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朝霞最新章节!

    423

    [Pütz]自14世纪以后天主教教堂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响起的钟声;钟声对应于以“万福玛利亚”开头的三次祈祷中的某次祈祷以及对应于圣经中的一节,并被看作是一种民众祈祷,早晨是纪念复活,中午是纪念钉十字架,晚上是纪念基督变成人。 [259]大沉默。————这里就是大海,在这里我们能忘掉城市。尽管刚好在此刻响起了它那“万福玛利亚”的钟声(Glocken des Ave Maria)  ————那于昼夜交替时分响起的阴沉的、愚蠢的,但却甜美的喧闹声————但是也就只那么一瞬间而已!现在一切都归于沉默!大海躺在那里,苍白而闪烁,它不能说话。天空用红色、黄色和绿色玩起了它那永恒的、无声的黄昏游戏,它不能说话。小的礁石和岩石带冲入大海中,仿佛为了找到最孤寂的所在,它们全都不能说话。这突然降临的巨大的缄默,美丽,忧郁,同时充满我的心。————啊,这缄默之美的闪耀!它可以说得多么好,也可以说得多么恶,如果它愿意!它被捆住了舌头,它脸上带着痛苦的幸福,这是一个诡计,目的是嘲笑你的同情!好吧!这样一些力量的嘲笑并不会让我羞愧。但是,自然,我可怜你,因为你不得不沉默,即使仅仅是你自己的恶毒捆住了你的舌头:是的,我因为你的恶意的缘故而可怜你!————随着大海越来越寂静,我心再一次充满:它害怕一种新的真理,它也同样不能说话,倘若这时嘴里对着这无言之美呼喊出什么,它就一同嘲笑自己,[260]它享受自己的沉默所有的甜蜜的恶意。说话,甚至思想,在我眼里开始变得可恨:在每个词语背后,我不都听见了错误、幻象和疯狂在发笑吗?我岂不要嘲笑我的怜悯?嘲笑我的嘲笑吗?————啊,大海!啊,黄昏!你们是坏的教师!你们教人如何不再成为人!他应该委身于你们吗?他应该像你们现在这样苍白、闪烁、沉默、阴森神秘,栖息自身之上?超越于自身之上吗?

    424

    真理为谁而在此。————直至现在为止,谬误都曾是安慰的力量:现在人们期待被认识的真理有同样的作用,而且已经等得稍微有点久了。但是,若真理恰好无能于此————也即安慰,那又如何?这究竟是不是反对真理的一个借口呢?这些真理与痛苦、萎缩和生病的人的状态有什么共同之处,以至于它们必须恰恰对他们有用呢?若一植物被发现无用于病人之康复,人们并不以为植物的真理就被反驳了。然而,在较早的时代,人类为世界之目的的信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毫不犹豫地假定,知识所揭示者无不应该对人有益、有用;甚至不能也不可以有别的东西存在。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一切推出如下定理,即作为整体和相关联之物的真理,仅仅是为强大的同时又无害的、充满欢乐同时又充满和平的灵魂(如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灵魂)而在此的,大概也唯有像这样的灵魂才会去寻求真理:因为其他人,[261]尽管他们依然自豪于他们的心智及心智之自由————但他们并不寻求真理,而只为自己寻求治疗的药物。因此,如下的事就发生了,即他们在科学中找不到任何真正的欢乐,只能谴责其冷漠、枯燥、非人性:这是病人对健康人之游戏的评价。————希腊诸神也不懂安慰;最终当希腊人也统统生病时,这就成了这样的神没落的一个理由。

    425

    [Pütz]道德之无资格作为一个统一的、要求普遍效力的权威机构,原因已经在其复数化中了。 我们这些流放中的神。————通过关于其起源、独特性、命运等错误观念,以及通过根据这些错误观念而提出的各种权利要求,人类使自己得到了很高的提升并一再重新“逾越自己”(selber übertroffen);但也正是通过这些错误,无数的痛苦、相互迫害、怀疑、误判,以及个人的种种内忧外患,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各种道德(Moralen)  的结果是,人已经变成了一种受苦受难的造物:而由此换来的不外这样的感觉,即好像对这个地球来说,人根本上是太好了,太重要了,他只是暂时停留于此。“受苦的傲慢者”暂时始终还是人的最高类型。

    426

    [Pütz]根据古代的颜色理论,比如德谟克利特的颜色理论,希腊人只区分四种颜色:白、黑、红和绿,这四种颜色分别由不同的原子形状造成。(关于最新的研究进展参Andrea Orsucci的论文《希腊人颜色感觉的发展》和L. Geiger 、H. Magnus的《语言学考古:关于〈朝霞〉第426节的一个评注》,载《尼采研究》22,1993,页243——256。) 思想者之色盲。————我们必须承认,希腊人对于蓝色和绿色是完全盲目的,前者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深棕,后者则是一种黄色,因此,他们眼中的自然必定非常不同于我们所看到的自然  。(例如,他们用同一个词描述黑发的颜色、矢车菊的颜色和地中海海水的颜色,[262]或用同一个词描述青翠植物的颜色、人的皮肤的颜色、蜜的颜色、黄树脂的颜色:他们的大画家只用黑、白、红、黄这几种颜色再现他们生活的世界的色彩。)————对于他们来说,自然必定是多么不同,而且也必定要被移动多少才能更接近人类,因为在他们眼中,人类的色彩在自然中也占上风,就仿佛沉浸在人类的色彩苍穹中!(而实际上,与所有其他颜色相比,蓝色和绿色才最能使自然脱去人类的色彩。)基于这种缺陷,使希腊人出众的那种游戏的轻松得以高度发展,也即自然进程被视为神和半神,那就是说视为类人的形态。————但是,对一个更进一步的猜测来说,这可能只是个隐喻。每个思想者用来描绘他的世界和每一物的颜色,比现实存在的颜色要少,他对某些特定颜色是盲目的。这绝非仅仅是一种缺陷。由于这种接近和简化,他把色彩的和谐看进了事物中,这种和谐能够具有一种巨大的魅力,能够构成自然的一种丰富。也许这正是曾经的那条道路,在这条路上,人们才学会了在此在的光景中享受乐趣:也就是说通过如下方式,即这个此在首先是在一种或两种色调中,由此是和谐地展示给他们的:在能够转而从事更多的色调之前,人类似乎只练熟了少数的这几种。甚至直到今天,许多人还在费力地试图走出某些特定色彩的盲目,以便进入一种更丰富的看和更丰富的区分: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找到了新的乐趣,而且也始终不得不放弃和失去以前的某些乐趣。

    427

    [Pütz]作为巴洛克艺术之继起风格的洛可可园林,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力求人为美化未经雕凿之自然的愿望上。然而它放弃了巴洛克园林的宏伟特征和华丽——庄严的特点,以有利于同级别的、更小的园林部分之间的一种并置,并通过装饰手段来强调其舒适惬意的魅力。 [263]科学之美化。————洛可可园林  来自这样一种情感:“自然是丑的、荒凉的、单调的————来!让我们美化它(embellir la nature)!”同样,所谓哲学也总是来源于这样一种情感:“科学是丑的、枯燥的、冷酷的、困难的、艰苦的————来!让我们美化它!”像所有诗歌和艺术一样,哲学首先想使人得到消遣,但却是按照其固有的骄傲,以崇高和超然的方式,并且是为使少数特别心灵得到消遣。为创造这样一种园林,使其像那些“普通”园林一样,主要魅力在于一种视觉幻象(通过诸如亭阁、远景、假山、曲径、飞泉等,这些词汇便于譬前性地传达);选取科学的某些内容,配上种种奇光异彩,搀上大量不确定性、非理性和幻想,使人们徜徉其中宛如置身“蛮荒自然”,但却没有辛苦和无聊,————这是不小的野心:有此野心者甚至梦想着,借此使在过去的人那里充作最高种类的消遣艺术的宗教成为多余。————这一过程日渐发展,总有一天会达到其高潮:现在我们已经听到一种反对哲学的声音,这声音呼喊道:“回到科学!回到科学的自然和自然性!”————也许,一个时代由此开始了,对这个时代来说,最强有力的美恰恰只能在科学的“野蛮、丑陋”部分中去发现,就像自卢梭起,人们才突然发现对高山和荒原之美的感受力。

