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道德经[楚简本]最新章节!

    第一章

    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稚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令之,或乎豆:見索保仆,少私須欲

    [注釋]

    1."乎":裘錫圭云,此"乎"讀呼,祈使,大聲呼喊也.

    2."豆":古食器與容器,此處乃作稱量講.

    3."須":面毛;"須欲":細柔微弱的欲望.

    4."索":追求,索取. "仆":臣仆本份.

    [譯文]

    "杜絕智巧,拋棄巧言利口,人們會有百倍的好處;杜絕機巧,拋棄貨利誘惑,盜賊才會逃匿;杜絕偽善,拋棄謀慮,人民就會從新象有而那樣純樸.這三句話還不足以讓臣民照辦,或命令他們,或者衡量一下他們:看看他們追求的是否仆從于道[或保持臣仆本份],是否私心小,欲望細微柔弱."

    [辨析]

    本章相當于今本19章,帛書88章.與今本,帛書比,只有兩句相同,其它9句含義不同,甚至大異.再沒有那個章更能夠反映帛書,今本老子對古老子的系統改造了:首先:本章在竹簡本中居于首章,可見老聃非常重視與強調此問題.其次:"絕智棄辯"與"絕圣棄智"、"絕偽棄慮"、"絕仁棄義"不同.其三:"見索"不同于"見素","保仆"不同于"保樸". 其四:"以為使"不同于"以為文".

    第二章

    江海所以為百谷王,以其能為百谷下,是以能為百谷王.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也,民弗害也.天下樂進而弗厭.以其不爭也,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注釋]:

    1."厚":負擔

    2."害":害怕

    3."進":擁護

    [辨析] :

    此章敘說謙下與置己之利益于民之利益之后的道理。帛書、今本的文字修飾改造很大:將自然的"下之","民上","民前",變成了有目的的"善下","欲上民","欲先民",有了權術之嫌.即使如此,恐怕也是曲高和寡.

    第三章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知足為足,此恒足矣. (帛書: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慘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注釋]

    1.今本46章后半部分,帛書13章.

    2.“厚”:重,大,多之意也。與“大”字略有不同. 3."甚欲"不同于"可欲"。《說文》:"甚,尤安樂也." 段注:"人情所尤安樂者,必在所溺愛也." 所以,"甚欲"是指食淫聲色之類.

    [辨析]:

    "可欲":任情縱欲,已不限于食淫聲色了。如爭名,任性,蠻干,賭氣,知錯不改,已非"甚欲"可比.其害之大,其禍之劇,殃及國家、民族,遠非個人食色之害(當然,此對侯王君王等而言.) 今前有“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之句,此不義之戰往往起于任性,爭名,使氣,功名欲望之"可欲"----放縱自己的欲望,而使母馬也不得安生,何況于人.此處文字不同,可見簡本,帛書,今本成書年代的不同.

    第四章

    以道佐人主,不欲以兵強天下.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弗伐,果而弗驕,果而弗矜,是謂果而不強.其事好.

    [注釋]:

    在今本30章,帛書104章

    1.已:停止.

    2.強:逞強

    [辨析]:

    此章帛書增加許多文字.春秋與戰國兩時代戰爭規模,頻繁程度,持續時間不同,差異很大.帛書增加"師之所居,楚棘生之",而今本再增加八字"大軍之后,必有兇年".則又是多次血流成河、白骨如山的教訓結晶。老聃的反戰思想無疑被太史儋大大深化發展了。

    第五章

    長古之善為士者,必隱弱玄達,深不可識,是以為之容:豫乎,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嚴乎,其若客;煥呵,其若釋;屯乎,其若樸;沌乎,其若濁.孰能濁之以束者?將徐清;孰能庀(bi)之以往者?將徐生.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注釋]

    1 ."隱弱玄達":隱忍、柔弱謙下、深奧、通達

    2."豫":審審慎慎

    3."猶":反復考慮

    4."屯":敦厚樸實

    5."樸":未經雕琢

    6.“沌”:(名利欲望)未經開化

    7."庀"(bi):醫治

    8."尚盈":推崇自滿和過分

    9."濁":渾濁,混亂;

