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功名十字路最新章节!

>
    千代道:“福岛正则小时候被太阁殿下叫做市松,一直是殿下照顾他提拔他。可他如今不一样违背遗训,跟家康大人联姻了么?听说从大坂来人诘问,他回答说,正是为了丰臣家才答应联姻的,还反问有什么错?夫君你跟福岛大人这般深得太阁殿下重用的大名不同,本身就是个丰臣家的局外汉嘛。”意思就是说,所以啊夫君,你得更加自由地考虑事情。千代安慰他,一个区区六万石的大名在这个世间是人微言轻,多想无益。

    “这个世道上的事情,夫君还是暂时忘却的好。”千代很是担心他郁结的心绪。

    初夏,家康夺取政权的动作越来越露骨了。

    反家康的唯一强硬派石田三成,已被削去奉行之职,左迁江州佐和山城。而与家康同时位列大老之职,一直牵制家康权力的加贺大纳言前田利家,已于这年的闰三月过世。

    因此,家康势力独大。他从伏见前往大坂去政敌前田利家处探病时,竟没有去拜见秀赖。伊右卫门听闻此事时,极为震惊。

    (看来家康大人是打算撇下秀赖幼主了。)

    大名们任谁都是这么认为的。

    大坂城内有位豪放之士,叫中岛式部少辅氏种,任直属丰臣家的七手组组头,领两千石(后于大坂夏之阵时,城破自杀)。他跟同僚夜话时曾叹道:“天正时代,在信长公的本能寺事变后,织田家重臣丹羽长秀、池田信辉等许多大名小名都转而投入了秀吉公麾下。而信长公的公子三介少主、三七少主,还有排名第一的大名柴田胜家,以及泷川一益、佐佐成政等人,选择跟秀吉公兵戎相见,但无奈最终都是或死或降。造成这般结果的,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秀吉公是智谋无双之才。如今形势也是一样,秀吉公隐去后,无论是年龄还是官禄,无一能超内府(家康)大人,大家的心思似乎也都朝向了内府大人。就跟秀吉公并未把天下呈交给岐阜中纳言(信长嫡孙秀信)一样,内府大概也不会认秀赖幼主为主公吧。”

    中岛式部少辅偶然间所说的这段时势分析,以及对家康真意的揣测,任谁都赞同,连伊右卫门的见解亦是一样。他们等人都曾在织田麾下做事,后来才转投丰臣家的。之所以他们的俸禄均不甚高,是因为他们并不像浅野长政、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一样是秀吉的亲戚,而且在颇喜俊才的秀吉眼里,伊右卫门等人只是木讷愚钝之人,定然“不可委以大任”。

    无论怎样,伊右卫门是见过两度主家更迭与治乱兴亡的。虽然经验丰富,但在信长时代并未受过重用,秀吉时代的待遇也只是勉强与实力相当。

    (连曾为秀吉所重视钟爱的那些人,如今都只考虑保全自家,常拜访讨好家康。他们都这样了,像俺这般并不怎么受重用的人,还替秀赖幼主瞎操什么心呢?)

    他虽也这么劝慰自己,可因性格使然,怎么都无法释怀。

    “从这种政局里抽身出来,出一次远门如何?回挂川城看看吧,那边需要处理的事情应该不少。”千代提出了一个不错的疗养方法,伊右卫门也觉得是个好办法。

    更幸运的是,因秀吉患病的缘故很多诸侯都长时间未能回故里了,所以很快便传来一道命令:“允许归国。”

    其实,在这道允许归国的政令中,藏着家康的深谋远虑。

    家康在初夏的某日,把丰臣家五位奉行里的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三位,从大坂召至伏见,道:“作为秀赖代官在处理天下政务之中,我意识到一件事。诸位大名在太阁殿下病重期间一直未曾归国,远征朝鲜的大名也大多是回了伏见却未回故里。因此,特许诸位回领国看看,直至明年秋冬。”

    这道政令可谓深得人心,因为各地大名的本地事务都是堆积如山,急需处理。

    “在下代诸位谢大老隆恩!”三奉行道谢退出。可是家康腹中却藏有别的主意————得趁诸侯缺位的好时机,妥善做好一切接管天下的准备。

    总之,此令颁布后,伊右卫门也提出归国的申请并拿到了许可函。

    “千代,加贺的前田利长大人、会津的上杉景胜大人、中国的毛利辉元大人、备前的宇喜多秀家大人他们都要回去呢!”

