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神仙传译注最新章节!

东西。 (4) 灼(zhuó):烧,炙。 (5) 赫(hè)然:此处指脸色光彩闪耀的样子。

    【译文】

    太守董经,去探望他,但他却不肯与之交谈,董经更加认为他是个贤人。

    焦先的草屋被野火烧了,别人去看他,见他在屋里直身跪坐不动。等到火烧完,草屋被烧成灰烬,他才慢慢起身,衣服什么的都没有被烧到。他又盖了一间草屋,有天忽然下大雪,别人家的房子大多被大雪压坏了,他的小屋也被压倒了。人们去看他,没见到人,都担心他是不是被冻死了,就一起动手把小屋拆开,寻找他。众人拆除屋子后发现焦先正躺在大雪下面熟睡,脸上红扑扑的,呼呼喘气像大夏天喝醉了酒睡着了一样。

    人们知道他有异术,很多人想跟他学道术,焦先却说:“我没有道术。”他有时很衰老有时又很年轻,这样活到二百多岁。后来他跟人们告辞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那些跟他求教的人,最终也没得到他一句教导。

    孙登

    【题解】

    孙登是魏晋时的隐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说谢万作《八贤论》,将孙登与屈原、贾谊及嵇康等并列为四隐四显的八贤。《世说新语》中同时也记载了孙登和嵇康交游的故事,情节比本篇略详。

    除本篇外,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四中有其传,内容与本篇有异。《晋书》中说他字公和,是汲郡共(今河南卫辉西南共山)人。曾在宜阳山居住,晋文帝司马昭曾派阮籍去拜访他,嵇康则追随他三年,后作《幽愤诗》说:“昔惭柳下,今愧孙登。”而《晋书·阮籍传》中则说阮籍在苏门山遇孙登,并与他商讨“栖神导气之术”,登未应,阮籍归而作《大人先生传》。《晋书·杨骏传》也载有杨骏和孙登之间的交涉,情节与本篇类似。

    孙登者,不知何许人也。恒止山间,穴地而坐,弹琴读《易》 (1) ,冬夏单衣。天大寒,人视之,辄被发自覆身 (2) ,发长丈余。又雅容非常,历世见之,颜色如故。市中乞得钱物,转与贫下,更无余资,亦不见食。

    时杨骏为太傅 (3) ,使传迎之,问讯,不答。骏遗以一布袍,亦受之,出门,就人借刀断袍,上下异处,置于骏门下,又复斫碎之 (4) ,时人谓为狂,后乃知骏当诛斩,故为其象也。

    【注释】

    (1) 易:指《周易》。见《老子》篇注。 (2) 辄(zhé):总是,就。 (3) 杨骏:字文长,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西晋政治家。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因女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受晋武帝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290年,晋武帝病重,杨骏将其软禁在含章殿,身边侍卫皆换为自己心腹。晋武帝本欲以杨骏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杨骏平素忌惮司马亮,便趁晋武帝昏厥之时与武悼皇后篡改诏书,自封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并督促司马亮往许昌上任。后大权独揽,执政严酷且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291年,在贾后政变时,被人杀死在马厩里,三族也被诛灭,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太傅:官职名,三公之一,为帝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太傅作为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 (4) 斫(zhuó):斧刃。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译文】

    孙登,不知道他是哪里人。他一直在山里住,挖了一个地洞,坐在里面弹琴,读《易经》,冬天和夏天都穿着单衣。天气寒冷的时候,有人去探望他,看见他把头发放下来盖在身上,他的头发有一丈多长。他看起来优雅不俗,不像普通人,好几代都有人见过他,容貌一直都是那样子。他在街市中乞讨,得到钱物,转手就给了穷人,身上没有多余的财产,也没见过他吃喝东西。

    当时的太傅杨骏,让人邀请他过去,问他话,他却不回答。杨骏送给他一件布袍,他接受了,然后出门,借来别人的刀把袍子割断,上下分开,放在杨骏的门前,又把袍子砍得稀烂,人们说他发狂了,后来才知道杨骏要被诛杀,所以他才做出这些暗示杨骏结局的行为。

    骏录之,不放去,登乃卒死,骏给棺埋之于振桥 (1) 。后数日,有人见登在董马坡 (2) ,因寄书与洛下故人 (3) 。

    稽叔夜有迈世之志 (4) ,曾诣登 (5) ,登不与语。叔夜乃扣难之,而登弹琴自若。久之,叔夜退,登曰:“少年才优而识寡,劣于保身,其能免乎。”俄而叔夜竟陷大辟 (6) 。

