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神仙传译注最新章节!

    沈文泰 附李文渊

    【题解】

    沈文泰应为汉代仙人,本篇主要记述“红泉丹法”是其与弟子李文渊所传。按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所述,葛洪时代,其所见丹法甚多,“红泉丹法”为其中一种。

    沈文泰者,九嶷人也 (1) 。得红泉神丹 (2) ,去土符延年益命之道 (3) ,服之有效。

    欲之昆仑 (4) ,留安息二十余年 (5) ,以传李文渊曰 (6) :“土符却不去,服药行道无益也。”文渊遂受秘要,后亦升仙。

    今以竹根汁煮丹,及黄白去三尸法 (7) ,出此二人矣。

    【注释】

    (1) 九嶷(yí):也作九疑,山名,又名苍梧山,位于湖南南部永州宁远境内。 (2) 红泉神丹:《抱朴子·内篇·金丹》曾说此法:“又李文丹法,以白素裹丹,以竹汁煮之,名红泉,乃浮汤上蒸之,合以玄水,服之一合,一年仙矣。” (3) 土符:古代择日术中属于月神的一个恶神,此处意已不可考,联系上下文,应与“三尸”有关联。 (4) 昆仑:指昆仑山,道教神山,在今新疆境内。 (5) 安息:即安息帝国,古国名,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帕提亚帝国,是亚洲西部伊朗地区古典时期的奴隶制帝国。建于前247年,开国君主为阿尔撒息。226年被萨珊波斯代替。全盛时期的安息帝国疆域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安息帝国位于罗马帝国与汉朝中国之间的丝绸之路上,成为商贸中心,与汉朝、罗马、贵霜帝国并列为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汉武帝时,曾派使者与之交流。 (6) 李文渊:沈文泰弟子,具体不详,注〔2〕中所提的“李文”似应为此人。 (7) 黄白:指金银。三尸:指人身中魂灵鬼神之类。详见《刘根》篇注。

    【译文】

    沈文泰是湖南九嶷山人。他得到红泉神丹的制作方法,还有去土符延长生命的道术,他施行后十分有效。

    他想去昆仑山,但先待在安息国二十多年,把道术都传给了李文渊,对他说:“人身中的土符除不掉,服丹药修道术都没有用。”李文渊学了他的修道秘诀,后来也升天成仙了。

    现在用竹根汁煮制丹药的方法,还有用金银去除人身中三尸的方法,都出自这两人。

    涉正

    【题解】

    涉正为汉末方士,现存资料较少,从本篇所记来看,他应该是当时修炼各家中的一家。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〇九“涉正”条多一句“李八百(见《李八百》篇)呼正为四百岁儿”,南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子房万户涉正一室》篇引《神仙传》,此句则变为“李八百呼为千岁小儿”。

    涉正,字玄真,巴东人也 (1) 。说秦始皇时事,了了似及见者。汉末,从二十弟子入吴 (2) 。

    莫有见其开目者,有一弟子,固请之,正乃为开目。目开时,有音如霹雳 (3) ,而光如电照于室宇。弟子皆不觉顿伏,良久乃能起,正已复还闭目。

    正道成,莫见其所服食施行 (4) ,而授诸弟子皆以行气 (5) ,绝房室 (6) ,及服石脑小丹云 (7) 。

    【注释】

    (1) 巴东:古名为巴,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周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秦时为巴郡,东汉建安六年(201)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鱼复(今重庆奉节东)。 (2) 吴: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 (3)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4) 服食:指修道人士服用草木、矿物药物等以求长生,也作“服饵”。 (5) 行气:道教一种修炼方法。详见《老子》篇注。 (6) 绝房室:房室,指房中性生活。本句在《云笈七签》卷一〇九“涉正”条中为:“而授诸弟子皆以行气、房室及服石脑小丹云。”《云笈七签》承袭的应该是早期《神仙传》的内容,后世把“房室”改为“绝房室”,反映了对房中术态度的变化。 (7) 石脑:一为矿物药禹余粮别名,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另南朝梁陶弘景《真诰》中记载:“石脑故如石,但小斑色而软耳,所在有之,服此时时使人发热,又使人不渴……石脑,今大茅东亦有,形状圆,小如曾青,而质色似钟乳床。”此为钟乳石的一种。小丹:相对于服用后能成仙飞升的大丹而言,指仅具有强壮延年而不能成仙飞升的丹药。

    【译文】

    涉正,字玄真,巴东人。他跟人说起秦始皇时候的事,都一清二楚,就像亲眼看见一样。汉代末年,他带着二十个弟子进入吴地。

    没有人见过涉正睁开过眼睛,有一个弟子,就一再请求他开一次眼,涉正就答应为他们开一次。他把眼睛睁开的时候,突然出现打雷的霹雳之声,屋子里也出现一道电光,把整个屋子照得通亮。弟子们吓得不自觉地趴到了地上,过了好久才起身,涉正已经恢复了闭目的状态。

