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素书译注最新章节!

’也。”

    王氏曰“用人辅国行政,必与赏罚、威权;有职无权,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难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进,自然上下相疏。”

    第十九则 与天下同利者,则得天下

    行赏吝色者沮。

    解读 论功行赏的时候吝啬小气,必定会使得属下寒心。

    张注“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项羽之刓印是也。”

    王氏曰“嘉言美色,抚感其劳;高名重爵,劝赏其功。赏人其间,口无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色。然加以厚爵,终无喜乐之心,必起怨离之志。”

    第二十则 人背信则名不达

    多许少与者怨。

    解读 许诺得多,但是兑现得却少,一定会招来别人的怨恨。

    张注“失其本望。”

    王氏曰“心不诚实,人无敬信之意;言语虚诈,必招怪恨之怨。欢喜其间,多许人之财物,后悔悭吝;却行少与,返招怪恨;再后言语,人不听信。”

    第二十一则 爱人者,人恒爱之

    既迎而拒者乖。

    解读 起初热烈欢迎,之后却又将人拒于千里之外,这样是乖违的。

    张注“刘璋迎刘备而反拒之是也。”

    第二十二则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薄施厚望者不报。

    解读 总想用小恩小惠换取丰厚的回报,必定不会得偿所愿。

    张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

    王氏曰“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思深惠,人无报效之心。”

    第二十三则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贵而忘贱者不久。

    解读 富贵之后就忘记曾经的贫贱,那么富贵的状态不会维持很久。

    张注“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惟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曰“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必不能得长久。不思贫困,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第二十四则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解读 总是记挂着别人曾经犯下的错误却忽视了他所立下的新功劳,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

    张注“切齿于睚眦之怨,眷眷于一饭之恩者,匹夫之量。有志于天下者,虽仇必用,以其才也;虽怨必录,以其功也。汉高祖侯雍齿,录功也;唐太宗相魏郑公,用才也。”

    王氏曰“赏功行政,虽仇必用;罚罪施刑,虽亲安释。旧有小过,新建大功,重重赏用;不录新功,人无自新之意。如齐桓公用管仲,弃旧仇而重其才;唐太宗相魏徵,舍前恨而用其能。”

    第二十五则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

    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

    解读 任用不正直的人,一定会陷入险境;勉强用人,一定留不住人。

    张注“曹操强用关羽而终归刘备,此不畜也。”

    王氏曰“官选贤能之士,竭力治国安民;重委奸邪之人,不能奉公行政。中正者无官,其邦昏乱;谗佞者当权,其国危亡。贤人不用,未识其能。用之非善,不得其人,奸谗必诮。达上情而求重用,得权必难,谗倚势胡行。贤能不遇其时,岂就虚名?虽领其职位,不谋其政。如曹操爱关公之能,官封寿亭侯,赏以重禄;终心不服,后归先主。”

    第二十六则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

    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

    解读 如果有人在安排官职时谋取私利,官场一定会变得混乱不堪;一个人如果失去自己的优势,力量一定会被削弱。

    张注“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曰“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如光武之任董宣为洛县令,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不顾性命,苦谏君主,好名至今传说。若是不问贤愚,专择官大小,何以治乱、民安?轻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

    第二十七则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决策于不仁者险。

    解读 将决策的大权交给心地不良的小人,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张注“不仁之人,幸灾乐祸。”

    王氏曰“不仁之人,智无远见;高明若与共谋,必有危亡之险。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相,命杨国忠、李林甫当国。有贤良好人,不肯举荐,恐搀了他权位;用奸谗歹人为心腹耳目,内外成党,闭塞上下,以致禄山作乱,明皇失国,奔于西蜀,国忠死于马嵬坡下。此是决策不仁者,必有凶险之祸。”

    第二十八则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阴计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

    解读 将隐秘的计划泄露出去,必然会失败;横征暴敛却薄恩寡施,这样国家一定会凋敝。

    张注“凋,削也。文中子曰:‘多敛之国,其财必削。’”

    王氏曰“机若不密,有祸先发;谋诚不成,后生凶心。机密之事,不可交一切人知;恐走透消息,反受灾殃,必有败亡之患。秋租夏税,自有定例;废用浩大,常是不足。多敛民财,重征赋税,必损于民。民为国之根本,本若坚固,其国安宁;百姓失其种养,必有凋残之祸。”

    第二十九则 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解读 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生活贫苦,但是巧舌如簧的游士们却安享富贵,这样的国家一定会衰落。

    张注“游士鼓其颊舌,惟幸烟尘之会;战士奋其死力,专捍疆场之虞。富彼贫此,兵势衰矣!”

