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诗经通释最新章节!

    一

    巧言(小雅)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君子信盗,乱是用暴。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尰,尔勇伊何?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释音:且,音疽。幠,音呼。祉,音耻。餤,音淡。共,音恭。邛,音穷。跃,音剔。毚,音残。蛇,音移。麋,音眉。尰,音肿。

    【诗义关键】

    要想了解这首诗,得先知道“既微且尰,尔勇伊何”指的是谁;然要了解这两句诗,还得在《新台》篇找线索,我们且试试看。

    闻一多于《诗新台鸿字说》(见《闻一多全集》第二册)说:“《传》不为‘鸿’字作训,殆以为鸟名,人所习之,无烦词费。虽然,余窃有疑焉。夫鸿者,高飞之大鸟,取鸿当以矰缴,不闻以网罗也。此其一。借曰误得,则施罛水中,亦断无得鸿之理。何则?鸿但近水而栖,初非潜渊之物,鸿既不入水,何由误絓于鱼网之中哉?此其二。抑更有进者,上文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燕婉之求,籧篨不殄’;下文曰‘燕婉之求,得此戚施’。籧篨、戚施,皆喻丑恶,则此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者,当亦以鱼喻美,鸿喻丑,故《传》释之曰:‘言所得非所求也。’然而夷考载籍,从无以鸿为丑鸟者。……今案,诗曰‘籧篨不鲜’,又曰‘籧篨不殄’,鲜、殄皆属鱼言,鲜者,美也。殄借为珍,亦美也。鲜珍为味之美,亦为容貌之美。鱼为鲜物珍物,故诗人即借求鱼,以喻求燕婉之美婿。知鲜珍皆属鱼言,则‘籧篨不鲜’‘籧篨不殄’,犹所得者是籧篨而非鱼耳,鱼与籧篨对举以喻美丑,则籧篨之物,必鱼之同类而品质相反者,则非下文之戚施,亦即蟾蜍者何足以当之?”于是他从《名医别录》证明“虾蟆,一名苦蠪”,苦蠪为鸿之古读。此说甚是。然指的到底是谁呢?我们再从“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的新台与河水上找线索。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六)于滑县白马废县说:“又滑台城,胡氏曰:‘在白马县西南。’……临河有台,故曰滑台。”滑台的地点晓得了,再看谁住在滑台。同书同卷又于鉏城说:“须城在县东南二十八里。《诗》‘思须与漕’,漕……即白马县也。”我们知道仲氏的家就住在须,而须这个地方有台,当时是新筑,故称“新台”,因为它在滑县,后人也就称它为滑台。仲氏与尹吉甫仳离后又改嫁,改嫁的目的在求美婿,想不到所嫁的是籧篨,是戚施。籧篨是虾蟆,戚施是什么呢?《毛传》说“不能仰者”,也就是现在说的驼背或罗锅。改嫁的人像虾蟆,是一个罗锅,不就是此诗的“既微且尰”吗?微,是矮小,尰是罗锅。原来仲氏改嫁的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不就是伯氏吗?到此,我们又有历史证据了。《国语·郑语》说周幽王“侏儒戚施,实御在侧,近顽童也”,所谓“侏儒戚施”原来就指伯氏!三百篇的真实性,更得到一大证明!知道了“既微且尰”的就是伯氏,诗义也就显明了。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不就是尹吉甫的自白吗?“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不就是指派伯氏去征伐西戎吗?“乱之又生,君子信谗”,不就是指《民劳》篇说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然因不听尹吉甫的劝告而终致败逃,他反将罪过加在尹吉甫身上吗?“匪其止共,维王之邛”,不就是指伯氏的谄媚幽王吗?“彼何人斯,居河之麋”,伯氏的家在南燕,南燕不就是临黄河吗?这首诗是咒骂伯氏的,毫无问题。