    涉正修道成功了,但人们也没看见他服食过什么东西,他传授给弟子们的,就是行气法,并且要他们断绝房室生活,还有服用石脑炼制的小丹药。

    皇化

    【题解】

    九灵子为皇化的号,皇化应为晋代之前一修炼家,但其资料缺失,详情已不可考。从文中来看,葛洪曾见其所著书,并曾引用,可能为《九灵子经》之类。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引《神仙传》,第二段后文字多了几句:“田蚕大行,六畜繁孳,奴婢安家,疾病得愈。县官道解,争理得胜,百事皆利。世有专世,行此道者,大得其妙。”

    九灵子,姓皇名化,得还年却老胎息内视之要 (1) ,五行之道 (2) 。其《经》曰:“此术可以辟五兵 (3) ,却虎狼,安全己身,营护家门,保子宜孙,内外和穆,人见则喜,不见则思。

    “既宜从军,又利远客,他人谋己,消灭不成。千殃万祸,伏而不起。杜奸邪之路,绝妖怪之门。咒咀之者 (4) ,其灾不成;厌蛊之者 (5) ,其祸不行;天下诸贤,皆来宗己,倾神灵之心,得百姓之意。”

    在人间五百余年,颜色益少,后复炼丹,乃登仙去。

    【注释】

    (1) 胎息:古代修炼方法之一,指通过静坐行气等,使出现口鼻呼吸自然停顿,但下腹丹田内有呼吸起伏的现象,类似胎儿在母腹中的脐带呼吸,又称内呼吸。清王士端《养真集》:“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胎息。”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抱朴子·内篇·遐览》中记有《胎息经》。内视:又称内观,《胎息经》中说:“天之神发于日,人之神发于目,目之所至,心亦至焉。”所以,凡人行静坐胎息法时,需要返观内照,以凝神安息。《抱朴子·内篇·遐览》中记有《内视经》。 (2) 五行之道:指《墨子五行记》之术。 (3) 辟(bì):古同“避”。躲开的意思。五兵:原指五种兵器,这里指战乱之祸。 (4) 咒咀(zuǐ):又作“咀咒”。诅咒、咒骂的意思。 (5) 厌蛊(ɡǔ):指用巫术致灾祸于人。

    【译文】

    九灵子,姓皇名化,他得到了恢复年轻延缓衰老的胎息内视修炼要诀,还有五行修炼秘诀。他的《经》书中说:“这个道术可以避开战乱的伤害,能够退却虎狼等野兽,保护自身安全,并能守护家门,还能让子孙后代的家庭都内外和睦,相互看到时就会心生欢喜,见不到时会相互想念。

    “如果当兵也不用担心,客居远处也不会有危险,如果有别人来谋害自己,他们就会被消灭而谋害不成。千万种潜在的灾祸,都会被抑制住而不会发生。把奸邪之人都赶走,妖魔鬼怪都不会上门惹祸。如果被人诅咒,那些诅咒的话将不会应验;如果被人施了巫术,巫术的伤害也不会起效;天下的贤人都会来尊奉自己,做事会得到神灵的赞许,也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

    他在人间待了五百多年,面容越来越年轻,后来又炼丹服药,于是登天成仙走了。

    北极子

    【题解】

    北极子具体情况不详,本篇主要引述其著作,概括其思想主要为爱神,以及养生需要用生命自身去修炼的思想。

    署名唐王松年的《仙苑编珠·九灵却祸北极贵精》篇引《神仙传》说:“北极子姓阴名恒,得保神养性、贵精之道,其要曰:‘以金治金谓之真,以人治人谓之神。’”文字与本篇略有出入。

    北极子,姓阴,名恒,其《经》曰:“治身之道,爱神为宝 (1) ,养性之术 (2) ,死入生出,常能行之,与天相毕。因生求生,真生矣。以铁治铁之谓真,以人治人之谓神。”

    后服神丹仙去。

    【注释】

    (1) 神:古代修炼家指脑精深细微的物质结构及脑意识思维活动,中医认为,“神、气、形”是生命最重要的三要素,人若要健康长寿,需要保养好它们三者,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三者中,又以养神为最重要。 (2) 养性之术:指养生长寿之术。

    【译文】

    北极子,姓阴,名恒,他的《经》书说:“修身的道理,应以爱神为最重要,养生的方法虽多,但首先要知道神在死后会消逝,只有人活着才能发生功用,所以要是能经常施行养神之术,则寿命会与天地共长久。用生命之神来求得长生,才是真正长生的方法。就像用铁来打造铁器才能得到真正的铁器,用人身本来具有的东西来修炼生命才是真正的修炼。”

    他后来服用神丹成仙走了。

    李修

    【题解】

    李修属于房中修炼家,与房中修炼家里的五行派(见《天门子》篇)有一定渊源。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中有《太阳女》一篇,说太阳女“得内修之要,吐纳之益,敷演五行之道,用之深妙,行之甚验”。并说她“奉事绝洞子”,由此可知,绝洞子的房中术与五行派是有关联的。

