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玫瑰战争史 1377-1471最新章节!

约克公爵理查德和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必须签订契约,即缴纳两万马克,相当于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三英镑六先令八便士,作为保证金,保证接受贵族委员会的判决。对这次仲裁,约克公爵理查德并无信心。既然如此,他就不应该同意接受仲裁。显然,他没有做到绝对的诚实。当然,他也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尽管1454年12月,他还是英格兰王国最有权势的人,但现在他发现自己连上议事桌的资格都没有了。亨利六世立即安排以往的亲信做自己的顾问,约克公爵理查德及其支持者被排挤在外。最终,亨利六世召集上议院的大议事会在莱斯特开会。这一次,约克公爵理查德也在被召集者当中,但他担心亨利六世召见只是为谴责他。

    据说此时,约克公爵理查德前往英格兰北部与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索尔兹伯里伯爵理查德·内维尔会面,并且向他们展开上述一番谈话。这次会面的确切地点不得而知。勃艮第的让·德·沃林认为是在约克城,但几乎不大可能。索尔兹伯里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及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认为,约克公爵理查德要保住自己的权势除了采用武力,别无他法。因此,他们带领一帮家臣和仆役,开始了一场大冒险。他们手下约为三千人。[19]1455年5月21日,他们向亨利六世发出请愿书力表自己对亨利六世的信赖和忠诚,并恳求亨利六世不要偏信奸佞小人的阴险恶毒的勾当,而要承认约克公爵理查德及他们的伯爵地位。[20]同一天,他们从赫特福德郡的韦尔出发。据说,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曾阻止亨利六世看这份请愿书,但此事是真是假已经无关紧要。此时,亨利六世要顾及颜面,就无法满足约克公爵理查德的要求,除非约克公爵理查德放下武器,解散非法武装。1455年5月20日,约克公爵理查德的支持者给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鲍彻送去一封信。信中指出,由于亨利六世对约克公爵理查德的猜疑,约克公爵理查德才被迫拿起武器。这封信很有意思,是以英格兰教会最显要人物、国王首席法律顾问的名义,寻求舆论支持。但1455年5月21日,亨利六世及其军队从威斯敏斯特区赶赴沃特福德,并且在沃特福德过夜。1455年5月22日,亨利六世的军队前往圣奥尔本斯,并且在圣奥尔本斯镇内安营扎寨。约克公爵理查德及其军队,则在圣奥尔本斯镇外弗尔河边的科菲尔德驻扎。[21]

    圣奥尔本斯虽然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城镇之一,但从没有像其他英格兰的自治市那样出名。[22]纵观整个15世纪,圣奥尔本斯隶属于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并且在圣奥尔本斯修道院院长的管辖范围内。这或许是它没有城墙或其他军事防御设施的缘故。圣奥尔本斯修道院不会让镇上的居民或“佃农”像其他城市的居民一样拥有长长的城墙,以免他们由于与外界分离而抱团意识过强。僧侣们期望,在富有强大的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的庇护及天主教教会神圣气息的笼罩下,圣奥尔本斯可免受战争的践踏。但圣奥尔本斯修道院无法使这座小镇免于两次血腥战争,并且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的存在不会减少战争带给镇上居民的灾难。圣奥尔本斯与玫瑰战争的密切关联,可参见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第二次担任圣奥尔本斯修道院院长时的记事簿。这本记事簿是研究玫瑰战争最权威的资料之一。

    亨利六世在圣彼得大街竖起战旗。据估计,他的军队拥有三千名士兵,还有一种说法是“超过两千名士兵”。[23]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也在三千人左右。圣奥尔本斯的入口处设有关卡,对准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亨利六世的军队与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从7时一直僵持到10时。双方试图再次讲和,但约克公爵理查德要求亨利六世交出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因此,双方讲和破裂。亨利六世无疑拒绝交出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此时此刻,只愿上帝不是与他们,而是与我同在。今日,我将与他们开战,不是他死,就是我亡”[24]。