    428

    [Pütz]在此,尼采把例如以拉罗什富科为代表的道德家类型与他自己的经验区分了开来。在此强调的重点首先在于,更深刻地切入的知之生产性(“虚构”和“不羁的幻想”)与浅显措辞(“证明观察事实”)之间的不同。 [264]两种道德家。————某一自然规律的最初发现和完整认识,也就是说,该规律的证明(引力之证明、光反射证明、声反射证明等),与该规律之解说是完全不同的事,需要完全不同类型的心智。同样,那些认识和描述人类道德规律和习惯的道德家————一些具有敏锐的眼睛、耳朵和鼻子的道德家————与那些解说它们的道德家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后者首先必须是善于创造的(erfinderisch),并且拥有不受洞察力和知识约束的想象力。

    429

    新的激情。————为什么我们害怕和痛恨有可能返回野蛮状态?因为野蛮状态会使人比现在更不幸吗?非也!所有时代的野蛮人都更幸福:我们不要欺骗自己!————原因在于,我们对知识欲望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从而无能于重视不带知识的幸福,或一种强烈而稳定的幻想之幸福,甚至仅仅想象这样的状态就会使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沉迷于不断发现和揭示,不能自拔,正如不幸的恋情使恋爱者着迷和不能自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进入漠不关心的状态;————也许,我们同样是一些不幸的恋爱者!知识在我们身上已经化为一种激情,这激情不会因为任何牺牲而退缩;实际上,除了它自己的灭亡外,它什么也不怕;我们真诚相信,在这一激情的压力与驱使下,整个人类都必然认为自己得到了提高和安慰,虽然他们对于野蛮人所具有的那种简单的满足仍然不无羡慕。[265]这种对知识的恋情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甚至这一前景也不能打动我们!但是,难道基督教害怕过类似的前景吗?爱情和死亡不是孪生姊妹吗?是的,我们恨野蛮状态————我们宁肯人类灭亡也不愿知识退步!最后,如果人类不因某种激情灭亡,它将会因为某种虚弱而灭亡;你喜欢哪一种?这是问题所在。为了知识,我们是愿意在火与光中终结呢,还是愿意在沙漠中终结?

    430

    [Pütz]宙斯和阿尔克墨涅的儿子,奉迈锡尼的欧律斯透斯之命去完成12件困难的、实际上是人类所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其中包括打扫养有众多牲畜的奥革阿斯的牛圈。 也是英雄行为。————去做某些声名狼藉、人们谈之色变、但却有用和必须的事,这也是英雄行为。希腊人不觉得打扫牛圈有什么可耻,他们把它算作赫拉克勒斯的伟大工作之一。

    431

    敌人之意见。————为测量甚至最聪明的人的天赋品质,看他们是生来精妙还是生来虚弱,可以观察他们如何把握和传达敌人的意见,每一个头脑的天赋程度都在此泄露了自己。————完美的智者不自觉地将其敌人提升为理想,从他的反对意见中去掉了所有缺陷和偶然性:只有当敌人通过这种方式变成了一个佩戴着闪耀武器的神,智慧之人才与他作战。

    432

    [266]探索者和试探者。————不存在什么获得知识的唯一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试探性地对待事物,对它们时而恶时而善,还可以相继用公正、激情和冷漠对待它们。一个人像警察一样对待事物,另一个人则像听告解的神甫,第三个人则像旅行者和好奇者。为了从事物那里催逼点东西出来,有时我们可以使用同情,有时则必须使用暴力;对其秘密的敬重使一个人得手,另一个人冒失而恶作剧地揭露其秘密也同样解决问题。像所有征服者、发现者、航海者和冒险者一样,我们科学探索者也具有一种放肆大胆的道德性,必须容忍我们总体上被视为恶的。

    433

    [Pütz]尼采在此引用司汤达(原名Henry Beyle,1783——1842):La bequté n'est jamais,ce me semble,qu'une promesse de bonheur[在我看来,美永远只是一种幸福的许诺]。载:司汤达《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巴黎1854,页30。 [Pütz]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就之影响,在现实主义中表现已经很明显,在自然主义中则还要变本加厉。自然主义想进一步通过对现实尽可能精确的复制代替艺术创作的主观因素。通过从现实性本身中剥离出作为“对现实性之认识”的现实主义,尼采阐明了这样一种观点以之为基础的现实之陌异化(Wirklichkeitsentfremdung)。尼采通过将所谓现实作为“关于现实性的知识”而从实在本身中勾销,通过将其解释为现实之虚构,从而彻底摧毁了这样一种观点。 以新眼光看。————假设艺术中的美始终被理解为对幸福的东西的模仿  ————而且因此我把它视为真理————而因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自立法度的伟大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幸福的想象:那么,从当代艺术家的所谓现实主义艺术  中透露出来的这个时代的幸福又如何理解呢?毫无疑问,是我们现在懂得去最容易地理解和享受的它的美的样式。因此,我们是不是必须好好地相信,我们今天特有的幸福在于现实主义的东西,在于对现实尽可能敏锐的感觉和尽可能忠实的把握,因而不在于实在性而在于关于实在性的知识?科学的影响来得如此广泛和深远,以至于我们这个世纪的艺术家也不知不觉地自己就变成了科学“无上幸福”的赞颂者。

    434

    [Pütz]尼采崇敬的伟大的风景画家,首先是法国画家洛兰(Claude Lorrain,1600——1682)。他的典型化的风景作品以生动逼真的自然描述而闻名,同时与神话中和圣经中的场景结合在一起。 [267]说情。————简朴平淡的对象是为大风景画家  存在的,而奇特罕见的对象是为小风景画家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然和人类中的伟大事物不得不为其崇拜者中一切渺小、平庸、虚荣之辈说情————而伟人则为质朴的事物说情。

    435

    不要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我们的伟大和才能不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而是一点一滴消失的;小的植被长到一切东西里去,而且到处紧紧粘附,它最终会毁掉我们身上伟大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可悲的环境中,而我们却每时每刻都在忽视这种可悲性,看不到在我们的邻人、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社会交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数卑劣和琐碎情感在发芽、成长。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小的杂草不闻不问,我们最终就会因为它们而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如果你们无论如何都想毁灭,那宁愿一下子和突然地毁灭:这样还可能为自己留下一个崇高的废墟!而不是像现在有理由担心的那样,只留下一个田鼠掘出的山丘!上面长满蒿草,那些渺小的胜利者,仍然像过去一样谦卑,太可怜以至于不配庆祝它们的胜利!