    绝洞子,姓李,名修。其《经》曰:“弱能制强,阴能弊阳 (1) ,常若临深履危 (2) ,御奔乘驾,长生之道也。”

    年四百余岁,颜色不衰,著书四十篇,名曰《道源》 (3) 。服还丹升天也 (4) 。

    【注释】

    (1) 弊:使之败或使之疲困。 (2) 履(lǚ)危:步入危险的地方。 (3) 《道源》:为李修所著书名,今已不存。 (4) 还丹:一种炼制的内服丹药,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于盖下。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 ,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

    【译文】

    绝洞子,姓李名修。他写的《经》书上说:“柔弱能够克制刚强,阴能败阳,在行房中之事时,要能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心,如此御女,就是长生不老之道了。”

    他年纪四百多岁时,面容还不衰老,写了四十篇文章,集名叫《道源》。后来他服用还丹升天走了。

    柳融

    【题解】

    关于柳融的资料极少,从本篇看,他会变化之术,与《墨子五行记》似有关联。

    南极子,姓柳名融。能含粉成鸡子 (1) ,吐之,数十枚。煮而啖之 (2) ,与鸡子无异,黄中皆余粉少许,如指端者。

    取杯咒之,即成龟,煮之可食,肠藏皆具 (3) 。而杯成龟壳,煮取肉,则壳还成杯矣。

    取水咒之,即成美酒,饮之醉人。

    举手即成大树,人或折其细枝,以刺屋间,连日犹在,以渐萎坏,与真木无异也。

    服云霜丹 (4) ,得仙去。

    【注释】

    (1) 鸡子:即鸡蛋。 (2) 啖(dàn):吃或给人吃。 (3) 藏(zànɡ):指内脏。 (4) 云霜丹:具体不详。

    【译文】

    南极子,姓柳名融。他能含一口面粉然后变成鸡蛋,从嘴里吐出来,有几十个。把那些鸡蛋煮熟吃,跟真鸡蛋味道一样,蛋黄中还会看到一些面粉,有指甲尖那么一点。

    他拿来一个杯子对它施咒,杯子就变成了乌龟,把乌龟煮熟了可以吃,乌龟的肠子和脏腑都有。杯子变成了乌龟壳,把煮熟了的乌龟肉剔出来,则乌龟壳又会变成杯子。

    他对着水施咒,水就变成了美味的酒,喝了会醉人。

    他把手举起来就变成了一棵大树,有人去折断一条细树枝,插在屋子里,那树枝会好几天都在,最后慢慢变得枯萎败坏,跟真的树木一样。

    他后来服用云霜丹,成仙走了。

    葛越

    【题解】

    黄卢子葛越,也有版本误作葛起或葛期,其具体情况已不详。

    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提到黄卢子为:“西岳公,姓葛,禁气召龙。”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和署名唐王悬河的《三洞珠囊》等书都有引《神仙传》黄卢子的故事,内容与本篇差异不大。《云笈七签·三洞经教部·三洞并序》中说:“昔黄帝东到青丘,过风山,见紫府真人,受《三皇内文》。又黄卢子、西岳公皆受《禁虎豹之术》。”这里似把《真灵位业图》中提到的黄卢子的号和“西岳公”误当作了另外一个人,同时也说明黄卢子的禁术是紫府真人所传授的,紫府真人传与黄帝是同时代人。唐独孤及《毘陵集·华山黄神谷宴临汝裴明府序》题注引《图经》,说华山黄神谷,是“仙人黄卢子得道升仙之所”,南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十曾说黄卢子为壶公师(见《壶公》篇)。

    黄卢子,姓葛名越,甚能治病,千里寄姓名与治之,皆愈,不必见病人身也。善气禁之道 (1) ,禁虎狼百虫 (2) ,皆不得动,飞鸟不得去,水为逆流一里。

    年二百八十岁,力举千钧 (3) ,行及走马。头上常有五色气 (4) ,高丈余。天下大旱时,能到渊中召龙出 (5) ,催促,便升天,使作雨,数数如此。

    一旦,与亲故别,乘龙而去,遂不复还。

    【注释】

    (1) 气禁:即禁气术,是一种通过自身的气来禁物,使所禁之物按自己的想法去表现的法术。 (2) 百虫:指百兽。虫,动物的通称。 (3) 千钧:形容非常重。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等于三十斤。 (4) 五色气:为彩色云气,古人以为五色气为祥瑞之气。 (5) 渊:深水,潭。

    【译文】

    黄卢子,姓葛名越,他很会治病,把一千里之外的病人姓名告诉他,让他治疗,他都能治好,不需要见到病人本人。他会禁气的道术,对虎狼百兽施禁术时,让它们都不能动,飞鸟也飞不走,河水则会逆流而上一里远。

    他二百八十岁时,还能举起千钧重的东西,走起路来像奔跑的马那么快。他头顶上经常有五彩的气,有一丈多高。遇到天下大旱,他能从深渊里召唤出龙,催促一下,那龙就飞升到天上,他就让龙下雨,每次都这样。