    “哎呀,他们不都是大老职位的么?”大老里,只有家康自己留下。毫无疑问,他在筹划着什么。

    “不止四位大老,还有三位中老(生驹、中村、堀尾)也一样。这些大人物都归国回乡了,俺们这些小大名更是几乎一个不剩,伏见、大坂都空了!”

    “简直真————”是太明目张胆了!千代后半句批判家康的话眼看就要脱出口,忽然想到此话可能在伊右卫门思想观念中先入为主,于是转口道:“简直真是安静啊,大坂。”

    “是啊,原先大坂城下诸位大名挤挤挨挨,这才起了不少纷争,今后大概会平静很多吧。”伊右卫门所说的,大抵是政治休战这层意思。

    “对啊!”千代并不反驳,虽然她心里清楚所谓政治休战实际上造就了一大段政治空白期,难保家康不会预先埋下大战的种子。

    “俺不在,这里的一切都拜托了。”伊右卫门七月初出了大坂府邸,踏上了远赴挂川的旅程,只千代留守大坂。

    这段留守期间千代可吃了不少苦。山内家重臣大都跟伊右卫门一样,朴素而多少有些木讷,都不喜政治。每次从大坂城来了使者,家臣们都事无巨细拿来跟千代商量:“夫人,这您看如何办才好?”千代也不厌其烦,一一作答处理。可长此以往,她竟有了“山内家女大名”的头衔。

    偶尔来访的望月六平太有次提起这个头衔时,千代听了不由得叫道:“什么呀?!讨厌!”的确是个讨厌的头衔。这样一宣传,就好比把千代推到了看板上,而家主伊右卫门反倒被衬作了无能之辈,对他们夫妇来说,简直是件尴尬异常之事。

    “六平太,是你这样到处去乱说的?”

    “怎么可能!”

    “去把这头衔给灭了!”千代的口气很是严厉。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之前数日,家康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忽然派使者前去大坂城,说“要在重阳佳节拜贺秀赖幼主”。上次去大坂都不屑去拜访秀赖的家康,这次竟要去拜贺————实在出人意料。

    千代毕竟是女人,她感动得泪眼婆娑:

    (内府大人毕竟是位心地善良之人!)

    老臣护幼主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大为感动。不过后来千代才发现,家康是为了某个目的才走的这一步棋。

    家康进入大坂,九月七日那天借宿在石田三成的旧邸。可这天一个谣传在大坂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要趁着德川大人拜贺之机,在殿中刺杀大人。这些居心叵测者就是受加贺前田利长指示的浅野长政等人。

    当然无论是已经归国的前田利长,还是尚留大坂的浅野长政,都十分畏惧家康,想巴结投靠还来不及呢,刺杀之类简直是做梦都未曾想过。

    (谣传可疑啊,难不成是德川大人自己放出的烟雾弹?)

    千代思忖。她叫来乾彦作等家老,吩咐道:“殿中若是出了事,城下便是战场。咱们山内家不帮衬任何一方,只需要部署好人马,保得秀赖幼主的安全便可。铁炮的火绳,千万别弄湿了。”

    家康于九日辰时,带领麾下直属大名井伊、榊原等十二人做好严密防范措施后,登城拜贺秀赖。待面见结束后正要退出————这才是最不安全之时————他们并未从殿堂正门出去,而是选择经走廊大厨房的那条路。

    殿中的各位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之时,家康已来到厨房,立于中央,道:“看那个!”他对部将榊原康政示意。

