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神仙传译注最新章节!

现在我就要去远方了,求您分杯酒给我喝。”曹操说:“好!”当时天正冷,烫过的酒还有点热,左慈拔下头上簪在酒杯里搅动,一会儿工夫,簪子就没有了,像人磨墨一样。

    初,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公先饮,以与慈耳。而拔道簪,以画杯,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寸,即饮半,半与公。公不善之,未即为饮,慈乞尽自饮之。饮毕,以杯掷屋栋 (1) ,杯悬,摇动似飞鸟俯仰之状,若欲落而不落,举坐莫不视杯。良久,乃坠,既而已失慈矣。寻问之,还其所居。曹公遂益欲杀慈,试其能免死否。

    乃敕收慈,慈走入群羊中,而追者不分,乃数本羊,果余一口,乃知是慈化为羊也。追者语:“主人意欲得见先生,暂还无怯也 (2) 。”俄而有大羊,前跪而曰:“为审尔否?”吏相谓曰:“此跪羊,慈也。”欲收之。于是群羊咸向吏言曰:“为审尔否?”由是吏亦不复知慈所在,乃止。

    【注释】

    (1) 屋栋(dònɡ):房屋的脊檩,担负屋顶的横木。 (2) 怯(qiè):胆小,没勇气。

    【译文】

    一开始,曹操听到左慈求他分杯酒喝,以为是先让自己喝一半,再把剩下的给左慈。现在左慈却拔下簪子,在杯子里画来画去,酒从中间就分开了,两边离开大概几寸距离,左慈就喝了一半,那一半留给了曹操。曹操很不高兴,就没有马上去喝,左慈就请求把剩下的半杯也喝了。喝完后,左慈把酒杯扔上房梁,杯子悬在半空,像飞鸟一样前后晃动,要掉又掉不下来,在座的人都抬头看着杯子。过了好一会儿,酒杯才掉了下来,但是左慈却不见了。曹操赶紧派人打听,回报说他已经回家了。曹操于是更加想杀掉左慈了,想试试看他是不是能不死。

    曹操于是下令搜捕左慈,左慈变成羊混到羊群中,追捕他的人认不出来,就数本来有多少头羊,数来数去果然多了一头,就知道是左慈变化的。追捕他的人说:“我家主人只是想见见先生,快出来不要害怕了。”过了一会儿,有一头大羊来到公差面前跪下说:“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公差们相互说:“这头跪着的羊,肯定就是左慈了。”就要来捉他。这时所有的羊都向公差们开口说道:“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于是公差们又不知道左慈在哪里了,只好作罢。

    后有知慈处者,告公,公又遣吏收之,得慈。慈非不能隐,故示其神化耳,于是受执入狱。

    狱吏欲拷掠之 (1) ,户中有一慈,户外亦有一慈,不知孰是。公闻而愈恶之,使引出市杀之。须臾,忽失慈所在,乃闭市门而索。或不识慈者,问其状,言眇一目 (2) ,著青葛巾,青单衣,见此人便收之。及尔,一市中人皆眇目、著葛巾青衣,卒不能分。公令普逐之,如见便杀。后有人见之,便斩以献公,公大喜。及至视之,乃一束茅。验其尸,亦亡处所。后有人从荆州来 (3) ,见慈。

    刺史刘表 (4) ,亦以慈为惑众,拟收害之。表出耀兵,慈意知欲见其术,乃徐徐去。因又诣表云:“有薄礼,愿以饷军 (5) 。”表曰:“道人单侨,吾军人众,安能为济乎?”慈重道之,表使视之,有酒一斗,器盛脯一束 (6) ,而十人共举不胜。慈乃自出取之,以刀削脯投地,请百人奉酒及脯,以赐兵士。酒三杯,脯一片,食之如常脯味。凡万余人,皆周足,而器中酒如故,脯亦不尽。坐上又有宾客千人,皆得大醉。表乃大惊,无复害慈之意。

    【注释】

    (1) 掠(lüè):拷打。 (2) 眇(miǎo):一只眼瞎。 (3) 荆州:汉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地处长江中游,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是政治、军事重地,辖地约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西南部。今湖北有荆州市。 (4) 刺史:职官,汉初,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至汉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刘表(142——208):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他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后被封为镇南将军、荆州牧,统领荆州,成为一方诸侯。 (5) 饷(xiǎnɡ):招待,供给或提供吃喝的东西。 (6) 脯(fǔ):肉干。

