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方文学史十二讲最新章节!

很大刺激。法律和法律可能带来的升迁在巨大的现实面前,变成了一个可怜的、悲惨的梦,于是他做了一名教士,以便能够全心全意地祈祷和信仰宗教。正如他自己告诉我们的,他变成了“一名严肃而又痛苦的教士”,这种生活持续了很多年,几乎有十年之久。那种生活令他很痛苦,他想象着自己要永远坠入地狱,他看不到祈祷者或大众如何能拯救他,或者让他升入天堂。最后,他的教士同伴————一个虔诚、善良的人,告诉他世间真正的秘密在于向耶稣基督忏悔,在于信仰他,这在当时对路德来说是很新鲜的,他第一次有了这样一种认识:祈祷者或大众都不能拯救他,只有基督精神才能给他带来曙光,要拜倒在十字架脚下。也是在这时,他在修道院的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圣经》,一本很旧的拉丁文《圣经》。他阅读这本《圣经》,这样最终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但那时他似乎还没有想到宗教改革的事。

    他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尊敬。萨克森选帝侯在了解到他非凡的才能和内心的和谐后,把他带到他刚建立的大学,让他成为那里的一名教授。在主教尤里乌斯二世时期,他所在的修道院后来把他送到罗马,因为他仍是奥古斯丁修会的教士,负责处理修道院的一些事务。他对自己在那儿看到的一切感到震惊,但那时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几年之后他会做什么。席勒说得很对:“天赋自身永远是个秘密,强壮的人是些没有意识到自身力量的人。”但后来著名的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 注3 ,被主教利奥十世派到萨克森去卖赦罪符。他因某种原因需要一笔钱,有人说是要给一个私生女买珠宝,并在路德眼皮底下兜售赦罪符。路德很快在忏悔室里发现了这一点,因为经常来这儿忏悔的人说他们没有必要为这样那样的罪孽忏悔,因为他们已经为它们买了赦罪符!这使路德布道演讲,坚决反对出售赦罪符,声称教会只有权赦免自己对罪孽的惩罚,而无权宽恕罪孽,没有任何人有权力那么做。台彻尔对此做出回应,最后路德感到不得不对这件事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发表了他论赦罪符的《九十五条论纲》,完全否定了整个事件的根基,并要台彻尔或者用论据或者用《圣经》向他证明。这在德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时的德国对宗教的看法已经有不同意见,罗马教皇也颁布了几道命令。红衣主教卡吉坦(Cajetan)试图说服路德放弃他的观点,但没有任何效果,最后把他带到在沃尔姆斯召开的帝国会议上。另一方面,路德在对手的激怒下,对这个问题探索得越来越深入,继续寻找在天主教的信条中还有没有真理存在,直到最后被罗马教皇逐出教会。他当着朋友的面,公开烧毁了逐出公告,引起了旁观者的窃窃私语,他们虽然感到震惊,但没有任何别的举动,反而觉得真理在他这一边。

    确实有些人站在他这一边。最后,在那件事之后的1521年,在沃尔姆斯举行的会议上,皇帝一定要审判他,路德被迫妥协。路德还记得胡斯 注4 以前是如何被陷害的————保护他安全的诺言成了利诱他的手段 注5 。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一件大胆的、令人佩服也令人害怕的事情,但路德一点也不害怕,他对生活并没有绝望,反而听到了远处另一种生活的召唤。于是,他决心去过那种生活,这一天是1521年的4月17日。当时的皇帝查理五世和六个选帝侯坐在那里,另一方是路德,一个穷矿工的儿子,一个一贫如洗的人,除了上帝的真理在支持他以外,一无所有。他的朋友在大门口等他,告诉他不要进去,进去凶多吉少,但他故作轻松地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要进去,即使沃尔姆斯会议上的恶魔多如屋顶上的瓦,我也要进去。”他按时出席会议,被仔细盘问了有关宗教的事情,最后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他会放弃他的观点吗?”

