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孝经译注最新章节!

    本篇导读

    从《广要道章》到《广扬名章》,都是对《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回应。所谓“广”,是“推广”的意思。“要道”,在这里指“关键的道理”。本章从孝、悌、礼、乐四方面,讲述国君治国之道。治国者教民以“孝”,是希望人民相亲相爱;教民以“悌”,是要人民遵从礼义,顺从长上;教民以“乐”,是想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和旧俗;教民以“礼”,是要使国君安心,民众得到治理。如此说来,孝、悌、礼、乐岂不成为了“治国的工具”?但当我们继续读下去,便会发现本章的主旨,不在上述四者,而是在于一个“敬”字。“敬”才是“要道”。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1] ,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矣。』

    1 一人:指上文的父、兄、君。

    译文

    孔子说:“教育人民相亲相爱,再没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育人民讲礼貌,知顺从,再没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改变旧习俗,树立新风尚,再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人民驯服,再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所谓礼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敬’字而已。因此,尊敬他的父亲,儿子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哥哥,弟弟就会高兴;尊敬他的君王,臣子就会高兴。尊敬一个人,而千千万万的人感到高兴。所尊敬的虽然只是少数人,而感到高兴的却是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把推行孝道称为‘要道’的理由啊!”

    赏析与点评

    《广要道章》,顾名思义就是推广“治国之要道”。从西方的政治学角度而言,国家的治乱和政治制度的优劣关系直接;但从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而言,一国的兴衰却与治国者的品德成正比。就如本章讲治国之道,不讲制度,而是讲述蕴涵伦理意义的“敬”字。在上古时期,对先民而言,上天下地,日月山川,禽兽草木,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大自然既是先民赖以生存的“父母”,又是随时可以夺取他们生命的“恶魔”。于是先民把这种爱恨交织的情绪投放在不同的“祭祀”仪式之中,而“敬”亦由此而生。后来,中国儒家把这种人类源于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转化为对人的“伦理约束”。说到“敬”,我们习惯教导孩子尊敬父母、兄长和长辈。但本章讲的“敬”,不是从下而上的,而是指在上位者的“敬”。从来“居上敬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孝经》的作者说国君如想其位安稳,便必须懂得“敬”,“敬”是指对人“礼敬”的“心”,即是小心谨慎,不以己为先的“心”。若在上位者能够如此,人民自然会心悦诚服,这样便可以“安上治民”了。

    “礼者,敬而已矣。”在社会层面而言,“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之必需。人长大后,慢慢会变得更“世故”,更懂得“待人以礼”。但古人提醒我们“礼”的真谛是“敬”,所以懂得“待人以敬”才是真正懂得“礼”之真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