    【译文】

    后来有个人知道了左慈在什么地方,就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又派官差去捉拿他,这次把他抓到了。其实左慈不是不能隐藏起来,只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神通变化而故意被捕罢了,于是他就被官差捉拿投入监狱。

    监狱的官吏想拷打他,但是看到屋里有一个左慈,屋外也有一个左慈,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曹操听说后更加讨厌左慈,就让官差把他押到街市上杀掉。一会儿工夫,左慈忽然不见了,于是就关闭城门进行搜捕。很多人不认识左慈,就问他长什么样子,官差就说他瞎了一只眼睛,戴着青色的葛布头巾,穿着青色的外衣,要是看到这个人就逮捕他。等大家到街上一看,整个街市的人都瞎了一只眼睛,戴着葛布头巾,穿着青色外套,没法认出他来。曹操下令全城搜捕,要是看到了,就当场把他杀了。后来有人看见他,就把他杀了献给曹操,曹操大喜。但等走近一看,却是一捆茅草。再找人验尸,也找不到尸体了。后来有人从荆州过来,说是见到了左慈。

    荆州的刺史刘表,也认为左慈是个妖言惑众的人,准备把他逮捕后杀掉。刘表出门阅兵,左慈知道了,就想让刘表看看自己的道术,他就大摇大摆地来见刘表。他拜见刘表说:“我有薄礼一份,想来招待大家。”刘表说:“你是个单身的道人,我的兵马众多,你怎么能喂饱他们?”左慈又说了一遍,刘表就让人去看看,见他带来一斗酒,还有用盘子盛着的一条肉干,但是十个人都拿不动。左慈就自己出来拿,用刀削肉干放在地上,让一百个人拿着酒和肉干,送给士兵们。每个士兵得到三杯酒,一片肉干,肉干吃起来和普通的肉干味道一样。一共有一万多人,都分到了,但是容器里的酒还是那么多,肉干也没有吃完。坐席上又有宾客一千多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刘表大吃一惊,于是就不再有杀害左慈的想法了。

    数日,乃委表去,入东吴 (1) ,有徐堕者 (2) ,有道术,居丹徒 (3) ,慈过之。堕门下有宾客,车牛六七乘,欺慈云,徐公不在。慈知客欺之,便去。客即见牛在杨树杪行 (4) ,适上树,即不见,下即复见行树上。又车毂皆生荆棘 (5) ,长一尺,斫之不断 (6) ,推之不动。客大惧,即报徐公:“有一老翁,眇目,吾见其不急之人,因欺之云公不在。去后须臾,牛皆如此,不知何等意。”公曰:“咄咄 (7) ,此是左公过我,汝曹那得欺之 (8) !急追可及。”诸客分布逐之,及慈,罗布叩头谢之,慈意解,即遣还去。及至,车牛等各复如故。

    慈见吴主孙讨逆 (9) ,复欲杀之。后出游,请慈俱行,使慈行于马前,欲自后刺杀之。慈在马前,著木履 (10) ,挂一竹杖,徐徐而行,讨逆著鞭策马,操兵逐之,终不能及。讨逆知其有术,乃止。

    后慈以意告葛仙公 (11) ,言当入霍山合九转丹 (12) ,遂乃仙去。

    【注释】

    (1) 东吴:三国时孙权在东南部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因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2) 徐堕(duò):三国时方士,具体事迹不详。 (3) 丹徒:在今江苏镇江市辖区,三国时曾为县。 (4) 杪(miǎo):树枝的细梢。 (5) 车毂(ɡǔ):车轮。荆棘: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 (6) 斫(zhuó):用刀、斧等砍。 (7) 咄咄(duō):感慨声,表示感慨、责备或惊诧。 (8) 汝曹:你们。 (9) 孙讨逆:即孙策,孙权的哥哥,曾被曹操表为讨逆将军,故得名。 (10) 履(lǚ):鞋。 (11) 葛仙公:即葛玄。详见《葛玄》篇。 (12) 霍山:秦汉时,天柱山也称“霍山”,此处应指天柱山。九转丹:一种炼制的丹药,《抱朴子·内篇·金丹》中记载:“九转之丹者,封涂之于土釜中,糠火,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速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迟也。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译文】

