自觉之境界而出,而及于人之自觉意识之中。于此,因人之道德的实践工夫,初只在自觉的意识之范围中活动,则不能保证此安于旧习之欲望之不忽然而出。人亦恒觉无力量以从根拔除此欲望。因其根在不自觉之境界者,可非自觉中之力之所及故。然人之道德心灵却可于感此欲望之时出时没,如鬼如蜮,而忽对之生一大厌弃,而有一道德心灵上之发心。此发心,是此道德心灵之自生发而自涌起,而由此可产生一此心灵中之大激荡,以求旋转其所安之旧习,而欲从根柢上,加以翻起。此发心,在儒家称愤悱。由此愤悱,而人可更定立一道德生活上之志向。由此心之有此愤悱或发心而定之志向,人即同时可有一对其所旧习之生活,有一大惭愧、大羞耻,或忏悔之感,简名愧耻。此愧耻,又可为面对其已定之道德志向而愧耻,亦可对所正欲自定之志向而愧耻,更可为自念其先所定立之志向而愧耻。又可对其昔日之知有愧耻,而自念今竟不知愧耻,而对其昔日之知愧耻而愧耻。再可为对其他人之知有愧耻者,而自念我竟不知愧耻,而对此知有愧耻之他人而愧耻。又可自觉为对其自己之“知所愧耻者之为非为恶、知愧耻之为是为善”之良心或道德的本心本性,而愧耻。再可为由念自己之为一人,生于天地,应有其德性,今无德性,即枉生为天地中之人,而对自己之为人,对此天地以致对创造人与天地之上帝,而愧耻。更可为:因辜负其他人,或其他道德人格之所望于我者,而愧耻。如对自己父母师友,对自己所崇敬之任何人物,或圣贤,其在生时或没为鬼神时,其所望于我者而愧耻。此愧耻之所对,可有种种之不同。人所愧耻者,亦有种种之不同。此愧耻之深度与强度,亦有种种之不同。然此愧耻之情之发动,皆是心灵自身之自旋转其原来方向,而回向于道德理想所定之方向之大事,而为人之由不善而向善之大事。此时,人之道德的心灵,乃非复只位居于其平昔之意念生活习惯之上,而善其善者恶其恶者为止,而是直彻入于其生活习惯之中之底,求自为一转换其生活习惯之方向之一枢纽;而更自下上升,以见此愧耻之同时为一愤悱,此愤悱之同时定立一志向。在人之愧耻之情,不足以定立一坚定志向时,人亦可更对其愧耻之何以不足定立一坚定之志向,至于痛哭流涕,而愧耻。或求有师友之助其知愧耻,而立志;或更读圣贤书,更念圣贤行,以助以知愧耻,而立志;或祈求鬼神上帝之赐予力量,以助其知愧耻,而立志。要之,此皆见人之道德生活之自求升进扩大,而遇艰难之境时,其至严肃之一面者。然人能通过此道德生活之严肃之一面,由不断之愧耻其对自己之一切不善,而不断求坚定其转化之志向,而加以转化,则无原则上为人所必不能去之不善、必不能有之善。即见上述之人之恶恶而善善,以使其善皆为真实之善,乃人在原则上所可能者。今知此必为可能,更肯定其必为可能,是为人在道德生活上之自肯自信。此一自信,要在由人之知愧耻,更定立志向而有。然此一自信,亦可由知“一切不善原有由愧耻而去之理,更灼见此理之真实不虚”,而加以助成。人之有此自信,更见其自己之行之不堪为己所信,则人又可对此自信而愧耻,以使其所自信之自己,堪为己所信,以合于其先所自信,而更见此自信之真实不虚。要之,此中人之道德生活之历程,皆为以自己已有之善,为其后之善之根据,以辗转增进,而使其不善,辗转消除,而纯属人道德心灵之自求、自得、自取、自夺、自与,以提升扩大其道德境界之事。此皆为人人原则上所能有,以自成其道德生活、道德人格者也。

    然人之形成其道德生活、道德人格,乃在其接于人、接于物之种种事中形成。人之有愧耻、立志、自信之道德心灵,不能只住于其自身之中,而须与其外之人物相接。此人所接之人物,皆在一一特殊生活境中,而为特殊之人物。此道德心灵,与其对境而表现之情意行为中之德性,亦为一特殊之德性,不能同时为任何之德性。如对父为孝,对子为慈,对兄为恭,对弟为友,对君以忠,虽皆出于与人感通之仁,然其所以为仁者不同。

