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bsp;  (15) 奉璋(zhānɡ):捧着玉璋。奉,两手捧着。璋,一种玉器,形状像半个圭。

    (16) 峨峨:指仪容端庄盛美。

    (17) 髦(máo)士攸(yōu)宜:俊秀之士所适宜做的。髦士,俊秀之士。髦,英俊。攸,相当于“所”。宜,适宜。

    (18) 其下曰:下引文亦见《诗经·大雅·棫朴》。

    (19) 淠(pì)彼泾(jīnɡ)舟:船只在泾水上行驶。淠,船行驶的样子。泾,泾水,发源于甘肃,流入陕西与渭水相合。

    (20) 烝(zhēnɡ)徒檝(jí)之:众多的船夫滑动船桨。烝,众多。檝,同“楫”,船桨。

    (21) 迈:行,去。这里指周文王出征。

    (22) 六师及之:六师军队跟随着他。师,二千五百人为一师。及,跟随。

    (23) 其下曰:下引文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24) 处央:处于灾祸之中。央,通“殃”,灾祸。卢文弨校曰:“处央,疑当作‘遽(jù)平’。”遽平,骤然安定。卢校可备一说。

    【译文】

    《春秋》的大义是,国家如果遇到了重大的丧事,就要停止宗庙的祭祀,但不停止郊祭,不敢因为父母的死亡而废止事奉上天的礼节。父母的死亡,本来是极其悲哀痛苦的事情,尚且不敢废止郊祭,还有什么事情能够足以废止郊祭呢?所以古书上也说:“如果父母死亡就不举行祭祀,那么只有祭天可以不受父母丧事的影响而照常举行。”古人敬畏上天而重视祭天的郊礼达到了如此高的程度。现在的大臣学者们不经过深入研究考察,就说:“百姓当中的大多数是贫穷的,有的人非常的饥饿寒冷,在这种情况下还值得去举行郊祭吗?”这种话是多么地错误啊!天子像侍奉父母一样地事奉上天,而又像畜养子孙那样地养育百姓。如果百姓没有普遍地吃饱饭,那么就不用祭祀上天了,这就好像如果子孙没有饭吃就不用奉养自己的父母一样。再也没有什么话比这种话更违逆常理的了,这种话是极其不合乎“礼”的。“礼”的要求是将尊贵的放在前面而将卑贱的放在后面,还有谁比天子更尊贵呢?天子被称为上天的儿子,为什么会接受了天子的称号却不履行天子的礼节呢?因此天子不可以不祭祀上天,这与百姓不可以不奉养自己父亲的道理没有什么不同。做人的儿子却不事奉自己的父亲,天下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可行的。现在如果做天的儿子却不事奉上天,这与做人的儿子却不事奉自己的父亲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天子每到一年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首先举行郊祭来奉养上天,然后才敢祭祀地神,这就是在履行做儿子的礼节;每当要出兵的时候,一定要先举行郊祭来告知上天,然后才敢征讨伐戮,这是在履行做儿子的道理。周文王接受天命而统治天下,首先要举行郊祭才敢有所行动,而后出兵征伐崇国。《诗经》上说:“茂盛的棫树和朴树,把它们砍下来作为柴火而聚积起来焚烧,以此来祭祀天神。恭敬的诸侯王,在天子的左右来回奔走助祭。恭敬的诸侯王,在天子的左右捧着玉璋。捧着玉璋的人仪容端庄盛美,这是俊秀之士所适宜做的。”这是天子郊祭时的诗辞。这首诗的下面接着说:“船只在泾水上行驶,众多的船夫滑动着船桨。周文王出兵征伐,六师军队跟随着他。”这是天子征伐时的诗辞。下面又说:“周文王接受了天命,有此平定四方的功绩,既征伐了崇国,又在丰邑建立了都城。”从这几段诗辞来看,可以知道周文王在接受天命之后就举行了郊祭,郊祭以后才征伐崇国,在征伐崇国的时候,他的百姓怎么会处于灾祸之中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