    一天早晨,他跟亲人好友告别,乘着龙飞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陈永伯 附增族

    【题解】

    陈永伯应为汉代人,因资料缺乏,详情已不可考。

    陈永伯者,南阳人也 (1) ,得淮南王七星散方 (2) ,试按合服之,二十一日,忽然不知所在。

    永伯有兄子,名增族,年十七,亦服之,其父系其足,密闭户中,昼夜使人守视之,二十八日,亦复不见,不知所之。

    本方云:“服之三十日,得仙。”陈氏二子,服未三十日,而失所在,后人不敢服。

    仙去必有仙官来迎,但人不见之耳。

    【注释】

    (1) 南阳:河南省辖市,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秦时置南阳郡,汉代延置,三国时南阳为魏国所有,隶属荆州,晋代时南阳曾为南阳国,辖十四县,都宛。 (2) 淮南王:即刘安。七星散:道家散药,具体成分不详。

    【译文】

    陈永伯是河南南阳人,他得到了淮南王刘安的七星散方,就试着按照方子所说的配药服用,过了二十一天,忽然就不见了。

    陈永伯的哥哥有个儿子,叫陈增族,当年十七岁,也要服用那个药,于是他的父亲就把他的脚拴住,放在一个密闭的屋子里,白天黑夜都派人看守着他,等到他吃药的第二十八天,人也不见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那个方子里说:“服用三十天,就可以成仙。”陈家有两个孩子,都没有服到三十天,就不见了,于是后人就不敢再去服了。

    成仙而去的人必定有仙官来迎接的,只是凡人看不见罢了。

    董仲君

    【题解】

    董仲君,汉代方士,汉武帝时人。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道术一·董仲君》引东晋王嘉《王子年拾遗记》记其为汉武帝刻李夫人石像事,与本篇内容不同。

    从本篇内容来看,董仲君善于道术中的幻术。

    董仲君者,临淮人也 (1) ,少行气炼形 (2) ,年百余岁不老。

    尝见诬系狱,佯死,臭烂生虫,狱家举出而后复生,尸解而去 (3) 。

    【注释】

    (1) 临淮: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郡治徐县(今江苏泗洪南)。 (2) 行气炼形:方士修炼之术。 (3) 尸解:道家指修道者元神离开肉体而成仙。

    【译文】

    董仲君是临淮郡人,他年轻时练习行气养形之术,到一百多岁了还不衰老。

    他曾经遭人诬陷,被关进了监狱,他就假装死了,尸体发臭腐烂生出虫子来,管监狱的人把他抬出来后,他又活了过来,他最后尸解成仙走了。

    王仲都

    【题解】

    王仲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引《神仙传》说他是汉中人,汉元帝时道士。东汉桓谭《新论》中称汉元帝偶然患病,下诏征召方士,汉中献道士王仲都,因能耐寒,被封为御前待诏。后汉元帝在夏天又试其耐热,故事内容与本篇大致相同。

    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中说“不热之道”为“服六壬六癸之符,或行六癸之炁,或服玄冰之丸,或服飞霜之散”。并说:“幼伯子、王仲都,此二人衣以重裘,曝之于夏日之中,周以十炉之火,口不称热,身不流汗,盖用此方者也。”就是说葛洪认为,王仲都能耐寒热是因为服用了一些药物所致。

    王仲都,汉人也,一云道士,学道于梁山 (1) ,遇太白真人 (2) ,授以虹丹 (3) ,能御寒暑,已二百许年。

    汉元帝召至京师 (4) ,试其方术。尝以严冬之月,从帝出游,令仲都单衣乘驷马车 (5) ,于上林昆明池 (6) ,环水驰走。帝御狐裘 (7) ,而犹觉寒,仲都貌无变色,背上气蒸烋烋然 (8) 。又当盛夏,曝之日中,围以十垆火 (9) ,口不称热,身不流汗,后亦仙去。

    桓君山著《新论》 (10) ,称其人。

    【注释】

    (1) 梁山:位于陕西合阳与黄龙交界处。 (2) 太白真人:具体不详,唐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识物》篇中曾引用了太白真人论修行的一段话。 (3) 虹丹:一种内服的丹药,具体不详。 (4) 汉元帝:即刘奭(前74——前33),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京师:即当时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5) 驷(sì)马车: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后也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6) 上林:指上林苑,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无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阳、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三百里,有灞、浐、泾、渭、沣、镐、涝、潏八水出入其中。昆明池:故址位于距陕西西安西南十五公里的长安区斗门镇沣西一带,是汉代上林苑的一部分。昆明池先前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沼泽洼地,属于西周灵池的一部分,汉武帝时因想开通与天竺国(即今印度)的竹制品贸易,被昆明国阻隔,于是于元狩六年(前117年)开凿了类似昆明国滇池的昆明池。初衷是为操练水军,以便征讨西南诸国。昆明池至唐开元年间(713——741)依旧烟波浩渺,成为唐代京城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至晚唐时,已基本干涸。 (7) 狐裘(qiú):狐皮大衣。 (8) 烋烋(xiū)然:这里形容汗液大量蒸发的样子。 (9) 垆(lú):通“炉”。 (10) 桓君山:指桓谭(前23——56年前后),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淮北)人。17岁入朝,79岁卒于任上,历事西汉、王莽(新)、东汉三朝,官至议郎、给事中、郡丞。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喜非毁俗儒,反对谶纬神学。著有《新论》二十九篇,多已佚。

