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周易悬象最新章节!

    第三十一卦 咸

    艮下兑上,泽山咸。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上兑下艮,以少女而说少男。男止于下,女说于上,二人同心,是谓之咸咸,皆也,故亨利贞,取女吉。《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乾父坤母,天地定位,然后流形,男女肇基。艮者,坤母之少男,兑者,乾父之少女,男女相耦,而为夫妇。父子君臣,于此生焉,此人道之始也。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感也。二人相济,咸有心焉,则相感也。咸与(1)[21]恒反,初六柔上,巽变而为兑(2)[22]。九四刚下,震变而为艮。巽反为兑则柔上,震反为艮则刚下。艮为少男,兑为少女,二气感应以相与。艮止而兑说,以男而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相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俱可见矣。凡属有情,无有不相感应者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兑泽在艮山之上,是山上有泽也。莫高于山,莫下于泽,而山气下降,泽气上升,山泽通气,是谓之咸。山虚其量,以受泽气之升,所谓山在地下为谦,在泽下为虚也。虞翻语:“君子于此,以虚心受人。”此人心之所以感也。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以有心而成感,六爻皆有感意。拇是大指也。艮为指,初六艮之下爻未能上感,则感其足拇耳。初与四应,四在外卦。咸其拇者,限其地势之卑,而志不在此,实在外也九四。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腓,腨(3)[23]也足肚,音篆。巽为股,六二巽之下爻,未及股也,则感其腓耳。夫男下女为正,女下男为逆。二五相应,二以长女之位,上于九五,是逆也,逆则凶。安居无求,则吉。盖巽顺也,顺其艮止之分,故虽凶而居吉,以其顺而不害为正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三,巽之中爻,已及股矣。而位居艮终,则当知止,未可随人。咸其股,是执其随,人之常也。艮为僮仆《虞氏易》,义在随人,而此非其时,见几不明,往而必吝。感其股,亦不安于静处也。志在随人,则所执已下也执,持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四兑之下爻,股上脢(4)[24]下,正当心位,以多惧之地,守贞则吉,后悔乃亡。贞者正也,四之正应在初,而后有六二之往,前有上六之来,皆其朋从而至者从者,朋之与也。憧憧于往来之中憧憧,心扰不定也,凡诸朋无不尔思,而非其正应,徒兹扰乱耳,何得不贞。贞吉悔亡,未有误感之害也。憧憧往来,地非九五,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脢,背也。九五位尊,上感其脢,其兆无咎。艮为背,二居艮中,五之正应,宜其相感。而艮止于下,兑说于上,意者所感在脢,而志在于末也上六。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兑为口,辅颊唇舌是也。上六位高,咸其辅颊舌,以兑为口,又为说。咸其辅颊舌者,上六下应九三,滕其口说,以相说也滕、腾通。

    第三十二卦 恒

    巽下震上,雷风恒。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恒卦,上震下巽,以长男而合长女。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其兆亨而无咎,利在守贞。利有攸往,巽顺而震(5)[25]动也。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恒,久也。恒与咸反,九三刚上,艮变而为震;上六柔下,兑变而为巽艮反为震则刚上,兑反为巽则柔下。雷风相与,巽顺而震动,刚柔皆应四刚应初柔,三刚应上柔,二刚应五柔。曰恒。恒,亨无咎,利贞。长男长女,夫妇久于其道也《序卦传》:“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是利有攸往,久而不已,终则有始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荀本二句在此,从之。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皆可见矣。天地万物之情,俱以恒久而亨也。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震雷上动,巽风下入,变而不失其常,是谓之恒。君子以此立,不易其方向,所以法其德恒也。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浚,深也。初六上应九四,地居巽始,宜以渐求恒。而遽欲久要,是谓浚恒,守贞为凶,无所为利。浚恒之凶,以其爻位方始,而所求者深也。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二上应六五,事可悔亡。二五皆中,是谓正应。九二悔亡,以能久于其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九三上应上六,而过时失中,不恒其德,事往而生怨尤。将或承之羞辱,守贞愈吝。不恒其德,则随处而见摈弃,无所容也。

