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苏格拉底最新章节!

而说者必以是为诬世惑民,则余滋罪矣。然公等纵戮我辱我碎我之骨,裂我之肌,而我终不枉正道,死亦何足畏?苟无未来世界则已,如其有之,则余至其间,得与古圣贤豪杰握手,其愉快为何如哉?神必不舍善人,余深知死之优于生,故太蒙不阻我之死也。余所望于公等者,苟吾子孙不遵德义,而惟贪黩与虚伪之是务,则求公等以罪我者罪之。今余与公等别矣,愿保公等百岁。余与公等,孰得孰失,惟神知之,非人之所能知也。

    苏格拉底定罪之翌日,律当行刑。会雅典人祀雅叵罗神于迭罗斯(Ddlos)祭船方出,须定刑三十日,以待其归。故苏仍羁狱未死,时友朋往访者,多劝苏脱狱。有克里敦(Criton)者,谋之尤力,已为赇狱吏,备舟粮,设行馆于黑萨林(Thessaly),促苏即去。苏力拒之,曰:“余未得许于雅典人而逃狱,可谓之正乎?以为正则从命,不然则死于此耳。”盖苏平日持论,谓人循正义而行,不当因横逆之来,更其节操。故虽所罚不中罪,而仍顺受其正也。

    至行刑日,其友人门弟子,皆入狱吊之。苏格拉底脱桎梏,抚创痕,为说乐生于苦及灵魂不死之理,身心畅然,无异于平日。及妻孥来诀,涕泣不能仰。苏属人劝之归,无一语及后事。已而狱吏告时至,以毒酒进。苏神色自若,举杯一饮而尽。诸客见之,哭失声,举室营扰。苏徐谓客曰:“公等何为如是,将德义之谓何?始吾命妻子归家,正虑此耳。”未几,体渐不支,以布掩面而卧。俄复揭布,谓克里敦曰:“吾病中尝祷于阿斯克雷比亚(Aesculpius)神社,病愈未酬神,子为我购一鸡酬之,勿忘。”

    语次目瞑,时纪元前三百九十九年(周安王三年)某日之夕也,年七十二岁。

    【批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世俗恶直丑正者所以多,而仁人君子所为灰心而短气也。虽然,是亦视吾人卫道之决心如何耳。若果于是非见得分明,则刀锯鼎镬,固成仁取义之机,而足以濯磨道德之光辉者也。观苏格拉底一死,而盛名垂于竹帛,学说播于全欧。然则谓苏氏之死,为苏氏之幸,且为道德之幸可也。

    程伊川尝言:“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盖人一时为意气所激,亦常有视死如归,义不返顾者。至于转念三念,则汨于利害,而畏死之心生矣。苏格拉底羁狱三十日,无应死之罪,有可遁之机。而苏仍安常处顺,不易其守死善道之初志。自非义理精熟,造次颠沛必于是者,又何足以语此。

    苏格拉底为欧洲道德哲学之初祖,而其立身本末,尤足以副之。芝诺芬(Xenophon)尝论之曰:“苏格拉底,敬天畏神者也,故非神所命者不为。义人也,故不利于人者不为。仁人也,故利人者无不为。勇者也,故能自制而屏嗜欲。智者也,故不假人力而别善恶。处事则断,知人则明,劝善规过,数十年如一日。盖一诸德具备之人物也。”可谓非溢美之词矣。

    苏格拉底被逮捕后,政府于是以抽签法选择人民担任法官来审判他的案子。一共选了556人,大概是雅典仅有的一宗大案子。当时的演说家黎锡雅准备为苏格拉底拟写辩护词,苏格拉底推辞不用。有人劝苏格拉底说话措辞尽量温和委婉,争取法官的同情,苏格拉底同样也不采纳。最后到了开庭审判的时候,苏格拉底大声说:

    “我今天将有话要说,你们大家不要以为我是想要免除祸害。我爱你们大家,所以我有话要说。我所倡导的道德哲学论,是神明嘉奖给你们大家的,是为你们大家造福的。你们大家没有发现,反而以为这是我的罪过,我害怕你们会得到上天的惩罚。况且你们大家看到过作为罪犯为求情感到耻辱,反而想要用仁义之心来感动法官的人吗?如果有,那么是从我开始的。我也知道你们看见我倔强,或许会增加我的罪行。然而,我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摇着尾巴乞求怜悯,不是大丈夫的作为。即使心怀冤枉,身受委屈,也只是能用诚心来感化法官而已。然而作为法官,也应当坚守法律,不能徇私犯。假如我阿谀奉承,乞求大家怜悯,希望你们如我所愿执法,这是欺骗你们大家,而且也是欺瞒神明。那我将是什么样的人呢,又怎么敢从这儿出去呢?