    人之一一之德,在一特殊之境下之表现,亦随人在此中之一一之事之不同,而有所不同。人若对不同之境,而皆一律只为同一之事,以表现同一之德,如人之守尾生之信者,而为愚忠愚孝之行者,则其德其事与其境,实不相应,而不能有与其境之真实感通。此固不同于一般之麻木不仁,因其中亦有善德之表现故。然其中虽有德之表现,仍与境不相应,则虽有善德,仍为不美。善而不美,即非至善。对至善言,亦为不善。而人欲达此至善,则更有其困难。此在:人既于此有善德之表现,而人又可自善其善,即可于不同之境,亦同以一善为善,而善德之表现,即不能免于错置,而成为不当位之不美之善。此以一善为唯一之善,乃人对善自身之一细微之执著,而随人之能自善其善而俱起者。此与人之自善其善可俱起之细微之执著之深者,则为对善之矜持,更进而为傲慢。由人之善行,可由人之能自善其善,有细微之执著,而转成矜持傲慢之不善;于是人之任何善,即皆可成为此人之不善所由构成之一成分。此尤为人之有相当之德性者,所常遭遇之一问题。此问题之困难,在此人若自知其矜持傲慢之不善而去除之,则人亦可连带去除其自善其善之心。而人去除其自善其善之心,人亦即更不以善为善,乃于善与不善,作平等观,而懈怠其为善之意。再落下一步,即可更为不善。反之,人若自善其善,则对善之细微之执著又起,而可转成矜持与傲慢。于是人在此道德生活之反省与修养中,恒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人亦实恒难自辨其自善其善,非矜持傲慢,亦难自辨其不矜持、不傲慢、非懈怠。人乃恒在此对善行之矜持与傲慢、与懈怠中轮转,而感此中欲达一能善善而不懈怠,亦不起任何细微之执著矜持,以转成傲慢之艰难。

    然此一问题与艰难,既为人之道德实践中所遭遇,人亦非无解决之道。此则在于人之道德心灵,毕竟能自觉其对善之是否有矜持傲慢,与其无此等等之时,是否即为懈怠。此中,人虽可在此二不善中轮转。然人之道德心灵,亦可随其轮转而加以自觉,于虎至时即拒虎,于狼至时即拒狼,以使此心灵与其行为,适得善善恶恶之中道,而不化为矜持傲慢,于去矜持傲慢时,不落入懈怠。此工夫虽亦非易,然要在原则上为人之道德心灵,欲成其道德生活、道德人格者之所可能者也。唯此中一切涉及人之如何用工夫,使人得少免于上所述及之道德生活之问题,则非今之所及。

    此人所遭遇之道德生活中又一严重之问题,乃在人由其所接之人物所合成之境,非一决定境,而为一问题境,或其中包涵种种互相矛盾之成分之境。对一决定境,吾人可定吾人当对之为何事,或有何行为,方为善且美之至善。如当吾人所遇之境,为一非决定之问题境,或包涵互相矛盾之成分之境时,则吾人恒难决定对之为何事,有何行为,方为至善。此中,人所遇之境,又本身为在变化发展历程中之境,则吾人对此境不能全知,于其中所包涵之问题与矛盾之成分,不能全察;则吾人不能决定对之为何事,有何行为,方为对此境最相应最当位者矣。

    对此上之一问题,若纯从人之所以对所遇之境之动机上看,人可自谓其动机之无任何道德上之过失,其对境之所知,即不完全或不免有误,亦不碍人之设定一境为如此而有之行为,在道德上无过失,而为可表现人之德性,亦可助成其人之道德人格之完成者。然由上述之言以解决此中之问题,乃其他旁观者之语。在当事者,则其问题不能如此简单。因当事者之应境之行为,必求对境中之人物,实相应而当位,亦求其行为对境中之人物,实有某功利性的效果,以合于此人物之实有之目的及实际之情形。故当此境为一问题境,或包涵矛盾成分时,即必使其自身入于其问题与矛盾之成分之中,而不能只求其所以遇此境之动机之无过失。于此若人只求其动机上之无过失,即正为一道德生活上自私,其本身即为一过失矣。

    在人之道德生活中,若所遇之境为一问题境,或其中有矛盾之成分时,人必先停下其道德行为与德性之表现之事,而先求如实知此问题之境,以及其中之矛盾之成分之何所在。于是,此时人之暂不有一道德行为、不有一德性之表现之事,其本身即已为人在此境中之所当为。此时唯人之暂超道德行为之行为,方为道德行为。此亦即无异谓:于此时,人之道德行为之超越或牺牲其自己之本身之存在,方为道德之实践。由此一道德之实践,而人更有一对问题境与其中之矛盾成分,求如实知之之事。此求如实知之之事,亦同于吾人于任何非道德生活境界中,对事物之求如实知时之求知识之事。在此求此知识之事中,人即同于一非道德的人格之只有一非道德的心灵者。然此非道德的心灵之自身,又正为上述之道德的心灵之所化成,而正是为成就人之对境之至善之相应行为,于一时所当有者。因而其自身之有,亦为此道德心灵之自形成其道德的人格之历程中,一时所当有,而亦为成就此道德人格之事也。