    [譯文]:

    "遠古時代善于做事的人,必然隱忍、柔弱謙下、深奧、通達,高深得難以認識,所以才描繪一下他的形象:他審審慎慎呵,就象踩著薄冰過河;他反復考慮呵,就象害怕四面受敵;他恭敬嚴肅呵,象位賓客;他的光亮呵,象冰凌消融;他[名利欲]未經開化,一如渾濁.誰能對混亂加以管束,控制?那將會慢慢澄清;誰是能從以往的經歷中找出醫治辦法的人?那將會慢慢發生變化與生長.遵行此道的人,不想推崇任何自滿和過分."

    [辨析]:

    今本15章,帛書84章。

    此章直承上章"以道佐人主者"而來。佐人主者不該以兵強天下,但總須做事----要善于做事做人,必須善于運用遠古的經驗教訓去做事:慎之又慎,穩而又穩,恭敬嚴肅,敦厚樸實,心胸開闊,絕不急躁進,遽進,此即本章之主旨.

    第六、七、八章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之.是以圣人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臨事之紀,誓終如始,此無敗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人之所過.是故圣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注釋]

    1."遠":遠離,疏遠

    2."亡":本字,躲避,隱蔽之意.

    3.“紀”:總的原則. "臨事之紀,誓終如始":對付各種事情總的原則是,發誓在終了時與開始時一樣謹慎."復眾人之所過":彌補眾人的過錯. "是故圣人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所以圣人能夠順應,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會妄自去做.

    [辨析]

    與帛書今本相比,此章最大的區別是“亡為”和“亡執”。此"亡",非死亡,滅亡,而是躲避,隱蔽之意義.說文:亡,逃也.段玉裁云:要領會亡的意思,是繞道而行,躲于隱蔽之處.古書多有“亡去”之句,即出亡在外,躲起來了.另外,"遠之"而非"失之",這里"圣人"是指圣君,侯王等而言,他們的"為"一般不要親自出面,隱蔽一些,以便發揮和調動群下的才智.若相反,國君親自出面,大說特說,誰還敢說什么?投其所好者就會大行其是.此即"亡為"和后來的"無為"的由來. 所謂“執”是指主張,意見,非指權柄,權柄豈能不執? "執之者"是說固執己見的侯王只能使佐人事者成為裝飾,或者干脆另謀他就遽?

    第九章

    道恒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將鎮之以忘名之樸.夫亦將知足,知足以束,萬物將自定.

    [注釋]

    在今本相當37章.帛書則是最后一章112章.

    1."亡為":不親為之意."亡"是本字,非借字,隱蔽、逃避

    2."化":歸化.

    3."作":親自作為一番.

    第十章

    為亡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惕必多難,是以圣人尤難之,故終無難.

    [注釋]

    1."惕":敬愛

    2."難":憂患."難之":充分估計憂患.

    [譯文]:

    作為是隱蔽的作為,作事是不聲不響的事,趣味是隱而不宣的趣味,這樣就會大事化小,"多事化少".多敬愛必然多憂患,所以圣人總是充分估計憂患,所以最終那個避免憂患.

    [辨析]

    "多惕"即眾多敬愛,其實其中可能隱藏著很多困難甚至憂患,絕不"事"才能避免其難.如"齊桓公好味,而易牙烹其首予而餌之;虞君好寶,而晉獻公以璧,馬釣之;胡王好音,而秦穆公以女樂釣之".這些都是老聃以前的史實.

    第十一、十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此其不善已.

    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 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

    [注釋]

    1."為而弗志":即施惠而不望報答。

    2."行不言之教":用身教而非言教.

    3."弗始":不擾亂,打亂(它的自然秩序) .

    [辨析]

    此章與帛書,今本幾乎相同.分三段:第一段是思想認識上的辨證法,第二段是客觀事物的辨證法;第三段是由上兩段引出的政治、為政的辨證法."

    第十三章

    道恒無名,仆唯棲,天地弗敢臣.侯王如守之,萬物將自賓.