    436

    决疑。————一个并非所有人都有勇气和能力面对的痛苦抉择:一艘船上的乘客发现,船长和舵手犯了大错,而自己在航海知识上超过了他们[268]————于是产生一个问题:何如!如果你发动一场哗变,把他俩关起来?又是否并非因为你更精通航海知识你就有义务这样做?他们是否也并非同样有权因为你损害顺从而关你禁闭?————这不过是那些更高等且更险恶处境的一个比喻:在这些处境中,说到底,问题始终依然在于,什么能够保证我们的优势,保证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对自己的信念。成功吗?但在此为了获得成功,我们恰恰不得不先去做那些包含着一切危险在自身中的事————不仅是对我们自己危险,而且是对全船人危险。

    437

    特权。————谁真正占有自己,也就是说,谁决定性地征服了自己,他就会把惩罚自己、宽恕自己、怜悯自己当作私有的特权:他不需要向任何别人让渡这种权利,但他可以因为另一个人(比如说一个朋友)而自由地放弃这项权利————然而他知道,当他这样做时,他是在授予一项权利,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授予权利,是因为他拥有权力。

    438

    人与物。————人为什么看不见物?因为他自己站在中间:他遮住了物。

    439

    幸福的标志。————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情感的丰盈,以及在其中的纵情欢乐,就像水中的鱼儿一样,[269]人也感觉到了他自身周围的自然力,而且他还在其中跳跃欢腾。好的基督徒会理解,什么是基督教的欢闹放纵(Ausgelassenheit)。

    440

    并非断念!————像修女一样放弃世界而不是去了解世界————导致了一种徒劳无益的、也许忧郁的孤独。这种孤独与思想家的沉思生活(vita contemplativa)的孤独毫无共同之处:当思想家作此选择时,他决非断念;相反,如果他必须埋首实践生活(vita practica),那对他来说倒是一种对自身的断念、忧郁和毁灭:他放弃实践是因为他了解实践,因为他了解他自己。因此,他纵身跃入他的水中,并在那里找到了他的喜悦。

    441

    为什么邻人离我们越来越远。————对于曾在和将在的一切,我们想得越多,当下存在的一切恰恰因此对我们变得更苍白。当我们与那些过去的人一起生活并共其死亡时,“邻人”又算得了什么?我们变得更加孤独,更确切说,因为人类的全部洪水都呼啸而来围绕着我们,我们心中对全部人类的热情始终在增长————由此我们望向围绕着我们的东西,那目光就像它已经变得更无关紧要而且也更虚幻了似的。————但我们冰冷的目光侮辱了他人。

    442

    规则。————“规则总是比例外更让我感兴趣”————谁如此感受,谁就在知识中向前推进了很远,并属于知内情者。

    443

    [270]关于教育。————我渐渐地明白了,我们的教养和教育方式最普遍的缺陷在于:没有人学习、没有人谋求,也没有人教授————忍受孤独。

    444

    对于阻力的惊奇。————因为某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变得透明了,我们就认为它再也不会造成任何麻烦了————当我们发现自己可以看穿它却不能通过它时,我们就和玻璃窗上的苍蝇一样傻乎乎地感到惊奇。

    445

    最高贵之人的失算。————我们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我们的珍宝送给某人————直到我们的爱再没有东西可以送出为止:但是,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他的最好的东西,因而他并没有施予者所期望的那种满满的且深藏的感激。

    446

    等级制。————首先是浅薄的思想者,其次是深刻的思想者————他们下降到事物的深处————第三是彻底的思想者,他们探求事物之根基,这当然比只是下降到深处更有价值!————最后是一头扎进沼泽的思想者:然而这应该是既非深刻也非彻底性的一个标志!他们是些热爱地下工作的人。

    447

    [271]师与徒。————警告其学生当心自己,属于师父的人性。

    448

    敬重现实。————眼见欢乐的人群,我们如何能不感同身受、热泪盈眶!我们从前曾以为他们欢乐的对象非常渺小,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了,我们现在还是会这样认为!但是看看这些体验将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我们的意见现在还算得了什么!要想不迷失自己,不迷失自己的理性,就必须远离体验!柏拉图就是这样逃离了现实,投向了事物的暗淡的精神影像的王国:他知道自己充满了感性,知道这种感性的波涛如何轻易就能吞没他的理性。————这智慧者是不是只能这样说,“我敬重现实,但我将转身背对现实,因为我了解现实和害怕现实”?难道他也如非洲土著们在其首领面前所做的那样,当他们的酋长走过时,转身背对他们的酋长,以此显示他们的敬重,同时也显示他们的畏惧?

    449

    需求精神者在哪里?————呜呼!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别人,多么让我反感!让另一个人的思想战胜自己的思想,心中产生新的感情和发生悄悄的变化,多么让我欢喜!不过,偶尔还会出现一个更高等的节日,于是有一天容许人赠送掉他的精神家产,就像一位神父,坐在自己的小屋中,[272]焦急地等待着某个需求者前来倾诉他思想的困苦,而他的手和他的心则使需求者手和心再次充满,使他不安的灵魂重新轻松起来!他不仅不追求声名:而且也想逃避感激,因为感激有些纠缠不休,缺乏对孤独和沉默应有的畏惧。但是不为人知和有点可笑地生活,谦卑得不致唤起任何嫉妒和敌意,拥有冷静的头脑,少量知识和大量经验,就像一个贫穷的精神方面的医生,碰到这人那人的头脑被一些意见搞乱了,就帮助他,而没有正当地意识到是谁在帮助他!他不想在这人那人面前显示自己拥有权利或庆祝自己的胜利,而是这样对他说话以至于他按照一种轻微的、不易察觉的示意和反驳来说出他自己的权利并骄傲地离开!就像是一片小客栈,不拒绝任何有需求的人,但过后竟被忘怀或被嘲笑!他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既没有更精美的饮食,也没有更纯净的空气,或者更快乐的精神————但他交出,归还,分给,变得更穷!他可以如此谦卑,以便更多的人走近他并且不会感到受了侮辱!加自己以许多的不公,蜗行于一切错误的巷道上,以便沿着那秘密的道路走到许多隐蔽灵魂的深处!永远地怀有某种爱,同时又永远怀有某种自私和自我享受!拥有一块领地,同时又隐姓埋名和拱手相让!永远躺在优美的和煦阳光之中,然而又知道通向崇高的阶梯伸手可及!————这将是一种真正的生活!一种让人有理由活得更长的生活!

    450

    [Pütz]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us,121——180),161——180年为罗马皇帝。他领导了多次防御战争,它们开启了第一罗马帝国政府形式的终结。他早年受过修辞学的训练,146年起同时致力于哲学,并成为斯多葛派的最后一个重要代表。在多瑙河战役中,他写了由格言和独白组成的《沉思录》(尼采这里的引文出自第4卷第7节。)([译按]多瑙河战役指公元167或168年北方日耳曼蛮族南下侵犯罗马帝国北部边境,时为罗马帝国皇帝的奥勒留北征多瑙河地区,与日耳曼人战斗直至去世前。此间,奥勒留用希腊文写下12本日记,构成了现今《沉思录》12卷的内容。尼采所引可参《沉思录》,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页39。何怀宏从英文本译出,与Pütz德文表述略有差异。)尼采对知识之无限诱惑表现出的热烈兴趣,与马可·奥勒留受非自私的人类之爱影响从而要求过苦行生活相对立。 [273]知识的诱惑。————朝科学之门里面看上一眼,它对热情的精神的作用就像一切魔法中最厉害的魔法;也许他们会因此变成幻想家,或在最好的情况下变成诗人:他们对于知识者的幸福的欲望就是如此强烈!你们不是无论如何都会想起————这甜蜜诱惑的声音吗?科学就是带着这种声音以100种、101种最美的言辞发布其快乐的福音:“让妄念消失,则‘我受到伤害’的妄念也就不存在了,随之‘伤害’也就消失了。”(马可·奥勒留  )

    451

    必须养宫廷小丑的人。————非常美者,非常善者,非常有权者,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很少能经验到完全的和平庸的真理————因为在他们面前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多少说些假话,因为人们不可能不感觉到他们的影响,并根据这种影响,以一种与之适应的形式表达人们可能以真理的方式告知的东西(改变事实的程度和色彩,省略或增加某些细节,遇到根本不想去适应的就将其留在嘴边而不说出)。然而,如果无论如何,这种人仍然想听到真理,那他们就必须自己养有自己的宫廷小丑,这小丑像狂人一样具有不必适应旁人的特权。

    452

    不耐心。————思想者以及行动者中都有一些无耐心的人,一遇到失败,就立即跑到另一相反领域,对之发生浓厚兴趣,开始大干一番————直到再次因为忍受不了成功的缓慢不辞而别。[274]他们就像是一些漫不经心和马不停蹄的漫游者,游历了无数的领域和行当,最后由于前所未有的旅行和实践积累下来的对人和事物的知识,也由于急躁的冲动有所缓和,他们变成了强有力的实行者。因此,我们看到,某种性格缺陷最后变成了一所培养天才的学校。

    453

    [Pütz]拉丁语中的interregnum原来的含义是王(reges)位仍然空缺的“过渡时期”;在此指有效的道德规则和体系的中止。 道德过渡时期(interregnum)  。————有谁现在已经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即能够描述将来有一天将接替道德感觉和道德判断的东西!————人们也能够如此确凿地认识到,道德的感觉和判断,在其全部基础中都被铺设错了,而且对其建筑的修缮也不可能:如果理性之约束力不减少,则道德感觉和判断之约束力必定日趋减少!重新建立生活和行动的法则,对这一任务来说,我们的生理学、医学、社会学和孤独学等这些科学还不敷应用:而且人们只能从这些科学中取出新理想的基石(倘若不是新理想本身的话)。因此,按照趣味和才能,我们真的是要么活成一种先导的此在,要么活成一种跟随的此在,而且在这段过渡时期所能做到的最好事情是:尽可能成为自己的国王(reges)和建立小型实验国家。我们就是实验:我们同时意愿自己成为实验!