    过了几天,左慈向刘表告辞走了,去了东吴,找一个叫徐堕的人,他也有道术,住在丹徒,左慈路过拜访他。徐堕家里来了客人,客人们有六七辆牛车,他们欺骗左慈说,徐堕不在家。左慈知道客人们在骗他,就走了。客人们看到自己的牛在杨树的枝条上行走,他们上树时,却找不到牛,从树上下来时又看到牛在树上行走。另外牛车的车轮都长了刺,有一尺长,砍不断,车也推不动。客人们很害怕,就报告给了徐堕,说:“有一个老头,一只眼睛瞎了,我们看他不像是有急事的人,就骗他说您不在。但他走了没多久,牛就成那样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徐堕说:“哎呀,这是左慈过来找我,你们这些人怎么能骗他!赶快追他看看还能不能追到。”几个客人分头去追,追到左慈后,一起磕头道歉,左慈就原谅了他们,把他们打发回去。等他们回来时,车和牛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左慈去见吴主孙策,孙策也想要杀他。一天出去游玩,他请左慈陪他一起,他让左慈在马前走,想在后面刺杀他。左慈走在马前,穿着木鞋,手里拿着一根竹竿,慢慢地走着,孙策拿着鞭子赶着马,带着士兵追赶他,却怎么也追不上。孙策知道他有道术,就不再追了。

    后来左慈把他的想法告诉了葛玄,说自己应该去霍山配制九转丹,于是就这样成仙走了。

    壶公

    【题解】

    关于壶公的故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费长房传》中也有记载,内容与本篇基本一致,可能是从本篇改编而来。

    壶公身份本不明,后世有多种说法,如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二十四治·云台山治》中提到他为孔子弟子施存,南宋陈葆光《三洞群仙录》卷十则进一步说他号浮胡先生,曾以黄卢子(见《黄卢子》篇)为师,而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六六二则引《三洞珠囊》说他叫谢元,是历阳(今安徽和县)人,而他的老师则是戴公柏,但《三洞群仙录》卷四中,则又说谢元一号壶公,是孔子三千弟子之一。以上都是指的费长房的师父壶公,这些说法若不是讹传,就是后人的增演。

    壶公不但有道术,也会治病,后世“悬壶济世”的典故即来源于此。本篇主要叙述费长房接受壶公考验,学到他的道术,并降妖除怪的故事。道教中,对于有心学道之人往往要加以多重考察,前《张道陵》篇中“七试赵升”,《李八百》篇中屡试唐公房,皆属于此。道书《紫阳真人内传》中引周君的话说:“诸应得仙道,皆先百过小试之。皆过,仙人所保举者,乃敕三官,乞除罪名,下太山,除死籍,度名仙府。仙府乃十二大试,太极真人下临之。上过为上仙,中过为地仙,下过百日尸解。都不过者,不失尸解也。尸解,土(地)下主者耳,不得称仙也。”此篇中,费长房未能通过壶公的最后一试,故此也未能成天仙。

    本篇未说费长房最终结局,在《后汉书·费长房传》中,则交代了费长房的结局,说他“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壶公者,不知其姓名也,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斧符 (1) ,凡二十余卷,皆出自公,故总名壶公符。

    时汝南有费长房者 (2) ,为市掾 (3) 。忽见公从远方来,入市卖药,人莫识之。卖药口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买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其钱日收数万,便施与市中贫乏饥冻者,唯留三五十。常悬一空壶于屋上,日入之后,公跳入壶中,人莫能见,唯长房楼上见之,知非常人也。

    【注释】

    (1) 今世所有召军符、召鬼神治病玉斧符: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提到“其次有诸符……壶公符二十卷……军火召治符、玉斧符十卷,此皆大符也。”此处召军符可能为“军火召治符”。玉斧符,原为“玉府符”,据汉魏本改。 (2) 汝南:今河南驻马店下辖县,位于河南驻马店东部,古属豫州,西汉时设有汝南郡。 (3) 市掾(yuàn):管理集市的官员。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译文】

