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周易悬象最新章节!

役乎坤。兌、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兌。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物生于天,帝出乎震,则万物亦出乎震矣。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茂长,至此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坤也者,地也,地力栽培,万物皆致养焉,为万物致役,故曰致役乎坤,坤西南也。兌、正西,秋也,收敛成实,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兌。兑,西方也,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阴方收而阳未藏,二气薄迫而交争,言阴阳之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蛰闭封藏,劳卦也,封藏,较发散为劳,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故曰:成言乎艮。此解上章之意也。

    说卦传下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坤六子之父母,六子者,乾坤之男女也。此下皆伏羲八卦次第也。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行健也,坤道顺也。震阳动于下也,巽阴入于初也。坎阳陷于阴也,离阴丽于阳也。艮阳升而止也,兑阴升而说也。此八卦之义也。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此近取诸身也,以下皆八卦之象。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此远取诸物也。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荀氏《九家《易》》有“为龙,为直,为衣,为言”;虞氏《易》有“为德,为王,为人,为神,为盈,为甲,为施,为嘉,为好。”何妥有“为刚健”;荀慈集《九家易解》十卷,陆氏作释文,其《序录》列九家名氏:京房、马融、郑玄、宋衷、虞翻、陆积、姚信、翟子玄、荀爽。《文献通考》引陈氏说,谓“汉淮南王聘明易者九人,荀爽尝为之集解”。蔡介夫云:“淮南九人,撰道训二十篇,号九师易。”胡震亨云:“淮南自云:九师有道训二篇,并作荀爽九家也。”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九家易》有“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为邑,为乱。”虞氏《易》有“为理,为事,为大业,为臣,为民,为鬼,为虚,为乙,为梅,为丧,为终,为害,为死,为萃,为土,为器,为晦,为国,为署,为兕虎。”干宝有“为顺”。虞氏有“为师”。《左传》杜注有“为马”。

    震为雷、为龙、为长男、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决躁、为苍莨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为长男”三字补。《九家易》有“为玉,为鹄,为鼓”吴澄:“为玉”当作“圭”;“鹄”当为“鹤”。虞氏《易》有为候,为主,为兄(3)[3],为夫,为言,为行,为乐,为出,为作,为麋鹿。蜀才有为喜笑。《左传》杜注有“为木,为诸候”。《国语》韦注有“为车”。京房论中孚曰:“九二体震互震,故象鸣鹤。”鹤、鹄通字。黄鹤楼以黄鹄山得名是也吴澄说,本京房。

    巽为风、为木、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九家《易》有“为扬,为鹤”吴澄云:“鹤”当为“鸿”,虞氏《易》有“为妻,为处,为随,为鱼,为号,为包,为杞,为白茅,为舞。”

    坎为水、为月,为中男,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通,为盗,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为中男”三字补。《九家易》有“为宫,为栋,为律,为水,为狐,为志,为业”。刺,为蒺藜,为桎梏。虞氏《易》有“为孚,为疑,为后,为蹇,为臀,为酒”。侯果有“为险”,干宝有“为法,为夜”,卢氏有“为车”,《左传》杜注有“为众”。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九家易》有“为牝牛,为飞鸟”。虞氏有“为集,为鹤,为夏,为罔”。马融、王肃有“为矢”。侯果有“为黄牛”。何妥有“为文明”。干宝有“为昼,为斧”,《左传》杜注有“为鸟,为诸侯”。

    艮为山、为少男、为小石、为径路、为门阙、为阍寺、为果蓏、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为少男”三字补。《九家易》有“为鼻,为虎,为狐”。管辂有“为面,为山”。虞氏有“为背,为皮,为尾,为求,为城,为宗庙,为笃实,为小子,为童仆,为狼”。郑玄有“为鬼,冥门”。《左传》杜注有“为言”。

    兑为泽、为少女、为妾、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为羊。其于地也,为刚卤。

    《九家易》有“为常,为辅颊”。虞氏有“为妹,为小,为孔穴,为刑人”。汉史秦火后,汉初已亡。《说卦》三篇,至宣帝时,河内女子伐老屋得之,《隋·经籍志》所载亦然。但今只一篇。或云其二已亡,观汉行说《易》,多有补《传》所未备者,可验。宋儒欧阳修辈辄云:非孔子之书,误矣。朱子《本义》增《九家易》文,符各节下,兹更广他儒所注,以资考索。倘再有闻见,不妨陆续入耳。旧本正有舛错,此为补数字,次序颠倒者,皆正之。