    叔夜善弹琴,于是登弹一弦之琴,以成音曲,叔夜乃叹息绝思也。

    【注释】

    (1) 振桥:地名,具体不可考。 (2) 董马坡:地名,具体不可考。 (3) 洛下:指洛阳,当时是西晋的都城。 (4) 稽(jī)叔夜:即嵇康。见《王烈》篇注。 (5)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6) 大辟(bì):古代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后泛指一切死刑。

    【译文】

    杨骏要留孙登做官,不放他走,孙登就突然死了,杨骏叫人用棺材把他埋在振桥。过了几天后,却有人在董马坡看见孙登,孙登还托那人带了封信给洛阳的老朋友。

    嵇康志向高远,去拜见孙登,孙登却不和他说话。嵇康就发问想为难他,孙登却弹着琴镇定自若。过了好久,嵇康离去,孙登说:“这个年轻人学问高而见识少,不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恐怕不能免于一死了。”不久嵇康就被砍头了。

    嵇康善于弹琴,于是孙登用一根弦的琴给他弹奏曲子,嵇康听了叹息不已,从此断绝了弹琴的念头。

    吕恭

    【题解】

    关于吕恭的故事主要见于《神仙传》,从本篇来看,他是通过服食成仙的,葛洪记述其事迹,是为了证明服食成仙的可能性。南朝梁陶弘景《真诰》中记载有“吕恭口诀”。

    吕恭,字文敬,少好服食 (1) ,将一奴一婢 (2) ,于太行山中采药 (3) 。

    忽见三人在谷中,问恭曰:“子好长生乎?乃勤苦难险如是耶?”恭曰:“实好长生,而不遇良方,故采服此药,冀有微益耳 (4) 。”一人曰:“我姓吕,字文起。”次一人曰:“我姓孙,字文阳。”次一人曰:“我姓王,字文上。”

    “三人皆太清太和府仙人也 (5) ,时来采药,当以成新学者。公既与我同姓,又字得吾半支,此是公命当应长生也,若能随我采药,语公不死之方。”恭即拜曰:“有幸得遇仙人,但恐暗塞多罪,不足教授耳。若见采收,是更生之愿也。”即随仙人去。

    【注释】

    (1) 服食:指修道人士服用草木、矿物药物等以求长生,也作“服饵”。见《伯山甫》篇注。 (2) 婢(bì):供役使的女子。 (3) 太行山:位于山西与华北平原之间。见《王烈》篇注。 (4) 冀(jì):希望。 (5) 太清太和府:道教中指仙界的官署,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存思·太一帝君太丹隐书》中说:“九天九宫,中有九神。是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故曰九宫。太清中有太素、太和。”太清,此处指天宫。

    【译文】

    吕恭,字文敬,他年轻时喜欢服食各类药物,后来带着一个男仆和一个婢女去太行山中采药。

    他忽然看见山谷中有三个人,那三个人问他:“你想要长生不死吗?怎么这么勤劳辛苦不怕危险来采药呢?”吕恭说:“我确实希望能长生,但是没有遇到好的药方,所以只能采这些药服用,希望能有一些效果。”其中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我姓吕,字文起。”另一个人说:“我姓孙,字文阳。”又一个人说:“我姓王,字文上。”

    吕文起说:“我们三个都是太清之中太和府的仙人,偶尔过来采药,我们会帮助你这个新学道的人。你既然跟我同姓,字又与我的半个相同,这是你命里注定要长生,要是能跟随我采药,我就告诉你长生不死的药方。”吕恭就下拜说:“非常有幸能遇到各位仙人,只怕我愚昧不开窍,又罪孽深重,不能够被你们教导。要是能被你们收留,就是让我重获新生啊。”于是就跟着仙人们走了。

    二日,乃授恭秘方一首,因遣恭去曰:“可视乡里。”恭即拜辞。三人语恭曰:“公来二日,人间已二百年矣。”

    恭归家,但见空宅,子孙无复一人也。乃见乡里数世后人赵辅者,问吕恭家人,皆何所在。辅曰:“君从何来?乃问此久远人也。吾昔闻先人说云,昔有吕恭者,持奴婢入太行山采药,遂不复还,以为虎狼所食,已二百余年矣。恭有数世子孙吕习者,居在城东十数里,作道士,民多奉事之,推求易得耳。”

    恭承辅言,到习家,扣门问讯。奴出问:“公从何来?”恭曰:“此是我家,我昔随仙人去,至今二百余年。”习闻之,惊喜,跣出拜曰 (1) :“仙人来归!”悲喜不能自胜,恭因以神方授习而去。