    路德要在第二天做出回答,他想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当他从街上走过时,人们都站在屋顶上,要他不要放弃真理,呼喊道:“在众人面前背弃我者,我会在圣父面前摒弃他。”还有其他类似的话在触动他的心灵,但他默默地走过,没有说一句话。在会议上,路德洋洋洒洒讲了两个小时作答,他那谦逊的真诚赢得了每一个人的钦佩。“至于是否放弃我的观点,我首先希望你们能说出我的观点错在哪儿。”他们告诉他说:“我们不愿意讨论经院神学,我们的问题是:你会放弃你的观点吗?”对于这一问题,路德回答道:“我的《圣经》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是《圣经》上写的。在第一部分里可能会有许多错误,如果被证明,我不仅愿意,而且渴望改正;至于另一部分,我不能放弃。做有悖于良知的事,既不安全,也不审慎。”他说:“要么证明《圣经》中有错误,要么就让它维持原样。这里我说出我的立场,做违背良知的事既不安全也不审慎。上帝助我。阿门!”这个演说值得永远记住,它是人类所发表的最勇敢的演说。这是那时处于萌芽期的事物的开端,但已点燃起火炬,此后永远也不会熄灭。这是人要拥有叩问自己良知的权利的宣言书,每一个新文明的创立者都应该像路德那样,这一点融入了那之后人类的一切活动当中。

    这次会议演说以后,路德回到了沃茨伯格修道院,在萨克森选帝侯的庇护下翻译《圣经》。在那次会议演说之后,路德又活了二十五年,其间充满了严酷的斗争、劳碌和疲惫。他在赢得君王信赖时的行为举止,是证明他伟大的最好证据,他的头脑从来没有飘飘然过,他做出的判断无不是一个杰出的、勇敢之人的判断。活着时,他让不同党派之间和平共处;他去世后不久就爆发了战争,形成了施马加登联盟 注6 。

    在沃茨伯格,曾经以行吟诗人闻名的路德,第一次把《圣经》翻译成本土语言,这是自公元4世纪时乌尔菲拉斯 注7 把《圣经》翻译成哥特语以来最著名的译本,直到今天也是一个令人钦佩的译本。

    总的来说,路德的性格是典型的德国人性格,不管怎么说,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最好的。他是一个心胸宽阔、坚韧而又深沉的人,坚持真理、正义、公正,关心人的权利,不畏惧任何东西,不为自己打算。而且,他不是一时这样做,而是有意识地、平静地一贯如此,不管人们对他评价好坏都是如此。因而,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幽默、快乐、风趣的人,深受人们爱戴。尽管他的话一半是战斗,如让·保罗所说的,比大炮还有力量,但在朋友眼里,他是最善良的人们中的一员。路德身上那种狂热的力量,在他的画像师和朋友路加·克兰纳克占相术式的勾勒中表现出来:粗糙的平民面孔,却闪烁着各种各样崇高的思想,这是历史上真实的路德。

    另一个伟大的德意志人,虽然与路德有很大不同,但同样值得我们注意,伊拉斯谟,一位荷兰人(因为据我们观察,荷兰人实际上就是德意志人,更何况伊拉斯谟一直用德语写作,而且讲德语),他对宗教改革的关注同路德相比,并不足道。他比路德年长16岁,出生在鹿特丹。像许多头脑清醒的人一样,他对僧侣的愚蠢无知感到厌恶,讽刺他们。最初他承认需要对宗教进行某些改革,但那样做要冒着牺牲他的安闲和舒适的危险,而以前他没想过要那样。所以虽然他最初支持路德,但后来和他发生了争执,反对路德的所有观点。伊拉斯谟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他母亲的情况令人感兴趣。他的真名是杰哈德,但他采用了伊拉斯谟这个名字,有“可爱的孩子”之意。他的母亲一生很不幸,她的朋友将她和伊拉斯谟的父亲分开,他的父亲相信了她已经死去的谣言,当了牧师,听到这个消息后,她的生活过早地进入了坟墓。