    壶公,没人知道他的姓名,现在流传的召军符、召鬼神为人治病的玉斧符,共有二十卷,都出自他,所以都被称作壶公符。

    当时汝南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是管理集市的小官吏。有一天忽然看到壶公从远方来,在市场里卖药,别人都不认识他。壶公卖药不接受还价,但给人治病都能好,他经常对买药的人说,吃了这个药,一定会吐出某个东西来,到某一天就好了,事情都按他说的一一应验。他一天卖药收入好几万钱,把钱都送给市里那些贫困而挨饿受冻的人,自己只留三五十。他常常在人屋檐下悬挂一个空壶,太阳落山后,他就跳进壶里,别人都看不见,只有费长房在楼上看见了,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长房乃日日自扫公座前地,及供馔物 (1) ,公受而不辞。如此积久,长房尤不懈 (2) ,亦不敢有所求。公知长房笃信 (3) ,谓房曰:“至暮无人时,更来。”长房如其言,即往。公语房曰:“见我跳入壶中时,卿便可效我跳,自当得入。”长房依言,果不觉已入。

    入后不复是壶,唯见仙宫世界:楼观重门阁道 (4) ,宫左右侍者数十人。公语房曰:“我仙人也,昔处天曹 (5) ,以公事不勤见责,因谪人间耳 (6) 。卿可教,故得见我。”长房下座顿首曰 (7) :“肉人无知积罪,却厚幸,谬见哀悯 (8) ,犹入剖棺布气 (9) ,生枯起朽,但恐臭秽顽弊 (10) ,不任驱使。若见哀怜,百生之厚幸也。”公曰:“审尔大佳,勿语人也。”

    【注释】

    (1) 馔(zhuàn):饮食,吃喝。 (2) 懈(xiè):放松。 (3) 笃(dǔ):忠实,一心一意。 (4) 阁道:古代架木于花园中用以行车的通道,此处指连接房子之间的通道。 (5) 天曹:道家所称天上的官署。 (6) 谪(zhé):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地。 (7) 顿首:叩头下拜。 (8) 谬(miù):错误的,不合情理的。哀悯(mǐn):哀怜。 (9) 布气:类似于气功的外气疗法,《云笈七签·诸家气法·布气诀》中有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布气诀”云:“凡欲布气与人疗病,先须依前人五脏所患之处,取方面之炁,布入前人身中。令病者面其方,息心静虑,始与布炁。布炁讫,便令咽气,鬼贼自逃,邪气自绝。”据《抱朴子·内篇》记载,此方法在汉魏时期流传于民间方士、道士中。 (10) 秽(huì):肮脏。

    【译文】

    费长房就天天给壶公打扫座位前的地面,还供给他吃喝的东西,壶公也不拒绝,都接受了。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长房还是坚持这么做,也不敢对壶公提什么要求。壶公知道长房对自己忠实不疑,就对他说:“你到傍晚没人的时候,再过来。”长房按他所说,到时来了。壶公对长房说:“你看我跳到壶里时,你也学我跳,自然就能进去。”长房按他的话做,果然不觉就进来了。

    进去后就不是在壶里了,只看到仙宫里才有的世界:高楼房屋一个门接着一个门,阁道一条连着一条,宫殿前左右各站立几十个侍者。壶公对长房说:“我是仙人,以前在天宫做官,因为处理公事不勤快而被责罚,所以才被贬下人间。你是个可教授的人,所以才能见到我。”费长房赶紧离座磕头说:“我是个无知有罪的肉眼凡胎,却十分幸运,蒙您错爱,您就像打开棺材给我布气,让就要枯朽的我再次活了过来,只怕我又臭又脏,愚笨不开窍,接受不了您的教导。要是能得到您的哀怜,实在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啊。”壶公对他说:“我看你很不错,这件事不要告诉别人。”

    公后诣长房于楼上曰 (1) :“我有少酒,相就饮之。”酒在楼下,长房使人取之,不能举盎 (2) ,至数十人,莫能得上,乃白公,公乃下,以一指提上,与房共饮之。酒器如拳许大,饮之,至暮不竭。告长房曰:“我某日当去,卿能去乎?”房曰:“欲去之心,不可复言,欲使亲眷不觉知去,当有何计?”公曰:“易耳。”乃取一青竹杖与房,戒之曰:“卿以竹归家,便可称病,以此竹杖置卿所卧处,默然便来。”房如公言。去后,家人见房已死,尸在床,乃哭泣葬之。

    房诣公,恍惚不知何所。公乃留房于群虎中,虎磨牙张口,欲噬房 (3) ,房不惧。明日,又内于石室中,头上有一方石,广数丈,以茅绹悬之 (4) ,又诸蛇来啮绳,绳即欲断,而长房自若。公至,抚之曰:“子可教矣。”