    当时在厨房正中有一个天下闻名的大行灯,是一丈余长的方形灯塔模样,家康命道:“关东人很少见到这种东西,也让手下们来瞧个新鲜。”于是榊原等人点头受命,连忙奔出,把在本丸外待机的人都领到了中门来。于是为数众多的兵将们鱼贯而入,都朝厨房涌去,到处都给围得水泄不通。刺杀什么的,决不可能。

    趁着这片混乱,家康迅速撤离,下城去了。

    回到伏见之后,他即刻召来五位奉行中的增田长盛与长束正家,道:“大坂城内出现了很多不可不防的谣传,前几天的那件事便是明证。我受太阁托孤的遗命,一定要保得秀赖幼主的安全。万一有人在大坂暗中使坏搞乱,我一直身在伏见也是鞭长莫及啊。若是搬到大坂,那处理政务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我想搬至城内的西之丸。”

    无论背地里的心思如何,表面上是无可厚非的,于是两位奉行答道:“如此甚好,我等这就去准备。”

    九月二十八日,家康搬到了大坂城西之丸。在西之丸面见诸侯的规格形式,也都一一按秀赖所居的本丸做了改变。从此,他成为实实在在的“天下之主”。

    千代留守大坂府邸这段时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最大的事件便是家康入主大坂城西之丸。秀吉的遗言是命家康在伏见替秀赖打理天下政务,可家康以“身居伏见,诸事不自由”为理由,搬到了大坂。听到这个消息时,千代也不由得脸色一变。

    (德川大人想要夺取丰臣天下的心思,渐渐表露出来了。)

    这时其他这样那样的消息也都传到了千代耳中。有传言说丰臣家的官僚集团依然对家康心存疑虑,以滞守江州佐和山城的石田三成为中心的一派,很快就要举兵了。

    ————德川大人是如何处理此事的?他竟硬生生带着德川家诸将入主了大坂城西之丸。毫无疑问是家康占得了先机,因为丰臣家的大坂城是天下第一的坚城,反家康势力也是奈何此城不得。

    (真是让人战栗的高招啊!)

    千代亦是佩服之至。不过给人的感觉,不似秀吉打江山时的那种明快,而是一种森森阴冷。

    其实这里还有一段插话。千代听说“德川大人入主西之丸”时,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是北政所。北政所在秀吉过世后,落发为尼,法号高台院,就住在西之丸。半月前,千代还受邀前往,跟高台院絮叨了许久。

    看到高台院的女尼身姿,千代的心中像是被堵住了似的。

    (天哪!)

    不过她的容貌依旧,更衬得这女尼的装束是多么刺眼残酷。

    “千代,世道又一天天变得不安宁了啊。”身居从一位的高台院语气落寞,“做梦都未曾想到,自己竟会这样度过晚年。”这一句道尽了千言万语。她在女性中官阶最高,而且是太阁的正妻。可大坂本丸住的是秀赖、淀姬母子,自己偏居西之丸。更何况城内的侍臣们都是以秀赖为中心,自然都流露出一种心态,尊秀赖之母淀姬为事实上的大坂城主。

    “来看您的诸侯们,”年长侍女孝藏主在一旁言道,“眼见着越来越少了呢。真是人走茶凉啊。”

    可家康却风雨无阻经常派人前来问寒问暖,奉上一些时令之物。他依旧对曾经的北政所照顾有加,或许是想利用高台院潜在的政治号召力。可对孤独的高台院来说,无论他的心思究竟如何,有这番照顾的情谊已是最大的安慰。

    “千代,太阁不在了,你要多帮衬一下德川大人啊。”高台院清清楚楚说了这样一句。

    还有一事千代后来才知,高台院在听说家康要来大坂后,很快就搬离西之丸,住到京都的三本木去了。看样子高台院是想给家康留出一个可以尽量施展的舞台。

    (不能辜负了高台院大人的期待!)