    人为成就道德人格,而使其道德行为牺牲其自己之存在,使此道德心灵化成一非道德的心灵,可称为此人之道德人格之自己牺牲。然此道德人格之自己牺牲之事,尚不限于此。盖即在人对所遇之境,如实知其问题与矛盾之成分所在之后,人固抑或可有解决此问题,去除此矛盾之行为,既合于其心中之道德理想,而又能保持此人格自身之存在于此现实世界者。然人亦可于此无一行为,可解决此问题,以去除此矛盾,既合于其心中之道德理想,而又能保持其人格自身之存在于现实世界者。此即如人之处忠孝不能两全之境时,此忠孝原皆为其道德理想,而其所在之境,行孝则违忠,行忠则违孝,只容其有忠孝之行为之一。则此中人无论如何行为,皆对其道德理想有所辜负,而不能无憾于心。于此,人即或抱憾以终身,或者为欲兼成忠孝,而不惜舍生杀身。此外,人在与他人或社会所表现之罪恶之势力奋斗之时,其自己之道德理想,与此势力,即相矛盾。于此,人若不肯屈于此势力,以失其道德理想,亦恒不免为此势力之所毁。人亦唯有舍生杀身,方能不失其对其道德理想之忠诚。此种人为成其道德人格,而不惜牺牲此人格之存在于此世间之事,亦为人间历史中所常有。今为成就其道德人格,而不惜牺牲此人格之存在于世界,则此所成之道德人格,即显然不属于此现实世界之存在,而其存在即只能为一超现实世界之存在矣。

    此人之为成其道德人格而不惜舍生杀身者,乃世所谓圣贤之人格,此圣贤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乃世间最使人感动、崇拜、赞颂之事,而亦为世间最使人慨叹、惶惑而似不可解之事。而此又正为人所实常有之事。此事所展示之意义在,人可以其生命不存在,成就其道德人格之存在,以自愿接受死亡,为成其圣贤人格之道。人之愿接受死亡,乃人在生时之心灵中之事。人在生而其心灵已能接受死亡,则其人之心灵,即已超越于此死亡之上,而包涵此死亡。此能包涵死亡之心灵,在死亡之外,则无异死亡自身之死亡于此心灵之中。则此道德心灵,即无所谓死亡,亦不能有所谓死亡。然此心灵虽可无所谓死亡,而有此心灵之人格之此生命,固已死亡于世间;则能具有此心灵之生命,即只能为一超此世间之另一生命。人对此种圣贤人格死亡之后所生之感动、崇拜、赞叹之情,即皆直对此不可见于世间之心灵生命而发。然人虽对之发此类之情,而人又不能于世间再见有同一之生命心灵,表现其德性于世间之事。此即人之所以于此之慨叹、惶惑,恒不可解者也。

    然吾人于此可不论人于此之惶惑不可解之一面。此惶惑不可解,乃由于人求此超世间之心灵生命,于世间之中。此乃人之先错置超世间者于世间中而来。此错置,固亦根于人情之不容己。此生于世间之人,乃以情不容己,而不能不望已超越于世间者之仍在世间,故不能免于此慨叹、惶惑,而不可解之感。然在彼已接受死亡之圣贤人格,则毕竟已完成其人格。彼完成其人格,不只赖其一生之事,为完成其人格之用,且以其生之终之死之事,为完成其人格之用。于是其全幅之生命,乃皆除为完成其人格之所资外,更无剩余渣滓之遗留。如薪焚尽,而全部化为光辉,以照耀于其所历之一切艰难困苦之境之外之上。若非有此艰难困苦之境,则其人格亦不得成。因若非有此艰难困苦之境中之种种矛盾之成分,使其生前之生命分裂而死亡,亦无其所成之人格之纯一。则此种种矛盾之成分,亦有成此人格之纯一之意义,而非只可以矛盾说之者;亦非可视为无所贡献于此纯一之人格之完成,复不能外在于此人格之形成所根之道德实践,而不能在此道德实践境之外。则人亦不能真视为人之道德实践,所不能加以解决化除之矛盾矣。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