    约克公爵理查德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要求必须诉诸武力。1455年5月22日11时到1455年5月22日12时,他带领自己的军队开始强攻圣奥尔本斯。但托马斯·克利福德男爵守卫在圣奥尔本斯的重要关卡,导致约克公爵理查德进攻受阻。事实上,突破亨利六世军队的防御全靠时年二十七岁、年轻力壮的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就在约克公爵理查德对圣奥尔本斯关卡的进攻完全吸引了守军注意力时,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召集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霍维尔大街上凯茵旅店和方格旅店间的花园。一冲进小镇内,他们就发出“沃里克!沃里克!”的呐喊,作为提醒约克公爵理查德手下士兵加大进攻力度的信号。随后,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的军队与后方包抄托马斯·克利福德男爵的军队里应外合。亨利六世的军队没能抵抗多久,整场战役持续不到半小时便结束了。

    亨利六世的军队不可能顽强抵抗,否则这场战役将拖延更长时间,特别是如果亨利六世的军队深入每家每户,并且在窄巷小道中坚持巷战。但不同于迦太基古城或耶路撒冷的居民,圣奥尔本斯的居民们不会不顾一切死守家园。对他们来说,这场战役是国王带领贵族、家臣对抗大贵族领主及其家臣的斗争,即使是作战双方的士兵也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对这场战役,圣奥尔本斯的普通老百姓似乎并不在意。战火蔓延向他们时,他们便逃离家乡。最终,整个圣奥尔本斯战役阵亡人数没有超过一百二十人。[25]

    似乎只有贵族们才会为生死攸关的原则奋勇作战。从整场战役的死伤者的身份来看,贵族的伤亡最惨重。当然,英俊的奥蒙德伯爵詹姆斯·巴特勒带着托马斯·索普爵士落荒而逃,“丢盔弃甲,懦弱至极”。然而,其他贵族要么视死若归、血战到底,要么负伤离去。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更是战死沙场,其奋勇杀敌的决心远远超过亨利六世。像多数珀西家族成员一样,诺森伯兰郡伯爵亨利·珀西在自相残杀的内战中送命。作为圣奥尔本斯重要关卡的防卫者,托马斯·克利福德男爵与许多骑士和乡绅们一样英勇战死了。白金汉公爵汉弗莱·斯塔福德面部中箭,逃到了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内的避难所。他的儿子约翰·斯塔福德男爵手部中箭。多塞特伯爵亨利·博福特身受重伤,不得不让人用车拉回家。亨利六世孤零零地留在圣彼得大街上,虽然颈部中箭,但即使战败也不愿逃走。最终,亨利六世躲进一间小商人的房子里,直到约克公爵理查德前来见他。

    约克公爵理查德一方死伤寥寥无几,但克林顿勋爵战死,罗伯特·奥格尔爵士率领来自威尔士边境的六百名士兵冲向圣奥尔本斯的集市时不幸阵亡。约克公爵理查德在威尔士边境的军事力量令他在战斗中处于有利位置。由于当时,在整个英格兰,威尔士的轻弓箭手拥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弓箭的优势减少了约克公爵理查德一方的损失。人们应该记得,多年前,理查二世便宣布马奇家族[26]成为他的继承人,并且曾在威尔士边境地区训练了一批忠于他的弓箭手护卫队。威尔士弓箭手并不一定指具有威尔士血统的弓箭手,他们可能来自动荡的边境地区,如切斯特、什鲁斯伯里或赫里福德。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曾记述,亨利六世的士兵大多来自东盎格利亚地区,作战比较温和。[27]

    在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中,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大获全胜。1455年5月22日的战斗中,他赌上身家性命并旗开得胜。约克公爵理查德如果选择再等一天,那么获胜的可能性会更大,尽管最终的战果不会更好。1455年5月23日,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率军抵达圣奥尔本斯。据说,他带来了六千名士兵。紧接着到达的还有什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克伦威尔男爵拉尔夫·克伦威尔和斯坦利男爵托马斯·斯坦利率领的总计不少于一万名士兵的军队。