    千代现在终于下定决心,要把高台院的话当做山内家的行动准则。千代其实早就看清楚了,今后是德川家康的天下。丰臣的诸将自然有各自帮衬与否的自由,但丰臣家正妻高台院都这样积极援助家康,情势就又不一般了。

    淀姬那边千代是绝对不想交往的。或许这也是女性的正常心理。千代对仅作为性工具的侧室这种存在,其实一直是恨得咬牙切齿。淀姬身边有丰臣家执政官帮衬,包括奉行在内的文治派大名,主要有:长束正家、增田长盛,还有佐和山的石田三成。伊右卫门跟他们中的无论谁都无甚交情。而北政所所掌握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武将派大名,跟他不仅是故里乡亲,而且交往也更多。

    千代明白家康拉高台院作后盾,是为了赢得武将派诸将的拥护。但如今高台院都明言叫她“万一若有不测,请站在德川大人一边”。也就是说,山内家这样的小大名从此便有了大义名分,她能安心了。

    年末伊右卫门回到大坂,千代把这些林林总总种报告给他听时,尽量疏导他的情感,以引出他跟自己相同的结论。

    “俺决定了!”千代话音刚落,伊右卫门便大声道。

    “决定什么了?”

    “丰臣家如果有一天闹得两派内斗,俺一定站在德川大人一边。千代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明白了!”千代可爱地点点头。

    “其实啊,根本就无需多虑,武士自镰仓时代起就一直是站在能够保全自己身家的一方。”伊右卫门道。

    有个成语叫做“一所悬命”,“一所”指的是自家的领土,为了自家领土而舍命相护,便是这个成语的原意。这是古代武士们的行为准则,无论天下之主是谁,他们只拥护能帮自己保全领土的主人。平家兴起跟着平家,源氏兴起便跟着源氏,武士们的行为准则的基础就是求得土地的保全。

    “俺竟把这个给忘了。对秀赖幼主的事这样那样想了很多,但凭一个七岁幼童,是保不了俺挂川六万石的,还得跟随德川大人才行。决定了就要有行动,你说是吧?”伊右卫门跟千代说着这些话,脑子也逐渐清晰起来。

    “今后如何帮秀赖幼主自处,这是另外一回事情。若是混淆了这两宗事,就不免会内心动摇,大信念无法筑成,而行动也不干脆利落。”伊右卫门继续言道,“待秀赖幼主成人了,德川大人会把他收作自家大名的吧,就像太阁曾经把信长公的嫡孙秀信大人收作岐阜十三万三千石的一方诸侯一样。”

    庆长五年(1600)元旦来临。

    跟秀吉生前一样,诸侯一齐登上大坂城,拜贺本丸的秀赖,并奉上新年贺词。而后诸侯又一齐转身往西之丸去拜贺家康并奉上新年贺词,那番情景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对诸侯来说,或许拜贺秀赖只是附带的,拜贺西之丸的家康才是真正目的。

    家康接待诸侯贺喜的态度,已经俨然是天下之主的架势了。他还专门请来杂耍等,让来访的诸侯们大饱眼福。诸侯们好吃好玩,好不快活。

    (人心是会变的啊!)

    看着杂耍,伊右卫门不由得思忖。

    (真是时势造人。如今哪个大名都希望靠拥护德川来开拓自家命运。就像曾经秀吉公与明智光秀在山崎大战,大多数织田家诸将都站在秀吉一边,靠秀吉来开拓自家命运一样。)

    不过,来贺的席位上,有个叫藤田信吉的,是上杉景胜之家臣,这次大老远专程从会津赶来。

    (呵呵!)

    不光是伊右卫门,不管谁都对这个会津上杉的使者很是好奇,好多双眼睛都在他身上扫来扫去。这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言:

    (听说上杉景胜为了打倒家康,不惜拿百万石身家做赌注,正暗自备战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与三成遥相呼应,准备从东西双方举兵夹击家康。

    使者是从叛乱之地而来,自然是备受关注。

    “而且啊千代,”伊右卫门回家后对千代说起时,声调里有藏不住的惊讶,“德川大人对那个使者藤田信吉,不但没有丝毫冷淡,而且还好吃好喝招待得妥妥帖帖,就跟对待自己家臣一样呢!”

    “真是不可思议!”千代笑起来。她觉得自秀吉过世后,人都好像变作了狐狸或是狸猫一般。

    “俺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啊,千代?”