    又令长房啖屎兼蛆 (5) ,长寸许,异常臭恶。房难之,公乃叹谢,遣之曰:“子不得仙道也,赐子为地上主者,可得寿数百岁。”为传封符一卷,付之曰:“带此可主诸鬼神,常称使者,可以治病消灾。”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家人谓是鬼,具述前事,乃发棺视之,唯一竹杖,方信之。

    【注释】

    (1) 诣(yì):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 盎(ànɡ):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这里指酒壶。 (3) 噬(shì):咬,吞。 (4) 绹(táo):绳索。 (5) 啖(dàn):吃或给人吃。

    【译文】

    壶公后来去楼上见长房,对他说:“我有点酒,一起喝吧。”酒放在楼下,长房让人去拿,却拿不起酒壶,几十个人一起拿,也提不起来,于是就去告诉壶公,壶公下去,用一个手指就提上来了,就跟长房一起喝酒。他的酒壶只有拳头大小,但一直喝着,竟然喝到晚上酒也没喝完。壶公对长房说:“我某一天要走,你能一起走吗?”长房说:“心里早就想跟您走了,这都不需要再说了,但是不想让家人亲属知道我离家了,能有什么好办法吗?”壶公说:“这个容易。”于是拿了一根青竹竿给长房,嘱咐他说:“你带着这根竹竿回家,然后就说自己生病了,把竹竿放到你睡觉的地方,再悄悄地回来。”长房就按他所说的做了。长房离开后,家里人看到长房已经死了,尸体躺在床上,就痛哭着把他埋葬了。

    长房来见壶公,迷迷糊糊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壶公就把长房留在一群老虎中间,那群老虎张嘴龇牙,要咬他,但长房一点儿也不害怕。第二天,又把他带到一座石洞里,在他头顶有一块方形的大石头,长宽有几丈,用茅草做的绳子吊着,又来了很多蛇咬那根绳子,绳子就要断的样子,但长房却若无其事地毫不在意。壶公来看他,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真是可造之才。”

    壶公又让长房吃屎和蛆虫,那些蛆有几寸长,非常恶臭难闻。长房很为难,壶公就叹了口气没勉强他,打发他走了,并对他说:“你不能成仙得道,但可以教你做地上的主宰,能长寿到几百岁。”就传了一卷封好的符交给他说:“带着这个就可以主宰鬼神了,平常把他们召唤出来派出去,就可以治病消灾。”长房担心不能回家,壶公拿一根竹竿给他,对他说:“只要骑着这个,就能到家。”长房就骑上竹竿告辞走了,忽然他像睡着了似的,醒来已经到家了。家里人都说他是鬼,他就把之前发生的事详细讲了一遍,于是家人把棺材打开验看,只看到一根竹竿在里面,这才相信他说的话。

    房所骑竹杖,弃葛陂中 (1) ,视之,乃青龙耳。

    初去至归,谓一日,推问家人,已一年矣。房乃行符收鬼,治病无不愈者。每与人同坐共语,常呵责嗔怒 (2) ,问其故,曰:“嗔鬼耳。”

    时汝南有鬼怪,岁辄数来郡中 (3) 。来时,从骑如太守,入府打鼓,周行内外,尔乃还去,甚以为患。房因诣府厅事,正值此鬼来到府门前。府君驰入,独留房。鬼知之,不敢前。房大叫呼曰:“便捉前鬼来。”乃下车伏庭前叩头乞曰:“改过。”房呵之曰:“汝死老鬼,不念温良,无故导从,唐突官府,自知合死否?急复真形。”鬼须臾成大鳖,如车轮,头长丈余,房又令复人形。房以一札符付之,令送与葛陂君 (4) 。鬼叩头流涕,持札去。使人追视之,乃见符札立陂边 (5) ,鬼以头绕树而死。

    房后到东海,东海大旱三年,谓请雨者曰:“东海神君 (6) ,前来淫葛陂夫人 (7) ,吾系之辞状,不测脱然忘之,遂致久旱。吾今当赦之,令其行雨,即便有大雨。”

    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

    【注释】

    (1) 葛陂(bēi):即龙竹。属于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该属约有三十种以上,均为乔木状竹类,一般高二三十米。 (2) 嗔(chēn):怒,生气。 (3) 辄(zhé):总是,就。 (4) 葛陂君:今河南新蔡县北,有地名葛陂,葛陂君可能为当地的一位神仙或地方神。 (5) 陂:此处指水边,水岸。 (6) 东海神君:主管东海的神,《云笈七签·老子中经·第十五神仙》云:东方苍帝,东海君也。 (7) 葛陂夫人:指前文葛陂君的夫人。