    454

    插话。————像本书这样一本书不是用来通读或朗读的,而是用来翻阅的,尤其在散步中和在旅途中,人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埋下头去和一次又一次地抬起头来,直到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天地。

    455

    第一自然。————我们今天所受教育的目的在于给我们灌输一种第二自然:当整个世界都认为我们成熟了、长大了、有用了,我们就获得了这种第二自然。然而,我们中间的少数几个人却足够像蛇一样,有一天能蜕下这层第二自然之皮:在被覆盖的第一自然发育成熟之后。在大多数人那里,第一自然的萌芽早就枯萎了。

    456

    [Pütz]指苏格拉底的命题:关于善的知识、美德和幸福是统一的。 [Pütz]参《马太福音》6: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亦参《路加福音》12:31。 [Pütz]节370和节482给出了对诚实的一个简短的特征刻画。自《朝霞》起,尼采就召唤在叔本华那里已经得到预先塑造的诚实之认识激情,这种激情他在基督教美德目录中以及苏格拉底美德中都未能发现。 [275]一种正在生成的美德。————如古代哲学家说的美德和幸福的统一  ,或者如基督教说的“只要你追随上帝的国和他的公义,所有这些东西都会加给你”  ,这些断言和预告从来都不是出于完全真诚性作出的,但也从来没有坏良心:人们确立这样的、他们希望其为真理的定律,满不在乎地把这些定律作为反对表面现象的真理,而同时却没有感到任何宗教上或道德上的内疚————因为通过荣耀(in honorem majorem)美德或上帝,人们已经超越了现实,并且不具有任何自私的动机!甚至直到今天,许多杰出的人仍然处于真诚的这一阶段:当他们觉得自己无私时,似乎就允许自己更轻率地对待真理。然而人们要注意,诚实(Redlichkeit)一词无论在苏格拉底美德中还是在基督教美德中都没有出现:它是最为晚近的美德之一,还没有完全成熟,  仍然经常被人曲解和误认,还很少意识到它自身————它是某种正在生成的东西,我们既可以推动它,也可以扼杀它,完全依我们的心意。

    457

    最终的沉默。————有人就像是一个寻宝者:偶然发现了另一个陌生心灵隐藏的东西,[276]对此的了解常常沉重得难以承受!有时,人们对于活着和死去了的人是如此了解和心有灵犀,以至于向别人谈论他们对一个人来说变成了一种痛苦:人们每说出一句话都惟恐泄露天机。————我完全能够想象最智慧的历史学家为什么会突然变得沉默。

    458

    [KSA]草稿结尾部分:例如保罗·瑞(Rée)。([译按]:保罗·瑞[Paul Rée,1849——1901],德国哲学家、医生,尼采的学生、朋友兼情敌。他的《道德感的起源》一书对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之一即道德问题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尼采著作中多处体现出来,如《人性的,太人性的》卷一章二,尤其是第37节,《朝霞》以及《道德的谱系》前言第4节等。) 大奖。————一个人具有完美构造的心智,同时又具有与这样一种心智相匹配的品格、性情甚至还有经验,这是非常少见的,但也是特别值得欣喜的。

    459

    [Pütz]特别是针对卢梭1762年问世的小说《爱弥尔或论教育》(Emil ou de L'Education)卢梭的批评者指出,法国哲学家的生活和他的作品之间并不一致。小说讲述了虚构的住宿生爱弥尔的教育故事,他在远离有害影响的乡下、在他的教育者的时刻陪伴下成长。借助于这一理想情境,卢梭展开了他的教育理论,按照这一理论,强迫和命令作为教育手段被儿童的自由发展所取代。批评者指出,这部教育小说与卢梭的生活处于一种明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当卢梭致力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主题时,他只有一段很短的作为教育者的亲身实践工作可以回忆(在里昂马布利神父家里,从1740年4月到1741年初)。另一方面,事实表明,卢梭将他自己的孩子们送到育婴堂,因此,他完全不处在与孩子交流更不用说教育他们的位置。因此似乎很难对《爱弥尔》当真。 [Pütz]经常可以发现,在叔本华的生活实践————例如他在性方面的敏感或他的明显的忧虑状态————与他的否定生命的哲学之间,存在着矛盾。 [Pütz]前一句引文的颠倒。 思想者的慷慨。————卢梭  和叔本华  ————两人都非常骄傲,足以把“为真理献身”(vitam impendere vero)作为铭言刻在他们的生命上。由于不能成功地将真理————他们各自所理解的真理————献给他们的生命  ,这种非凡骄傲给他们带来的是非凡的痛苦:他们的生活就像是一只发出与乐曲不和谐声音的古怪贝司一样,发出与他们的知识不和谐的声音!————然而,如果知识只能按照它碰巧适合每个思想家的生活的程度呈现自己,那么,这就是一种不怎么样的知识!如果思想家的虚荣心是这样强大,使他只能忍受那些与他的生活适合的知识,那么,他就是一个不怎么样的思想家!一个大思想家最美的德行,恰恰在如下中闪烁着:慷慨,即作为认识者,他毫不畏惧地,常常感到羞愧地,常常带着崇高的嘲讽和微笑地,献上他自己和他的生活。

    460

    [译注]提庇留(Tiberius,公元前42——公元37),也译提比略,全名提比略·恺撒·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第二位皇帝;奥古斯都大帝(Kaiser Augustus,公元前63——公元14),全名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0年。提庇留为奥古斯都的养子,公元14年奥古斯都驾崩后,提庇留继位。 [译注]此处貌似尼采在戏仿莎士比亚剧中的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 [277]利用危险时刻。————人们对一个人和一种形势的认识会完全不同,当其人、其形势的每一变动,都使我们及我们最爱的人在财产、荣誉和生死方面处于危险中时:例如,提庇留一定极其深入地思考了奥古斯都大帝  的性格和他的政府体制,对它们比甚至最聪明的历史学家可能知道的还要多。现在,相对而言,我们全都生活在极大的安全中,以至于我们没有可能成为好的识人者:其中一个人认识人是出于业余爱好,另一个人是出于无聊,第三个人是出于习惯;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因为“认识还是毁灭”。  只要真理还没有用刀切入我们的肉里,我们心底里就对它保留着一种隐秘的轻蔑:在我们看来,它们始终类似于“羽毛般轻柔的梦境”,好像我们可以自由地要或不要它们————好像这属于我们的爱好,好像我们可以像从一个梦境中醒来一样随时从真理中醒来!

