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玫瑰战争史 1377-1471最新章节!

为彰显新的和谐形势,亨利六世及英格兰王国的贵族们在整座城市进行了盛大的游行。1450年12月18日,亨利六世宣布英格兰议会休会,并且前往格林尼治宫欢度圣诞节。他希望在圣诞假期,人们能忘记审判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一事。1450年年底,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已经被任命为加来总督。这是英格兰国王下面最高的官职。担任加来总督,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只需要偶尔离开英格兰去加来处理当地事务。与此同时,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还被授予英格兰王室内务总管一职。[21]这位不得人心的大臣得宠之势更甚以往。

    博马里斯遗址

    1451年1月20日,英格兰议会重新开会,并且向亨利六世施加了新一轮的压力。亨利六世面临罢免一些不得人心的心腹宠臣。英格兰议会下议院向亨利六世请愿,但显然,英格兰议会下议院的议员受到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唆使。在这些议员中,有人向亨利六世请愿,希望亨利六世罢免其手下最重要的三十名心腹。亨利六世的三十名心腹包括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萨福克公爵夫人爱丽丝·乔叟、考文垂教区兼利奇菲尔德教区主教威廉·布思[22]、过去七年一直是枢密院委员的格洛斯特修道院院长雷金纳德·博尔思[23]、达德利男爵约翰·萨顿四世[24]。迫于英格兰议会的压力,亨利六世将这三十名心腹中的一些人罢免,但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不在罢免名单中。随后,英格兰议会中一位来自布里斯托尔议会的议员托马斯·扬以亨利六世尚无子嗣为由,提议确立约克公爵理查德为英格兰王位法定继承人。在约克公爵理查德看来,提议自己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多此一举。约克公爵理查德是约克公爵兰利的埃德蒙的孙子,安妮·德·莫蒂默的儿子。如果亨利六世没有后嗣,那么约克公爵理查德就是英格兰王位理所当然的合法继承者。看起来,英格兰王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继承人。如果亨利六世拒绝接受请愿,那么表明在他心中,王位继承人还有其他人选。此时,除了博福特家族的分支,在英格兰,亨利六世是冈特的约翰一脉的唯一后嗣。虽然《英格兰议会法案》承认博福特家族的合法婚生地位,但剥夺了这一家族的王位继承权。如果亨利六世驳回托马斯·扬的请愿书,那么如同拒绝约克公爵理查德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诉求。这样,亨利六世就在为博福特家族成员继承英格兰王位铺路。博福特家族的成员中,只有两人具备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一位是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另一位是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已故兄长萨默塞特公爵约翰·博福特的女儿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亨利六世驳回了托马斯·扬的请愿书。他清楚,作为臣子,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碌碌无为,不得人心,整个英格兰王国都迫切希望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退出英格兰政府。然而,亨利六世不仅拒绝将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逐出英格兰枢密院,甚至意欲钦点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为顺位优先于约克公爵理查德的王位继承人。此时,人们开始认为英格兰王国不仅需要重整朝纲,而且需要改朝换代。[25]

    格林尼治宫

    玛格丽特·博福特夫人

    这就是亨利六世拒绝托马斯·扬请愿的后果。亨利六世很可能没有打算断然否认约克公爵理查德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但前提是亨利六世驾崩时没有后嗣。另一种可能是亨利六世打算承认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亨利六世的目的可能只是为避免被迫接受约克公爵理查德担任英格兰王国首辅大臣。一旦约克公爵理查德被宣布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亨利六世就无法忽视约克公爵理查德谋求英格兰王国政府高位的请求。亨利六世和安茹的玛格丽特王后十分忌惮约克公爵理查德,并且决心扶持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就这样,亨利六世拒绝了托马斯·扬的请愿。

    当然,亨利六世的所作所为都在其权力范围内。他可能为自己拒绝托马斯·扬的请愿辩解说,请愿之事考虑不周,亦无必要,自己和王后安茹的玛格丽特仍正当年,尚有希望生养子嗣。从亨利六世的立场来说,这一说辞合情合理,尽管会引起人们的不安,担忧他有意扶持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继承英格兰王位。然而,亨利六世不止拒绝托马斯·扬的请愿。随后,他以各种方式公开谴责托马斯·扬的请愿及其意图。亨利六世一如既往地宠信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他只等1451年6月英格兰议会解散,就下令逮捕托马斯·扬,并且将托马斯·扬囚禁在伦敦塔。毫无疑问,亨利六世很早就想逮捕托马斯·扬,但当时仍处于英格兰议会会期,亨利六世不敢公然侵犯英格兰议会议员的请愿特权。然而,事实上,无论亨利六世何时逮捕托马斯·扬,都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无论托马斯·扬的请愿多么轻率,其言行都没有触犯法律。先不说对托马斯·扬的任意非法监禁,单将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留在英格兰朝堂,就足以说明亨利六世并非真正英明的立宪君主。最初,兰开斯特家族能超越其他王位继承顺序靠前的贵族,登上王位,是因为他们保证依据宪法治理英格兰王国,实现“善政”。专制统治可能无可非议,但如此一来,兰开斯特家族要据此实现王位继承实在是失策。

