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诗经通释最新章节!

    一

    旄丘(邶风)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释音:匪,音彼。褎,音袖。

    【诗义关键】

    先看“旄丘之葛兮”的“旄丘”在什么地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六)于开州(今河北省濮阳县)清丘说:“又旄丘,在州东北。《志》云:即《卫风》所咏‘旄丘之葛’者。”尹吉甫的家住在复关,复关在州的西南,而旄丘在州的东北,换言之,尹吉甫的家乡有旄丘。尹吉甫东征的时候,仲氏住在复关,所以以旄丘之葛来起兴。其次,再看“叔兮伯兮”是对谁的称呼。《诗经》中用“叔兮伯兮”的共有三篇,就是《萚兮》《丰》与此诗。我们曾经讲过《萚兮》篇的“叔兮伯兮”是仲氏对尹吉甫与他弟弟的称呼,因为尹吉甫是老大。这首诗是否也是对他们的称呼呢?再在“狐裘蒙戎,匪车不东”上找证据。狐裘蒙戎,就是穿蒙蒙戎戎狐皮裘的。匪,彼。匪车不东,就是他们的车子不去东边。《大东》篇不是讲“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周)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吗?如此讲来,所谓“匪车不东”者就是指卫人,因为卫人既是西人,也是周人,他们的车不到东边出征。这是仲氏替尹吉甫感到不平,那么,“叔兮伯兮”也是仲氏对尹吉甫与他的弟弟的称呼了。

    【字句解释】

    一章。诞,延之假借;延,长(马瑞辰说)。整章的意思就是:旄丘的葛呀,它的节子真正长呀!老三老大呀,怎么在外面停留那么久呢?

    二章。处,过活。与,通予。以,因。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这是仲氏的想念之辞,担心尹吉甫的生活情形。整章的意思就是:他在外边怎么过活呢?一定有东西给他吧?怎么那么久还不回来呢?一定有个原因吧。

    三章。蒙,通尨;尨,厚。《长发》篇“为下国骏厖”,《荀子·荣辱》引作“为下国骏蒙”。茸,兽毛之细而长者。蒙茸,形容狐裘之毛的厚而细长。《释文》“蒙戎,乱貌”,非是。靡所与同,与《小星》篇“寔命不同”意义相同,都是叹息命运的不好。整章的意思就是:穿蒙戎狐裘的人,他的车就不去东征。老三老大呀,没有人像你们这样苦!

    四章。琐,细;尾,末,形容尹吉甫地位的细末。流离,流离失所、居处不定之义。尹吉甫这一支,本来是从南燕流亡到卫国,现在又去东征,一去就是三年,所以称“流离之子”。褎,袖。充耳,以棉花为之,吊在两耳之旁。褎如充耳,就是棉衣破了,棉花从袖子里跌出来在风里摆动,就像棉花所做的充耳摆动一样。整章的意思就是:细末呀,细末呀,流离失所的人!老三老大呀,袖子上的破棉就像充耳一样!

    【诗义辨正】

    《毛序》:“《旄丘》,责卫伯也。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责于卫也。”这首诗原在《邶风》,就捕风捉影地这样讲,其他说诗的人,也无更好的解释,只好也跟着这样讲。卫国的臣子可以称国君为“叔兮伯兮”吗?

    二

    有狐(卫风)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诗义关键】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六)于开州淇水引《旧志》说:“在临河废县东南五里。”又于白沙渡引《寰宇记》说:“州西南黄河北岸,有古复关堤。《卫风》‘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盖谓此云。”又引《郡志》说:“复关堤在临河废县南三百步。”淇水在临河废县东南五里,复关堤在临河废县南三百步,则复关之有淇水,可得证明。仲氏于宣王八年到十年初夏住在复关,那么,假如说这首诗是仲氏在复关想念尹吉甫的作品,不会有问题吧?

    【字句解释】

    一章。《诗经》中凡言“狐”都是在冬季,如《旄丘》篇“狐裘蒙戎”,《北风》篇“莫赤匪狐”,《南山》篇“雄狐绥绥”,《终南》篇“锦衣狐裘”,《桧风·羔裘》篇“狐裘在朝”“狐裘在堂”,《七月》篇“取彼狐狸”,《都人士》篇“狐裘黄黄”,《何草不黄》篇“有芃者狐”,都是。也就因为是冬季,所以此诗才接着说:“心之忧矣,之子无裳。”绥绥,安行貌。梁,鱼梁。整章的意思就是:安然行走的狐狸,在那淇水鱼梁上。心里实在忧愁呀,他没有衣服穿呀!

    二章。厉,濑之假借;濑,水浅处(《群经平议》说)。整章的意思就是:安然行走的狐狸,在那淇水的浅流处。心里实在忧愁呀,他没有衣带系呀!

    三章。整章的意思就是:安然行走的狐狸,在那淇水的旁边。心里实在忧愁呀,他没有衣服穿呀!

    【诗义辨正】

    《毛序》:“《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集传》说:“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托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姚际恒说:“此诗是妇人以夫从役于外,而忧其无衣之作。自《小序》以‘刺时’解,悉不可用。”其说甚是。

    三

    殷其靁(召南)

    殷其靁,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靁,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诗义关键】

    《诗经》中的南山,曾经无数次讲过就是现今的太行山,在太行山之南、之侧、之下的就是卫国。复关就在南山的东南,这首诗是不是仲氏思念尹吉甫之作就可想而知了。

    【字句解释】

    一章。殷,盛。靁、雷,古今字。殷其靁,就是雷声不停地响。斯,此。违,去。遑,暇。振振,《有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