    九四:田无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震为麋鹿,禽也禽者,禽兽之总名也。九四,乾之上爻互乾上爻已为失位,震之下爻未能得中,则田而无禽田,猎也。以地虽恒久,而处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六五得中,下应九二,而恒久其德,是其贞也。守贞妻道,妇人则吉,夫子则凶。妇人贞吉,以其从一而终也。夫子应以制义为正,从妇则凶也制义,制作事宜,以为家德。诸爻皆不宜贞,惟此为吉。《彖辞》所谓“利贞”者,但谓此爻,是乃妇人之利也。

    上六: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上六处震之终,而欲震其恒震剧(6)[26]则凶。以振恒在上六之位,地穷势谢,大无功也。震动则行,利有攸往,故事功可立。动终行止,何功之有?《彖辞》所谓“利有攸往”者,至此无所往矣。

    第三十三卦 遁

    艮下乾上,天山遁。

    遁,亨,小利贞。

    遁卦四阳二阴,阴势方长,身遁为亨。阳大阴小,小者利贞,阴长于内也。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遁亨,身遁而亨也。九五阳刚当位,而下应六二,此与时行也阳居尊位,得时而志行。小利贞,二阴在内,浸而长也。卦爻四阳二阴,阴少而阳多,而多者在外,有日消之形;少者在内,有日长之势。君子见几,不得不遁矣。盖遁在十二辟卦,时当六月,二阴方长,未极盛也。而一长为否,再长为观,三长为剥,四长为坤,皆其必至之事,不容已者。先事预防,不于其极盛之秋,而于其方长之际,是以遁亨。若其小人得志,屠戳忠良,虽欲隐身肥遁,亦已晚矣,何亨之有?则遁之时义,不其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艮山在乾天之下,是天下有山也。二阴渐长,群小兢进,天下无邦,但有高山耳。此哲人隐遁之秋,是谓之遁。邪枉乘权,忠良失势,君子以此避远小人。不恶而严,恶之则祸起,近之则害生。不绝以己正之行,所以避怨也;不假以可犯之色,所以洁身也。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艮为尾《虞氏易》。初六艮之下爻,一阴方生,遁之尾也上为首,初为尾。当此履霜之始,已可惕厉,但象在初凝一阴始凝,议遁尚早,勿用有攸往也。遁危之厉,不过危机方兆,大势未成,虽不长往,亦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艮为皮,巽为绳。六二坤之中爻,坤为牛,其色黄,而上易艮阳,坤象不全,是但黄牛之革也。六二得位,上应九五,而地居艮止之下,未肯顺应,乃执而维之。爻当巽始,用黄牛之革以为绳索,莫之能胜,终得脱亡说、脱通。执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以其艮止而离心,固其志也九三畜臣妾吉,艮止之也。二得艮止,固不上应。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艮为止。九三艮之上爻,意欲远引,止而莫行,势同维系,是为系遁。地当重乾之下,位潜时孤,怀肥遁而遇艮止,未免惊惧,以致有疾。危厉莫宁,固其宜也。而艮阳畜止,下临二阴,畜养臣妾则吉。系遁之厉,以有疾而身惫也。畜臣妾吉,此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九四居互乾之中,下应初六。以初六之好仇,而志怀遐奉,是为遁也。阳为君子,阴为小人,九四阳刚君子也。君子则吉,小人则否。君子吉者,以其好遁则然,而小人否也。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九五上乾之中,下应六二。以六二之嘉耦,而心存高蹈,是嘉遁也,其兆贞吉。贞者,正也。嘉遁贞吉,九五刚中以正志也。

    上九:肥遁,无不利。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上九时穷势谢,见几而作,是为肥遁,无所不利。乾以上刚而有断,巽以下柔而多疑。肥遁无不利,舍巽始而居乾终,但有刚断,无所疑也肥遁,唐以前皆作“飞遁”。《淮南子》:“遁而能飞,吉孰大焉。”张平子《思玄赋》:“欲飞遁以保名。”曹子建《七启》:“飞遁离俗。”飞遁,遁之速也。居上九,故宜速遁,遁以其无所(7)[27]疑。详“肥”乃“飞”字之讹。杨用修谓:“因肥误飞。”则大谬矣。上九阳穷多不利,此以肥遁致利,是即乾元用九,群龙无首之义也。