    【译文】

    王仲都是汉代人,有人说他是道士,在梁山学道术,遇到太白真人,传授他虹丹法,他学成后能抵御寒暑的变化,已经在世近两百年了。

    汉元帝把他召到京师,想试验他的方术。就在严寒的冬天,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出游,命令他只穿着单衣乘坐在四匹马拉着的车子上,在上林苑的昆明池周围,绕着昆明池奔跑。汉元帝穿着狐皮大衣,还觉得很冷,仲都却面不改色,后背甚至热气腾腾。又在大夏天的时候,让他到太阳底下暴晒,在周围围上十个带火的火炉,他也不说热,身上也不出汗,后来成仙走了。

    桓谭所写的《新论》里,曾提到这个人。

    离明

    【题解】

    离明本属魏晋时房中术修炼家五行派玉子一门,《神仙传·太阴女》篇中,曾提到太阴女多年求师不得,后得遇太阳子而得道。其中有太阳子所说“共事天帝之朝,俱饮神光之水,身登玉子之魁,体有五行之宝”句,可知其与玉子的渊源。

    太阳子,姓离名明,本玉子同年友也 (1) 。

    玉子学道已成,太阳子乃事玉子,尽弟子之礼,不敢懈怠 (2) 。然玉子特亲爱之,有门人三千余人,莫与其比也。好酒,常醉,颇以此见责。然善为五行之道 (3) ,虽鬓发斑白,而肌肤丰盛,面目光华,三百余岁,犹自不改。

    玉子谓之曰:“汝当理身养性,而为众贤法师,而低迷大醉,功业不修,大药不合,虽得千岁,犹未足以免死,况数百岁者乎,此凡庸所不为,况于达者乎!”对曰:“晚学性刚,俗态未除,故以酒自驱其骄慢。”如此著《七宝树之术》 (4) ,深得道要,服丹得仙。

    时时在世间,五百岁中,面如少童。多酒,故其鬓发皓白也 (5) 。

    【注释】

    (1) 玉子:见《玉子》篇。 (2) 懈(xiè)怠:松懈,懒惰。 (3) 五行之道:指善用五行原理行房中术。 (4) 《七宝树之术》:道教中有“七宝林”一说,如《护命妙经注》说:“七宝林者,心也,神也。”《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注》:“人之一身,三元四象俱足,故谓之七宝林。”疑此处“七宝树之术”即“七宝林之术”,似应讲述修养身心道术。 (5) 皓(hào)白:雪白,洁白。

    【译文】

    太阳子,姓离名明,本来是和玉子同龄的朋友。

    玉子学道成功后,太阳子就侍奉玉子,用做弟子的礼节来对待他,不敢有一点懈怠。但是玉子待他特别亲切,玉子有三千多个门人弟子,都不能跟离明相比。离明喜欢喝酒,经常喝醉,他也因此而经常受到责备。但是他善于行五行道法,虽然两鬓斑白,但是肌肉很饱满,脸上和眼睛也很有光彩,三百多岁了,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玉子对他说:“你应该修身养性,这样才能做众人的法师,现在沉迷于喝酒还经常喝醉,功夫也不修炼,大药也不炼制,即使能活千岁,最终还是不能免于死亡,何况你现在才几百岁,平庸的人都不会这么做,何况你这么聪明的人呢!”他回答说:“我学道晚,性格刚强,世俗的习气还没有消除,所以才用酒来消除身上的骄傲之气和轻慢之心。”然后他写了《七宝树之术》一书,对修道的要领多有阐发,并最终服丹药成仙。

    他经常在人间活动,五百多年来,脸色一直像个少年。但是因为他喝酒过多,所以两鬓的头发一直是雪白的。

    刘京

    【题解】

    刘京,《汉武帝外传》中作“刘景”,署名唐王松年《仙苑编珠·御妾娄景,烧炭严青》篇中作“娄景”。《汉武帝外传》中称其“字太玄,南阳人”,并说他除了和邯郸张君学道外,又师从蓟子训(见《蓟子训》篇)。子训授其《五帝灵飞六甲十二事》《神仙十洲真形》等,他修炼后,“能役使鬼神,立起风雨,召致行厨,坐在立亡”。此外,《汉武帝外传》中还提到刘京教给皇甫隆咽津叩齿法:“治身之要,当朝朝服玉泉,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也。玉泉者,口中液也。朝未起,早漱液,满口乃吞之,琢齿二七过,如此者三,乃止。名曰炼精,使人长生也。”