    [注釋]:

    1."唯棲":《說文》:"唯,諾也." ;"棲":棲息; "仆唯棲":(道)仆從依附棲息于萬物。

    2."臣":以……為臣。"自賓"自然歸化。

    [譯文]:

    "道永遠是無名的,不追求名譽的,它仆從依附棲息于萬物,但是連天地也不敢臣服它.侯王如果遵守道的無名,不求名,萬物將自然歸化."

    [辨析]

    本章獨立為一章,相當于今本32章前半部分,帛書105章。本章中老聃勸侯王守備著道的無名,不求名之教顯得更加突出。

    第十四章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安.始折有名,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于江海.

    [注釋] :

    1."俞":《說文》:"俞,應允也"

    2."折":轉向,轉折。

    [譯文]

    "天地陰陽和通,將會普降甘露,民眾沒有誰去要求他,就會自然受到同樣恩惠,安定下來.這時開始轉向有名望了,那么就要知道適可而止,適可而止不會招來禍殃,就象道在天下那樣靈應,又如小河大川之水必然流向大海那樣靈應."

    [辨析]

    此章在今本32章后半部分,帛書107章。由于分章和一個字的不同,更顯露和突出此章的主旨.帛書和今本的"始制有名"與簡本的"始折有名"不同."制"有人為因素,"折"則是一種自然的轉折,轉向."始折有名,夫亦將知止"---開始轉向有名望了,(百姓感恩戴德),那么就要知道適可而止.否則君王就會往往歸功于己,頭腦發熱,驕傲自滿,進而做出種種蠢事.古代如此,今天又何嘗能夠完全避免呢?所以,有名以后,別忘乎所以!這就是本章之主旨.

    第十五章

    有狀混成,先天地生. 奪穆,獨立,不垓,可以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安,王居其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釋]

    1."奪穆":奪——勝過,穆---肅穆莊嚴;

    2."垓":邊際;

    3."逝":運行不止;

    4."遠":廣闊無邊;

    5."反":循環往復

    [譯文]

    "有種狀態形成于宇宙混沌之初,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它勝過一切的莊嚴肅穆.獨立長存.無邊無際,它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本源. 不知道它的名字,給它取個名字叫"道".我再勉強給它取個名字叫"大".大又叫運行不止,運行不止又叫廣闊無邊,廣闊無邊又叫循環往復. 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國中有四大則安寧平靜,王是安寧平靜中之一啊. [人以地為生,所以]人不能違背地;[地以天為轉移,所以]地不能違背天;[天為道所包容,所以]天應服從道;[道以自然為歸依,所以]道應效法自然."

    [辨析]:

    此章與今本,帛書幾乎全同. 一種原始的宇宙本體論.但引入政治生活,則簡本為"國中有四大安,王居其一安",帛書和今本為"國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無前句之"安",改后局之"安"為"焉",含義不同.

    《說文》:"安,靜也." 安靜、安寧、安定當為"安"本意.而這些又都歸于"靜".此正乃老聃說教的核心.帛書、今本中正有"守靜篤"之說.司馬遷概括老子的思想,其中正有"清靜自正". 凡是能夠真正遵崇此四大的,就會"安"、"靜"、"定".因為在以手工業和農業為主的社會里,在經濟上必須遵行自然客觀規律,一點也不能夠違背;而政治上則必須"定于一"(孟子語),老子的話叫"王大",否則就會你爭我奪,戰亂紛飛. 一個候國如果政治上不統一,卿大夫和侯王爭大,那也會國難不已,但首先王必須安靜. 這或許就是"國中有四大安,王居其一安"的含義. 它與帛書"國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的含義不同. 簡本文字只差兩字.卻恢復了老聃的一層深意,凸現了老子的政治哲學,使文意一新.

    第十六章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帛書: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與?虛而不淈,踵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注釋]

    "橐籥",過去多訓為風箱,其實王弼訓為"管樂器"更正確些.

    [譯文]

    "天地之間,它不象一倉庫管樂器嗎?空空虛虛而不彎曲,愈動它就會愈有話說."