    序卦传上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

    旧本屯者二字,衍文。天地,乾坤也。天地设位,万物充盈。生气郁勃,曰屯。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物之稚也。

    物之方生,蒙昧弱稚,未遂盛壮也。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物方稚弱,宜以饮食养之。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亦争闘之端,故有讼。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讼非一人事,必有众人群辈而后起。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郭京本,比,亲比也,众起必有所比附,同类则相亲也。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上“畜”字亦作“蓄”。比附必有所畜养,义难置之膜外也。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者礼也。

    末句乾注有之,今本缺。物得畜养,然后有礼,礼义生于富足也。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步履舒泰而后安适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泰极则否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否极则须求人,以济艰难。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善与人同众所归也。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满则招损,故尚谦冲。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谦则受益,故生豫乐。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豫顺和平,众所随也。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随者悦服,必有事功。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事功既立,众所推尊,诸人皆在临莅之下,故大也。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大则壮观。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李氏本,作噬嗑者,大观在上,众心服折,故有所合。

    物不可以茍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相合未可径情,故须文饰。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剥也之剥,尽字,讹也,诚能动物,故亨。文胜其质,诚尽去,故不亨。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剥极则复。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复其本来天真,故无妄。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有无妄之心,此非小小比附而已,故可大畜。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物可畜而后可养。

    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养之深则可动,其动必有大过乎人者。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动之太过,终当遇坎而止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陷必有附,丽而后升。

    序卦传下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咸,感也。男女相感,人伦之始,故咸居下经之首。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夫妇之道,终身之托,故宜恒久。

    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

    久居其所,是知进而不知退也,故当遁退。

    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

    屈极必伸,衰极必盛,故退遁之后,终有大壮。

    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

    壮非止境,自此日进不已。盛之极者,衰之渐也。

    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

    进而不已,不知退步,故必有所伤。

    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遇伤而反,人之常情。

    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家道困穷,必至乖戾。

    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

    乖戾不和,必生祸难。

    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祸难之久,终当解散。解者,懈也。懈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懈缓必有疏失,是以招损。

    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损极而生惩创,必受其益。福生于祸,盈生于虚也。

    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益而不已必至满溢,河水流溢,则溃决堤防。

    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

    溃决而去,必有所遇。河水奔流,遇下而止也。

    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有遇合相得之意,则留恋聚集。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群相萃聚,党众援多,最易上达。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升而不已,莫知止足,必将遇困,天道不常盛也。

    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

    困乎上必反乎下,井其最下者,物穷则反也。

    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井久则生瘀浊,故宜改革。

    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鼎能麋烂诸物,使之变革。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

    鼎为宗庙,重器,祭享用之。主此器者,必推长子。

    物不可以终动,动必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

    动极则静,理之常也。李鼎柞本“动必止之”,今本缺“动必”二字。

    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静极则动,理之常也。

    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

    进而不已,必有归宿之处,是谓得其所处。

    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得其所归者有得而无失,终至盛大。

    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穷大者,必失其故居。以其舍近务远,则成去家之旅客。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羁旅无所容身,必有顺入之所。

    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

    相入则浃洽而无扞格,故说。

    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心说,而后泮涣自得,意思萧散,如冰消而流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分离解散,未可过也,当有节度。

    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符节所以取信也,故中心相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之节,不失大义,故多小过。

    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

    有过物之能者,其事必济,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也。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万物无穷,不可尽济,故以未济终焉。

    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乾为阳刚,坤为阴柔,比上坎下,坤一阳升于九五,故乐。师上坤下,坎一阳陷于九二,故忧,失位则忧,得位则乐,物情而恶陷,其大凡也。临上坤下,兑二阳在四阴之内,以大临小,或有所与。观上巽下,坤四阴在二阳之下,以小观大,或有所求也。