    “会津上杉景胜的这位使者藤田信吉,是什么样的人呢?”

    “以前好像听人提起过这个名字来着……”伊右卫门想不起来。不过也不打紧,日暮时分忍者六平太来访。他说他只是前来拜贺新年而已。

    千代觉得正好,便问了问他上杉家的藤田信吉是怎样的人。不愧是六平太,他对此人所知甚多。

    “是经常叛主的小人。”六平太道。

    此人最先是甲州武田家的家臣,受命守护上野沼田的金刚院城。后来转而投入上杉家,中间还有一段时期与信州真田氏暗通往来。之后他又回到上杉家中,居越后一地,当长岛城主,率主家之兵征服佐渡氏;待上杉家转居会津之后,他成了大森城主。也就是说,此人很有能力,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卖主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德川大人明知此人经常叛主,定会小心斟酌。看来是准备利用他一下了。)

    千代判断道。而且她还隐隐约约意识到,这个经常叛主的人,说不定会在如今这番暗云密布的政局里,起到意外的作用,成为搅动政局的导火索。

    数日后六平太再次来访,给千代报告政情:“好像有趣的事发生了呢。”

    原来那位会津上杉家的使者藤田信吉,果然如德川家康所料,跑来卖主乞怜说“上杉景胜正在预谋逆反作乱”。

    “总之上杉家————”按六平太所说,上杉家已经做好了大部分谋反的准备。在领地里到处建设堡垒城,修整军事道路,还到处招兵买马,笼络了大量有名无名的浪人。

    家康对藤田信吉的反叛极为高兴,给了此人无数的太刀、衣装、银子等等,甚至还为他提供了将来的保障,给他解了后顾之忧:“回到你主家上杉那里以后,如果有人揭露你,走投无路之时,你随时都可以到江户来。”

    “真是人心不古啊!”千代叹道,她觉得信吉此人极是讨厌。

    家康能这么顺利招揽信吉,是因为德川家的家臣之中,也有很多原是武田家的遗臣,与信吉的旧知也不少。正是这些老朋友们,带着家康的旨意前去说服他的。

    “总之,”六平太道,“德川大人好像是一直在等上杉氏谋反。上杉氏一举起打倒德川的旗帜,德川便立马请示秀赖公,要带领丰臣家的大名们讨伐上杉。”

    不过,讨伐上杉并非真实的目的。家康最怕的是风平浪静,是和平。若是就此安安稳稳过下去,实际上就是稳固了丰臣体制,而家康自己,将在如今的位置上永不得翻身。得制造动乱。所以家康这才旁若无人般违背秀吉的遗训与法度,去刺激一些大名的反叛之心。

    “反正,德川大人要的就是动乱。”六平太一语中的。只要有动乱,便可以征伐之名展开军事行动,从而一举夺得天下。这才是家康的方针。

    “加贺前田家的那件事,想来也是一样吧。”千代怔怔言道。所谓前田家的那件事,是指在前田利家死后,其子利长当家,却不料无中生有出现谣传,背了个谋反的罪名。如今家康摆出绝不饶恕的姿态,要“讨伐前田家”。这还是去年重阳刚发生的事。

    前田利长十分惊诧,任用巧舌如簧的家臣来家康这里好说歹说,这才渐渐平息了家康的怒气,未能酿成大祸。家康定是觉得这个机会丢得可惜。

    可是,不管对方是上杉也好,前田也好,对家康来说都一样。反正,只要能率领丰臣军团展开军事行动,在军事行动中抢得先机夺取政权,这才是真正要紧之事。

    “如果德川大人开始行动,您家准备站在哪一边?”