    【译文】

    费长房把骑过的竹竿,丢到竹林中,丢完一看,却是一条青龙。

    他从离家到回来,觉得是一天的时间,但是问家里人,说是已经过了一年了。费长房就用符来捉拿妖怪,也给人治病,治一个好一个。他有时跟人坐在一起说话,常常会突然生气斥骂,别人问他原因,他就说:“我正对鬼发怒呢。”

    当时的汝南郡里有鬼怪出没,一年总要来那么几趟。那怪来的时候,跟着的骑行队伍像太守的排场一样,到郡府内还要敲打锣鼓,大摇大摆地到府里走一趟,然后才回去,郡人都觉得是个祸害。费长房就去郡府的大堂,正好碰到这个妖怪来到府门前。府君吓得躲到后屋,只剩下长房在那里。妖怪知道了,就不敢近前。费长房大声叫喊道:“把前面那个鬼给我抓来。”那个妖怪就下车趴在院子门口,磕头求饶说:“我一定改过。”长房呵斥他说:“你个老死鬼,不存心良善,无缘无故带这么多随从来,冒犯官府,你自己知道是死罪吗?还不赶快现出原形。”那妖怪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一只大鳖,圆滚滚像个车轮一样,头有一丈多长,长房又让他变回人的样子。长房拿一沓符给他,命令他去送给葛陂君。那个妖怪磕头流泪,拿着符走了。长房让人跟在它后面,就看见那些符被挂在河岸边,妖怪的头吊在树上死了。

    费长房后来去东海,当时东海遭遇了三年大旱,他对求雨的人说:“东海神君,之前要来和葛陂夫人行淫事,我录了他的口供后就把他关了起来,没想到不经意就把这事给忘了,所以才导致大旱这么久。我现在就放了他,命令他下雨,就会有大雨了。”

    费长房还有神奇的道术,他能让几千里的山脉收缩起来,这样几千里外的山峰就呈现在眼前,看得清清楚楚,他再把山峰放回去,山脉就舒展成原来的样子。

    蓟子训 (1)

    【题解】

    蓟子训的故事,东晋干宝《搜神记》也有记载,但过于简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文字与之类似,但多了一些故事情节。

    《汉武帝外传》中也有蓟子训的故事,内容文字都与本篇类同,但《汉武帝外传》中说他是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和李少君(汉武帝时方士,见《李少君》篇)是同乡,在晚年拜李少君为师学医术和道术,这是本篇里没有提及的。另外《汉武帝外传》还有多处提及蓟子训,在《鲁女生》传中(见《鲁女生》篇)提到鲁女生曾传他《五岳真形图》,并由他再传封君达,又说尹轨(见《尹轨》篇)曾传他灵飞术,而他的弟子则有王真、刘京。

    蓟子训者,齐人也 (2) ,少尝仕州郡,举孝廉 (3) ,除郎中 (4) 。又从军除驸马都尉 (5) ,人莫知其有道。

    在乡里时,唯行信让,与人从事,如此三百余年,颜色不老,人怪之。好事者,追随之,不见其所常服药物也。性好清澹 (6) ,常闲居读《易》 (7) 。少小作文,皆有意义。

    见比屋抱婴儿,子训求抱之,失手,堕地,儿即死。邻家素尊敬子训,不敢有悲哀之色,乃埋瘗之 (8) 。后二十余日,子训枉问之曰:“复思儿否?”邻曰:“小儿相命,应不合成人,死已积日,不能复思也。”子训因出外抱儿还其家,其家谓是死,不敢受。子训曰:“但取之,无苦,是本汝儿也。”儿识其母,见而欣笑,欲母取抱之,犹疑不信。子训既去,夫妇共往视所埋儿,棺中唯有一泥儿,长六七寸,此儿遂得长成。

    【注释】

    (1) 蓟(jì):原为一种植物,本处为姓氏。 (2) 齐:地域范围大约在今山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是周代姜子牙的封地。详见《老子》篇注。 (3) 举孝廉:汉代的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详见《王远》篇注。 (4) 除郎中:担任郎中一职。郎中,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详见《王远》篇注。 (5) 驸马都尉:掌管车马骑乘的官职。详见《巫炎》篇注。 (6) 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7) 《易》:即《易经》,也称《周易》,相传由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而成。周朝之前主要为占卜所用,后经孔子整理并注解(今学者有异议)而成为儒家经典,位列六经之首。因该书被儒道两家共同推崇,因而对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 瘗(yì):掩埋,埋葬。

