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最新章节!

    侵伐战围入灭取邑例第二十五

    庄十年:二月,公侵宋。传: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

    宣元年: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注:微者不得言遂。楚子遂也,不从郑人去遂者,尊者兼将。

    襄十九年:晋士丐帅师侵齐,至穀,闻齐侯卒,乃还。传:还,善辞也,大其不伐丧也。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也。

    定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娄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注:月而不举重者,善录义兵。

    襄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案:僖三十三年注:轻行疾至,不戒以入,曰袭。〕

    桓四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传:从王,正也。

    桓十二年: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传:战不言伐。言伐,避嫌也,嫌与郑人战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注:宋不出主名者,兵攻都城,与郎同义。

    十四年:宋人以齐人、卫人、蔡人、陈人伐郑。传:以者,行其意也。

    十五年: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注:不举伐为重者,用兵重于会。嫌月为桓伐,有危举,不为义兵录,故复录会。

    庄二年:公子庆父帅师伐于馀丘。传:邾娄之邑也。不系邾娄,国之也,君存焉尔。

    九年:公伐齐纳纠。传:纳,入词也。伐而言纳,犹不能纳也。注:伐者,非入国词。

    十四年:单伯会伐宋。传:后会也。

    二十八年: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传:伐何以日?至之日也。战言伐,至之日也。《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使卫主之,未有罪尔。败不言师,未得乎师也。注:诈战者,不言战。言战者,卫未有罪,方欲使卫主,见直文。

    三十年:齐人伐山戎。三十一年:齐侯来献戎捷。传: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桓公之与戎狄,驱之尔。

    僖十七年:齐人、徐人伐英氏。注:《春秋》前黜称氏也,伐国而含氏言之者,非主名,故伐之得从国举。

    十八年: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娄人伐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传:战言伐,宋公与伐而不与战,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不使齐主之,与襄公之征齐也。

    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穀。注:言以者,行公意,别鲁兵也。称师者,顺上文。

    二十八年:晋侯侵曹。晋侯伐卫。传:再言晋侯,非两之也。不言遂,未侵曹也,致其意也。

    文三年:晋阳处父帅师伐楚,救江。传:为谖也。

    襄十一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伐郑,会于萧鱼。传:此伐也。其言会于萧鱼,盖郑与会尔。

    哀十一年: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齐师败绩,获齐国书。注:战言伐者,鲁与伐而不与战。

    桓十年: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传:言来战,近乎围也。偏战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注:鲁不出主名者,兵近都城,明举国无大小,当戮力拒之。

    十三年: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传:后日,恃外也。内言战,从外也。不地,近乎围。郎亦近矣,犹可以地也。注:亲战龙门,兵攻都城,尤危,故耻之。绩,功也,取其绩聚师众,有尊卑上下,次第行伍,必出万死而不奔,故以自败为文,明当坐燕。战称人,败称师,重师也。言及者,明见伐者为主,故得汲汲败胜之文。

    庄九年: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传:内言败,伐败也,复仇也。曷为使微者?公也。不言公,不与公复仇,复仇者在下也。注:时实不能纳纠,伐齐。诸大夫以为不如以复仇伐之,非诚心至意,故不与也。复仇以死败为荣,故录之。

    十年: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传:言次,伐也。齐与伐而不与战。我能败之,故言次也。注:二国才止次,未成于伐,鲁即能败宋师。齐师罢去。故不言伐,言次也。明国君当强,折冲当远。鲁微弱,深见犯,至于近邑,赖能速胜之,所以强内,且明臣子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僖十五年: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传:君获不言师,败绩也。

    二十八年: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见贬例〕

    三十三年: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见贬例月日例〕

    文二年: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注:师敌君不正者,贱之,不嫌得敌君。

    七年: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晋先昧奔秦。传:偏战不言师败绩,敌也。

    十二年: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传:同上。

    宣十二年: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

    成元年:王师败绩于贸戎。传:王者无敌,莫敢当也。

    二十六年: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手,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见王鲁例内外例〕

    十六年:甲午,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传:败者称师。楚不称师,王痍也。不言师败绩,未言尔。