    1451年,英格兰议会解散后的六个月内,英格兰王国国内风平浪静。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依然是亨利六世的心腹,但英格兰王国政府的治理依然没有改善。法兰西加斯科涅地区仍处在英格兰王国的统治下。法兰西国王查理七世正马不停蹄地逐一攻克英军在加斯科涅的各大堡垒。在英格兰王国国内,正如《帕斯顿信札》的记述,诺福克郡骚乱频发,虽然不致动荡不安,但叛乱连连。各类土地和庄园的诉讼官司不计其数。与此同时,在各郡法院,身份低微的百姓接连控告身居高位之人对自己实行非法“管束”。与以前一样,英格兰王国的财政入不敷出。

    1451年年底,约克公爵理查德在威尔士边境拉德洛城堡四周的领地中度过。在大部分时间里,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都侍奉亨利六世左右。法兰西王国军队夺回吉耶纳地区,加来也濒临失守。约克公爵理查德认为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随时可能怂恿他人指控自己犯有叛国罪。因此,1452年1月9日,约克公爵理查德致函亨利六世,声称自己才是亨利六世“真正忠实的臣子”,尽管对自己而言,亨利六世是位“咄咄逼人的君主”。约克公爵理查德还主动提出愿在圣体圣事礼上对亨利六世宣誓自己的忠诚,但亨利六世没有理会这封信。1452年2月3日,在什鲁斯伯里,约克公爵理查德对当地市民发表演说。他谈及对法兰西战争中英格兰王国遭受的耻辱、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在法兰西战场的接连失利及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对自己的威胁。约克公爵理查德声称:“在亨利六世身边,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不遗余力地想除掉我,诋毁我的出身,剥夺我和我后代的英格兰王位继承权,甚至想剥夺其他与我一样的人的英格兰王位继承权。”[26]即使在英格兰议会及大多数国民的支持下,约克公爵理查德也没能通过宪法除掉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如同后来的查理一世处理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弹劾案那样,亨利六世只解散了英格兰议会,但仍然让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掌控朝政。因此,约克公爵理查德“经过长期胶着与拖延”,决定另辟蹊径。“鉴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完全蒙蔽和控制了亨利六世,英格兰王国危在旦夕。因此,我下定决心,联合我的亲属和盟友,迅速清除奸佞,”约克公爵理查德说道。他的目的是“保卫英格兰的安宁与和平”,但他要“竭臣子的职责”,尽力而为。要完成这件事并不容易,因此,约克公爵理查德打算使用武力。他料想,他的佃户、家臣及骑士、贵族友人会追随他。这些来自英格兰各地的追随者,都曾佩戴过约克家族的徽章,被认为是他的支持者。边境小镇什鲁斯伯里动荡不安,约克公爵理查德的追随者时刻备战,约克公爵理查德就从这里起兵。

    拉德洛城堡

    约克公爵理查德的首次起兵有违和平。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兵力十分强大,估算最少有一万名士兵。[27]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勃艮第的让·德·沃林甚至估算有高达两万名士兵。[28]这个数字曾被公认是正确的。[29]作为这支军队的统帅,约克公爵理查德按正规军的方式整编军队,甚至为其配备火炮。在玫瑰战争中,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至关重要。根据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的看法,亨利六世带领一支多达三万人的庞大军队,准备奔赴前线与约克公爵理查德作战。此时,伦敦城城门紧闭。约克公爵理查德并没有试图以武力强攻。相反,他转向肯特郡,想在这片富裕却叛乱频发的土地碰碰运气。如果说肯特郡的民众曾追随过冒名顶替约克公爵理查德表兄的杰克·凯德,那么他们肯定会追随实力更强大的约克公爵理查德。

    在达特福德古镇附近,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安营扎寨。1381年,沃特·泰勒的叛乱正是在达特福德古镇爆发。约克公爵理查德不愧是位身经百战的指挥官,他的军队行军速度飞快。原本1452年2月中旬前,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不可能离开威尔士,但1452年2月月底,他似乎在达特福德镇扎营。英格兰王室军队驻扎在八英里[30]外的布莱克希思。