    [辨析]:

    此章在今本第5章中間,帛書74章.老聃認為,國家與社會一樣象一樂器,你不動它,不吹它,它就平靜的在那里.一旦動它、吹它,他就有話說了;你愈動,它就話愈多. 動的人自然是侯王,為政者.正象"絕智棄辯"一樣,那時的老子尚未提出"絕仁棄義",所以這里是指智者,辯者之言與私學之言.他們七嘴八,弄的社會不得安寧.到了太史儋時,更發展到懷疑"仁義",不滿"仁義"了,以至有"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的語句.帛書后面加了"多聞數窮,不若守中"的文句,不僅不主張多動多言,更發展到不主張多聽.尤其是出于私欲私利的"仁義"等話語.最好是保持中庸.

    第十七章

    至虛,恒也;守中,篤也.萬物方作,居以待復;萬物員員,各復其槿.

    [注釋]:

    一、"員員",乃極言其多.《說文》:"員,物數也".段注:"數木曰枚,曰挺,數竹曰簡,數絲曰綸,數物曰員."

    二、."槿":柄也,本也.

    [譯文]:"致力心靈的虛無,經常不懈;堅守中庸,一心一意.萬物方興未艾.坐以等待它們的反復;天下之物數不勝數,都要回到它的根本上來."

    [辨析]

    此章在今本16章前半,帛書85章.帛書、今本后增加50多字,發展甚多. 且將"守中"改為"守靜".即侯王應該以清靜為本,絕不妄作,寬容大度,公正無私.簡本則只強調"虛無,守中,靜待靜觀",這可反映了思想認識上的進程,而且反映了時代的差異. 由"守中"到"守靜"正如"絕智棄辯"到"絕仁棄義",由"亡為"、"亡名"到"無為"、"無名"一樣,均是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第十八章、十九章

    其安也,易持也. 其未兆,易侮也. 其脆也,易判也. 其幾也,易剪也.為之于其亡有也,補之于其未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臺,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注釋]

    1.持:維持,控制;

    2.侮:傷害;

    3.判:分化;

    4.剪:剪除,剪滅

    5.亡有:(禍亂處在)萌芽隱蔽之時.

    [譯文]:

    "禍亂未起,事情尚在安定時,容易維持控制.霍亂尚未形成前,容易傷害它.禍亂處于脆弱時,容易分化。禍亂的力量微小時,容易剪滅。防止禍亂要在它萌芽隱蔽之時,補救禍亂要在未亂之前。 合抱粗的大樹;由幼芽兒長起;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壘起來的;萬仗之高,是由腳底下一步步爬上去的."

    [辨析]

    此在今本64章之第一,二節,帛書39,40章. 所謂亂,非指一般的事故,二是指國家的禍亂.這一切要在國家穩定時,禍亂尚未形成或處于萌芽脆弱之時設法消除,防患于未然,補救于未亂.用《尚書.五子之歌》的話說:"怨豈在明?不見是圖."

    第二十章

    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閉其兌,塞其門,和其光,挫其銳,同其塵,解其紛,時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注釋]

    1."智":本字,泛指聰明人及其群體------知識階層。帛書,今本之"知",乃"智"的假借;

    2."之":助詞,相當于"的",帛書和今本所無,此字很重要,有"之"可以解釋全章"可以解釋全章.

    [譯文]:

    "智者不擅自說話,說話的不敢自以為智.堵塞他們的交往,關閉他們的學門,解除他們的紛爭,這叫深奧的同.所以,不能對他們親近,也不能對他們疏遠;不能給他們以利,也不能給他們以害;不能使他們高貴,也不能使他們低賤.這樣才能為天下人珍貴."

    [辨析]

    在今本56章,帛書28章。本章主旨和第一章相同。

    第二十一章

    以正之邦,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畔;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盜賊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注釋]

    1."之":為也,臨也.

    2."法物":法律和刑具

    3."奇":詭詐的方法

    4."畔":違背;

    [辨析]

    此章在今本57章,帛書29章.與之幾"無事"提到第一位,恰與前面的"以亡事取天下"相對應.前一個是"亡",后一個是"無".前"亡事"是指相安無事,有事也不聲張;而后面的"無事",是指諸侯勿生事,勿以己事擾民誤國.《左傳.僖公十九年》:"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則難." 如唐初對老子思想的運用與總結:

    1."...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