    461

    [Pütz]拉丁语,语出《伊索寓言》“吹牛的人”,在这个寓言中,一个好说大话的运动员吹嘘说,他在罗德岛有一次跳的何其远也,于是一个围观者就用上面的话回答他。 [Pütz]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学者文化所发展出的音乐,以人文主义精神与词联系在一起,后来也被修辞地加以解释,尤其在宗教改革的德国,屈从于表达宗教的、伦理的和教育的要求。新教的教堂音乐就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例如圣乐曲艺术。 这里就是罗德岛,就在这里跳吧(Hic Rhodus,hic salta)!  ————我们的音乐能够表达任何东西;它也必须表达什么东西,因为像某些海怪一样,它本身没有任何特征:过去这种音乐曾追随基督教学者  ,能够把他的理想改写成乐声:为什么它就不能最终也找到一种与理想的思想家相适应的更明亮、更快乐和更普遍的乐声呢?————一种能够在他灵魂的辽阔的、悬浮着的拱顶中上下摇摆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曾经如此伟大,如此卓越:对它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因此,让它向我们表明,同时感受到三者是可能的:[278]即崇高、深邃和温暖之光、最合乎逻辑的欢乐!

    462

    长期疗法。————心灵的慢性疾病,正如身体的慢性疾病,很少是由于单独一次对身体的理性和心灵的理性进行粗暴践踏导致,而是一般而言产生于无数次未被察觉的微小疏忽。————例如,一个人的呼吸一天天变弱,肺部吸入的空气越来越少,即使这种变化的单位无限微小,最终也会因为肺部长期得不到足够运动而导致某种慢性疾病。这类疾病的唯一疗法是相反方向的无数次简单锻炼————例如,养成习惯,每一刻钟深呼吸一次(如果可能应该平躺在地板上;还应该将一只指示时刻的钟表选为终身伴侣)。所有这些治疗都是缓慢而琐碎的;同样,希望治疗心灵疾病的人也必须注意改变他最细小的习惯。许许多多的人每天诅咒他的环境10次,但很少考虑到事实,特别是很少考虑到几年之后他就会为自己造就一条习惯规律,因而不得不每天诅咒环境10次的事实。但是,另一方面,他也能给自己造成一种每天改善环境10次的习惯!————

    463

    第七天。————你们赞美那个,说是我的创造?但我不过是丢掉了我身上的负担![279]我心超越于创造者的虚荣之上。————你们赞美这个,说是我的断念?但我只不过是丢掉了我身上的负担!我心超越于断念者的虚荣之上。

    464

    施予者之羞。————每每给予,每每赠送,并因此每每做给予赠送者状,这多么缺少慷慨!给予和赠送吧,但请藏起自己的名字,收起自己的好意!或者就像自然一样,连名字也没有————自然的最令人振奋之处在于,我们在这里不再遇到一个给予者和一个赠送者,一个“仁慈的面容”了。————确实,你甚至把自然的这种令人振奋的性质也断送了,因为你已经在自然中安置了一位神————现在一切重新成为不自由和被压抑的了!呜呼!难道我们永远没有权利不受打扰地独自生活?难道我们永远都不能不受注视、不受保护、不受牵引和不受馈赠?如果我们身边总是有另一个人的影子挥之不去,那么,最佳的勇气和善就将不复存在。难道这种来自天堂的纠缠,这位不可摆脱的超自然的邻人,还不足以把我们推向魔鬼吗?————但是,并不需要如此,这不过是一场梦!让我们从梦中醒来!

    465

    一次邂逅。————甲:你在望什么呢?你已经一动不动地站在这很久了。

    ————乙:总是老一套,周而复始!一件事情需要帮助,如此之深也如此之远地把我卷入,然而当我好不容易到达它的根基,我却发现它并不值得如此费力。在所有这类经历的最后,我都产生了一种悲哀和恍惚的感觉。每天我都在较小的程度上如此经历三次。

    466

    [280]声名之累。————能像一个无名之辈那样跟人们说话多好!诸神在拿走我们的匿名(Inkognito)和让我们闻名的同时,也拿走了我们“一半美德”。

    467

    双倍的忍耐。————“你这样做将使许多人痛苦。”

    ————这我知道;同时我还知道这将使我不得不忍受双倍痛苦,首先是因为同情他们的痛苦而痛苦,其次是因为他们将要施加于我的报复而痛苦。尽管如此,我一点也不会不去做该做的事情。

    468

    美的王国更广大。————我们在自然中巡游,机敏而快活,试图发现和当场捕获万物固有的美;遥望一段布满岩石、港湾、橄榄树和松树的海岸,我们设法发现它的美在什么情况下才臻于化境,表现无遗:是在灿烂的阳光下,还是在无边的风暴中,抑或是在天空收起它的最后一道光线之时:同样,我们也应该以欣赏者和发现者的身份在人们中间跑来跑去,让他们既表现出善也表现出恶,以便一个人在阳光下,另一个人在风暴中,第三个人在夜幕下和阴雨中,分别展示出他们特有的美。难道要禁止欣赏像有其粗犷线条和动人之美的蛮荒风景一样的恶人吗?如果这同一个人,当他装出善良规矩的样子,我们岂不像看了一幅劣作和讽刺画,岂不像自然中的一个污点一样让我们痛苦吗?————是的,这是禁止的:[281]人们至今只许在有道德的善人身上寻找美————难怪他们所得甚少,总是在寻找没有躯体的虚幻的美!————毫无疑问,恶人身上有千百种有德性之人梦想不到的幸福,也具有千百种有德性之人所没有的美:其中许多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469

    [Pütz]参《经集。早期佛教巴利文教理诗选》,Nyanaponika翻译和编辑,修订第2版,康斯坦茨1977,页40以下。《犀牛》:歌曲,由每节四行的41节四行诗组成,每节的最后一行每次总是像咒语一样重复折返:“人喜欢独行,犀牛也是一样。”尼采熟悉《经集》的一个英文译本,并且将上引诗行付诸“家用”。(参1875年12月13日尼采致卡尔·冯·格斯多夫[Carl von Gersdorff]。[译注]格斯多夫和保尔·多伊森[Paul Deussen]同为尼采读普福塔中学时的同学和朋友。) 智者的非人道。————如一首佛教徒的赞歌  所说,智者像“犀牛一样孤独漫步”,而由于他的步伐如此沉重,把路上的一切都化为了齑粉————他不得不时常做出某种和解和表现出某种人情味:我指的不仅仅是放轻脚步,不仅仅是彬彬有礼和与人为善,不仅仅是机智和自我嘲讽,而且是指自相矛盾和经常退回到坊间的无稽之谈。由于不想像压路机一样把灾难碾压向人,希望教导别人的智者就不得不把他的缺陷,当作一种美化来利用;当他说“鄙视我吧”,他是在请求,以利于他成为一种肆无忌惮的真理的代言人。他希望把你带进深山,他也许还希望让你去冒生命危险:为此,他也愿意无论事前还是事后都听任你们对这样一位领路人进行报复————这是他为自己赢得走在别人前面的享受所付出的代价。————你是否记得,当他某一次领着你沿着湿滑的小路穿过幽暗的岩洞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心里一边紧张得怦怦直跳,一边又情绪很坏,你对自己说:“这位领路人可以做些更好的事,而不是在这种地方爬行!他是那些游手好闲之徒中的一个————我们跟随他,以此我们似乎确实赋予他一种价值,这是不是已经给了他太大的荣誉了?”

    470

    [Pütz]参《马太福音》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亦参《路加福音》12:24。 [282]在人多的宴会上。————若人们能像喂鸟  一样宴客,手中漫不经心地撒下食物,而不是盯着鸟儿看且论功行赏,客人该多么幸福!让我们像鸟儿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喙上也没有刻着名字。如此这般在人多的宴会上尽情享受将是我的快乐。

    471

    [KSA]“爱其邻人的”:热心与人交往的。(清样) 另一种邻人之爱。————一切激动的、吵闹的、前后悬殊的和神经质的行为都与伟大的激情相对立:伟大的激情像一股安静而阴沉的火焰居于人的内心深处,而且那里聚集了全部的光和热,使人从外表看上去平静而冷漠,给他印上了某种拒人千里之外的特征。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有时也是能爱邻人的  ————但是,他们的爱不是联络感情的、急于取悦他人的爱:而是一种温和的、思索的和松弛的友好:他们仿佛是透过其城堡————这城堡是他的屏障因而也是他的牢笼————的窗子打量外面:打量一个陌生的、自由的世界,打量他人,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愉快!