    按《汉武帝外传》中的说法,刘京在“魏黄初三年(222)”“入衡山中去,遂不复见”。

    刘京者,本汉文帝时侍郎也 (1) ,从邯郸张君学道 (2) ,受饵云母、朱英方服之 (3) ,百三十余岁,视之,如三十许人。

    能知吉凶之期,又能为人祭天益命,或延得十年五年。至魏武帝时 (4) ,京游诸弟子家,皇甫隆闻而随事之 (5) 。以云母、丸子方教隆 (6) ,隆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 (7) 。又有王公 (8) ,于京处得九子丸 (9) ,时王公已七十岁,服之,御八十妾 (10) ,生二十儿。骑马猎行,日二百里,饮酒一斛不醉 (11) ,得寿二百岁。

    【注释】

    (1) 汉文帝:即刘恒(前202——前157),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侍郎: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 (2) 邯郸张君:具体不详,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其列为第三中位右位。北周宇文邕《无上秘要·得太极道人名品》云:“邯郸张君,前汉末人。刘京,张君弟子。”邯郸,河北省辖市,位于河北南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千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为赵都。汉代与洛阳、临淄、宛、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 (3) 饵(ěr):指服饵,即道教的服食。云母:为硅酸盐类矿物,也是一种中药,道教常用之炼服。朱英:一种植物,道教用以炼制服用,认为食之可以长生不老。 (4) 魏武帝:即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5) 皇甫隆:安定(今甘肃定西)人,三国时期魏国人,嘉平年间(249——253)任敦煌太守。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仓慈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他在敦煌时,曾教授当地人改变耕种的灌溉方法和犁具,从而省力而多收,又改禁当地妇女的一种费布的裙装,从而大量节省民生,所以敦煌人对他的评价是“刚断严毅不及于慈,至于勤恪爱惠,为下兴利,可以亚之”。 (6) 云母、丸子方:即上文的云母、朱英方,有《朱英丸方》一书。见《墨子》篇注。 (7) 度世:即得道成仙。 (8) 王公:指有显贵爵位的人。 (9) 九子丸:具体不明。北宋《圣济总录》卷一○五中有九子丸,分别由中药蔓菁子、五味子、枸杞子、地肤子、青箱子、决明子、楮实、茺蔚子、菟丝子组成,疑即类似药丸。 (10) 御(yù):此处指与女子行房事。妾:妻子之外另娶的女子。 (11) 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译文】

    刘京,本来是汉文帝时的侍郎,他跟邯郸的张君学道术,被传授服用云母和朱英的方法,活了一百三十多岁,但是看上去,像三十几岁的人。

    他能预知发生好事或坏事的日期,还能为别人祭祀天地而延长寿命,有的能延长十年,有的能延长五年。到魏武帝曹操的时候,刘京去各处弟子家游历,敦煌太守皇甫隆听说后,就跟随并师事于他。他教给皇甫隆服食云母和朱英丸的配方,皇甫隆炼制好后服用,活了三百岁,但因为他不能完全施行刘京的道术,所以没能度世成仙。还有个王公,在刘京那里得到了名为九子丸的方子,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但配药服用后,又和八十个小妾同房,生了二十个子女。他还能骑马打猎,一天走两百里路,喝一斛酒都不醉,获得了两百岁的寿命。

    清平吉

    【题解】

    清平吉,汉代人,其相关事迹已不可考。

    清平吉,沛国人 (1) ,汉高皇帝时卫卒也 (2) ,至光武时 (3) ,容色不老,后尸解去 (4) 。

    百余年,复还乡里,数日间,又尸解而去。

    【注释】

    (1) 沛(pèi)国:即沛侯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封其侄子刘濞为沛侯,建立沛侯国,属沛郡所领侯国。次年,刘濞被封为吴王,沛侯国被撤除,沛侯国国都在今安徽淮北相山区。 (2) 汉高皇帝:即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前195),他是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3) 光武:即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前5——57),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字文叔,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4) 尸解:道家指修道者元神离开肉体而成仙。

    【译文】

    清平吉是沛国人,他是汉高皇帝刘邦的卫兵,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时,依然相貌不衰老,后来尸解走了。

    一百多年后,他又再次回到家乡,几天后,又尸解走了。

    黄山君

    【题解】

    黄山君相传为商朝末年人,相传《彭祖经》由其所编。《彭祖经》为一本主要讲述房中术内容的书,因为此书极有可能为汉代或汉代之后的人假借彭祖之名而写的(见《彭祖》篇),所以如果《彭祖经》真是由黄山君所编,则黄山君倒极有可能是此书的真正作者,由此推断他可能是位精于房中养生的方士,生活年代大约在汉代晚期或之后。

    黄山君者,修彭祖之术,年数百岁,犹有少容。亦治地仙 (1) ,不取飞升。

    彭祖既去,乃追论其言,为《彭祖经》。得《彭祖经》者,便为木中之松柏也 (2) 。

    【注释】

    (1) 地仙:道家指住在人间可以长生不死的仙人。 (2) 松柏:指松树和柏树,代表长寿之树,民间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