    第三十四卦 大壮

    乾下震上,雷天大壮。

    大壮:利贞。

    大壮,上震下乾。二阴四阳,阳内阴外,阳大阴小外消内长,大壮小衰。大虽壮矣,而未可用壮,故利于居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阳为大,大壮四阳在内,大者壮也。乾刚而以震动,四阳方长,故壮。贞者,正也。大壮利贞,大者正也。天地之情,正大而己,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阳复于地,则见天地之心。大壮于天,则见天地之情。心隐于内,情开于外,而始终皆同。盖阳主生,阴主杀,好生而恶杀者,天地之德,即其心也。贵阳而贱阴者,天地之性,即其情也。文周传经,孔子作传,扶阳抑阴,千古同辞。圣法天,天法道,自然之符也《老子》:“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震雷在乾天之上,雷上于天也。一阳动于三阳之上,阳气畅发,是谓大壮。《杂卦传》:“大壮则止。”以盛之极者,衰之渐也。壮则动,衰则止,于其动而虑其止,天道不常盛,必然之事也。君子以此处盛满之势,而非礼弗履,不敢用壮。盖以震雷诸侯,而履乎乾君之上,有壮往大过之势,此可观象而惕然者也。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震为足。初九未与坤交,不成足也,仅其趾耳。四阳之始壮,先自趾始,是壮于趾也。初与四彼此孚应,然足壮则可行,趾壮则不可行,而必欲征夺则凶。征,行也。虽有孚信,亦无用也。第壮于趾而寸步不行,则其孚信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二得位,以贞而吉。贞者正也,中则正。九二贞吉,以其位中,是以守正而吉也。《彖传》所谓“大者正也”,正指此爻。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三三阳并进,壮之至矣,而爻在乾终,已失中位。小人于此,则用其壮;君子于此,而用其罔。用罔者,罔用其壮也。守贞则厉,兑为羊,三居互兑之始,是羝羊也羝羊,壮羊也,性好觝。觝兑之刚,故为羝羊。震为苇为竹,位居卦末,有藩篱象。用壮不已,譬之羝羊触藩,羸其双角,适以自困耳。故小人用壮,君子则罔用之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九四当互乾之终,震动之始,以贞而吉,可保悔亡。坤为大舆,一索乾爻成震。震亦为车,震动之势,一往无前。藩篱冲夹,羊角不羸,壮于大舆之輹,谁能御之。藩决不羸,以震阳而尚往也尚,上也。四阳之全以此爻。此一卦之主也。然壮极将止,未可用壮,惟以贞吉,乃得悔亡耳。最之之辞。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兑为羊,六五在互兑之柔,羊也。但阳已壮矣,以四阳而胜一阴,再进成夬,必至之势。五阴一变,则丧羊于疆场之间,不必歧路也。虽丧其羊,而阳进阴退,未为不吉,故可无悔。五居尊位,全赖此羊,而丧羊于易,盖以一阴而统四阳,柔不胜刚,此座难保。虽为得位,而究不相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祥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上六震之终爻,是为藩篱。羝羊触其外藩,藩坚莫决,角羸难脱,不能退后,不能遂前,困于篱下,无所为利,惟宜艰守则吉。以四居震末,动终欲止,而恃其壮往,不知进退,只取困耳,究竟何益?夫壮进为夬,夬进为乾,虽所必得,自有其时,时未至,不可强也。此之用壮,以至后不能退,前不能遂,是不详审时势也。艰守则吉,后至气更,六阳并进,亦瞬息间事,今日之咎,亦不长也。盖大壮在于四阳,六五当壮往之余,阳盛阴危,故有丧羊之虑。至于上六,则强弩之末,不穿鲁缟,壮势欲止矣。《传》所谓“大壮则止”,正在此爻。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君子知命,俟之而己,壮往何用?