    屯见而不失其尾,蒙稚而著。郭京本作“稚”,别本作“杂”,误。

    屯,上坎下震,阳动于下,生机已见,而坎险在前,则生气犹郁,故不失其居,言未离其位也。蒙上艮下坎,坎阳欲升,而外遇艮止,蒙昧稚弱,生气未畅蒙者,物之稚也。然较屯之物之始生序卦,则稍为显著,盖险止曰蒙序卦,屯者物之始生也。蒙以养正,圣功之始,则夫始暗而久彰者,正在此日矣。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震以一阳而居二阴之下者,阳之所始也,始则起。艮以一阳而居二阴之上,上者,阳之所终也,终则止。损上艮下兑,损益之长男而为少女,长女而为少男,盛之始也。益上巽下震,益损之少女而为长男,少男而为长女,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大畜上艮下乾,健而能止,识时务也。无妄上乾下震,动而又健,易致灾也。萃上兑下坤,二阳上萃,萃则聚而不散,阳已得位也。升上坤下巽,二阳下升,升则往而不来,阳性亲上也。谦上坤下艮,内有所止,而外守其顺,轻身以下人也。豫上震下坤,顺居其始而动居其终,懈怠自此生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噬嗑上离下震,颐中有物,其象为食也。賁上艮下离,文明以止,其象无色也,賁以白色受采,是原无色也。兑以一阴居二阳之上,上则为见也。巽以一阴居二阳之下,下则为伏也。随上兑下震,与蛊相反,刚自上来,而居柔之下,动而为人所悦从,是以随焉,随则舍故而从新矣。蛊上艮下巽,与随相反,刚自下上,而柔自上下,柔巽而止,是以事坏,坏则非加整饬不可矣。

    剥,烂也。复,反也。

    剥上艮下坤,以一阳剥蚀于五阴之上,不至摧残不止,是将就坏烂之势也。复,坤上震下,以一阳来复于五阴之下,大有振兴之象,是物极则反之候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

    晋上离下坤,明出地上,是昼象也。明夷上坤下离,明入地中,是光明伤夷,如被诛杀也宋人孙奕《示儿篇》谓:“明入地为暗,疑“诛”乃“昧”字之误。“井上坎下巽,木下水升,是通象也。困上兑下坎,泽涸无水,其相遭遇如此也。

    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

    咸上兑下艮,以少男而下少女,感应之最速者也。恒,上震下巽,以长男而统长女,交道之最久者也。涣,上巽下坎,风行水上,冰解冻释,涣然离散之象也。节,上坎下兑,泽上有水,流湿就下,有所节制而止也。解,震上坎下,动而出险,松缓之象也。蹇,上坎下艮,见险而止,艰难之象。

    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

    睽,上离下兑,二女同居,而不同志,是有乖离睽隔之意,疏外之象也。家人,上巽下离,男女正位,是有和乐亲爱之谊,内之象也。泰,上坤下乾;否,上乾下坤,两卦颠倒,反其类也。大壮,上震下乾,刚而善动,动终欲止也。遁,上乾下艮,健而能止,止遂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大有,上离下乾,柔得尊位,五阳皆从,其象众也。同人,上乾下离,柔居下位,五阳皆应,其象亲也。革,上兑下离,二女同居,实不同志,欲去其故也。鼎,上离下巽,以木巽火,烹饪是司,善取其新。小过,上震下艮,柔得中而刚失位,是过象也。中孚,上巽下兑,柔在内而刚得中,是信象也。

    旅,寡亲也。丰,多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旅,上离下艮,阳刚失位,旅寓于外,则寡亲识也。丰,上震下离,明而善动,势方丰盛,则多故旧也。离火上炎,故曰上。坎水下润,故曰下。小畜,上巽下乾,一阴得位,是为寡也。履,上乾下兑,柔履乎刚,而退让不先,是不处也。在乾下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归妹,女之终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需,上坎下乾,以刚遇险,需以待时,是不进也。讼,乾上坎下,以险际刚,讼以逞志,是不亲也。大过,上兑下巽,本末皆弱,颠危之象也。颐,上艮下震,自求口实,养正之象也。渐,上巽下艮,女归则吉,必待男子而行也。归妹,上震下兑,以少女而从长男,是女之终也。既济,上坎下离,男女当位,是为定也。未济,上离下坎,火不交水,男之穷也。姤,上乾下巽,一阴生于五阳之下,其势渐长,以柔而遇刚之始衰也。夬,上兑下乾,以五刚而决一柔,其势必败,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注释】

    (1)[1]亨:原作“享”,据下文“始而亨者也”,当作“亨”,今改正。

    (2)[2]而:原误作“之”,据上文“知进而不知退”,当作“而”字,今改正。

    (3)[3]为兄:原误作“为凡”,据文义改。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