    【译文】

    黄山君,他修行彭祖的道术,年龄已经有几百岁了,看起来却还是很年轻的样子。他修成了地仙,不愿飞升上天。

    彭祖离开后,他记述下彭祖说的话,编成《彭祖经》一书。能领略《彭祖经》精髓的人,就能做到像树木中的松树和柏树一样长寿。

    灵寿光

    【题解】

    灵寿光在西晋张华《博物志·方士》篇中被写作“冷寿光”,并说他属于魏王(魏武帝曹操)所集的十六名当时比较著名的方士之一,又说根据“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这十六个方士“皆能断谷不食,分形隐没,出入不由门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云:“冷寿光、唐虞、鲁女生三人者,皆与华佗同时。寿光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尝曲颈 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岁,死于江陵。”据此可知,灵寿光也是一位房中养生家。

    本篇内容也收入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六《尸解》中。另该书卷四《道教经法传授部·道教相承次第录》中“第二十一代灵寿光”旁有小注称:“寿光本外国人,授十八人。唯一人系代:何述。”

    灵寿光者,扶风人也 (1) 。年七十余,而得朱英丸方 (2) ,合而服之,致得其效,转更少壮,年如二十时。

    汉献帝建安元年 (3) ,光已二百二十岁,常寄寓于江陵胡田家 (4) ,无疾而卒,田殡埋之 (5) 。百余日,人复见在小黄寄书与田 (6) ,田得书,掘发棺,视之,中一无所有,钉亦不脱,唯履在棺中。

    【注释】

    (1) 扶风:位于陕西中西部,今为陕西宝鸡下辖县。 (2) 朱英丸方:一种服食方。详见《墨子》篇注。 (3) 汉献帝建安元年:即196年。汉献帝,为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刘协(181——234)。 (4) 江陵:又名荆州城,位于湖北中部偏南。江陵的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三十四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15年。至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 (5) 殡(bìn):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 (6) 小黄:未知确切地址,今湖北潜江市龙湾镇东部约三公里处有地名小黄家台,供参考。

    【译文】

    灵寿光是陕西扶风人。他七十多岁时,得到了朱英丸方,配制后服用,获得了效果,变得更加年轻强壮,像二十岁时的样子。

    汉献帝建安元年,他已经二百二十岁了,经常寄居在江陵胡田家,后来无疾而终,胡田就把他埋葬了。过了一百多天后,人们又在小黄看到他,他还寄信给胡田,胡田收到信后,把他的棺材挖了出来,打开看时,里面没有尸体,棺材钉也没有脱落的痕迹,只有他的鞋在棺材里。

    李根

    【题解】

    依文中所说,李根应为汉末至三国时人,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记载:“成都内史吴大文,博达多知,亦自说昔事道士李根,见根煎铅锡,以少许药如大豆者投鼎中,以铁匙搅之,冷即成银。大文得其秘方,但欲自作,百日斋便为之,而留连在官,竟不能得,恒叹息,言人间不足处也。”则知李根除了能预知世事外,还会黄白术等方术。

    李根,字子源,许昌人也 (1) 。

    有赵买者,闻其父祖言,传世见根。买为儿时,便随事根,至买年八十四,而根年少不老。

    尝住寿春吴太文家 (2) ,太文从之学道,作金银法 (3) ,立成。

    根能变化入水火中;坐致行厨 (4) ,能供二十人,皆精细之馔 (5) ,四方奇异之物,非当地所有也。

    忽告太文曰:“王凌当败 (6) ,寿春当陷,兵中不复居,可急徙去。”太文窃以语弟,弟无意泄之。

    【注释】

    (1) 许昌:又称莲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许”,传说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 (2) 寿春:位于安徽淮南寿县东北部,现为一镇级行政单位。寿春背靠八公山,曾是春秋蔡国、战国楚国、西汉淮南国都城。吴太文: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称之为“成都内史吴大文”,但唐房玄龄《晋书·武帝纪》称,晋武帝太康十年(289)才改诸王国相为内史,而下文所说王凌为三国时事,所以《抱朴子》所记可能有误。 (3) 金银法:即黄白术,指古代方士用其他金属如铅、锡等炼制出黄金、白银的方法。详见《程伟妻》篇注。 (4) 坐致行厨:一种可以招来酒食的法术。见《左慈》篇注。 (5) 馔(zhuàn):饮食,吃喝之物。 (6) 王凌(172——251):字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三国志·魏书》有传。曹魏齐王曹芳正始九年(248),王凌代高柔为司空,嘉平元年(249)代蒋济为太尉,后与其甥令孤愚谋废曹芳,事泄,太傅司马懿帅兵征讨,凌出降,在押付洛阳途中服毒自尽。

    【译文】

    李根,字子源,河南许昌人。

    有个叫赵买的人,听他的祖父说,他们家好几辈都看见过李根。赵买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跟随侍奉李根,到他八十四岁时,李根还是那样年轻不老。