    昭十七年:楚人及吴战于长岸。传:诈战言战,敌也。

    二十三年: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楹灭,获陈夏啮。〔见进黜表〕

    隐五年:宋人伐郑,围长葛。传:邑不言围。言围,彊也。注:恶其强而无义,必欲得邑,故如其意言围。

    僖六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传:邑言围,彊也。注:恶桓公行霸,强非所以附疏。

    二十一年:执宋公以伐宋。楚人使宜申来献捷。〔见讳例〕

    二十三年:齐侯伐宋,围缗。传:邑言围,疾重故也。注:襄公为楚所败,诸夏之君宜杂然助之,反因其困而伐之,痛与重故创无异。

    二十六年:楚人伐宋,围缗。传:邑言围,刺道用师也。注:以师与鲁,未至,又道用之,恶其视百姓之命若草木。

    成三年:叔孙侨如帅师围棘。传:汶阳之不服邑也。言围,不听也。注:与围外邑同罪,得曰取,不得曰围。

    襄元年:仲叔蔑会晋栾黡、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娄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传:为宋诛也。

    十二年:莒人伐我东鄙,围台。传:伐而言围者,取邑之辞也。伐而不言围者,非取邑之词也。〔见讳例〕

    十八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娄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同围齐。十九年:公至自伐齐。传:致伐未围齐也。言围,抑齐也,为其亟伐也。或曰为其骄蹇,使其世子处乎诸侯之上也。

    昭二十六年:公围成。注:恶公失国,幸而得运,复扰其民。不从叛书者,本与国俱叛,不从定公以亲围下邑讥者,昭无臣子,又即如定公当致也。

    定十二年:公围成,公至自围成。〔见致例〕

    哀三年: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传:伯讨也。

    隐二年:五月,莒人入向。传:入者,得而不居也。注:凡书兵者,正不得也。外内深浅皆举之者,因重兵害众,兵动则构怨结祸,更相报偿无已时。诸侯擅兴兵,不为大恶者,保伍连帅,本有用兵征伐不义之道。

    五年:卫师入盛。传:将尊师众称某帅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师少称人。君将不言帅师,书其重者也。

    文十五年:晋郤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传:入不言伐,言伐至之日也。其日,至之日也。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见讳例〕

    襄十二年: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运。注:讨叛也。封内兵书者,为遂举讨叛恶。遂者,得而不取,与不讨同。取运而自益其邑。

    哀七年:公伐邾娄。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见讳例〕

    八年: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阳归。〔见讳例〕

    灭迁溃叛例入诛绝例内外取邑并详讳例

    隐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见建始例〕

    六年:宋人取长葛。传:外取邑书,久也。注:古者师出不逾时,今宋更年取邑,久暴师苦,众居外,故疾之。不系郑举伐者,明因上伐围取也。

    襄十九年:取邾娄田自漷水。传:以漷为竟也。漷,移也。注:诸侯土地本有度数,不得随水。随水有之,当坐取邑。

    次戍例见讥例讳例

    庄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传:未有言伐者,其言追,大其为中国追也。未至而豫御之也于济西,大之也。

    僖二十六年: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巂,弗及。传:侈也。注:弗者,不之深者也。言齐人畏公士卒精猛,去之深远。国内兵不书而举地者,善公齐师去则止,不远劳百姓,过复取胜,得用兵之节。

    襄十五年: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传:不敢进也。注:不言止次以刺之者,量力不责,重民也。故与至巂同文。封内兵书者,为不进张本。

    庄十七年:齐人瀸于遂。传:众杀戍者也。注:遂人以药投于水中,多杀之。古者有分土无分民,齐戍之非也,遂不当坐也,故使齐为自积死,文也。称人,众词。不书戍将帅者,封内兵也。

    释曰:孟子有言,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然则详于言兵,圣人将以禁暴诛乱,而维封建于不敝也。夫周之末失,强侵弱,众暴寡,士民涂炭,靡有定止,不思其所由失,而曰封建使然,于是悉废而郡县之,而天下卒以大坏。夫郡县之法,势不能重其权,久其任,如古诸侯也。一旦奸民流窜,盗贼蜂起,其殃民而祸及于国。秦汉之忽亡,晋季之纷扰,视三代之衰则悕矣。夫王灵不振,九伐之法不修,则去封建而乱亡益迫。王灵振,九伐之法修,则建亲贤而治道乃久。三季之失,非强侯失之,失驭侯之法也。肉袒请刑之意,变为下堂矣。采薇治外之制,依于晋郑矣。不此之訾,而訾封建,是因幽厉而废文武也,可乎?曰:然则《春秋》救周之敝,将奈何?曰:制国如周初,公侯之国不过方百里,伯子男之国不过方七十里,如五十里。其军赋之法,大国千乘,寓农者十万人;次五百乘,次二百五十乘,则五万人,及二万五千人。正羡之卒,大国不过二军,小国不过一军。其征发调遣之兵,方伯不过二师,诸侯不过一师,小国惟卒旅而已。故皆称人以听于方伯。其诸侯世子,既教于学,而誓于天子〔书曹世子来朝是也〕,天子复与之贤师良傅〔讥锡成公命是也〕,而理军国者又皆天子之命卿〔单伯是也〕。得其人如齐二守、晋随会、汉之贾董,亦足以佐治。而名山大川亳阪要害之所,又皆王官领之,犬牙相制,绣壤交错。平治则修朝觐聘享巡守会同之礼,一方有警则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而飞隼爰集,其车三千,不劳馈饷而可立致。觐文王之耿光,扬武王之大烈,虽万世不敝可也。在《易·比》之二曰“比之自内,贞吉”言建亲也;其四曰“外比之,贞吉”,言建贤也。《渐》之象曰“居贤德善俗”。太公率青,周公率兖,召公率冀,康叔率殷,其自治皆俭于百里,而纣之余风殄矣。二公分陕,尚父治内,而德广之所及远矣。贤圣之才不世出,则莫若修《春秋》之制,得如齐桓、晋文者,以为方伯连帅,则灭亡之祸可弭〔桓耻不能救〕,而侵夺之罪可正〔文班侵地〕。君国子民,求贤审官,以辅王室,以救中国,持世之要务,太平之正经,《诗》终《殷武》之意也。

