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题解】

    度制,即制度。别本注明:“一名《调均》篇。”作者认为,贫富悬殊是“世之所难治”的根源,论证了“调均”的重要性。指出调均的途径是“君子不尽利以遗民”,其方法是建立一套制度,“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最后具体地谈到服饰制度,说明其目的是为治理国家而制定的。可见,“调均”并不等于平均主义。

    孔子曰(1):“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2),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3),以此为度而调均之(4)。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5)。今世弃其度制(6),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羸瘠于下(7),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8)。

    【注释】

    (1) 孔子曰:下引文源出《论语·季氏篇》。今本《论语》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 制人道而差上下:制定社会制度,区分上下等级。人道,指社会制度。上下,指社会等级。

    (3)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贫穷的人足够生存而不至于忧愁。《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4) 调(tiáo)均:这里不是指的平均主义,而是让富人多交一些税,用于救济贫困户。现在称为第二次分配。

    (5) “是以财不匮(kuì)而上下相安”二句:财富充足,贫富差距缩小,没有饿死的,这样上下都能安心生活。社会稳定,治理就比较容易。

    (6) 弃其度制:没有坚持制约富人的制度。

    (7) 羸瘠(léi jí):瘦弱。

    (8) “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三句:贫富两极分化,富人不肯捐助贫困者,贫困者无法生活,铤而走险,社会就乱了而难以治理。

    【译文】

    孔子说:“不怕贫穷,只怕分配不平均。”所以有人积累大量财富,就有人非常贫困。太富有的人会骄横,太贫困的人会忧愁。为生活忧愁就会偷盗,为人骄横就会暴戾。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圣人根据一般人的心理,看到了祸乱产生的原因,所以他制定社会制度,区分上下等级,使富有的人足以显示自己的高贵而不至于骄横,贫穷的人足够生存而不至于忧愁,用这一点作为尺度去调剂人们的财富。这样财富就不会匮乏,上下就会相安无事,所以就容易把国家治理好。现在不去坚持制约富人的制度,各人放纵自己的欲望,欲望是没有穷尽的,而自己的欲望一旦放纵不禁,其发展势头是没有尽头的。政府官员会为财富不足而忧虑,处于下位的百姓会瘦弱不堪,那么富有的人会更加贪求财富而不肯行善,贫穷的人会天天触犯禁令而遏制不了,这就是社会难以治理的原因。

    孔子曰(1):“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2):“彼其遗秉,此有不敛穧,伊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3),田则不渔(4),食时不力珍(5),大夫不坐羊(6),士不坐犬。《诗》曰(7):“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防民(8),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天不重与(9),有角不得有上齿,故已有大者,不得有小者,天数也。夫已有大者,又兼小者,天不能足之,况人乎?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10),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11)。

    【注释】

    (1) 孔子曰:下引文见《礼记·坊记》。《礼记·坊记》:“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liǎn)穧(jì),伊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防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董仲舒引了《礼记·坊记》中的一大段话。不尽利,指权贵不能将好处都霸占了,要留一点给平民百姓。穧,收割水稻时,已经割下的禾穗而没有捆成把的叫穧,捆成把的叫秉。遗秉,指捆成把的秉没有收走而遗漏的。这些都是留给寡妇她们的。仕是当官,稼是农业,田是打猎,渔是捕鱼,这些职业不能兼营。

    (2) 《诗》云:下引文源出《诗经·小雅·大田》。今本《诗经·小雅·大田》作:“彼有不穫(huò)稺(zhì),此有不敛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与《礼记》、《春秋繁露》所引之文大同小异。

    (3) 君子仕则不稼:当官的有俸禄,不能种庄稼,与民争业。仕,当官。稼,种地。董仲舒在《对策》中说:“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并举鲁相公仪休为例:“故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yùn)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ɡōnɡ)女利乎?!’”公仪休认为妻子织布是夺女工的利,自己家种菜是夺了菜农的利。这也是“仕则不稼”的意思。

    (4) 田则不渔:打猎而不再捕鱼。这是反对兼职。田,打猎。《毛传》:“田,取禽也。”渔,捕鱼。

    (5) 食时不力珍:这句讲的是饮食不追求美味珍品。珍,指山珍海味。力,努力争取、尽力追求。

    (6) 大夫不坐羊:大夫不坐羊皮。古代杀了牲畜,肉用来吃,皮用来坐。坐羊,指坐羊皮。不坐羊,就是不无故杀羊而坐羊皮,讲的是不无故杀羊。大夫不坐羊皮,意指大夫仅吃羊肉而把皮让给别人,以表示“不尽利”。

    (7) 《诗》曰:下引文见《诗经·邶风·谷风》。引文大意为:“采摘葑(fēnɡ)菜,采摘菲菜,不要连根拔掉。美好的话语不要违背,(我)就与你生死与共。”下体,根。德音,美好的话语。《礼记·坊记》郑玄注:“采葑、菲之菜者,采其叶而可食,无以其根美而并取之,苦则弃之,并取之,是尽利也。此诗故亲今疏者,言人之交,当如采葑采菲,取一善而已。”《诗》无达诂,此诗有两解,是正常的,可以并立并存,不为断章取义。

    (8) 防民:规范人民。防,或作“坊”,指防水的堤防,引申为规范的意思。防止人民背义争利以至于为财而死。

    (9) 重与:重复地给予(好处)。牛有角就没有上齿,马有上齿就不长角。四条腿的不长翅膀,长翅膀的只有两条腿。《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对策》中说:“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这是当时流行的说法。《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