    约克公爵理查德率领的军队与英格兰王室军队的一场大战蓄势待发。亨利六世的军队规模庞大,共有三万名士兵。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军队兵力最多不到亨利六世军队的三分之二。此外,肯特郡的民众也没有蜂拥而至,投奔约克公爵理查德,投军人数远低于期望。虽然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兵力也很强大,但他的军队几乎没有得到大贵族的支持。事实上,约克公爵理查德只得到德文伯爵托马斯·德·考特尼和科巴姆勋爵的支持。尽管其他大贵族多数与约克公爵理查德交好,但面对内战,他们退缩不前,转而支持亨利六世的军队[31]。即使是未来约克家族的领军人物,时年二十四岁的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此时也在布莱克希思亨利六世的军中效力。

    沃特·泰勒的叛乱与死亡

    显然,战场的形势对约克公爵理查德十分不利。与此同时,虔信宗教的亨利六世正通过约克公爵理查德信赖的中间人抛来橄榄枝。这些中间人包括温彻斯特主教威廉·韦恩弗利特、伊利主教托马斯·鲍彻[32]、索尔兹伯里的内维尔家族两位巨头,即索尔兹伯里伯爵理查德·内维尔和他的儿子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内维尔。亨利六世派来的中间人与约克公爵理查德展开谈判。约克公爵理查德认为亨利六世的中间人提出的条件十分优厚,接受这些条件是明智之举。因此,1452年3月1日,约克公爵理查德纯粹以臣子身份,身上没有携带武器,头上也没有佩戴头盔,[33]来到亨利六世军队的营地。此时,他已经解散了军队,准备听凭亨利六世发落。

    对约克家族的强大实力,亨利六世了然于心,他不能将约克公爵理查德视为被征服的叛军。因此,亨利六世赦免了约克公爵理查德,并且告知约克公爵理查德将依据起草的起诉书审判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约克公爵理查德与亨利六世言和的前因后果模棱两可。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认为,约克公爵理查德认可了亨利六世的实力,并且在没有得到任何承诺前就前来投降。还有人认为,直到亨利六世承诺赦免其叛乱罪并承诺审判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约克公爵理查德才解散自己的军队。可以确定的是双方对和解的条件必有误解。在错综复杂的谈判中,无论谈判双方达成公开表述还是心照不宣的共识,只要没有签署书面协议用明确的条款确定下来,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全满意。谈判一方如果所得低于预期,那么必然会感到自己上当。无论如何,事实证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并没有受到审判。约克公爵理查德可能由衷地觉得亨利六世没有信守诺言,只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但并没有证据证明亨利六世违背了承诺。在布莱克希思的初次谈判中,约克公爵理查德可能高估了亨利六世的妥协,亨利六世也可能高估了约克公爵理查德的顺从。

    1452年3月10日,在圣保罗大教堂召开的会议中,约克公爵理查德庄严宣誓,不再扰乱英格兰王国的和平,也不再以非法方式对抗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因此,正如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所言:“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暂时从约克公爵理查德手中逃脱了。”[34]约克公爵理查德退居拉德洛。亨利六世十分高兴看到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与约克公爵理查德达成和解,并且在耶稣受难日特赦所有参与近期内乱但向大法官申请赦免的人。[35]这次,亨利六世赦免了约三千人,包括约克公爵理查德、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都拿到了亨利六世的特赦文书。[36]