    习已年八十,服之即还少壮,至二百岁,乃入山中,子孙世世不复老死。

    【注释】

    (1) 跣(xiǎn):光着脚,不穿鞋袜。

    【译文】

    第二天,仙人就传授给吕恭一首秘方,并打发他离开,对他说:“你可以回家乡看看了。”吕恭就磕头告辞。那三人对吕恭说:“你虽然来了两天,人世间却已经过了二百年了。”

    吕恭回到家,只看到自己的房子里空空荡荡的,一个子孙都看不到。他见到家乡里有个几代之后的人赵辅,就问他吕恭的家人现在都在哪里。赵辅问:“您从哪里来啊?怎么问这么久的人。我以前听先人们说,以前有个叫吕恭的,带着仆人婢女去太行山采药,再也没回来,都以为他被虎狼等野兽吃掉了,已经过了二百多年了。吕恭有个好几代的孙子吕习,住在城东十几里远的地方,是个道士,很多老百姓都去供奉他,您去打听一下很容易就能找到。”

    吕恭按照赵辅的话,到吕习家,敲门询问。吕习家的仆人出来问道:“您从哪里来?”吕恭说:“这是我家,我以前跟着仙人走了,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了。”吕习听说后,惊喜万分,赤着脚就跑了出来,连忙磕头说:“仙人回来了啊!”高兴得难以自已,吕恭就把神方传授给了吕习,然后又离去了。

    吕习当时已经八十岁了,吃了药后马上就变得年轻强壮,到他二百岁的时候,就到山里去了,他的子孙后代不再有衰老死亡的。

    沈建

    【题解】

    沈建的故事主要见于《神仙传》,本篇主要讲述他通过辟谷而成仙的经历,同时也介绍了辟谷的一种形式,即通过服药让人甚至动物也能产生辟谷的能力。

    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葛洪的时代,辟谷术都是希求成仙的方士们非常热衷的一个方法,葛洪曾做过统计,当时辟谷的方法就有近百种,有辟谷而服矿石药的,有辟谷而服草木药的,还有“或作美食极饱,乃服药以养所食之物,令不消化,可辟三年。欲还食谷,当以葵子猪膏下之,则所作美食皆下,不坏如故也”(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他说:“余数见断谷人三年、二年者多,皆身轻色好,堪风、寒、暑、湿,大都无肥者耳。”并举例说:“有冯生者,但单吞炁,断谷已三年,观其步陟登山,担一斛许重,终日不倦,又时时引弓。而略不言语,言语又不肯大声。问之云,断谷亡精费气,最大忌也。”

    本篇虽然记述沈建通过辟谷成仙,但葛洪本人其实并不认可辟谷的成仙功效,他说道书里所说的“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并不可靠,说:“此乃行气者一家之偏说耳,不可便孤用也”(《抱朴子·内篇·杂应》),这是他在观察当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得出的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沈建,丹阳人也 (1) 。世为长吏 (2) ,建独好道,不肯仕宦 (3) 。学道引、服食之术 (4) ,还年却老之法。又能治病,病无轻重,治之即愈,奉事之者数百家。

    建尝欲远行,寄一婢、三奴、驴一头、羊十口 (5) ,各与药一丸,语主人曰:“但累屋,不烦饮食也。”便去。主人大怪之,曰:“此客所寄十五口,不留寸资,当若之何?”

    建去后,主人饮奴婢,奴婢闻食气,皆逆吐不用。以草饲驴羊,驴羊避去不食,或欲抵触人,主人大惊愕 (5) 。百余日,奴婢体貌光泽,胜食之时,驴羊皆肥如饲。

    建去三年乃还,各以药一丸与奴婢、驴、羊,乃饮食如故。

    建遂断谷不食 (6) ,轻举飞行,或去或还,如此三百余年,乃绝迹,不知所之也。

    【注释】

    (1) 丹阳:在江苏南部,汉代曾置丹阳郡,今有丹阳市。 (2) 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或地位较高的官员,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3) 仕宦(huàn):做官。 (4) 道引:即导引,是古代的仿生养生操,练习时要求神、气、形三者相配合。见《彭祖》篇注。服食:即服饵。 (5) 婢(bì):被役使的女子。 (5) 惊愕(è):非常吃惊。 (6) 断谷不食:即辟谷,是道家的炼养方法,一般是指断除谷类食物,同时服用一些药物,并配合进行一些导引服气的训练。也有完全不进任何饮食的辟谷,是修行人练习行气法后,身体自发进入断谷不食的状态,即中医所谓的“气满不思食”。

