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宫本武藏最新章节!

前突刺。

    “没用的!”

    大喊这一声的人是武藏。武藏如花开一般地行动,拿著短刀拆解三宅的攻势,轻轻伸出长刀直逼三宅的脸颊。

    与其说是武藏出刀,应该说是三宅将脸颊贴上了他的刀锋。

    三宅整个人仰倒在地,无法站起来。同伴赶紧上前照应。武藏稍微瞄了他一眼,丢下一句:

    “敝人马上送药和白布过来。”

    便走进内室,然后拿著那些东西迅速帮三宅包扎。

    这种从容不迫的行动,是以前的武藏所未曾有过的。岩流岛对决之后的武藏,其武术明显地臻于成熟,连带地整个人的性情也有所转变。三宅军兵卫在这场比试之后,不但不记仇还对武藏十分倾倒,成为其门下。或许说这时的武藏已经开始具备感化人的能量了。

    二

    武藏之后来到京都,停留了好几年。这名天才倾心学禅也是在这个时期。

    至于他是否开悟了,不得而知,只能说他的心境又更上一层楼了。

    “自己发明一种技法或悟出一种道理时心中十分惊喜;但仔细思考便会发现,这些其实先人早已道破。”

    他说出这段话大概也是在此一时期的吧。这里所谓的先人,与其说是武术的先人,应该指的是禅学和各种技艺的先人吧。对于武术,根据武藏自己的说法是走在“独行道”上。当他想要更进一步对武术做形而上的思考时,就不得不一探禅学和其他技艺的世界。大概此一时期的他,透过俯身倾听才逐渐认识了大千世界。

    同时他的欲望也跟著变大了。

    武藏已经有了名声。于是他希望能有和名声相符的地位。三十岁的他,武术已经到达一个境界。这时候的他,对世俗的野心已经远远超过自我试炼期对学武的沉迷了。

    他想要出仕。

    关于这一点,他和以前各武术流派的创始人有所不同。

    通常武术总是带著虚无飘渺的感觉。越是深入其心境越能感受到虚无飘渺之感,因此大多数悟道的创始人,离开人世的说法莫衷一是。常常都是用消失在白云中等神仙式的形容,例如伊藤一刀斋也是一样。没有人知道他终老何处。

    另一方面也跟时代有关。

    武术的创始人出现于室町到战国时代,挥舞大刀等武术技术于乱世是不受尊重的。在凭借驰马操长枪或枪炮而战的战国时代,耍大刀不过是小兵的技艺罢了。兵法武术的兵指的是小兵,是小兵的技艺,并非武士的技艺。因此那些创始人就算想出仕,一个没有背景的牢人顶多只能被雇用当个低阶的步兵武士,连骑乘的身分都没有。所以他们不是选择隐居山中,就是遗群索立。

    然而武藏成名已是德川政权的成立期。武术开始受到社会的好评,而且也日益普及,甚至有大名也跟著学习。这时代想出仕,只要凭本事,相信大名也不会贱用吧!

    (尤其像我有这样的武功……)

    武藏当然有如此的自负。只要他愿意,相信细川家肯定会乐于重用他吧。

    可是武藏的野心非同小可,并非只是想当官而已。

    (可以的话,我想成为将领。)

    这是他的想望。

    将领是在战场上领导军队的人,以俸禄来说至少有三千石。三千石以上的官衔,不是物主、物头(译注:相当于部队长的职衔),就是武士大将、足轻大将。

    目前社会对武术家的评价还没有到那种程度。

    通常,大名雇用武术家担任武术指导的职位,俸禄也只有三百石。即便是大大名也只能给到六百石的限度。领有三百石或六百石的人,在战场上不过是个将校,只能指挥一队的士兵。这样并不能满足武藏的欲望。

    他在京都的时候,也常有大名派人来邀约:

    “请问意下如何?敝人主人某某守十分看重武术,也久仰大人的盛名,不知有无出仕的意愿否?”

    武藏总是当下拒绝,不说明理由。他只回答一句:

    “敝人愿意考虑看看。”

    如果他说明理由,对方肯定会被武藏的野心之大所惊吓,甚至认为武藏简直是发疯了。

    当时残存于大坂的前政权领袖丰臣秀赖预期将和德川政权产生冲突,正开始大量招募各国牢人。

    ──我也去应征吧?

    武藏对这件事很有兴趣。如果丰臣家能够推翻江户新政权,武藏或许就能取得三千石以上的身分,论功行赏,甚至成为大名也绝非梦想。

    世人都说:“一旦大坂也发生动乱,大概全日本的战祸将到此为止了吧。”

    关之原战役以来避居乡野、未受到重用的流浪武士和以武艺自豪的人,纷纷前去应征。

    据说,人数高达十万。

    武藏也离开京都南下大坂,踏进了大坂城。

    负责牢人应征事务的是秀赖的家老大野修理治长。曾经是大名的人也进城了。过去当过大将的人,由大野治长亲自面试;至于像武藏这种在关之原战役不过只是低阶走卒的人,则是由治长的家臣面试。

    牢人们根据过去的身分、曾经指挥过多少人等经历来决定职位的高下。

    通称为七将的将官之列,尽是由过去是大名之子的真田幸村、毛利胜永(吉政)、前土佐国主的长曾我部盛亲、拥有万石以上武士大将战绩的后藤又兵卫基次、明石扫部全登等人所占据。武藏在这十万人之中排名如何,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提及过。

    不过对于一生中实际参与过的战争,武藏倒是经常提及冬之阵和夏之阵的战役。

    他在晚年上给细川家领主忠利的上答书(履历书)中写著:

    “年轻时曾出入战场,前后共六次。其中四次都是敝人一马当先。其中经过广为人知,也有证据。”

    写得很笼统。而在《二天记》中写的则是更简短:

    “庆长十九年(一六一四),大坂阵,武藏,军功,有证据。三十一岁。翌年元和元年,落败。”

    可是在有关大坂之阵的历史资料中完全找不到武藏的名字,想来身为低阶武士的武藏,不过只是淹没在大坂城中的一块石头罢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