    法官看见苏格拉底没有谦逊的言辞,于是认为他是有罪的。遵循雅典旧的制度,让苏格拉底自己给自己拟定一个罪名。然而,苏格拉底仍然不屈服,称凭自己捍卫正义道德,从法律上来说是应当受到奖赏的,没有什么罪名可说。法官听完后很生气,凭多数人投票,判决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很淡定,又重新站到法庭上,作演说告别国民说:

    唉!亲爱的国民兄弟们,我实在是非常爱你们,敬重你们。即使这样,我是将要顺从被人安排的命运,不如听神的命令。如果我还有一口气在,我一定会全力提倡我的学说,不敢也不会有任何懈怠。而且,我们雅典,是文明的国家,是智慧知识的海洋。作为文明的国家,不顾忌真理,不追求知识智慧,却每天在纷纷扰扰地追求名利,怎不觉得可耻呢!亲爱的国民兄弟们听我说,道德仁义,公理私情善良的源泉,是不可以用钱财来追求到的。我都是这样教育别人的。然而说这不对的都是一定认为这是污蔑世俗迷惑人民,于是,我就被定刑判罪了。然而,即使你们杀了我辱骂我,将我碎尸万段,我依然坚持正道,不枉正道,死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如果没有未来世界则罢了,如果有,那么我将到那个时代,可以和古代的圣贤豪杰握手相谈,那将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神一定不舍得善良的人,我深深知道死了比活着好,所以太蒙不会阻止我的死去。我就是希望你们,如果我的子孙不遵守道德仁义,却是唯利是图,是贪图虚伪的人,那么请求你们以处罚我的罪刑处罚他们吧。今天我和你们告别,希望神保佑你们长命百岁,我和你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有神才知道,并非是人能知道的。

    苏格拉底定下罪刑的第二天,按照法律是需要当时执行处罚的。恰好遇上雅典人到迭罗斯祭祀雅叵罗神,祭祀的船刚刚出发,需要等船回来,三十天后定刑。所以苏格拉底被羁押在监狱中并没有马上处死。那时很多亲朋好友去探访他,很多人劝说苏格拉底越狱。有个叫克里敦的,出谋划策最多,已经买通狱卒,准备好了船只和粮食,在黑萨林已经准备好了暂时的住所,催苏格拉底赶紧走。苏格拉底极力拒绝,说:“我没有得到雅典人的允许而逃出监狱,可以说是不是正义的。如果是正义的我就听你的安排,不然就让我死在狱中吧。”苏格拉底平时,教人要遵循正义的事情,不要因为遭遇到蛮横拂逆,而改变自己的节操。所以虽然是无罪遭难,却依然顺从接受,正命而死,而不苟活。

    等到行刑的那天,苏格拉底的朋友门下弟子学生,都到监狱中去吊慰他。苏格拉底脱下枷锁,抚摸着伤痕,为大家讲说快乐产生于艰苦中和灵魂是不会死去的道理。他的身心都是快乐安然的,和平时并没有什么差异。妻子和子女来道别,痛哭流泪,苏格拉底嘱咐别人劝说妻子和子女回去,并没有有一句话提到死后的事情。后来监狱的看守来告诉他们说时间到了,让苏格拉底喝毒酒自杀。苏格拉底神情淡定,举起杯子一口喝下了。大家看了都失声痛哭起来,整个监狱都听到了哭声。苏格拉底对来看望他的人说:“你们这又是做什么呢,将道德公义都忘了吗?我开始的时候让妻子子女回家,正就是怕哭声打扰了其他人。”没过一会,苏格拉底就体力渐渐支撑不了了,用布盖在脸上躺着。一会儿他又拿下布,对克里敦说:“我生病的时候,曾经向阿斯克雷比亚神社祈祷,病好了没有酬谢神,你为我准备一只鸡酬谢神灵吧,不要忘了。”话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当时是纪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的某一天傍晚,苏格拉底享年72岁。

    【评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就是为什么世间世俗打压正直污蔑正义的人很多,仁义君子心灰意冷志气沮丧的原因。虽然这样,也要看我们坚持捍卫道德的决心怎么样。如果坚持是非分明,那么各种酷刑,原本为正义而牺牲的生命,就足以成为为洗涤磨炼道德的光辉者了。看苏格拉底虽然死了,但是却名垂青史,写在书中被后人敬仰,他的学说传遍了整个欧洲。既然如此,那么苏格拉底的死是他的幸事,也是道德的幸事。

    程伊川曾经说:“感慨杀身很容易,能从容就义却很难。”有人因为一时意气被激将,也常有人视死如归,坚持正义不会回头。至于有些人转念想一想,考虑到利害关系,然后怕死的心就有了。苏格拉底被羁押在监狱中三十天,没有应该判死刑的罪过,也有可以逃掉的机会,然而苏格拉底仍然像平常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一样,不改变他坚守为道德死去的最初志向。若不是对仁义道理精通熟悉,且无论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也能如此,又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苏格拉底是欧洲道德哲学的鼻祖,他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从开始到最后,都可以和理论相匹配。芝诺芬曾经讨论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是敬仰天害怕神灵的人,所以不是神灵命令的就不做。正义的人,不利于别人的事情就不去做。仁义的人,有利于别人的都会去做。勇敢的人,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摒弃陋习。智慧的人,不需要通过别人就可以辨别出善良和邪恶。处理事情果断,知人明理,劝别人要善良规避错误,几十年如一日。他是一个各种道德都具备的人物。”这样的评论可以说并不是过分赞美的言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