    【译文】

    沈建是丹阳郡人。他家世代都在县里做官,只有他喜欢道术,不肯做官。他学了导引术、服食法,还有些使人恢复年轻、长生不老的方法。他还能治病,不管病轻还是病重,只要经过他的治疗,都能好,因此有好几百家供奉他。

    沈建想去远游,就把一个婢女、三个仆人、一头驴、十头羊寄放到一户人家,并给了他们各自一粒药丸服下,他对那家主人说:“只需要您家的房子安顿一下他们,不需要您去给他们供应饮食。”然后就走了。那家主人万分奇怪,说:“这个客人存放了十五口人畜,却没留下一分钱,这可怎么办?”

    沈建走了之后,那家主人就给奴婢们送去吃喝的东西,但奴婢们一闻到饭菜的味道,就马上反胃呕吐不想吃。他又给驴和羊喂草,但那些驴和羊都走开了,一口草都不吃,甚至还要顶撞人。那家主人非常吃惊。一百多天后,奴婢们的身体和肌肤的光泽,都比之前吃饭的时候还要好,驴和羊也都肥壮得像一直被喂养着一样。

    沈建出去三年后回来了,他给奴婢和驴、羊各自一个药丸服下,他们就恢复了正常的饮食。

    沈建开始断谷不吃东西,他能让身体变轻飞升到空中,他经常离家又回来,这样过了三百多年,就没了踪迹,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董奉

    【题解】

    董奉是三国时期的名医,被称为建安三神医之一(另两位分别为张仲景和华佗),将医界称为“杏林”的典故即出自董奉。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中记有:“董君异尝以玉醴与盲人服之,目旬日而愈。”

    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比较多,但史书记载较少。关于他救治太守士燮的故事,《三国志·吴书·士燮传》中裴松之注引了《神仙传》的内容。关于董奉离开士燮,地方志的一些说法和本篇略有不同,大意是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他的秘密,所以想加害董奉,董奉就假装死亡,逃了出去。地方志还说董奉逝世于吴天纪四年(280)。

    因董奉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故后世对其多有纪念。今庐山上建有董奉馆;在福建长乐有一座山被称为董奉山;在福州的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明代的救生堂,亦为纪念董奉而建。福建长乐古槐镇龙田村与雁堂村交界处被认为是董奉的老家,今建有纪念他的祠堂。

    董奉者,字君异,侯官人也 (1) 。

    吴先主时 (2) ,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行经侯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邪?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 (3) ,何也?”奉曰:“偶然耳。”

    又士燮为交州刺史 (4) ,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曳手足似动 (5) ,颜色渐还,半日,乃能起坐,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忽如梦 (6) ,见有十数乌衣人,来收燮,上车去,入大赤门,径以付狱中。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塞之,不复见外光。忽闻户外人言云:“太乙遣使来召杜燮 (7) 。”又闻除其户土,良久引出,见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人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燮遂活。

    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

    【注释】

    (1) 侯官:古县名。侯,本作“候”,清以后通作“侯”。治所在今福建福州。 (2) 吴先主:指三国时吴主孙权。 (3) 皓(hào)首:白头,指老年。 (4) 士燮(xiè):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士燮,原文“杜”为“士”之误。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曾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后期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他任交趾太守四十年,九十岁时去世,其家族是当时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后越南陈朝追赠士燮善感嘉应灵武大王。苍梧京南今存“汉士威彦先生故里”,而京南镇的桂江边又有士燮碑及大人庙。交州:古地名。东汉时期,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东汉时治所在番禺(今广东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交州辖境减小,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治所在龙编(今越南北宁)。刺史:官职名,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孝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5) 曳(yè):拉,牵引。 (6) 奄(yǎn)忽:指很突然,疾速。 (7) 太乙:又称太一、泰一等,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其说法不一,汉代时因汉武帝的祭祀,其地位较高。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篇》王逸注称:“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一。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中列有太一玉君,称其居玉清仙境,号令群真。隋末唐初李播《天文大象赋》注中说:“太一一星,次天之南,天帝之臣也,主使十六龙,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