    伊拉斯谟的母亲送他进了学校。可怜的、被遗弃的女人!她那时并不知道他将要成为照亮世界的一道光亮!鲁道夫·阿格里科拉 注8 来到学校,先考察了他的能力,然后拉着他的手说:“好好学习,我的好孩子,不久你就会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后来伊拉斯谟引起巴黎大主教的注意,大主教把他带到英国。再后来他常常去英国,和政治家莫尔 注9 有密切交往,从那时起,他过着一种流浪生活。蒙乔伊,当时我们英国驻巴黎的大使,第一次给他争取了一笔资金,帮助他出版了好多书,其中有一部是希腊文版的《圣经》。不过,当时他最有名的一部书是在莫尔家里写的《愚人颂》,现在的读者读过这本书后会感到很失望。他还写了《对话录》,一部很有才华、很精致的书。实际上我要说,这本书会让我的诸位听众朋友了解伊拉斯谟的性格,他比我提到的这个世纪为大家所熟知的任何一位作家都更像艾狄生 注10 。我已经提到他对宗教改革的态度————先是赞同路德,而后又反对他。他的确是一个有很多优点的人,我也不反对他,但当我听到历史学家们用他来作为对付路德的有力武器,而且用他来责备路德时,我必须要说我完全不同意,而且认为伊拉斯谟不能与路德同日而语。他只是一位诗人、一个“文人”,伊拉斯谟身上有许多要加以反对的东西。弗朗茨·合恩对这么看待伊拉斯谟也很愤怒,我赞成他说的一点:对伊拉斯谟不要期待太多,他只要不让你生气就可以了。但时不时地,就像路德令人敬佩一样,他会惹人生气。弗朗茨说伊拉斯谟属于这样一类人:他一方面很想和上帝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又不愿和魔鬼断交;他会为上帝建一座教堂,而在旁边又会为魔鬼建一座小教堂。这种立场在这个世界上是很糟糕的。

    还有另一个我们必须注意的德国杰出人物————乌尔里希·冯·胡滕。他出身高贵,但在早期,他那愚蠢、固执的父亲非要他去当教士,他不愿意,然后又要他当律师,但也非他所愿。直到最后,他被比父亲更了解他的亲属送到了学校,也可能是一所大学,在那儿,胡滕开始了他的文学事业。他写了很多书,既有拉丁文的,也有德文的,其中主要是拉丁文的。他变得很有名气,在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一直在过游荡的生活,曾到法兰克福和其他地方游历,甚至到过罗马。他是一个憨厚正直的人,对邪恶极为憎恨,但又不知如何去铲除它,最后心力交瘁。

    胡滕在路德之前就开始在他的《卑微的使徒书》中讽刺僧侣的生活,这本书实际上不完全是他写的,是三四个头脑聪明的人和他一起完成的。书写得很有趣,但里面有各种陈词滥调。《卑微的使徒书》是一本书信集,假托是僧侣们写的,一个僧侣写信给另一个僧侣,告诉他自己打算要做的事,从而把悲惨、愚昧的僧侣生活事无巨细地袒露出来。据说伊拉斯谟读过后哈哈大笑,这本书豁开了长在他喉咙里的脓疮————这个脓疮早已长在那儿,并且已危及他的生命,因此,这件事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许多艰辛在等待着胡滕,他的亲戚被沃泰姆伯格公爵卑鄙地吊死————为了见不得人的目的在一个树林里杀害了他。胡滕因为此事愤怒地到处发表反对公爵的演说,甚至和那时武装反抗公爵的自由市镇结成联盟向他宣战,但他发现很难找到一个权贵来资助他。他说自己“痛恨一切形式的骚乱”,他希望遵守秩序,但一个更高的秩序却要他不要遵守,这使他处于痛苦和悲哀的境地。站在现存秩序一边实际上成了站在混乱一边。