    472

    不为自己辩护。————甲:你为什么不愿为自己辩护?

    [KSA]草稿:我能在100件事上为自己辩护,但我鄙视这辩护所包含的快乐,不能容忍其他人可能的对我的想象:我真的很看重这些事情。这完全不是真的————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重要,而做另一个人以为看透我要做的事情使我不快。 ————乙:我可以为自己辩护,我可以在这件事和其他100件事上为自己辩护,但我蔑视这种辩护中所包含的快乐:因为这些事情于我还不够伟大,我宁肯背着坏名声,也不可能助长那些卑贱的小人物的幸灾乐祸,让他们说:“他还很看重这些事哩!”这恰恰不是真的!也许我应该考虑自己更多一些,把订正有关自己的错误意见当作一项责任;[283]————我对于我自己以及我所造成的东西实在是太不关心和太懒散了。

    473

    [Pütz]拉丁语,这是对一个短语的改编,这一短语可以追溯到阿里斯多芬(《普洛托》1151),以及西塞罗(《塔斯库勒姆对话》V,37,108)根据帕库维乌斯(《透克洛斯》,残篇19)引用的说法:Patria est,ubicumque est bene。其简化形式广为人知:Ubi bene,ibi patria[哪里过得好,哪里就是祖国]。 人应该在哪里建造他的房屋。————如果离群索居使你觉得自己伟大而多产,那么一种社会中的生活就会使你变得渺小而荒芜:反之亦然。一种有力的父亲般的温柔宽厚————你在哪里捕捉到了这种心绪,就把你的房屋建在哪里,无论现在是在熙攘喧闹中,还是在寂静无声中。哪里我成为父亲,哪里就是我的祖国(Ubi pater sum,ibi patria)。

    474

    [Pütz]引自穆勒:《全集》,Th. Gomperz编,莱比锡1869——1880,XII,页67。与辩证法相反的方法指的是直觉。 [KSA]草稿:辩证法是达到神圣存在的唯一道路:柏拉图,穆勒67,叔本华从直觉出发同样断言。 唯一的道路。————“辩证法是达到神圣的存在和深入现象的面纱背后的唯一道路”————柏拉图庄重而热情地宣布,正如叔本华同样庄重而热情地宣布,一种与辩证法相反的方法才是唯一的道路  ————但他们两个都错了。因为他们指给我们一条道路所要通达的那个东西根本就不存在。————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伟大热情不都是这样一种对于无(Nichts)的热情?人类所有的庄重不都是关于无的庄重?

    475

    [KSA]在草稿中是“我”而不是“他”。 负重。————你们不了解他:他负重很多仍能飞往高空。根据自己翅膀的可怜扇动,你们断定,既然他如此负重多多,那他一定是想留在低处。

    476

    [Pütz]指涉登山宝训的第一个祝福,见《马太福音》5:3:“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当精神丰收的节日。————经验、事件,对于经验和事件的思考,以及对于思考的梦想,所有这些每天都在不断增长和积累[284]————一笔巨大的令人欣喜的财富!其景象让人晕眩;我不再能够理解,为什么精神上贫乏的人可以被称作有福的  了。然而,当我感到疲倦时,我有时也会嫉妒他们:因为掌管如此巨大的一笔财富绝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其沉重往往会压倒一切幸福。————如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站在那里和随便看看该有多好!如果人只是他自己知识的守财奴该有多好!

    477

    从怀疑中走出。————甲:经过一场普遍的道德怀疑之后,其他人变得忧郁而虚弱,被腐蚀了、被虫蛀了,在某种程度上被蛀空了————但是我却变得比以前更勇敢和更健康,带着重新赢得的本能。哪里狂风呼啸,哪里波涛汹涌,哪里危险重重,哪里我就感觉最好。我并没有变成一只蛀虫,虽然确实经常不得不像一只蛀虫一样工作和打洞。

    ————乙:你刚好不再是一个怀疑者了!因为你否定!

    ————甲:通过这否定,我重新学会了肯定。

    478

    让我们走开!————不要碰他!让他一个人呆着!你难道想让他完全破碎吗?他岂不像一只玻璃杯子,当你把开水一下子倒进去,他就会裂成碎片吗?而他是这样珍贵的一只杯子!

    479

    爱与真。————我们在爱恋中时都是违反真理的重犯、习以为常的同犯,真理的偷窃者,[285]我们所允许为真远远多于向我们显现为真————因此,思想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吓跑那些他所爱恋的人(这些人并不就是那些恰好也爱他的人),以便他们露出他们的毒刺和恶意,从而不再能诱惑他。因此,思想者的善意也和月亮一样有其阴晴圆缺。

    480

    无法避免的。————你们所愿意经历的:那些不愿你们舒适愉快的人,在你们的经历中找到贬低你们的机会!假如你们经历了心灵和知识上的最深刻变革,最终像一个初愈者,带着痛苦的笑容,进入自由与明亮的宁静中————人们仍然会说:“他把他的病当作一种论据,认为他的无能证明了所有人的无能;他太虚荣了,他为了感觉到痛苦者的优越感而不惜让自己病倒。”————假设有人挣脱了锁链而且同时受了重伤:于是就有另一个人嘲笑地指出来。“可是这家伙得多笨啊!”他会说,“所以说,这人到底什么状况啊,他已经习惯了他的锁链,而又愚蠢到想要打碎它!”

    481

    [Pütz]除了向所谓批判哲学的决定性转变以外,康德哲学的发展没有经历什么戏剧性转变;他的哲学风格以审慎的批评,严密的逻辑和极端抽象为特点,以至于过了50年他才写出这一转折著作。 [Pütz]早在1818年,叔本华就在给歌德关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问世的一篇书面通知中写到,他“以为,爱尔维修说的是正确的:人到了30岁,最多到35岁,就通过对于世界的印象产生了所有思想,他所能胜任的,他此后所交付的一切,永远只是那些思想的展开而已”。通过指明这种“不变”的特点,尼采影射叔本华关于悟知品格(intelligibler Charakter)的理论。([译按]:正如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1卷第28节中[参石冲白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页223及以下]首次引入intelligibler Charakter时指出的那样,这个术语源于康德[参《纯粹理性批判》,1976版,A539/B567以下,中译本参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437及以下]。不过同一个词,石冲白译为“悟知性格”,邓晓芒译为“理知性格”。) [Pütz]在歌德从《维特的烦恼》(1774)直到《玛丽恩巴德哀歌》(1823)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为创作动机的痛苦主题。([译按]《玛丽恩巴德哀歌》为歌德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1823年夏天,已是74岁高龄的歌德又一次光临捷克温泉疗养胜地玛丽恩巴德,他请魏玛公国的卡尔·奥古斯特公爵代为转达向19岁的乌尔丽克求婚。久等无果后,歌德于9月5日乘马车踏上回程,途中当年“维特”的痛苦与惆怅再次袭来,最终促成了这篇爱情悲歌。一个世纪后,茨威格在他著名的传记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第六章中生动复现了这一事件。) [KSA]草稿:康德是一个可敬的但也无足轻重的人,他的个人需要有时流露出来:他的经历有限,他的思想方式没有给他以时间去经历什么:他缺少广度和力量。叔本华要好,他至少表现出某种强烈的丑陋性情,在仇恨、贪欲和虚荣中,他表现出更狂野的天性并有时间发展这种狂野。————但是,这两人都没有其自我的深刻的历史,没有危机和生死时刻,他们的思想并不就是一部传记,在康德那里只是他的头脑的历史,在叔本华那里只是其性格和对反映、对智力的兴趣的记录。叔本华的思想中没有冒险事件,没有传奇,没有灾难。想想帕斯卡! 两个德国人。————如果我们将康德  、叔本华  与柏拉图、斯宾诺莎、帕斯卡、卢梭和歌德  进行比较,考虑他们的灵魂而不是才智,我们会看到,这种比较不利于前者:他们的思想并不是由他们充满激情的灵魂的历史构成的,在其中也不会有传奇、危机、灾难和生死时刻等着我们去猜;他们的思想并非同时也是其灵魂的不自觉的传记,而是说,[286]在康德那里,它只是一个头脑的传记;在叔本华那里,只是一种性格(“一种不可改变的[性格]”)的描述和反映,以及对于“反映”本身的喜爱,也就是对于一种卓越才智的喜爱。康德,当他透过他的思想闪现出来时,完全是一个诚实和可敬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缺乏广度与力量;他没有什么经历,他的工作方式不允许他有时间去经历什么————我指的不是粗劣外在生活“事件”,而是在最孤独和最寂静的生命中所遭受的命运和痉挛,这样的生命才有闲暇,可以在思想的激情中燃烧。叔本华有一点超过了康德:因为当他恨、欲望、虚荣和怀疑时,他至少具有强烈的丑陋性情,他的心性更狂野,并有时间和兴致沉湎于这种狂野。但他缺少“发展”,正如他的思想的疆界之内也缺少发展一样;他没有“历史”。