    【译文】

    董奉,字君异,是福建侯官人。

    在孙权主政吴国的时候,有个少年做了侯官县的县令,他看董奉大概四十几岁的样子,还不知道他是有道术的人。等到他离任,离开了侯官县,又过了五十多年,他做了别的官,路过侯官,他看当年的那些官员同事都老了,只有董奉容貌还是跟以前一样,就问他:“您得道了吗?我以前见您这样子,我现在头发已经白了,但您却反而变年轻了,为什么呢?”董奉说:“只是个偶然的现象罢了。”

    士燮做交州刺史时,中毒生病死了,已经死了三天,董奉当时在交州,就去了他家,往他嘴里放进三个药丸,并灌了些水,让人捧着士燮的头,不停摇晃让药消化,过了一会儿,拉拉他的手脚似乎动了一下,脸色也开始渐渐恢复,半天后,士燮就能起身坐起来了,又过了四天,就能开口说话了。他说死后忽然像做梦一样,看见十几个穿着黑衣服的人过来抓住他,送到一辆车子上去,然后进入一个大红门,把他直接交付到监狱里。那个监狱是一个个的屋子隔开的,每个屋子只能容纳一个人,他就被关进一个屋子里,然后有人用土从外面把门封了起来,就再也见不到外面的光亮了。突然听到外面有人说:“太乙天神派遣使者来召唤士燮。”又听到门口的土被除去的声音,过了好久他被领了出来,看见一辆红色盖头的马车,还有三个人一起坐在车上,其中一个人拿着符节,喊士燮上车,他就被带了回来,快到家门口时他醒了过来,于是就活过来了。

    士燮起身感谢董奉说:“蒙受您的救命之恩,我用什么报答您呢?”于是就在院子里给董奉盖了座楼。

    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 (1) ,饮少酒。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问:“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要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奉死,燮以其棺殡埋之。

    七日后,有人从容昌来 (2) ,奉见嘱云:“为谢燮,好自爱理。”燮闻之,乃启殡发棺视之 (3) ,唯存一帛 (4) ,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作符。

    后还豫章庐山下居 (5) 。有一人,中疠疾垂死 (6) ,载以诣奉,叩头求哀。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 (7) ,痛不可忍,无处不匝量 (8) ,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当愈,勿当风。”十数日,病者身赤无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

    【注释】

    (1) 啖(dàn)脯枣:吃枣脯。啖,吃。脯枣,用枣制作的果脯。脯,肉干或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此处指后者。 (2) 容昌:地不可考,或为“南昌”之误。 (3) 殡(bìn):停放的灵柩。 (4) 帛(bó):丝织品的总称。 (5) 豫章:汉代有豫章郡,约在今江西省。见《栾巴》篇注。庐山:位于江西九江。 (6) 疠(lài)疾:即癞病,又称疠风,俗称为大麻风、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疠,古同“癞”。 (7) 舐(shì):用舌头舔。 (8) 匝(zā):环绕,满。

    【译文】

    董奉不吃别的东西,只吃大枣做的果脯,喝一点点酒。士燮一天给他送三次吃的,董奉每次来吃东西,像飞鸟一样,从空中飞来落座,吃完又飞走,别人常常觉察不到。这样过了一年多,他向杜燮告辞要离去。士燮一听就哭了,一再挽留但是不成功。士燮问:“您想要去哪里呢?要不要给您准备个大船?”董奉说:“不要船,只要一副棺材。”杜燮就给他准备好。到第二天中午时分,董奉忽然死了,士燮就用那个准备好的棺材把他埋了。

    七天后,有人从荣昌那里来,董奉嘱托他:“替我感谢士燮,让他好好照顾自己。”士燮听说后,就把董奉的棺材打开看,发现棺材里只剩下一张帛画,一面画着人的样子,另一面是用红色的笔画的符。

    董奉后来到豫章郡庐山脚下居住。有一个人,得了麻风病就要死了,被家人用车拉来拜见董奉,家人磕头求董奉可怜他,救他一命。董奉让病人坐在一间屋子里,用五层布盖在他身上,叫病人别动。病人说:“一开始我听到一个东西来舔我的身体,我疼得受不了,全身都被它舔了一遍,那个舌头有一尺多宽,呼气像牛一样,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过了好久那个东西走了,董奉就到水池里,打来水给他洗浴,然后打发他走了,临走时对他说:“过一阵病就好了,注意不要受风。”过了十几天,病人全身发红,皮肤都没有了,十分疼痛,但只要用水洗一下,就不疼了。到二十天时,皮肤长了出来,病也好了,身体肌肤也变得像凝固的油脂一样细腻光滑。

    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 (1) ,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当为立架好屋。”明日,士彦自将人吏百余辈,运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拟数里取水。奉曰:“不须尔,暮当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万民大悦。