    【字句解释】

    一章。悠悠,遥遥。且,句末语词。幠,憮之假借;《尔雅·释诂》:“憮,大也。”慎,谨慎。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大幠,予慎无辜。从一开始征伐西戎的诗篇,从尹吉甫为自己辩护的诗篇,知道他是怎样地小心谨慎,怎样地在劝诫伯氏,然而伯氏不听劝告,才产生了大祸,所以尹吉甫说他自己没有罪过。整章的意思就是:遥遥的上天呀!父亲母亲呀!我没有罪,没有过,然而产生了这么大的灾祸。上天开始在发怒的时候,我就没有罪过;上天在大大生气的时候,我也没有过错。

    二章。僭,为谮之假借(马瑞辰说)。乱之初生,指西戎开始作乱的时候。僭始既涵,指皇父任用伯氏而言。伯氏本是无拳无勇的人,而皇父听他的话,任命他为将帅。乱之又生,就是祸乱再生的时候。西戎作乱本来停止了一个阶段,由《民劳》篇可以证明,可是伯氏不听尹吉甫的计谋,让西戎灭犬丘,镐京危亟,皇父作都于向,所以说“乱之又生”。庶,庶几。遄,速。沮,止。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就是皇父如果生气的话,乱也就很快地停止。怎么知道这个君子就是皇父呢?因为皇父这时当着卿士,正在主管战事。祉,喜(《集传》说)。宣公(按马瑞辰误记宣为昭)十七年《左传》:“范武子将老,召文子曰:‘燮乎!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诗》曰:“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之喜怒,以已乱也,弗已者,必益之。’”祉,即作喜解。整章的意思就是:祸乱刚刚发生的时候,谮言已经涵在里边;祸乱再次发生的时候,君子就信了谗言。君子要是生气的话,祸乱也就很快地阻止;君子要是喜欢我的话,祸乱也就很快地停止。

    三章。君子屡盟,就是皇父与伯氏屡次结盟,指他们共拥褒姒、结亲以及派伯氏为将帅等而言。盗,小人。暴,强暴。餤,进。匪,彼。甲骨文中止、足,同字;止共,即足恭,也就是过于恭敬(屈万里说)。邛,病。整章的意思就是:君子与他屡次盟好,祸乱也就长久下去。君子信了小人的话,祸乱也就扩大起来。小人的话非常甜蜜,祸乱也就进了一步。就由于他太恭敬了,国王也就中了病症。

    四章。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就是广大的寝庙是君子建造的。皇父不是作都于向吗?作都必先作庙。秩秩,秩序井然。猷,谋。莫,谟之假借;谟,谋。忖度,揣摩。跃跃即趯趯,跳跃的意思。毚兔,狡兔。整章的意思就是:广大的寝庙是君子建造的。井然有条的大谋,是圣人计谋的。别人的心肠,我可以揣摩得到。跳跃的狡兔,犬可以获得它。

    五章。荏染,柔弱。作庙必栽种树木,寝庙是新建的,树木也是新栽的,故言“荏染柔木”。行言,流言(《群经平议》说)。数,计算。蛇蛇,即訑訑之假借,大言欺世之貌(马瑞辰说)。整章的意思就是:柔弱的小树,是君子栽种的。来来往往的流言,我心里边是有数的。夸大欺世之言,竟能从嘴里说出来。巧话说得像笙中之簧,脸皮也真是太厚了!

    六章。麋,应读为湄;湄,水边。拳,拳头的力量。勇,勇敢。无拳无勇,也就是《小旻》篇“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暴虎须有拳力,冯河须有勇气。职,常。《广雅》:“犹,欺也。”将多,孔多。居,当训为蓄;《论语·公冶长》“臧文仲居蔡”,皇侃《疏》曰:“居,犹蓄也。”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就是做了许许多多欺诈之事,你养的歹徒到底有多少!整章的意思就是:他是什么样的人,住在黄河的边上。既没有拳力,又没有勇气,常常为祸乱的阶梯。既瘦小又罗锅,他有什么武勇?做了许许多多欺诈之事,你养的歹徒到底有多少!

