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最新章节!

    关于《内经》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在课后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因为时间的关系,在这里只能讲一些重点内容。

    《内经》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巨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防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的结晶,为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至今天依然对中医学的医疗实践起着主要的指导作用。像这样能够经受长期实践检验的医学巨著,必然有一种指导思想存在其中,这个思想就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

    《内经》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内经》的自然观、《内经》的生理观、《内经》的疾病观、《内经》的治疗观等方面。

    第一节 《内经》的自然观

    我们是讲求辩证法的,辩证唯物论指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内容不过600字,就有7次提到“万物”这一概念。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这里所谓的“万物”,即是说世界的一切无一不是物质的,这也包括人类本身。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意思是说人固为万物之一,但人在万物中是最宝贵的。

    宇宙充满了物质,因而宇宙的变化就是物质的变化。故《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六微旨大论》又进一步解释道:“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物质世界的变化是极其复杂的,《内经》至少提出了两点认识:第一,物质的变化是可以认识的,如《灵枢·五音五味》中云:“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灵枢·逆顺肥瘦》中云:“审察于物而心生之。”第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的“物化之常”,“常”就是规律。

    以“万物”概括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毕竟还是笼统,古代劳动者通过长期对“万物”的认识,提出了“五行”概念,即万物都由水、火、金、木、土等五种元素所构成。继而又提炼出“五行学说”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自然之五种物质元素所以能够运动变化,是由于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因而万物变化无穷无尽。很明显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这个观点在《内经》中是贯穿始终的。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古代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认识到事物的运动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提出事物对立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见,自然界是无限大的,大到什么程度,我们无从知晓。

    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内经》称之为“阴”与“阳”,阴阳不是平平静静的,而是相互斗争的,故《素问·阴阳别论》中说:“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素问·疟论》中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互为依存的,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双方不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一方转化,叫做“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内经》中的这些认识都含有辩证法的元素。

    历来的唯物论者,都把“天”解释为物质的自然界,人类应该认识自然界,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进而改造和适应自然界。《内经》对此亦有相当的认识,单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篇中,就把客观存在之自然描写得十分清楚。如“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至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素问·咳论》则谓“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即是说人生存于自然界,就要受到自然的影响。那么人在自然界中是何角色呢?人存在于自然界中,便要参与自然界,要作自然界的主人,故《灵枢·玉版篇》中说:“人者,天地之镇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人掌握了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才可以进而改造它、维护它、适应它,所以人为“天地之镇”。

    第二节 《内经》的生理观

    人既是自然物质之一,人究竟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灵枢·经脉》中云:“人始生,先成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中云:“夫精者,身之本也。”中医学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认识到“精”可分为先天、后天两类。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机体的原始物质,《灵枢·经脉》所说的“精”就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的化生,通过血液的运行,以营养五脏六腑;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后天之精不断地转化为脏腑之精,而脏腑之精又不断地补充了先天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先天之精藏于肾,持续地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从而成为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还认为,“气”也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之一,“气”的存在是通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反映出来的,所以又可以把“气”概括为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机能活动。如《灵枢·决气》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又根据“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及其不同的作用,而分别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中医学对“血”的生化来源、生理循环、功能作用等,都有比较精准的认识。如《灵枢·决气》中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本脏》中云:“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这些论述认为,“血”由中焦水谷精微经过生理变化而成,“血”所含的丰富营养,通过“气”的推动而循行于经脉,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所需。这一认识在世界医学史上是居于前列的。

    尤其可贵的是,《内经》对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形体”是第一性的、本原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灵枢·平人绝谷》中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云:“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说,“神”是由精气所产生的。

    关于精神活动的器官,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称之为“心”,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也逐渐考虑到精神活动与“脑”的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中云:“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当然亦无可讳言,其认识还是较肤浅的。汪昂在《本草备要·木部·辛夷》中云:“吾乡金正希先生尝语余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凡人外见一物,必有一形影留于脑中。昂按:今人每记忆往事,必闭目上瞪而思索之,此即凝神于脑之意也。”这比《素问》的认识要进步多了。

    中医学认为,人体中的各个器官组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分工、有合作,彼此关联为一个整体。《素问·五脏生成》中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髪)也,其主脾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肝生筋……在窍为目”;“心生血……在窍为舌”;“脾生肉……在窍为口”;“肺生皮毛……在窍为鼻”;“肾生骨髓……在窍为耳”。《灵枢·本脏》中云:“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这一以五脏为中心,把有关各部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整体观,一直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一理论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都行之有效,成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中医学的生理观之所以具有辩证唯物论的元素,是和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分不开的,其中也包括对尸体解剖观察的实践。《灵枢·经水》中云:“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可见当时对人体和尸体的观察是相当仔细的,这足以说明中医学理论是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产物,中医学以实践为依据是其科学性所在。

    第三节 《内经》的疾病观

    鬼神致病、死生有命的唯心论充斥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内经》的疾病观首先是反对鬼神迷信的。如《灵枢·贼风》中云:“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尽管往往致病的因子是很微细的,不容易被人的五官觉察到,但既然发生了病变,就必定有发病的原因存在,这个原因肯定不是鬼神,故《素问·宝命全形论》明确提出“道无鬼神”的主张,即说在医学之道中绝对没有什么鬼神的存在,宣扬鬼神者便不能叫做“医道”。《素问·五脏别论》亦谓:“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鬼神邪说既被排除,便当明确地找到致病的原因。《灵枢·玉版》中云:“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疾病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而是由致病因子的存在而逐渐形成的。疾病的成因,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补充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化、之变也。”

    人类在长期的与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到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并能适应之。但六气亦随时出现反常的变化,如当寒不寒、当热不热、不当寒而寒、不当热而热之类,这种不正常的六气《内经》称作“虚邪”,最是致病的因素。故《灵枢·百病始生》中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这种“虚邪”即所谓的“六淫邪气”。六淫为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来看,包括了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之类)、物理的、化学的等多种致病因子,这些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便引发疾病。限于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古人虽没有完全看到致病的微生物等,但能用“六淫”概括病邪,既不排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更着重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反应,这样将致病因子与机体反应综合在一起来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方法,仍是很可贵的。

    所谓“阴阳喜怒”,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表现,简称“七情”。在一般情况下,七情本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但是,如果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了大脑生理所能调节的程度,就会引起脏腑气血等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云:“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所谓“得之饮食居处”即指饮食、劳倦所伤。劳动、饮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但如果饮食没有节制,或劳动不适度,就会降低机体的抵抗能力而导致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