    胡滕的一生都是在痛苦的混乱中度过的,没有任何引导。他出身于贵族之家,起初看不起路德这个穷教士,但就在沃尔姆斯会议审判之后,他认识到路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不久便和他建立了联系。他有一次在致信路德的信中说:“你的工作是神圣的,会继续一直下去;我的(他的工作是要德国不再有戒律和压迫)工作是世俗的,不会长久持续下去。”他深受德国皇帝和其他天主教君主的青睐和奉承,甚至受到法国国王弗朗西斯的厚爱,但他坚决拒绝退出路德的教派。为此他付出了代价,当然也不仅仅因为这一原因,他所在城市的执法官把他的手脚捆绑起来,送到罗马,并雇用了一位职业杀手要除掉他,他被迫迅速逃离。在那次逃难中,他遇到了僧侣头子豪客斯泰腾,胡滕在他的《卑微的使徒书》中嘲讽过他,从那时起他一直都在引起胡滕的怒火。怀着满腔的愤怒,他拔剑向豪客斯泰腾刺去,但当这个给他带来这一切灾难的蠢猪发出祈祷时,胡滕改变了主意,把他扔到一边,让他逃走了。在这次逃难中,他还遇到了弗兰茨·冯·西肯根,一个非凡、有趣的人,并且读了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西肯根让他在自己的城堡里避难,在这里,两人先是一起阅读路德的书,感到路德赞同的东西,所有善良的人都应该赞同!胡滕还在这儿出版了许多书籍。

    西肯根的死蕴含着一种崇高的东西。他和特里尔 注11 的一位大主教是宿敌,大主教包围了他在莱茵河畔的兰德施泰城堡,他奋起抵抗。他的堡垒坚不可摧,可是有一天在察看城堡的防御状况时,他被火枪打中,24小时之后就死去了。他被打中后,城堡里的人马上投降,因为那抵抗的灵魂已经被他带走了。这儿就发生了我刚才提到的那件崇高的事情。在死神就要到来的时刻,给他带来灭顶之灾的大主教走进来看他,这时他已经面色惨白,西肯根立即举了举他的帽子,并不在意他们之间的宿怨。在我看来他的行为是那种情形下最崇高、最有修养的行为。西肯根身上值得人敬佩的东西要比宿怨多得多。

    西肯根死了,乌尔里希·冯·胡滕没有了依靠,不得不继续流浪。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暴露了就我所知伊拉斯谟最卑鄙的嘴脸。在贫穷、需要人资助的时候,伊拉斯谟奉承胡滕,得到了胡滕的帮助,但现在他住在巴塞尔 注12 ,是一个富人了,而且进了皇帝的议会。胡滕找他避难,但他不愿意和胡滕有任何关系。胡滕于是写信给他的朋友,抱怨伊拉斯谟不接待他,伊拉斯谟则在他出版的一本书里对此事进行了歪曲。最后胡滕致信伊拉斯谟,愤怒地揭露了事情的真相,说这是对一个可怜的、没有希望、没有钱、没有朋友的人,所做的极为卑鄙的事情。伊拉斯谟于是猛烈地攻击胡滕,写了许多讽刺他的东西。这对胡滕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他无法洗清自己,于是胡滕继续流浪,但死神之手向他伸来。他到了苏黎世,但伊拉斯谟事先给当地的官员写信,要他们提防胡滕,说他是一个头脑发热的人,当地官员迫使胡滕离开苏黎世。他离开了苏黎世,来到一个小岛,不久就死在那儿。他死前供养着一个妹妹,死时衣兜里仅有一枚银币。他辞世时35岁,是德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但他的精神没能在文学中得到体现:虽然不乏精彩的勾勒,但关于他一直没有一个详尽的介绍。

    关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在下一讲里,我要讲一个我们更感兴趣的国家————我们自己的国家,来继续这个话题。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