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方文学史十二讲最新章节!

    怀疑论的终结————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法国大革命

    在上一讲中,我们回顾了文学中的怀疑论,一直讲到大卫·休谟,他是当时最伟大的作家,在许多方面也是最值得研究的作家。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怀疑论的终结。

    把怀疑论和远在它之前的一件事相比较,比如说把休谟和但丁放在一起,你们不免会感到奇怪。休谟和但丁相隔五百年,他们两人都是各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两个人都在各自的社会背景下最好地成就了自己)。我之所以把他们放在一起,是想看看但丁是如何做的,休谟又是如何做的。

    但丁看到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圣的规律,威严而又优雅地表现着自己的意志,他抓住了它;休谟在宇宙中看到的只有混乱,除了自己的存在以外,他对任何事情都持怀疑态度。但他的直觉比他的理智更真实,因此,他一直遵从自己的直觉,没有给任何人带来伤害。因为就他所写的书而言,他相信它们是有道理的,因此把写的书出版对他来说似乎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他的智慧除了用于写书,没做别的事情,而且,在我看来,他将自己写的书出版对人类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但不管怀疑论在当时,特别是在法国多么受欢迎,它只不过是人类心理的一种疾病,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状态,至多也只能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因为它不是要找出什么是谬误,而是要确定什么是真理。当然,这是人类真正智慧的体现!但如果我们心中只有逻辑,认为逻辑是获得真理的唯一方式,认为一个人除非站起来,在他所在的位置上画一个记号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没有保证的尝试,他忘记了保持缄默是更好的办法。如果真理只有借助逻辑的展示才能令人信服,那么,我们不要它也罢。

    那时,不仅非宗教信仰者持怀疑态度,人的整个心理体系都是怀疑论的,信仰基督教的人也怀疑一切,不断地用合乎逻辑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教义的正确性。有试图证实的动机有何用?那些站起来行动的哲学家才是正确的。宗教也是如此,宗教貌似合理,但用逻辑论证来证明不可言说的东西只能是徒劳,不过这种习惯在18世纪流行于一切思想领域,在那一代人眼里,只有逻辑是有用的或实用的。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试图把每一件事情都理论化。当然,为了理解一个事物,最好有一种理论做指导,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又是不可能的。例如,在我们讨论的欧洲文化历史中贯穿着一种理论,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使用这种理论,但这种理论和我们用来解释它并说明它之所以出现的理论,有很大差别。

    因而,只有一种成功的理论(像我在开始演讲时所说的),那就是太阳系理论。至今为止还没有比它更成功的理论,但即使太阳系也不是完美的。我们可以说,天文学家熟悉一两个行星,但并不真正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它们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太阳系是否会自己形成一个更大的什么系。简单来说,对任何一个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知道的主要是这一点,即关于它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还有许多谜题,它会把我们引向无穷的宇宙。一句话,他并不真正知道它到底是什么。让他以一块石头比如说他脚下的一块鹅卵石为例,他知道这是一块石头,是从和创世纪一样古老的大石块中崩裂而来的,但那块鹅卵石究竟是什么,他并不知道。

    这种对任何事物都要找出一种理论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心理的迷乱状态。那个人一定被误导了,他不知道世界的真相,即世界本身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一个庞大的、令人迷惑的假设;他一定被剥夺了理解它的能力,除了迷乱我没有别的词汇来描述它。一切都被放在单纯的逻辑面前,一个人无论走到哪儿都会碰到这样那样虚假的理论,甚至万物的中心也被带到道德这一层面上。关于美德和恶习有一种理论,关于责任和不负责任又有一种理论,这种做法将来会被视为一个特别的程序。我一想到这些,就越来越强烈地感到道德是人类存在的核心,人类除了尽自己的责任以外,不会再做任何别的事情。这就是生活,一个人和谐的存在————他身上的闪光点!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描述它,它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类生存本身。然而,在17世纪,关于这一点也有一个理论,被归入他们称为同情心的东西里面,同情心是介于爱好和责任之间的一种必要的吸引力。由于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是从看得见的、物质性的东西中推导出来的,因此我们的道德观变成了对其他人和其他事情的怜悯。

    这是亚当·斯密和其他比他年长的人的信条,他把这种信条称为道德意识。它是对某些行为的天然喜欢,它是一种兴趣,并根据这种兴趣的趣味来确定事物的本质。休谟认为德行是和利己、利益一样的东西,认为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美德,认为古时的人们一旦发现某一件东西有用,就会聚在一起商讨,或者即便不聚在一起,但同意为了使社会统一,他们要庇护这些东西,因为它们对彼此都有用,并用强制的手段把它们奉为神圣的东西,这就是美德的来历。这是自古以来提出的最令人伤感的理论,简单地说,这是怀疑论的最高展示,完全否认一切非物质的东西、一切不能用逻辑来说明的东西,其结果是要说服人们他不是上帝造的。这是最没有价值的结论。把这个结论告诉给野蛮人,一位大森林里的红种人,告诉他他不是上帝造的,而只是一种物质,他会说你的结论是亵渎而愤怒地唾弃你。