    地例第二十六

    隐元年:公及邾娄仪父盟于昧。传:昧者,地期也。注:会盟战,皆录地其所期处,重期也。又注:凡以事定地者,加于例;以地定事者,不加于例。

    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清。注:地者重录之。

    桓十五年:十有一月,公会齐侯、宋公、卫侯、陈侯于侈,伐郑。注:不举伐为重者,用兵重于会。嫌月为桓伐,有危举,不为义兵录,故复录会。

    宣元年: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斐林,伐郑。注:殊会地之者,起诸侯为盾所会。

    定四年: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娄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娄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注:月而不举重者,楚以一裘之故,拘蔡昭公数年,然后归之。诸侯杂然侵之,会同最盛,故善录其行义兵也。

    僖十九年:夏六月,宋人、曹人、邾娄人盟于曹南。鄫子会盟于邾娄。注:因本会于曹南盟,故以地实邾娄,起为邾娄事也。〔详讳例〕

    三十二年: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注:不地者,起因上侵就狄盟也。

    文二年: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注:不地者,起公就于晋也。〔详讳例〕

    宣十五年: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注:地以宋者,善内为救宋行,虽不能解,犹为见人之厄则矜之,故养遂其善意。

    昭九年:叔弓会楚子于陈。注:陈已灭,复见者,从地名录,犹宋郜以邑录。不举小地者,顾后当存。

    襄三年:公如晋。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公至自晋。注:盟地者,不于都也。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娄子、齐世子光。已未,同盟于鸡泽。陈侯使袁侨如会。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注:复出陈者,喜得陈国也。不重出地,有诸侯在,臣系君,故就上地。

    十六年:戊寅,大夫盟。注:不重出地者,与鸡泽同义。

    庄十九年: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注:先书地后书盟者,明出竟乃得专之。盟不地,方使上为出竟地,即更出地,嫌上地自为媵出地也。

    桓十二年: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注:宋不出主名者,兵攻都城,与郎同义。

    十三年: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传:不地,近乎围也。郎亦近矣,犹可以地也。

    庄二十八年: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注:不地者,因都主国。

    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注:陆战当举地,而举水者,大其不以水厄人也。

    文十二年:晋人秦人战于河曲。传:曷以为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注:不言及,不别曲直,而地以河曲,明两曲也。

    宣十二年: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注:陆战当举地,而举水者,大庄王闵堕水而佚晋寇。

    昭五年:叔弓帅师败莒师于濆泉。〔见灾异例〕

    文十一年:叔孙得臣败狄于咸。〔见灾异例〕

    隐六年:郑人来输平。〔见讳例〕

    隐十一年:公薨。传:弑也。不地,不忍言也。

    桓十八年:公薨于齐。注:地者,在外为大国所杀,于国此危国重,故不暇隐也。

    庄三十二年:公薨于路寝。注:在寝地,加录内也。夫人不地者,外夫人不卒,内书薨,已录之矣,故出乃地。

    子般卒。注:称卒不地者,降成君也。

    昭三十二年:公薨于乾侯。

    宣九年:晋侯黑臀卒于扈。传:晋之邑也。诸侯卒于封内不地。卒于会,故地也。未出其地,故不言会也。注:左右皆臣民,虽卒于会,上危愈于竟外,故不言会。出外死有轻重,死于师尤甚于会,次之于人国,次之于封内,最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