    【诗义辨正】

    《毛序》:“《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作品确是幽王时的,然并不是刺幽王。其他的解说都大同小异,不再陈述。

    二

    新台(邶风)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释音:泚,音此。瀰,音米。籧,音渠。篨,音除。洒,音璀。浼,音每。

    【诗义关键】

    这首诗的意义上边已作说明,不再重复。

    【字句解释】

    一章。泚,鲜明貌。《说文》引作“玭”,“玭,新玉色鲜也。”与《君子偕老》篇“玭兮玭兮”之“玭”同义。燕婉,《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引《韩诗》作“嬿婉”,美色的意思。籧篨,《异物志》“玳瑁如龟……大者如籧篨”,是籧篨为乌龟一类东西。人不以寿死曰鲜;不鲜,不早死(胡承珙《毛诗后笺》说)。燕婉之求,籧篨不鲜,就是本来想求美婿,现在得到了老不死的乌龟。这是讥讽仲氏,同时也是骂伯氏。整章的意思就是:新鲜夺目的新台,在那宽大河水的边旁。本来想求一个漂亮的美婿,现在得到了一个老不死的乌龟。

    二章,洒,《韩诗》作“漼”,云:“鲜貌。”浼浼,《韩诗》作“浘浘”,云:“盛貌。”殄,绝。整章的意思就是:鲜艳夺目的新台,在那宽大河水的边上。本来想求一个美婿,现在得到一个老不死的王八。

    三章。离,通罹。整章的意思就是:设网本想打鱼,现在打到了一个虾蟆。本来想求一个漂亮的夫婿,现在得到了一个罗锅。

    【诗义辨正】

    《毛序》:“《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这首诗原在《邶风》,也就扯到宣公身上。但喻君,怎么可以说“籧篨不鲜”“籧篨不殄”“得此戚施”呢?因为不得其解,大家也就乱猜。姚际恒说:“籧篨、戚施,借以丑诋宣公。《国语》谓‘籧篨不能俯,戚施不能仰’,是也。解者当知其为借意,不可实泥宣公身上求解。郑氏执《尔雅》‘口柔、面柔’之文说宣公,固非;欧阳氏谓‘国人不能俯仰新台’,尤凿。季明德谓宣公始尊大如籧篨,后见齐女,俯而求之如戚施,更鄙亵不堪。”他批评的全对。

    三

    芄兰(卫风)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释音:芄,音丸。觿,音希。遂,音坠。韘,音摄。

    【诗义关键】

    先将首章作一解释,就可发现全诗的意义。觿,是象牙制的解结锥。童子佩觿,就是一个小孩子佩上了觿。能,而(《经义述闻说》)。知,《郑笺》于《隰有苌楚》篇注为“匹也”,此处也是这个意思。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就是虽说佩上了觿,然而比不上我。容,犹摇。遂,通坠。悸,颤动。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就是摇摇摆摆呀,垂带在那里摆动。射箭时的垂带以不摇动为好,所以《都人士》篇赞美南仲的射箭姿态说:“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厉是直的意思。垂带摇摆,就证明箭术不高明。显然这章诗是讽刺一个小孩子的箭术差,然而小孩子的箭术差有什么可以讽刺呢?想想《巧言》篇的“既微且尰,尔勇伊何”,就显出讽刺的意味了。微,是个子矮小,矮小得像小孩子一样,就显出滑稽了。尹吉甫的个子雄伟,箭术高超,他看到伯氏的个子矮小,箭术迟钝,自然要产生卑视的心理,所以说“能不我知”,不能与我匹配。这不是讽刺伯氏与仲氏吗?就以这个意思将此诗作一解释。

    【字句解释】

    一章。芄兰,草名,一名萝摩。支,枝。整章的意思就是:芄兰的枝子,一个小孩子佩上了觿锥;虽说佩上了觿锥,可是箭术不能与我匹配。摇摇摆摆呀,垂带在那里摆动。

    二章。韘,今称扳指。甲,狎,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