    【注释】

    (1) 贫道:一种谦称,就是“本道士”的意思。

    【译文】

    后来当地大旱,县令丁士彦跟众人商议说:“听说董奉有道术,应该能让天下雨。”就自己准备了酒和肉,去见董奉,跟他说了旱灾的情况并表达了请他求雨的意思。董奉说:“下雨容易。”然后看了看屋子说:“贫道的房子破败,从屋子里都能看到天空,怕雨来了,它怎么经受得住?”县令明白了他的意思,就说:“先生您只管让老天下雨,我马上就给您盖一间好房子。”第二天,丁士彦亲自带着县衙的官吏一百多人,运来毛竹和木头建房子,一会儿就建成了。刚准备要聚土和泥,打算去几里外的地方去取水。董奉说:“不需要了,傍晚就会下大雨。”于是就没去。到傍晚时分,果然下了大雨,下得地上汪洋一片,老百姓们都高兴万分。

    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1) 。乃使山中百禽群兽 (2) ,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 (3) 。

    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 (4) ,路旁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

    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啮至死 (5) 。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

    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 (6) ,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 (7) 。

    【注释】

    (1) 郁(yù)然:树木丛生的样子。 (2) 百禽群兽:原为“苜禽群兽”,据汉魏本改。 (3) 芸(yún):古同“耘”。除草。 (4) 挈(qiè):用手提着。 (5) 啮(niè):咬。 (6) 赈(zhèn):救济。 (7) 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唐朝之前,斛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石=10斗=120斤。宋后改为1斛=5斗。

    【译文】

    董奉住在山里但是不种田,他每天给人看病,也不收钱。那些得重病被治好的人,他就让病人去栽五棵杏树,得小病被治好的就让他栽一棵杏树,这样过了几年,就有了十几万棵树了,成了一片茂密的树林。于是山里的飞禽走兽,都来树林中游玩歇息,树林里也不长草,就像一直有人给除草一样。

    等到杏子熟透,董奉就在树林里用草搭了一个仓库,他对众人说:想买杏子的,不需要告诉我,只要拿个容器盛稻谷来,放到仓库里,就可以自己去摘一容器的杏子带走。经常有人放的稻谷少但取的杏子多,这时树林里就会有一群老虎出现,吼叫着追赶那人,那人就十分害怕,拿着杏子拔腿就跑,一路上杏子撒一地,到家再量有多少杏子时,发现正好跟送去的稻谷一样多。

    有时有人偷杏子,老虎会追赶那人一直到他家,直到把他咬死。那家人知道他偷了杏子,就把杏子送还给董奉,并磕头道歉,于是董奉就又让那人活了过来。

    董奉每年用杏子换稻谷,然后拿去救济穷人,或者给那些因为长途旅行而没带够粮食的人,一年最多时能送出去二万斛稻谷。

    县令有女,为精邪所魅 (1) ,医疗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当以侍巾栉” (2) 。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鼍 (3) ,长数丈,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侍者斩之,女病即愈。奉遂纳女为妻,久无儿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年十余岁,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 (4) ,妻与女犹存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还逐之。

    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注释】

    (1) 魅(mèi):指厌魅,原为巫术的一种,一般是通过对人偶施以诅咒,然后埋在受害人附近的地方,以达到伤害或毁灭受害人的目的。这里指人被妖精鬼怪附体,从而失去正常行为和思考能力的一种现象。 (2) 侍巾栉(zhì):指伺候梳洗。引申为当妻室。巾栉,毛巾和梳篦。泛指盥洗用具。 (3) 鼍(tuó):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鳞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4) 竦(sǒnɡ):通“耸”。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

    【译文】

    县令有个女儿,被妖怪纠缠侵害,一直找医生治疗却无疗效,就找董奉来给她治疗。县令说:“要是小女的病能好,就让她做你的妻子服侍你吧。”董奉答应了。于是他就作法召来了一只白鳄鱼,有几丈长,从陆地上爬过来拜在病人家门口,董奉让侍者去斩杀了它,县令女儿的病就好了。董奉就娶了这个女子为妻,但是过了多年都没有孩子。董奉每次出行,留妻子一个人在家太孤单,就领养了一个女儿。等到女儿有十几岁时,董奉有一天耸身飞到云里去了,妻子与女儿还在那屋里住,以卖杏为生,如果有欺负她们的人,老虎就会来赶跑他。

    董奉在人间待了三百多年才离去,他离开的时候,容貌像个三十岁左右的人。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