    亨利六世在一家小商店避难时,约克公爵理查德前来觐见。约克公爵理查德坚称自己和手下都是亨利六世忠实的臣子,这一点苍天可鉴。对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之死,他向亨利六世表示祝贺,并且称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之死是普天同庆的好事。约克公爵理查德毕恭毕敬地护送亨利六世去镇上的王室住所下榻。1455年5月24日,他陪同亨利六世前往伦敦。在伦敦主教的府邸内,亨利六世的寝宿事宜已经被安排妥当。直到1455年五旬节结束,亨利六世都被软禁在那里。约克公爵理查德以亨利六世的名义召集英格兰议会,以便尽快在1455年7月复会。

    就圣奥尔本斯而言,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是一场无妄之灾。对约克公爵理查德手下的大部分士兵,即来自威尔士边境地区和英格兰北方边境的士兵来说,圣奥尔本斯是他们的合法战利品和应得的奖赏。如果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那么圣奥尔本斯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战斗欲望。因此,他们无视约克公爵理查德的管束,四处掠夺。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说,在对圣奥尔本斯镇的这场浩劫中,只有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免遭劫掠。他解释道,这要感谢圣徒奥尔本斯[28]。英格兰王室军队刚抵达圣奥尔本斯时,亨利六世并没有下榻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因此,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士兵的怒火没有殃及圣奥尔本斯修道院的僧侣们[29]。

    在圣奥尔本斯,无论街道还是旷野,到处尸体横布。由于惧怕约克公爵理查德,当地无人敢收尸埋葬。然而,圣奥尔本斯修道院院长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悲天悯人。当听到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和托马斯·克利福德男爵横尸街头时,他勇敢地斥责约克公爵理查德,并且请求埋葬三位大贵族的尸体。经过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同意,三位大贵族的尸体被合葬在圣奥尔本斯修道院教堂的圣母堂内。

    在圣奥尔本斯,约克派取得了胜利。亨利六世几乎沦为阶下囚,并且被囚禁在伦敦。英格兰议会很快复会了。可以推测选举人无论遭受怎样的压力,一般来说都不会对约克派不利。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已经战死。一直以来,他的死是约克公爵理查德实现和平的必需条件。那么,和平为什么没有随之而来呢?

    注解:

    [1] 《政治诗》,第2章,第238页。论时代的腐败。————原注

    [2] 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68页。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97篇。————原注

    [3]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70篇。————原注

    [4] 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69页。————原注

    [5] 1453年,约翰·坎普大主教已经七十四岁。————原注

    [6]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章附录,第336页。————原注

    [7] 詹姆斯·盖尔那德:《帕斯顿信札》,第230篇。————原注

    [8] 直到1455年2月7日,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才被释放。在圣保罗大教堂,约克公爵理查德宣誓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和解,但罗马教皇开解了这一誓言。参见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3页。————原注

    [9]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35篇。————原注

    [10] 詹姆斯·盖尔那德:《帕斯顿信札》,第235篇。————原注

    [11] 英格兰议会原定在雷丁复会。————原注

    [12] 新任英格兰议会下议院议长为托马斯·查尔顿,详见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36页到第137页。————原注

    [13] 1452年,枢机主教约翰·坎普从约克大教区调到坎特伯雷大教区,担任大主教。————原注

    [14]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70篇。————原注

    [15]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47篇(1454年6月8日)。————原注

    [16] 详见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73页。————原注

    [17]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70篇。————原注

    [18]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4页到165页;勃艮第的让·德·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266页。————原注

    [19]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卷,第167页。————原注

    [20]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2篇。————原注

    [21]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3篇;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卷,第167页。————原注

    [22] 皇家特许状由爱德华六世颁发给圣奥尔本斯镇。————原注

    [23]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3篇和第284篇。————原注

    [24]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3篇。————原注

    [25]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5篇。阵亡人数最高估计为四百人。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4篇。————原注

    [26] 即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家族。————原注

    [27]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9页。————原注

    [28] 圣徒奥尔本斯:英格兰第一位殉道者,大约在公约303年左右殉道,另一说他在公元209年殉道,圣奥尔本斯修道院即以这位圣徒的名字命名。

    [29]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73页到第175页。————原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