    【译文】

    蓟子训是齐地人,他年轻时曾在州郡做过官,后被举荐为孝廉,授予郎中。后来又参军做了驸马都尉,别人都不知道他有道术。

    蓟子训在家乡的时候,与人共事,都很诚实守信,谦让有礼,这样过了三百多年,容貌也没有变老,人们都感到奇怪。有好奇的人,就追随他左右,也没看见他平常吃什么药。他清心寡欲,有空时常在家读《周易》。他青少年时写的文章,往往都很有意义。

    一次蓟子训看到邻居正抱着婴儿,也要求抱一下,没想到一不小心失手了,婴儿掉到了地上,摔死了。邻居一向很尊敬子训,不敢流露出悲伤的表情,就把婴儿埋葬了。后来过了二十多天,子训平静的去问邻居说:“还在想念孩子吗?”邻居说:“我儿命中注定,不能够长大成人,已经死了好几天了,不再想念了。”子训就出去抱来婴儿还给他家,他家说是个死孩子,不敢要。子训说:“你抱去,不要再痛苦了,就是你原来的孩子。”婴儿认得母亲,看到了母亲后就欢笑起来,想要母亲来抱他,但是他母亲还是不敢相信。子训走了后,邻居夫妇两个一起去看埋孩子的地方,看到棺材里只有一个泥巴做的婴儿,有六七寸长,那个孩子后来就长大成人了。

    诸老人须发毕白者,子训但与之对坐共语,宿昔之中,明旦皆黑矣。京师贵人闻之,莫不虚心渴见,无缘致之。

    有年少,与子训邻居,为太学生 (1) 。诸贵人作计,共呼太学生,谓之曰:“子勤苦读书,欲规富贵,但召得子训来,使汝可不劳而得矣。”生许诺,便归,事子训洒扫,供侍左右。数百日,子训知意,谓生曰:“卿非学道,焉能如此?”生尚讳之 (2) 。子训曰:“汝何不以实对?妄为虚饰。吾已具知卿意,诸贵人欲见我,我岂以一行之劳,而使卿不获荣位乎?汝可还京,吾某日当往。”生甚喜,辞至京,与贵人具说某日子训当到。

    至期未发,生父母来诣子训,子训曰:“汝恐吾忘,使汝儿失信不仕邪?吾今食后即发。”半日乃行二千里。既至,生急往拜迎,子训尚问谁欲见我。生曰:“欲见先生者甚多,不敢枉屈,但知先生所至,当自来也。”子训曰:“吾千里不倦,岂惜寸步乎?欲见者语之,令各绝宾客,吾明日当各诣宅。”生如言,告诸贵人,各自绝客洒扫。至时,子训果来,凡二十三家,各有一子训。诸朝士各谓子训先到其家,明朝至朝,各问子训何时到宅,二十三人所见皆同时,所服饰颜貌,无异,唯所言话,随主人意答,乃不同也。

    【注释】

    (1) 太学生:古代国立大学的学生。见《张道陵》篇“太学”注。 (2) 讳(huì):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译文】

    有老人鬓发全都白了,子训只是跟他们坐在一起说说话,过了一夜,到第二天早晨那些老人的头发就全都变黑了。京师里的那些达官贵人们听说了,都一心渴望能见到他,只是没有机会。

    有个年轻人,跟蓟子训家是邻居,是个太学生。那些达官贵人们合计了一下,把他叫了过去,对他说:“你这么辛苦读书,也不过是想要富贵,你现在只要能把蓟子训请来,我们就能让你不劳而获。”这个书生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马上就回去了,他每天去给子训家做洒水扫地的事,在他身边服侍他。这样过了几百天,子训知道了他的心意,就对他说:“你要不是想学道,怎么能做到这样呢?”书生还想隐瞒。子训说:“你为什么不说实话?还想说谎掩饰。我已经知道了你的心思,那些贵人们想见我,我怎么能不走一趟而让你失去做官发达的机会?你可以回京城了,我某一天一定会去的。”书生十分高兴,就告辞回到京城,跟达官贵人们说蓟子训某一天一定会到来。