    “我们家主对马守有保护六万石领地与整个家族的责任,一定要站在能帮我们保家护院的一方。”千代明言道。她不认为石田三成或上杉景胜有如此能耐。

    不久,伊右卫门因领国事务不得不再次离开大坂前往远方的挂川城。千代也再次接手大坂山内家的外交与各项事宜。可是如今的政局十分紧张,全都维系在东北地区的上杉家身上。千代花了大力气去收集情报,包括上杉家动向、家康意向、诸侯反应、世间舆论等等。

    上杉问题愈加严重起来。

    上杉家使者藤田信吉返程归国时,家康让他带去一句话:“上杉景胜大人是丰臣家的大老之一,我极想跟大人畅谈天下政治,若大人下次来丰国庙(秀吉之庙,后来被家康销毁。明治时期,在原址上建成了官币社)进香,还请顺道来一趟大坂。”

    不过上杉景胜没有去见家康。他觉得若去,定是凶多吉少。只要一踏入大坂,家康可以随便拿个反叛的污名就把他给抓去杀掉了。另一方面,他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事,在若松城下西部,临近佐野川的神指原上大张旗鼓修建新城,而且连大坂人都知道,他为建此城郭,招募了足足八万名劳力。

    三月十三日,正值上杉家亡父谦信的第二十三回忌日,上杉家以大追悼会法事的名义把领国内的大小城主都聚拢到若松城,实际上是要详细研讨攻防战的作战计划。可是这个消息却被家康知道了,告密之人是藤田信吉。

    上杉家察觉很多领国内的情报都已经泄露,怀疑就是从大坂回来的藤田信吉做的好事————杀了他————领国内的此种声音不在少数。于是藤田再也无法独善其身,三月十三日法事当天便逃离会津奔往江户。

    因此,大坂的家康对上杉家的动向了如指掌,他很积极地将这些情报披露给各大诸侯,并邀来毛利辉元、宇多喜秀家等大老,增田长盛等奉行,提出了“讨伐上杉”的主张。大老与奉行们十分惊愕,纷纷以常识论来反驳家康:“太阁离去时日尚浅,更何况秀赖幼主还年幼无知,这种时候挑起战乱恐怕不合时宜吧?上杉家谋反之事也不过是捕风捉影,并非既定事实。要不然先派人前去探个究竟如何?”

    这些意见听来都很正统,家康也无法反驳,于是只好依照他们所说派人前往。

    上杉景胜冷淡回函道:“说我要反叛秀赖幼主?真是蠢啊!我有什么理由反叛?还说我在打造兵器?武士之家当然要打造兵器。看得出来,此事从头到尾定是有个谗言小人(家康)在从中作梗。不如把这位谗言小人揪出来对质一回,事实就清楚了。我虽是大老,但要我此刻跟德川大人共理政事,实在情非所愿。”

    上杉景胜的这番回函可以说是无礼之至,甚至可以看作对家康公然的挑衅。

    (好了不起!)

    千代听说此事时,不由得叹息。

    (真不愧是名将谦信公的血脉,会津中将大人实在了不起。)

    千代眼前浮现出上杉景胜筋骨强健的样子。

    (男人就该如此潇洒!)

    千代看待男性美的基准就在于此。这位会津百万石的家主,哪怕明知自己不敌,也打算抡出铁锤砸向家康脑袋。此番情景完全可以写成一首诗。而那些无法成诗的男子,很可惜,均不在千代的美男子基准之内。

    (我要是男儿身,就要像景胜大人一般有傲骨。)

    她在心底里思忖。不过千代毕竟不是男子,而且还是完全不带一丝潇洒的伊右卫门的妻子。

    (所以我只能选择其他的活法了。)

    她不得不对自己的活法另作打算,另选一种明哲保身、踏实可靠的活法。

    (我只能这样做,只能辅助夫君,把他的能力发挥到极限……)

    上杉景胜的家老之一,直江山城守兼续,写了一封更让人惊愕的信函,通过丰光寺承兑交送到了家康手中。家康在看这封信时,喃喃道:“我到了这把年纪,还从未收到过如此无礼之信!”这是封极长的信函,大意如下:

    “说我家主人景胜反叛丰臣家,这简直就是蠢不可言。家康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到底是景胜有异心,还是家康表里不一,世间自有公平论断。”