    第三十五卦 晋

    坤下离上,火地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晋卦,上离下坤,离日照临君道也,坤地顺承臣道也。君明于上,臣顺于下,而坤马众多,有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之象。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晋,进也。离明出于坤地之上,顺而丽乎大明坤为顺,乾为大明。乾,《彖传》“大明终始。”晋反明夷,六二之柔进而上行于六五,变为离坤。离为诸侯,坤为马。中爻互坎,坎亦为马。坤以三阴而为牝马,则坎以一阳而为壮马。牝壮合群,马大蕃息,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之事康侯,犹《考工记》称“宁侯”义。用,以也。朝觐天子,昼日三接《说卦传》:“离为日”。《杂卦传》:“晋,昼也。”坤之三爻,上接离日,有昼日三接之象《周礼》:“大行人聀,天子三接。”诸侯之礼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离火在坤地之上,是明出地上也。明出日升,是谓之晋。君子以此自昭明德自明明德,法日升以自新也。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初六,坤之下爻,明从地出,此亦晋之始也。是以晋者初与四应,而四止于上,二四为艮,不相援引,势孤与寡,爰有摧如之象,欲进不前,守贞则吉。罔有孚信四止于上,罔有孚信然自安退处,亦裕有余地,可以无咎。晋如而遭摧如,是以独行其正也。裕而无咎,未受晋升之命时命未至,且有待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坎为忧。六二得中,势将晋如,而前阻坎险三五互坎,爰有愁如之象,亦以守正则吉。幸二五同功,五以中女而居尊位,是王母也。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乾为王,六五居中,王者之母也。介,大也,愁可终破耳。受兹介福,以其位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坤为众。六三三阴上晋,坤众皆从,是众允也。顺丽大明,是以悔亡。众允之志,欲上行也晋,进也,即上行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艮为鼠。九四居艮之上,在坎之中,亦有晋如之意。而遇险而止,象同鼫鼠,守贞则厉。鼫鼠贞厉,以其位不当也。蔡伯喈曰:“鼫鼠五能,不成一技。”《说文》:“能飞不能过屋,能緣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所谓五技而穷者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六五明出地上,顺丽乾中,悔可终亡,失当必得。已出坎险,勿用忧恤,凡有所往,吉无不利。失得勿恤,往则有庆也。《彖传》所谓“柔进而上行”者,此爻也。降康侯之锡命,分王母之介福,明德照临,恩光下逮,尽在是矣。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离为牛。上九离,终无所晋矣,则晋其牛角耳。离为甲胄戈兵,前位既穷,无所用之,维用以伐坤之下邑。坤,顺也。邑无违命之人,伐之何辞?若存惕厉之心,则事吉无咎。守贞不改,是吝道也。离本明也,离则荣光远被。而维用伐邑,是其道未光也。盖离以上进为明,处上九晋止明终之位,不自含光养晦,而犹以甲兵肆威陵下,违道而行,何光之有也。

    第三十六卦 明夷

    离下坤上,地火明夷。

    明夷,利艰贞。

    明夷,上坤下离。离明沦夷于地下,是天地向晦之时,国家昏昧之秋,故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利艰贞,晦其明也。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旧本“利艰贞”二句误在“文王以之”句下,从杨氏本正之。(8)[28]

    离明入坤地之中,光华夷灭曰明夷。利艰贞,晦其明也。离为文明,坤为柔顺,坎为险难。文王拘于羑里,大难也。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贞者,正也。箕子,纣王之至戚,而遭幽囚,内难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此古圣人处明夷而以其用者也。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离日在坤地之下,是明入地中也《序卦传》:“夷者,伤也。”《杂卦传》:“明夷,诛也。”诛而伤也。明入地中,光明伤夷,是谓明夷。君子以此莅众,用晦而为明,所为晦其明者,乃所以为大明也。明出地上谓之晋,晋则用明以修身。明入地中谓之夷,明夷则用晦以莅众。君子于明晦之际,无往而不宜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