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新人生观最新章节!

的人生观,必要靠以下三种的生活方式。

    第一是生力饱满的生活──生命的存在,固然要靠生力(vitality),生命的发展尤其要靠生力。生力是生命里面蕴藏著的无限生机,把生命不断向上向外推进和扩大的动力。他虽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却可以长成参天拂云的大树;他虽是一架壁炉里的炉火,却可以吸收很高很远的空气中的氧气,使其发光发热,满室生春。他使人生不停顿、不板滞、不腐蚀,能活泼、能进取、能发扬。有生力的人生是朝气勃勃的,无生力的人生是气息奄奄的。在这两种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愿意选择那种?生力固常因愈发挥而愈增加;但有定向的人生却也应当将其培养和储蓄,不让他随意发泄,以备他积成雄厚的力量,写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第二是意志的生活──在这沉迷沦陷于物质生活的人群中,有几人能实行意志的生活?能领会这种生活的乐趣?不说超人,恐怕要等那特立独行的人罢!非是坚苦卓绝的人,怎配过意旨的生活?因为这生活不是肉感的、享受的。生命的扩大,那能不受障碍,障碍就是意志的试验。意志薄弱的见了困难就逃了。祇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运用生力征服过去。经过痛苦是常事。祇有痛苦以后的甜蜜,才是真有兴趣的甜蜜。但是平庸的人能了解吗?意志坚强的人,绝对不怕毁灭,而且自己能够毁灭,毁灭以后,自己更能有伟大的创造,所以战争是意志的试金石。我常论战争说:开战以前计较的是利害的轻重,开战以后计较的是意志的强弱。这就是胜负的关键!不但是有形的军队战争如此,一切生存的战争也是如此。平庸的、退却的、是失败的锁链,祇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扭开。

    第三是强者的生活──能凭借意志去运用生力以征服困难的生活,非强者的生活而何?我所谓强,是“强而不暴”的强,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强的对面是弱。摇尾乞怜,自己认为不行,便是弱者的象征。强者的象征就是能在危险中过生活。他不但不怕危险,而且乐于接受危险。他知道战争是不能躲避的,所以欢乐的高歌而上战场。他的道德信条是强健、勇猛、无畏、正直、威严、心胸广大、精神奋发。他最鄙视的是软弱、柔靡、恐惧、倚赖、狭小、欺骗、无耻。他因为乐于危险的生活,所以他不求安全。古人说“磐石之安”,但是磐石不是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生活,过一万年有什么意思?况且求安全是不可能的事。安全由于平衡,生命那有固定的平衡?因为你发展,人家也发展,祇有以你自己的发展,来均衡人家的发展,才能得比较的安全。若能如此,才能操之在我。所以他永远是主人,不是奴隶。

    以上三种生活方式,乃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的基础。但是这三种生活方式,必须要连贯起来,好好的调剂和运用,方能达到完善理想的人生。说到此地,我们不能不更进一步,去认识三个精莹而又伟大的力量了。

    (一)理想──理想(ideal)是人类对于宇宙和人生所能想像得到的完善的意境。他尤其是人生的启示,也就是悬在人生前面的灯火,照耀在人生努力的过程上的光明。他不是空想,更不是幻想,因为他的产生是由精辟的思维和伟大的智慧磨荡孕育而来,并且是曾经严格的理则的考验,和丰富的经验的体会过的。人生最容易困顿在现实的溷潴中间,不能振拔,是很危险的事。权审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就是沉沦在现实里面可怕的心理。但是尤其可怕的是近年来青年心理中的所谓“现实主义”。共产党以不择手段的方式,利用青年求得一时满足的心理弱点,到处鼓动一种“现实主义”。弄到青年不顾宿舍里共同的幸福,一转眼就把木床劈来烧开水;不顾实验材料的极度困难,而把实验室的酒精灯点来煮鸡蛋;甚至于烧到教室里的桌凳而弄到大家站著听讲!把求知的工具毁了,入学的目的丢了,祇为了一时的快意和满足!那些遗害青年的毒辣煽动,造成这样可怕的变态心理!这种变态心理的蔓延,最后到了一般的社会,造成一种所谓“吃光运动”!当民国三十七八年间,尤其是在南京上海一带,许多人如疯如狂的把储蓄著可吃的东西吃了不算,还把可卖的东西卖了,由甲地坐火车到乙地,尽量的享受一下。享受过后,并不能“寿终正寝”,于是再来叹气和怨恨。共产党企图颠覆政府,破坏后方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被鼓动到如饮狂泉的人们,却是封锁在铁幕后面过饥饿和奴役的生活了!至于在社会道德上所留的馀毒,更是难于估计。受到这种恶果之后,我们还能不觉悟吗?我们要恢复人性,提高人生,不能不有理想。我们要建设国家,重定世界秩序,更不能不有理想。理想是我们的远景,也就是使我们兴奋而努力的目标。理想是随著时代的进步而舒展的,所以最后的理想总是不能达到;可是正是因为如此,人生的继续,才更有意味。

    (二)智慧──智慧(wisdom)是人生的透视,是一种微妙的颖悟,同时也是这颖悟的结晶。他能笼罩和体会著理性和经验,而从这中间悟到某项的真理。智慧与智力很难严格的划分。智慧常常凭借智力做基础,可是到某一阶段,或某种关系上,他能别有会心。他的效能的发挥,往往在人与人间的关系上,所以历代哲人遗留下来的智珠,也常常是人生哲学里的珍藏。拏当前的问题来作譬喻,制造原子弹是要靠高度的智力,而如何运用原子弹,则需要很大的智慧。在两军相战的时候,可充分运用智力以取得胜利;但是胜利以后,如何可以运用战利的成果,来调整各种国家民族间的关系,以建立世界新的秩序,长期的和平,却更需要很大的智慧。在人事的,尤其是有历史性的重大决定中,有无智慧的成分,关系极为重大,因为许多后果,祇有历史才能证明。智慧在历史上发生的影响尚且如此,在个人生命过程中的重要抉择上,何独不然?