    王氏曰“游说之士,以喉舌而进其身,官高禄重,必富于家;征战之人,舍性命而立其功,名微俸薄,难赡其亲。若不存恤战士,重赏三军,军势必衰,后无死战勇敢之士。”

    第三十则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货赂公行者昧。

    解读 行贿受贿、买官卖官,官场必然会黑暗不堪,国家势必会衰败。

    张注“私昧公,曲昧直也。”

    王氏曰“恩惠无施,仗威权侵夺民利;善政不行,倚势力,私事公为。欺诈百姓,变是为非;强取民财,返恶为善。若用贪饕掌国事,必然昏昧法度,废乱纪纲。”

    第三十一则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解读 知道别人的优点却不加以利用,对别人犯的错误却耿耿于怀,这种人是暴虐的。

    张注“暴则生怨。”

    王氏曰“闻有贤善好人,略时间欢喜;若见忠正才能,暂时敬爱;其有受贤之虚名,而无用人之诚实。施谋善策,不肯依随;忠直良言,不肯听从。然有才能,如无一般;不用善人,必不能为善。齐之以德,广施恩惠;能安其人,行之以政。心量宽大,必容于众;少有过失,常记于心;逞一时之怒性,重责于人,必生怨恨之心。”

    第三十二则 言必信,行必果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解读 任用他人却不信任他,信任的人又不能担当重任,这样的人真是昏庸。

    张注“浊,溷也。”

    第三十三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解读 依靠德行来教化他人,人心会归向他,人们会紧紧地聚集在他的周围;利用武力和刑罚来约束他人,会导致人心涣散,众叛亲离。

    张注“刑者,原于道德之意而恕在其中;是以先王以刑辅德,而非专用刑者也。故曰:牧之以德则集,绳之以刑则散也。”

    王氏曰“教以德义,能安于众;齐以刑罚,必散其民。若将礼、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贪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第三十四则 天下大务,莫过赏罚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解读 不奖赏小的功劳,大的功劳就很少建立;不宽恕小的错误,那么就会招致更大的怨恨。

    张注“人心不服则叛也。”

    王氏曰“功量大小,赏分轻重;事明理顺,人无不伏。名利是诱人之法度。小功若不赐赏,无人肯立大功。志高量广,以礼宽恕于人;德遵仁厚,仗义施恩于众。人有小怨不能忍,舍专欲报恨,返招其祸。如张飞心急性燥,人有小过,必以重罚,后被帐下所刺,便是小怨不舍,必有大怨之患。”

    第三十五则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解读 论功行赏时不公正,就无法使人信服,处罚有过失的人却使他不甘心会导致叛乱;奖赏那些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没有罪过的人,这些都是昏庸的酷吏才会做的事。

    张注“非所宜加者,酷也。”

    王氏曰“施恩以劝善人,设刑以禁恶党。私赏无功,多人不忿;刑罚无罪,众士离心,此乃不共之怨也。赏轻生恨,罚重不共。有功之人,升官不高,赏则轻微,人必生怨。罪轻之人,加以重刑,人必不服。赏罚不明,国之大病;人离必叛,后必灭亡。”

    第三十六则 宴安鸩毒,不可杯也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解读 受到阿谀奉承而心情愉悦,听到逆耳忠言而感到不快,这样只会自取灭亡。

    王氏曰“君子忠而不佞,小人佞而不忠。听谗言如美味,怒忠正如仇雠,不亡国者,鲜矣!”

    第三十七则 圣人为腹不为目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解读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人是安适的,贪图别人拥有的东西的人是凶暴的。

    张注“有吾之有,有则心逸而安身。”

    王氏曰“若能谨守,必无疏失之患;功计狂徒,后有败坏之殃。如智伯不仁,内起贪饕、夺地之志生,奸绞侮韩魏之君,却被韩魏与赵襄子暗合,返攻杀智伯,各分其地。此是贪人之有,返招败亡之祸。”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