    不光是道德,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世间的一切都显示出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健康,多么糟糕。一切都被放在因果框架里面,在特定物理定律、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个东西推动着另一个东西,一种可视的、物质性的推动。世界变成了一台黯淡、庞大、不可测量的蒸汽机,就像让·保罗所说的:“宇宙变成了一团气体,上帝变成了一种力量,人世间变成了一座坟墓。”我们不理解这种错觉何以这么普遍,所有的人都以这种悲观的方式思维,对走在他们前面的人如此地轻视和不屑。但它在朝着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方向发展。伏尔泰和卢梭最后战胜了一切,他们摧毁一切,但没有建设;他们攻击基督教义,认为自己是在做一件好事;他们推倒一切,烧毁一切,因为这样做他们受到欢迎,在他们背后总有人欢呼:“干得好!”但这一切都已过去,错误也被再一次承认是错误,世界到处被他们搞得一团糟,在我看来,世界在无尽的宇宙空间变成了一台巨大的蒸汽机。他们的下一代必然会看到他们处于一种非常艰难的境地,对他们来说注定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谬误和怪物的地方,实在是难以忍受。实际上这是他们要面对的事实,这种情形导致了我们要注意的第二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的出现。

    * * *

    ◎ 安斯蒂先生因患疟疾,没能参加卡莱尔的第九次演讲。卡莱尔在这一讲中所讲的法国文学可以从他有关狄德罗和伏尔泰的长篇论文中推测出来,这些论文收在他的《文集》里面。————原编注(摘)

    ◎ 马布利(Mably):18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和历史学家,著有《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 萨谢弗雷尔博士(Dr. Sacheverell):指亨利·萨谢弗雷尔,英国教士。1705年发表演讲和小册子拥护高教会和托利党。1709年在德比和伦敦布道,谴责宗教宽容及《信仰划一法案》。1710年2——3月受审,被令停止布道三年,销毁布道录。这一事件引发伦敦人对辉格党政府的不满,使托利党人上台。

    ◎ 培利(Paley):英国神学家和功利主义哲学家。著有《论道德和政治哲学原理》以及《自然神学》等。

    ◎ 庞培(Pompey):古罗马将军及政治家。

    ◎ 卡莱尔这儿指的是约翰逊在《人类愿望的虚荣性》中说的两句话:“马尔博罗眼中流出昏愦的泪水,斯威夫特把昏庸虚荣送上了末路。”————原编注(摘)

    ◎ 布列塔尼(Brittany):法国西北部一地区。

    我们首先来看看少年维特式的多愁善感的核心内容,看看维特这个人。《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了欧洲人心理状态的小说,是歌德的作品,写于1774年。那是一个脆弱的时代,人们心中没有真正的希望。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虚假的:持续的战争,比如说七年战争,是最荒谬的战争,它不是人民公意的体现,而是法国和德国的一场争夺战。弗雷德里克大帝想要西里西亚地区,而路易十四想让蓬巴杜夫人在欧洲事务上有些影响,50000名将士为此献出了生命!在这种情形下,25岁的歌德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写出了这部小说。歌德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人,他深受当时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影响,在怀疑论的环境中长大。事实上,他从年轻时候起就和信仰宗教的人们有密切接触,其中有一位名叫冯·克莱顿伯格的年轻女士,亲岑道夫 注1 学说的信奉者,歌德一直非常尊敬这位女士,据说后来他在《威廉·迈斯特》中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圣洁的女性。但实际上,他研究一切事情,这只是其中的一件。后来长大成人后,歌德观察周围的一切,心中充满了难以言状的悲哀,顾影自怜,他感到没有人同情他的感受,他的热情被视为怪物,没有实现的可能,从此以后很长时间他一直闷闷不乐。歌德用清晰、优美、温婉的方式叙述这一切。他注定要有一个职业,要做一名律师,虽然极不情愿,他还是来到莱比锡大学。他在这儿学习了一段时间,直到这里的一位学者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男人的新娘,最后在绝望中自杀,这给了他塑造维特的灵感。他自己和其他许多人忧郁的心理状态,比以前更加强烈地冲击着他,促使了这部小说的诞生。它说出了那个时代一切人都想说的话,说出了压迫着人们头脑的东西,特别是压迫着这个年轻人的东西。因此,《少年维特之烦恼》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被译成英语等许多种语言。六十年前,这儿的年轻女孩儿、男孩儿在穿着打扮上都极力模仿夏绿蒂和维特等人,歌德本人拥有一套画有夏绿蒂肖像的中国茶具。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这个故事,但这部作品的英文版不太忠实于原著,据我所知,它是从法文版转译过来的,和原著有一定的差距。小说用的是一种尖刻的语气,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情的嘲讽。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感到这部小说很乏味,但那时可不是这样。可以说维特身上有歌德自身的影子,他是一个充满热忱的人,很容易受感动,永远都在思索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但总是找不到答案,直到最后他变得多愁善感,对一切事情都容易伤感。他对令人窒息的社会越来越绝望,对周围的邪恶越来越愤怒,最后精神崩溃,小说也就此刹住。这是随后不久就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切的开端。德国人直到后来才认识到这一点,即世界不仅仅是混乱和幻觉。他们是正确的,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并不比歌德想象的好,那么,除了自杀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如果除了可怜的伤感、外出游历和生活琐事之外没有别的追求,那么这个世界确实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最后歌德认识到他对世界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一认识不仅对他自己有好处,对整个世界来说也有很多好处。

    然而,这种感伤已成燎原之势,随后便出现了《强盗》,它比《少年维特之烦恼》晚五年,是席勒创作的一个剧本,里面充满了各种破坏性的东西。剧中的主人公强盗是一名大学生,一直遵从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但因为他的弟弟而没能继承遗产,他得出一个结论: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根本没有规则,一个勇敢的人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出路。于是他成了大盗,他的愤怒和咆哮一直贯穿始终,最后自杀,或者做了类似的事情。他是一个像维特一样的人,但在反抗世界时更激烈,更加下定决心要改变它。歌德说席勒的这个剧本令他十分震惊。

    如果我们看一看,会发现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学中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