    (三)人格──人格是衡量个人一生生命价值的标准,是某一个人之所以异于他人的特征,也就是某一个人生命连续的维持力,尤其是他道德的生命。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全靠人与人间的信任。信任的基础在于彼此间最低限度的人格的认识。飘忽无定,变化莫测的生活形态,祇见之于小说里的鬼狐,而不当以此衡量人类。摇身一变,朝秦暮楚的人,决不能说是有人格。人之所以为人,就祇靠肉体,仅认躯壳吗?那么,生理学家和化学家可以坦白的告诉你,你的全身祇不过是若干氢、氧、炭、钙等等原子所组成;他们更化身为无数的细胞,这细胞每天的新陈代谢,又以千百万的单位来计算;一死之后,则整个躯体,又大大的解放,还到氢、氧、炭、钙等等原子的原形。这样说来,人固不成人,我也不成我,那还要讲什么做人,更何需什么人的努力?这是唯物史观必有的结论,这也是十九世纪后期许多人祇看见物质科学发达,而受震炫后所得到的感觉。就是梁任公初闻此说,也受震炫。遂有“不惜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宣战”的言论。那知道人生并不是这样片面的、惨酷的、无意义的。人的组合不是片面的,所以肉体之外,还有心灵;形貌之外,还有做人的典型;他整个的生命固然在宇宙的时空系统中有他的真实性,而他生命留下来的事功,更可以长期留传下去,不断的发生辐射性的放射作用,波动和蕴积成为绝大的影响。而人格对于整个生命发生的联系和连续作用,尤为巨大。生命的价值也靠他衡量。说到人格维持生命的连续,使我不能不提到一个不可磨灭的故事,来作说明,当明末松山之役败后,洪承畴也经过一个不屈时期而后降清,嗣受清廷的重用,任为经略。后来黄道周在安霉兵败被俘,绝食七天不死,解到江宁。洪与黄为同乡,想保全他的生命。“使人来言曰:‘公毋自苦,吾将保公不死。’公骂曰:‘承畴之死也久矣!松山之败,先帝痛其死,躬亲祭之,焉得尚存?’”至今黄道周虽死而他的人格尚放光芒,洪承畴降后虽然偷生,但当时他有价值的生命已经中断,因为他早已把自己的人格毁了!

    当然人格是道德的名词。须知价值也是道德的名词。哲学里全部的价值论,就带著道德的含义。尽管有人不喜欢他,要否定他,可是毁灭了他,则整个的人类也随之毁灭,人类的生命也同归于尽。这世界祇有让禽兽和昆虫来住,自不必再有人生哲学了!

    要发挥新人生观以创造新生命、新秩序,必须要先创造一种新的空气,这就要靠开风气之先,和转移一世风气的人。社会的演进,本不是靠多数沉溺于现在的溷潴的人去振拔的,而是靠少数特立独行出类拔萃的人去超度的。后一种的人对于这种遗大投艰的工作,不祇是要用思想去领导,而且要以实行的榜样去领导。看遍历史,都是这样;所尊孔、墨乃是力行的先哲。明季的颜习斋李恕谷一般人更主张极端的力行。就拏近代的曾国藩来说,他帮清廷来平太平天国,我们并不赞成;但是当吏偷民惰,政治社会腐败达于极点的时候,他能转移一时风气,化乱世而致小康,也颇有人所难能的地方。他批评当时的吏治是:“大率以畏葸为慎,以萎靡为恭。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畏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所以当时到了“外面完全而中已溃烂”的局面。他论当时的军事,引郑公子突的话,说是“胜不相让,败不相救,轻而不整,贪而不亲。”他感慨当时的世道人心是“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唯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殊堪浩叹。”他并不如一般人所想像,以为是一个很谨愿的人,反之他是一个很聪明而很有才气的人;不过他硬把他的聪明才气内敛,成为一种坚韧的毅力,而表面看过去像是一个忠厚长者。他凭借罗泽南在湖南讲学的一个底子,又凭自己躬行实践号召的力量,结合一班湖南的书生,居然能转移风气,克定大难,为满清延长了几十年生命。(他转移军队风气的一个例子,很值得注意。他不是说当时军队“败不相救”吗?他以“千里相救”为湘军“家法”,所以常常打胜仗。)一个曾国藩在专制政体的旧观念之下,还能以躬行实践,号召一时,何况我们具有新的哲学深信,当著这国家民族生存战争的重大关头?

    在这伟大的时代,也是颠播最剧烈的时代,确定新的人生观,实现新的生活方式,是最迫切而重要的事。方东美先生说:“中国先哲遭遇民族的大难,总是要发挥伟大深厚的思想,培养溥博沉雄的情绪,促使我们振作精神,努力提高品德。他们抵死推敲生命意义,确定生命价值,使我们脚跟站得住。”当拿破仑战争时代,德国的哲学家菲希特(Fichte)讲学,发表告德意志民族一书,也是这个意思。现在有如孤舟在大海一样,虽然黑云四布,风浪掀天,船身摇动,船上的人衣服透湿,痛苦不堪;祇要我们在舵楼上脚跟站稳,望著前面灯塔的光明,沉著的英勇的鼓著时代的巨轮前进,终能平安的扁舟稳渡。这一点小小的恶作剧,不过是大海航程中应有的风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