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唐宋词格律最新章节!

    南乡子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五代人词略有增减字数者,兹举两式。南唐改作平韵体,《张子野词》入“中吕宫”,重填一片,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宋以后多遵用之。

    格一

    ||--(平韵)+-+||--(叶平)||---||(换仄韵)-|(叶仄)||---||(叶仄)

    例一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欧阳炯

    例二(依上格增一字)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欧阳炯

    格二

    -||(句)|--(平韵)+-+||--(叶平)+|+--||(换仄韵)+-|(叶仄)+|+--||(叶仄)

    例三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李珣

    格三(平韵)

    +||--(韵)+|--||-(韵)+|+--||(句)--(韵)+|--+|-(韵)

    +||--(韵)+|--||-(韵)+|+--||(句)--(韵)+|--+|-(韵)

    例四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回首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冯延巳

    例五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蕃女怨

    《金奁集》入“南吕宫”。三十一字,四仄韵,两平韵。

    定格

    |--|-||(仄韵)||-|(叶韵)|--(句)-||(叶仄)|--|(叶仄)|--||--(换平韵)|--(叶平)

    例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温庭筠

    调笑令

    又名《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乐苑》入“双调”。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难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言叠句必须用上六言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又名为《转应曲》。唐词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颇多出入,兹以韦应物一首为准,于举例中兼采王建、戴叔伦诸作,藉资比较。北宋以后,多用不转韵格。三十八字,七仄韵,联章以成“转踏”,藉以演唱故事。兹附列为变格。

    定格

    -|(仄韵)-|(叠)||--||(叶仄)--||--(转平韵)--|||-(叶平)-|(再转仄韵)-|(叠)-|--||(叶仄)

    例一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别离。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韦应物(调啸词)

    例二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王建(宫中调笑)

    例三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北山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芦笳一声愁绝。

    ————戴叔伦(转应曲)

    变格

    -|(仄韵)|-|(叶仄)+|+--||(叶仄)+-+|--|(叶仄)+|--+|(叶仄)+-+|--|(叶仄)+|--+|(叶仄)

    例四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晁补之(调笑转踏)

    昭君怨

    又名《宴西园》、《一痕沙》。四十字,全阕四换韵,两仄两平递转,上下片同。

    定格

    +|+-+|(仄韵)+|+-+|(叶仄)+||--(转平韵)|--(叶平)

    +|+-+|(仄韵)+|+-+|(叶仄)+||--(转平韵)|--(叶平)

    例一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万俟咏(春望)

    例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杨万里(荷雨)

    菩萨蛮

    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唐教坊曲,《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见《词谱》卷五引)据此,知此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教坊记》已有此曲名,可能此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

    定格

    +|+|--|(仄韵)+-+|--|(叶仄)+||--(换平韵)+--|-(叶平)

    +--||(再换仄韵)+|--|(叶仄)+||--(再换平韵)+--|-(叶平)

    例一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白

    例二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

    例三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王安石

    例四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东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书江西造口壁)

    更漏子

    《尊前集》入“大石调”,又入“商调”,《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四十六字,前片两仄韵,两平韵,后片三仄韵,两平韵。亦有过片不用韵者,平仄与上片全同。

    定格

    |--(句)-||(仄韵)+|+-+|(叶仄)+||(句)|--(换平韵)+-+|-(叶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