    482

    寻找同伴。————我们究竟是否谋求过多,若我们谋求这样的同伴,他像放到火上烤到正好程度的栗子一样软、香、有营养?他是否对生活要求很少,更愿意把生活看作一种馈赠而非应得,仿佛是小鸟和蜜蜂给他衔来的礼物?他是否太骄傲了,根本不能觉得自己是被酬报的?他是否过于严肃地沉缅于对知识和诚实的热情中,以至于没有时间和兴趣去爱好声名?————我们将把这样的人称作哲人;而他们自己则会找到一个更为谦逊的名字。

    483

    [287]厌倦于人类。————甲:认识!是的!但永远都是作为人去认识!永远只能看同样的滑稽戏,扮演同样的滑稽戏角色?永远只能用这种眼光观察事物?然而也许存在着无数类型的生物,它们的感官比人类更适于认识!在所有认识的最后,人最终认识的是什么?是其感官!这也许说明,认识是不可能的!可怜!可厌!

    ————乙:这确是一次凶险的袭击————理性在袭击你!但是到了明天,你又会沉浸在认识也就是非理性中,你会说:沉浸在对一切人性的东西的兴趣中。我们下海吧!————

    484

    自己的路。————一旦我们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踏上了所谓的“自己的路”:于是一个秘密就突然向我们揭开了:所有过去对我们友好和与我们亲密的人,他们迄今为止都自以为比我们优越,而现在他们觉得受到了冒犯。其中最好的人宽大为怀并耐心等待,期待我们已经再次找到了“正路”————似乎只有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正路!————另一些人则嘲笑我们,他们干的事情,就像我们暂时变傻变疯一样,或者他们恶意地称我们为引诱者。更恶毒的人则赞同我们是纯粹的傻瓜,并试图抹黑我们的动机,而最糟糕的人则把我们当作他们最糟糕的敌人,认为我们由于长期依赖他们而渴望报复————并因此害怕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建议:以此开始自己的自主,确保有一年的时间用来赦免所有熟识我们的人犯下的所有罪过。

    485

    [288]远观。————甲:但是,这种孤独是为什么?

    ————乙:我没生任何人的气。我只是觉得,独处时看我的朋友,比与他们共处时,更清楚也更美;我最热爱音乐和对音乐最有感受的时候,也正是我远离音乐而生活的时候。看来,我需用远观,以便更好地思考事物。

    486

    [Pütz]指关于佛律癸亚(Phrygia)国王弥达斯(Midas)的希腊传说,这位国王所碰到的一切都会立刻变成金子。他跳到帕克托罗斯河(Paktolos)河中————这条河从那时起就流淌金子————才解除这一才能,因此消除了被饿死的危险。 金子与饥饿。————常有这样的人,他所触及之处,一切皆化为黄金。  但是总有一天,他会发现,他不得不因他的特殊才能而饿死。置身于全是闪闪发光的、富丽堂皇的、理想的、难以接近的东西中,他现在急切渴望那些完全不可能被他变为金子的东西————多么强烈的渴望!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对食物的渴望!————他将向什么伸手呢?

    487

    羞惭。————一匹骏马站在那里,不耐烦地用脚刨地,打着响鼻,它渴望纵情驰骋一番,它爱那个一贯骑着它的骑手————但是,说来惭愧!它的骑手今天不能坐在它的背上,他疲倦了。————这是疲倦的思想者在他自己的哲学面前所感到的羞惭。

    488

    反对爱的浪费。————当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强烈嫌恶某人时,我们不是会为之脸红吗?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强烈喜爱某人时,我们同样也该为其中包含的不公正羞愧!不仅如此,对某些人来说,[289]如果别人给予他的喜爱是这样来的:即另外一些人被剥夺了这种喜爱,他的心就会收紧、感觉被束缚。当此之时,我们从这种声音听出了这样的意思,即我们是被挑选出来受到宠爱的!但是,可惜,我对于这样被挑选出来毫无感激:那个希望以这种方式喜爱我的人让我不快:他不应该以他人为代价来爱我!然而我已经意愿,跟我一起来忍受我自己!而且我常常拥有满溢的心灵并有理由纵情放肆————对于一个这样的人,拥有如此心灵的人,人们不应该给予他其他人急需的、如此急需的任何东西!

    489

    处于困境中的朋友。————有时我们注意到,某位朋友倾心的不是我们而是另外一个人,他的体贴令他在抉择时备受折磨,而他的自私又不能胜任这种抉择:在此,我们必须使抉择对他变得容易,我们必须让他受到我们的持续冒犯。————这同样是必要的,即当我们转向另一种思考方式,而这种思考方式却有可能败坏这位朋友时:我们对他的爱必然驱使我们,通过一种由我们来承担的不公,为他与我们脱离关系创造一种心安理得。

    490

    这些渺小的真理。————“你们知道这一切,但你们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一切————所以我不会接受你们的证明。这些‘渺小的真理’————你们认为它们渺小,是因为你们从来没有为它们付出过血的代价!”————但是,它们伟大,竟然仅仅是因为人们已为此付出太多代价了吗?难道血就算是太多代价吗?“你们这样想吗?你们是多么吝惜你们的血啊!”

    491

    [290]也因此而孤独!————甲:你现在打算回到你的荒野吗?

    ————乙:我不是一个快成急就者;我必须长时间地等待自己————水总是迟迟不肯从我的自我之泉喷涌而出,我经常焦渴得失去了耐心。我隐退到孤独之中,就是为了不从众人的水池饮水。当我生活在人群中,我的生活恰如他们的生活,我的思想也不像是我自己的思想;在他们中间生活过一段时间以后,我总是觉得,所有人都在设法使我离开我自己,夺走我的灵魂————我对所有人都感到愤怒,并且恐惧他们。因此,我必须走进荒野,以便恢复正常。

    492

    [译注]威尼斯潟湖(die Lagune von Venedig),在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有一片广阔的浅水区与大海隔绝,形成潟湖,意大利著名城市威尼斯就位于潟湖内。  [Pütz]带着对歌德在《意大利之旅》中的威尼斯生活的印象,尼采多次访问威尼斯,最早是在1880年初,也就是《朝霞》出版的前一年。在这里,他口授了他的格言的一部分,名为L'Ombra di Venezia[威尼斯的影子]。威尼斯在1900年前后成了文学没落的体现:从尼采著名的《威尼斯诗歌》(1888,见《尼采反对瓦格纳》,“间奏曲”一节,GKA7650,页156以下)到托马斯·曼的小说《威尼斯之死》(1912)。 在南风中。————甲:我真搞不懂自己了!就在昨天,我心中还波涛汹涌,同时又如此温暖、如此阳光灿烂————明亮到极点。但是今天!现在一切都平静、辽阔、抑郁、阴沉,就像威尼斯潟湖  :————我什么也不想要,同时长长松了一口气,然而私下里我又对这种无欲无求(Nichts-Wollen)感到不耐烦————于是在我的忧郁之湖中,起了阵阵微澜。

    ————乙:在此,你描述了一种适意的微恙,下一阵东北风就会从你那儿把它带走!