    未来十五个月内,英格兰王国国内并没有爆发大规模动乱。然而,某些地方依然发生了局部骚乱。通常在郡法院内,有关土地财产的日常诉讼难以得到公平的判决。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奉命回到自己的郡并恢复当地的法治和秩序,“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得到可靠的消息称此地大规模骚乱,敲诈勒索,严重伤人、害人事件频发,便前来彻查”。[37]诺福克公爵约翰·德·莫布雷多次采取行动,意将当地为非作歹之徒绳之以法,但收效甚微。亨利六世治理英格兰西部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埃克塞特到拉德洛尽可能地安抚不满分子,并且在约克公爵理查德的地盘上成功立威。1452年10月,什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率军远征法兰西吉耶纳。直到1453年7月17日卡斯蒂永战役的生死存亡之际,什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的军队一度攻无不克。1453年1月,杰克·凯德手下的一名指挥官在肯特郡发起叛乱,但这次叛乱被平息。1453年3月6日,英格兰议会在雷丁召开会议。在雷丁,英格兰议会中各派的关系不似在伦敦那样剑拔弩张。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划拨军费,以便支付英格兰王室在外驻军军费,如支付英格兰王国在加来驻军的费用。事实证明,这届英格兰议会偏袒亨利六世,从任意批准物资供给及英格兰议会下议院选出的议长就能看出。在这次会议中,英格兰议会下议院选出的新任议长托马斯·索普是兰开斯特家族的一位知名成员。他对英格兰王室忠心耿耿,并且积极为英格兰王室作战。直到后来,他在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中逃跑,参加北安普顿战役。[38]1461年,他被约克家族斩首。这次英格兰议会在雷丁修道院的餐厅召开,并且一直持续到1453年3月28日。随后,到了复活节那天,英格兰议会在威斯敏斯特宫重新开会。会议地点选在伦敦,表明英格兰王室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即使身处伦敦也能掌控英格兰议会。1453年7月2日,英格兰议会再次延长会期,并且定于1453年11月12日在雷丁修道院继续开会,方便英格兰议会上议院议员外出狩猎、下议院议员收割庄稼[39]。但到英格兰议会复会前夕,亨利六世已经精神失常。

    注解:

    [1] 尼古拉:《历史年代记》,第143页。————原注

    [2]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3章,第276页到第277页。————原注

    [3] 托马斯·弗雷德里克·陶特:《国家人物传记词典》,亨利六世,引自法比安:《用语索引》。————原注

    [4]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卷,第249页。————原注

    [5] 详见布拉克曼:《亨利六世》,1732年。引自伊迪斯·汤普森:《约克与兰开斯特之战》,伦敦,D.纳特出版社,1892年,第9页到第15页。————原注

    [6] 查尔斯·欧曼:《英格兰政治史》,第334页。————原注

    [7] 尼古拉:《枢密院会议记录与条例》,第6章,第33页。————原注

    [8] 1453年4月20日,见玛格丽特·帕斯顿致约翰·帕斯顿,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4篇。————原注

    [9] 见1454年1月19日,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卷,第297页。————原注

    [10]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0页到第161页。————原注

    [11] 引自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卷,第103页。————原注

    [12] 托马斯·巴赞(1412——1491),中世纪的法兰西王国历史学家。1447年起,托马斯·巴赞担任利厄西区主教,1450年起担任查理七世的皇家顾问。1461年,由于不愿支持路易王储反叛而遭流放。托马斯·巴赞主要作品是用拉丁文所著的《查理七世与路易十一统治史》。————原注

    [13] 引自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卷,第102页注释。————原注

    [14] 详见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卷简介,第128页。————原注

    [15] 试比较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89篇《国王对各郡治安官的指示》。————原注

    [16] 查尔斯·欧曼:《英格兰政治史》,第350页。————原注

    [17]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42篇。————原注

    [18] 详见汤普森:《约克与兰开斯特之战》,第22页,引自《英格兰议会文件记录》第5章第346页。————原注

    [19] 信函详见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章简介,第84页。————原注

    [20]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48页。————原注

    [21] 威廉·伍斯特:《布里斯托尔史》,第770页。————原注

    [22] 1452年,考文垂教区兼利奇菲尔德教区主教威廉·布思升任约克大主教。————原注

    [23] 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63页注释8。————原注

    [24] 在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和布洛希思战役中,达德利男爵约翰·萨顿四世曾为亨利六世作战。————原注

    [25] 伊迪斯·汤普森:《约克与兰开斯特之战》,伦敦,D.纳特出版社,评论,前言第6页。————原注

    [26]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卷简介,第97页。————原注

    [27]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1页。————原注

    [28] 勃艮第的让·德·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265页。————原注

    [29]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简介,第1卷,第99页。————原注

    [30] 英里,英制长度单位,一英里合一点六一千米。

    [31] 勃艮第的让·德·沃林:《大不列颠编年史》,第265页。————原注

    [32] 在接下来的几年,伊利主教托马斯·鲍彻将成为约克家族的重要支持者。————原注

    [33]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2页。————原注

    [34]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163页。————原注

    [35] 除少数参与内乱的人士,亨利六世特赦了绝大多数近期参与内乱但向大法官申请赦免的人士。————原注

    [36] 约翰·维特哈姆斯蒂德:《圣奥尔本斯修道院记事簿》,第1章,第86页;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章简介,第111页。————原注

    [37]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10篇。————原注

    [38] 详见威廉·斯塔布斯:《英格兰宪法史》,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第3章,第168页。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283页。————原注

    [39] 詹姆斯·盖尔德纳:《帕斯顿信札》,第1章简介,第129页。————原注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