    李根曾住在寿春吴太文家,吴太文跟他学道,按他的方法炼制金银,立刻就成功了。

    李根能变化之后进入水火之中而不受伤害;凭空招来酒食,足够供应二十个人,都是很精致的美食,由各地出产的奇异食材制成,不是本地所有的。

    他有一天忽然对吴太文说:“王凌会失败,寿春会沦陷,战乱中不能安居,你应该马上搬家。”太文私下把这些话告诉了他的弟弟,他弟弟无意间泄露了出去。

    王凌闻之,以为妖言惑众,乃使人收根,欲杀之。根时乃方欲书疏 (1) ,奄闻外有千余人围吴家求根 (2) 。根语太文父曰 (3) :“但语‘吾不知’,官自来搜之。”太文出户,还顾窥,根失所在,左右书器物,皆不复见。于是官兵入索,囷食、衣箧之中 (4) ,无处不遍,不得根。及良久,太文出,见根故在向坐,俨然如故 (5) 。语太文曰:“王太尉当族诛,卿弟泄语,十日中当死。”皆果如言。

    弟子家又有以女给根者,此女知书,根出行,窃取根素书一卷读之 (6) ,得根自记其学道经疏云:“以汉元封中学道于某 (7) 。”以甲子计之 (8) ,根已七百余年也 (9) 。又太文说,根两目瞳子皆方 (10) ,按《仙经》云:“八百岁,人瞳子方也。”

    根告诸弟子言:“我不得神丹大道之诀,唯得地仙方尔 (11) ,寿毕天地,然不为下土之士也。”

    【注释】

    (1) 疏:分条说明的文字。 (2) 奄:忽然,突然。 (3) 根语太文父曰:从前后文看,此处“父”字应为衍文,翻译时已略去。 (4) 囷(qūn)食:粮仓。囷,古代一种圆形谷仓。衣箧(qiè):装衣服的狭长小箱,一般为板式结构,上有盖,正面有铜饰。 (5) 俨(yǎn)然:形容庄重严肃。 (6) 素书:此处指道书。 (7) 汉元封:元封是汉武帝的第六个年号。前110年四月汉武帝封禅泰山,因而改元元封。 (8) 甲子计之:即用甲子纪年的方法来推算。甲子纪年是我国独有的纪年方法,又名干支纪年法,由十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以十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9) 根已七百余年也:从元封时算起,至三国曹魏时约三百多年,此处说七百多年,是夸饰之词。 (10) 根两目瞳(tónɡ)子皆方:葛洪《抱朴子·内篇·袪惑》中引《仙经》云:“仙人目瞳皆方。”指两眼的瞳孔变成方形。 (11) 地仙:道家指住在人间可以长生不死的仙人。见《王遥》篇注。

    【译文】

    王凌听说后,认为李根妖言惑众,就让人去逮捕李根,想杀了他。李根当时正要给书写注释,突然听到屋外有几千人围着吴家要捉拿他。李根对吴太文说:“你只需要对他们说‘我不知道’,让官府自己来搜捕我就行了。”吴太文出门,回头看时,李根已经不见了,他旁边的书和写字的用具,也都不见了。于是官兵来屋子里搜索,粮仓、衣柜里,整个屋子都搜遍了,还是没有找到李根。官兵走后过了很久,吴太文回来,看见李根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朝着原来的方向坐着,和之前一样端正。他对吴太文说:“王太尉会被灭九族,你的弟弟泄露了我的话,十天之内会死掉。”后来他的话都应验了。

    李根的弟子送了一个侍女给他,这个侍女认识字,李根出门的时候,她偷偷拿了李根的一卷书看,看到李根记录的自己的学道经历,其中说:“在汉代元封年间跟某人学道。”用甲子推算,李根当时已经七百多岁了。吴太文还说过,李根两个眼睛的瞳仁都是方的,按照《仙经》里的说法:“八百岁的人,他的瞳仁是方的。”

    李根对他的弟子们说:“我没有得到神丹大道的秘诀,只得到了成为地仙的方法,能跟天地同寿,不会成为会死掉而被埋进土里的人。”

    黄敬

    【题解】

    黄敬应为魏晋时人,从他对王紫阳所述的修炼方法来看,他的方法与道教上清派《黄庭经》的修法类似。《黄庭经》的修炼思想是从道教早期的守一、内照法而来,由道教上清派魏华存夫人所传。魏夫人生于曹魏时期,生活于晋代,其所传《黄庭内景经》以炼神存想为主。

    黄敬,字伯严,武陵人也 (1) 。少读诵经书,仕州 (2) ,为部从事 (3) 。后弃世,学道于霍山 (4) ,八十余年,复入中岳 (5) ,专行服气断谷 (6) ,为吞吐之事 (7) ,胎息内视 (8) 。召六甲、玉女 (9) ,吞阴阳符 (10) ,又思赤星在洞房前,转大如火周身 (11) 。至二百岁,转还少壮。

    【注释】

    (1) 武陵:古代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地区。武陵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 (2) 仕(shì):做官。 (3) 从事:古代官名,即从吏史,亦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