    另外,“说我们收罗武器也很可笑。或许那些大坂京城的惫懒武士们喜欢收集茶具等唬人的玩意儿,可我们是乡下武士,长枪铁炮弓箭才对胃口。风俗习惯不同罢了。总之,天下知名的那位(家康),说的话掉价得很。”

    文中还用“可笑之至”一词来嘲弄家康。家康曾经要上杉景胜“即刻前来大坂”,理由之一是“因为有提议说不得不再度出兵朝鲜”。他回信中称,那很显然是无中生有骗孩子的玩意儿,“出兵高丽云云,不过骗人的伎俩而已,可笑之至”。

    总之,景胜是打算发起“义战”来对付准备盗取丰臣天下的家康。这种信,只谈利害关系是无法写出来的。在他们心中,大概正义之火正熊熊燃烧。

    这篇“挑战信”递到家康手中时,举世骚然。

    “我要替秀赖幼主讨伐上杉!”家康如此言道。丰臣家中老、奉行们异口同声劝家康不要亲征奥州,可家康不听,只道:“若非亲征,公仪(丰臣政权)之威何在?”对家康而言,这可是等待已久的良机。

    这日渐紧迫的局势,千代每天都详细记录下来,并令飞脚紧急送往挂川的伊右卫门处。

    六月二日,家康以丰臣家大老之尊,命令自己领国内诸将:“七月下旬前往奥州征伐上杉,诸位务必做好出征准备。”他同时也给大坂的诸将下达命令:“请急速返回各自领国,并做好出征准备。”

    “战事临近了!”千代对家老乾彦作道,说时身子不免战栗。

    “不过————”乾彦作却好像并不当回事儿,“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只是个会津百万石的大名犯上作乱而已。以天下之兵征讨,定然稳操胜券。”

    “彦作君,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事件是导火索,会引起天下动乱的。”

    不久,挂川的伊右卫门来信写道:“这边毫不懈怠,已准备完毕。特别是兵粮储备,足够守城三年之用。”

    不愧是伊右卫门,做事小心谨慎,面面俱到。一般来说,城内粮仓的兵粮若有两年的储备足矣。而且远州之地不会成为战场,守城的设定也太过牵强。

    他还在信末写了一句:“若有提议,请告知。”于是千代当天夜里就提笔回信,道:“内府大人所率之军都将从东海道挂川通过。三年的兵粮全都用来接待他们吧。诸将的宿舍,也要在各个村落里事前安置好。挂川城自然是用以接待内府大人下榻,不妨把本丸全部让出来交与大人。还有德川家旗本们,也要好好招待,设法让他们都在城内安顿妥当。”

    把本丸全部让出,是明显有悖武将常识之事。千代的理由是:“既然抱定决心跟随德川大人,那就万事都做得彻彻底底一些。”千代认为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有把整个城郭都让与家康的觉悟才最为重要。

    “此番战乱无论结局如何,其性质始终是个决定天下大势的分水岭。”千代写道。乱世之局,若是不能走一步看数步,终将会祸及自身。

    “此番战事,主宰着山内家的沉浮。”千代继续写道,“既然把宝都押在了家康大人身上,那就全身心投入下注的一方好好干。”

    迄今为止,明确表态站在家康一方的诸位大名,大都是受过秀吉眷顾的武将派。东海道上的各城大名,包括山内家,大都是持中立的态度。千代想说的,就是丢弃这种中立态度,明确站在家康一方。

    放眼当今,即便不舍得抛弃中立,大概这天下形势也是容不得中立者存在的。

    注释:

    【1】 大老:丰臣秀吉所设置的职位名。为辅佐年幼的丰臣秀赖,秀吉任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卒后由上杉景胜代替)、宇喜多秀家为五大老。

    【2】 五山:禅家寺庙的最高等级。

    【3】 八幡大菩萨:即八幡神。是最早的神佛习合神,原本是大分县的宇佐地区所信仰的农业神,781年被当做护佛教、护国之神,并加赠了大菩萨的称号,此后多被各个寺院请去做镇守之神。平安末期以后,更被赋予了武神、军神的内涵。

    【4】 乱舞:中世以后,在表演能乐时的跳的舞称作乱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