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四益易说最新章节!

有此四德,諸卦豈能與《乾》相提並論?考經本四字連文者,外有六卦之多。以《彖傳》考之,六卦或言「大亨以貞」、「大亨以正」,「大」猶可以「元」字釋之。至於「利」字,六卦傳皆無明文。如「屯,元亨利貞」,四字之外,再出「利」字,可知當日經本非四字連文全見。雖《左傳》説《隨卦》四字連文,然傳本據《乾·文言》立説。據經下《彖》言,無「利」字,其證已明。《左傳》之説《隨》曰「元亨利貞」,乃就乾四德以説,所引之文與今本《乾卦·文言》相同。後師據《左傳》有「利」字於《隨卦》,遂補録「利」字耳。四字爲全經綱領,據傳以定經,惟《乾卦》獨全四德。先定此義,然後可以推説後師於六卦皆補「利」字,遂以四德爲諸卦所同有。故四字之義,從漢至今無一定説,必先據傳删去六卦「利」字,然後依經推考,經義乃可互明。

    諸卦名義見於傳説,或一或二,考其文辭,多不相應。 一説正八卦爲元,老陰。老陰所生廿四卦爲亨,陰陽交媾。負八卦爲利,半陰。半陰所生二十四卦爲貞,孤陰孤陽,互相起伏,循環無端。 近人以音義推之,一卦遂至七八説不等。 如《湘潭易説》每以爻辭二字連文,讀爲别解。 今由諸卦而成,諸卦名義先不能定,經何以明?考之諸説紛錯,是爲巨難,群言淆亂,無所折中。今考定經文,以上下經編定次序爲第一義。如《屯》、《蒙》取草昧初開,王道萌芽。《臨》、《觀》爲天子巡守,臨行觀風問俗。《謙》爲周公制禮作樂。以此推之,爲定解。至於六爻爻辭,則多由變出之卦取義。六爻既變六卦,故其義不同。然則定諸卦之名義,宜專就諸卦彖辭,不得拘其爻辭。以爻辭多非本義,猶《春秋》之義以中外爲綱,《詩》之《國風》以南北立界,中外之分,華夷别焉。考《春秋》與《國風》皆雍、冀、兖、青、豫爲中國,荆、徐、梁、揚爲夷狄。《後天圖》即古之《方位圖》也,乾在雍,坎在冀,艮在兖,震在青,一服三男主二岳,華夏之寓焉。兑在梁,離在荆,巽在徐,三女所地皆在夷狄。貴陽賤陰,男女之分,即華夷之辨。考州有九而卦只八,不能分配。坤主西南,不立州。坤土色黄,今蓋以坤統豫州,與乾合爲兩京。父母相配,東西通畿。乾在雍爲元,坤在豫爲華,以兩京統八伯。揚與徐同在東南,今蓋以巽兼統之。《論語》「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海主徐、揚二州,二人同行一路,即以巽兼統徐、揚之義也。

    由一卦六爻變六卦,《左傳》不稱九六,單舉變卦之義。如「《乾》之《姤》」、「《乾》之《大有》」諸爻是也。後人刊定經本,亦有標出諸卦名目者,謂其煩賾,無人推其義例。不知此爲《易》中要義,苟能細心推考,真義可發,誤説可删。惜乎二千餘年,無人與其事,遂致《易》説沈晦。先儒之不就此中推考者,非以爲無關要領,即以爲難耳。不知一卦六爻,父母十六卦生内三爻,共爲四十八卦,外三爻四十八卦,爲客行來。至於四十八身卦本卦六爻爲二三人同來。本卦之義詳於彖,爻辭則多詳客義,而本卦有往之六爻,爲周流六虚。且往别爻之卦,多爲本卦實義。故《左傳》「《歸妹》之《困》」,皆引「《睽》之《歸妹》」爻辭,十 注 元王乃《復》之三爻。「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貞吉 注 」,所以示「南征,得大首」。後人不明此義,乃以爲出於《連山》、《歸藏》。 《左傳》所引傳本多與今本不同,較今本最爲詳明。今各條細爲推考,添出新義數十條,於易學最有大功,此其一也。 蓋一卦變往别卦者,由初而二、而三、而四、而五、而上,各爲類辭,諸卦皆同。六十四卦各往六爻,並爲三百九十二爻。在《左傳》多引變出之爻爲説,此《易》所當急爲表章者也。

    古人重龜輕筮,經乃用筮,不用龜,此一大疑也。案《易》以《頤》爲主,《頤》象龜,得五十之數,與《論語》合者也。《頤》 分爲五,合爲十,象頤,又象龜,所謂「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即空言垂法俟後,非述古。二、五爻兩見經字,所謂「丘頤」,即「上我朶頤」,頤與易音近,義不易爲易,即頤反後不衰之説。經言「十朋之龜」者再。上經言三十卦爲三十朋之龜,下經三十四卦又爲三十朋。推震、艮、巽、兑亦可變爲五十朋。所有六十四卦共爲八龜,名雖爲筮,而龜義亦寓其中。以五十求之則爲龜,以上下經合之爲八十朋。蓋就上經《頤》言曰「十朋之龜」,就下經 注 《小過》飛鳥言之,則爲十鳥之翼 。小過即頤之變體。 所謂顛覆。 一爲飛鳥,一爲靈龜,一上一下,《易》之全經可稱爲十翼,亦可稱爲十朋。明乎十翼即十朋,於易道思過半矣。

    《易》上經十八,下經十八,合爲三十六宫。來氏以下頗多明之。十八者,九之二,六之三,乾坤之合,數十有八變而成卦。 不用《易學啟蒙》筮卦説。 蓋三爻卦以六乘之,合爲十八,故三爻之卦如三千里之九州,一倍重之爲《周易》 注 。周流六虚,如方六千里,立九州,每州方二千里,三倍之爲十二爻卦,如《焦氏易林》,爲萬二千里,爲《歸藏》。五帝之五極,方萬二千里,立九州,每州方四千里,六倍之則爲十有八爻,如《周禮》九服,爲《連山》,爲皇九州之方萬八千里,以六千里爲一州,建方正位,體國經野,有層次差别,故易象亦如之。九州以方三千里爲起點,推其極至於萬八千里。易卦由三爻起首,推之《周禮》六變, 一倍。 《歸藏》十二變, 二倍。 《連内》 注 十有八變, 五倍。 與封州度地之事相合。此《易》之大綱也。 《易林》不止六十四卦,此三易,《周禮》舊説同爲六十四卦,與《易林》不同。

    注  翻:據《莊子·天道篇》,應作「繙」。

    注  此句蓋節引《繫辭上》,原文爲:「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注  十:此字疑有誤。

    注  貞吉:《易·明夷·九三》作「疾貞」。

    注  經:原脱,據上下文意補。

    注  周易:據下文「推之《周禮》六變」,上文「三千里之九州,一倍重之」等語,疑爲「周禮」之訛。

    注  連内:據上下文,疑爲「連山」。「内」爲「山」形近而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