    到那一天,子训还没动身,书生的父母就来拜见子训,子训说:“你们怕我忘了,让你们的儿子失了信用而不能当官吗?我今天饭后就出发。”只用了半天,他就走了两千里路。来到京城后,书生急忙来磕头迎接,子训就问都有谁想见他。书生说:“想见先生您的人太多了,不敢让您屈尊过去,只要他们知道您来了,就会自己过来找您。”子训说:“我走了上千里的路都不累,还在乎多走两步路吗?你告诉那些想见我的人,让他们谢绝别的客人,我明天就一一去他们家。”书生把子训的话,告诉了各位贵人,于是那些达官贵人们都谢绝了客人,把宅院打扫干净。到了第二天约定的时间,子训果然来了,一共有二十三家,每家都有一个子训。各个朝廷大臣都说蓟子训是最先到他家的,第二天上朝,他们相互打听子训什么时候到对方家的,发现他们二十三家都是在同样的时间见到子训的,并且他穿的衣服,长的样子,都一模一样,只是说的话,随着主人的提问回答,而不一样。

    京师大惊异,其神变如此。诸贵人并欲诣子训,子训谓生曰:“诸贵人谓我重瞳八彩 (1) ,故欲见我,今见我矣,我亦无所能论道,吾去矣。”适出门,诸贵人冠盖塞路而来。生具言适去矣,东陌上乘骡者是也 (2) 。各走马逐之,不及,如此半日,相去常一里许,终不能及,遂各罢还。

    子训至陈公家言曰 (3) :“吾明日中时当去。”陈公问:“远近行乎?”曰:“不复更还也。”陈公以葛布单衣一,送之。至时,子训乃死,尸僵,手足交胸上,不可得伸,状如屈铁。尸作五香之芳气,达于巷陌,其气甚异。乃殡之棺中 (4) ,未得出,棺中噏然作雷霆之音 (5) ,光照宅宇,坐人顿伏。良久,视其棺盖,乃分裂飞于空中,棺中无人,但遗一只履而已 (6) 。须臾,闻陌上有人马箫鼓之声,径东而去,乃不复见。

    子训去后,陌上数十里,芳香百余日不歇也。

    【注释】

    (1) 重瞳(tónɡ)八彩:重瞳,指眼中有两个瞳仁,相传上古帝王舜和战国项羽都是重瞳,用以指舜或项羽,亦可比喻帝王。八彩,指八彩眉,有说眉毛有八种颜色,也有说指“八”字眉。典出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帝王部一·帝尧陶唐氏》:“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眉”指命世圣人或帝王之眉。此处指那些达官贵人认为蓟子训有圣人之相。 (2)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也指市中的街道。 (3) 陈公:似指蓟子训的邻居之类。 (4) 殡(bìn):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 (5) 噏(xī):同“歙”。收敛,吸进。 (6) 履(lǚ):鞋。

    【译文】

    整个京师都被他这样的神通变化震惊了。那些贵人们想一起去拜见子训,子训对书生说:“那些人说我眼睛有两个瞳仁,眉毛有八种颜色,所以才想见我,现在他们都看到我了,我却没碰到能与之讲道的人,我走了。”刚出门,贵人们的车马就都来了,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书生说他刚走,东边小路上骑骡子的就是。贵人们骑马来追,但都追不上,这样追了半天,离他总是有一里路的样子,最后还是没追到他,只好各自回去了。

    蓟子训到陈公家对他说:“我明天中午时会离去。”陈公问:“去的地方远不远?”他说:“再也不回来了。”陈公就把一件葛布外衣送给了他。到第二天的时候,蓟子训忽然死了,尸体变得很僵硬,手脚都缩在胸前,不能伸展开,像弯起来的铁棍一样。他的尸体发出五种芳香的气味,弥漫在整个巷子里,那香味十分特别。陈公于是把他放进棺材里,棺材还没等被抬出去,就听到里面隐隐有打雷的声音,同时一道强光照亮整个屋子,那些坐着的人一下被吓倒在地。过了很久,看到他的棺材盖四散裂开,飞到空中,棺材中也没有了人,只剩下一只鞋而已。又过了一会儿,就听到野外的路上有大队人马演奏鼓乐的声音,一路向东方走去,后来再也没人见过子训了。

    子训离开后,几十里的路上,那芳香的气味过了一百多天都没有散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