    ————甲:可为什么会这样!

    493

    在自己的树上。————甲:没有哪个思想家的思想,像我自己的思想一样,让我有如此多的享受:当然,关于它们的价值,这说明不了任何东西,但是,若冷落了对我来说最美味可口的果实,仅仅因为它们碰巧长在我的树上,那我可真是个傻瓜哩!————而我曾经是这样一个傻瓜!

    ————乙:其他人的情况正好相反:[291]关于他们的思想的价值,这同样证明不了任何东西,尤其是,也不证明他们的思想没有价值。

    494

    [KSA]“这于我算什么”(was liegt an mir):这句话及其变体在尼采这时期草稿中很多,亦可参本书节488和539;此外亦参这一时期的信件,如1880年10月31日致欧文贝克信。([译按]这句话及其变体亦参本书214、270、547。) 勇者的最后论据。————“这片树林中有蛇。”————那我进去杀死它们。————“但结果也许是你没有除掉蛇,反而被蛇咬了”————这于我算什么!

    495

    我们的教师。————年轻时,人们从当代,从当时刚好碰到的圈子选择教师和指路人:我们漫不经心地深信,当代必定有更适合我们而非适合其他人的教师,而且用不着太费力,我们也必定会找到他们。后来人们才发现,不得不为这种幼稚交纳苛刻的罚金:人们不得不从他的教师那里赎买自己。然后人们开始满世界寻找合适的指路人,连前世界也找遍了————但是也许一切都太迟了。而最遭的情况是,我们发现,在我们的青年时代,他们本来还活着————只是我们那时选错了人!

    496

    [Pütz]事涉哲学家柏拉图的《第七封信》(324b)。 [译注]指西西里岛东部强盛的城邦叙拉古。当时叙拉古在西方的地位几乎可以与波斯帝国在东方的地位相比。叙拉古实行僭主制,推行军事独裁。 [Pütz]伊斯兰教的创立者(570——632);最初是麦加的一个商人,他于610年意识到他的使命并接受了神启,其核心是造物主的唯一性和末日审判。在最初的宣布之后,他只在小圈子里作为神的使者出现,但却在麦加引起了如此激烈的反对,以至于他于622年决心进行“希吉拉”(Hidschra,大迁徙),也就是迁移到麦地那,在那里他被承认为先知并被接受为领袖。他尤其极大发展了他的学说的法律方面,并且制定了礼俗仪式,使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和犹太教区别开来。 恶的原则。————哲学思想者如何在他生活的每一个社会中被视为一切臭名昭著之典范,柏拉图对此有过出色的描述:因为作为习俗的批评者,哲学思想者是信守风俗之人的敌人,因此,除非成功地变成新风俗的创立者,否则他在人们心目中永远都只能是“恶的原则”。[292]由此我们可以猜测,雅典城尽管非常开放和热爱革新,但在柏拉图在世时却是多么不遗余力地败坏他的名声:因此,这位自称体内充满“政治本能”  的柏拉图,为什么三次去西西里岛进行尝试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时那里似乎刚好有一个全希腊的地中海-国家  正在酝酿中。正是在这一国家中,并且在它的支持下,柏拉图认为他能够为全体希腊人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也就是后来穆罕默德  为他的阿拉伯民族所做的:确立无论巨细的习俗,特别是规定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穆罕默德的想法一样,他的想法也是确定地可能实行的:因为即使基督教那些难以置信得多的观念最终也被证明是可以实行的!如果某些偶然事件不曾发生,如果另外一些偶然事件曾经发生,世界就会经历南欧的柏拉图化了;如果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那么可以推测,柏拉图将作为善的原则为我们所崇拜。然而他未能成功:因此为他保留了一个梦想家和乌托邦分子的名声————其他一些更为拙劣的称呼则随着古代雅典人一起消失了。

    497

    具有纯化力量的眼睛。————我们可能最容易在这样的人那里谈论“天才”,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和歌德,在他们那里,精神,作为一种有翅膀的存在,似乎跟性格及气质只有松散的联结,它能够轻易跟它们分开,能够远远地超拔于它们之上。相反,那样的人才恰恰最热烈地谈论自己的“天才”,他们一刻也离不开他们的气质,却善于给予它最精神性、最宽泛、最普遍甚至有时是宇宙性的表达(如叔本华)。这些天才飞不起来、不能超越他们自己,然而他们自己却相信,无论飞到哪里,他们都发现和重新发现了自己,[293]————这就是他们的“伟大”,它还真可说是一种伟大哩!————另一些人,天才这个名字更应该归于他们,他们有一双纯洁和令人纯洁的眼睛,这双眼睛仿佛不是从他们的气质和性格生长出来的,而是脱离了它们,通常与它们处于温和的对立之中,这双眼睛看向世界就像看向一位神,而且它爱这位神。但是,即使对于这些人,这样的眼睛也不是一下子就赠送给他们的:有一种关于看的训练和预备性训练,而且谁真正幸运,谁就能在恰当的时间找到一位也会纯洁地看的教师。

    498

    不可要求。————你们不了解他!确实,他轻松而又自由地屈从于人和物,而且对二者都亲切友好;他唯一的请求是,让他安之若素、泰然自若,————但是,在此期间,只有人和物都不要求他屈从,这才是可能的。任何要求都会使他骄傲、受惊和好战。

    499

    [Pütz]参法国作家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的市民感伤剧《私生子》(Le fils naturel ou les épreuves de la vertu,1757),但其中的说法相反:Il n’y a que le méchant qui soit seul[只有恶人才孤独]。 [Pütz]由于认为不能被他的环境所理解,所以卢梭总是一再与他的同时代人闹翻。这一内在和外在冲突的结果是他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孤独,但是,他同时又把这种孤独理解为自己独特性的证明。 [Pütz]普洛克儒斯特斯(Prokrustes)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拉长者”。希腊神话中一个大恶棍和拦路抢劫的强盗,自称是波塞冬的儿子,他拦截过路者。身材短小的人他将其拉长,直到与一张大床一致;身材高大的人他则将其截肢,直到与一张小床一致。他被忒修斯杀死。尼采在此通过借用“普洛克儒斯特斯之床”指一种必须痛苦地适应的预定规则。 恶人。————“只有孤独的人才是恶的”,狄德罗这样说,  卢梭  立即觉得受到了极大冒犯。因此,他向自己承认狄德罗是正确的。确实,在社会生活和社交生活中,每一种恶的倾向都不得不让自己受到严厉的束缚,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和经常躺在美德的普洛克儒特斯(Prokrustes)床  上,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谈论一种恶人的殉道。在孤独中,所有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凡恶的人,都最多地处于孤独中:也最好地处于孤独中————而且因此对于那种处处只看到奇观的眼睛来说,也最美地处于孤独中。

    500

    [294]违反本性。————一个思想家可以连续多年违反本性地思考,我指的是,不去跟随那些从内在而来愿意为他效劳的思想,而是去跟随那些由于公务、规定好的日程安排或一种任意形式的勤勉责成他去追求的思想。但是最终他病了:因为这种看似道德的克服,同样彻底地败坏了他的神经力量,就像唯有对于常规的一种偏离和放荡才有可能做到的那样。

    501

    有死的灵魂!————对认识而言,最有用的成就也许就是:人类对不朽灵魂的信仰被放弃了。现在,人类可以等待,现在它无须再像过去那样不得不过分仓促并强咽下一些未经完全检验的思想。在过去的时代,这一可怜的“不朽灵魂”之得救取决于人们在一个短暂的生存过程中所获得的认识,人们必须在一夜之间决定一切————“认识”具有一种令人心惊的重要性!我们现在又重新赢得了十足的勇气,可以去犯错误、做试验、可以接受暂时性————所有这一切并不具有什么终极重要性!————而且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个人和种族现在可以考虑这样一些宏大的任务,这在过去的时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