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春秋繁露译注最新章节!

使人产生嫌疑,这就是圣人所看重的。不然的话,只是依凭众多的言辞,观察很多的事物,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辞并用它去迷惑后辈,这是君子所厌恶的行为,他怎么还会去做呢?圣人思考问题唯恐时间不够,白天完了,晚上还要继续思考,然后就会明察万事万物的道理,这就是仁义。由此说来,圣人尚须自己努力不懈才会有收获。因此说:哎呀!做别人老师的,难道可以不谨慎吗?道义来自于经书之中,经书是传记的根本。放弃正当的努力而劳心于不急之务,劳苦心志竭尽情思,头发都白了,牙齿也掉了,还不应当自我检束吗?

    人始生有大命(1),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间者(2),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3),若将施危难之中,而时有随、遭者(4),神明之所接(5),绝属之符也(6)。亦有变其间,使之不齐如此,不可不省之,省之则重政之本矣。

    【注释】

    (1) 大命:即正命,指人受命于天应该享有的寿命。王充《论衡·命义篇》:“《传》曰:‘说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

    (2) 变命:包括随命和遭命两者,因为二者都随行为或遭遇而变化,故合称变命。

    (3) 政不齐:政治不整肃清明。齐,整肃。

    (4) 随、遭:即指随命、遭命。《白虎通义·寿命篇》:“随命者,随行为命。”王充《论衡·命义篇》:“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于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随命,随行为命,指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遭命,指遭遇意外之事,如为善得恶,遭遇天灾人祸之类。

    (5) 神明之所接:指人在精神上所感应到的。神明,指人的精神。

    (6) 绝属:犹绝续,断断续续。

    【译文】

    人一出生就有正命,这是人的本然状态。其间也存在变命,这是由政治所造成的。政治不整肃清明,那么人们就会有忿怒之心,这就好像是在危难之中施行活动,而时常有随命和遭命一样,人在精神上所感应到的,是断断续续的符号。其间也有大的变化,才使得政治这样的不整肃清明,不可以不加以省察,省察它就是重视政治的根本了。

    撮以为一(1),进义诛恶(2),绝之本(3),而以其施(4),此与汤武同而有异。汤武用之治往故(5),《春秋》明得失,差贵贱,本之天王之所失天下者,使诸侯得以大乱之说(6),而后引而反之(7)。故曰:博而明,切而深矣(8)。

    【注释】

    (1) 撮(cuō):聚集,聚合。

    (2) 义:苏舆注:“‘义’疑作‘善’。”苏说是。本书《王道篇》:“进善诛恶,绝诸本而已矣。”正与此文同。

    (3) 绝之本:指断绝产生恶的根源。之,或说同“其”。

    (4) 以其施:以《春秋》之道施行教化。其,指《春秋》之道。

    (5) 往故:即“往古”,过去的事情。

    (6) “《春秋》明得失”四句:本书《王道篇》:“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春秋》之道即孔子之道,它是探索天子所以失天下,而使诸侯得以大乱的根源之说。

    (7) 引而反之:引导他们返归正道。此即《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所谓:“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8) 切而深:苏舆本作“深而切”,他本皆作“切而深”。

    【译文】

    聚合为一,奖掖善事,诛讨恶事,断绝产生恶的根源,并用《春秋》之道来施行教化,这跟商汤与周武王治理天下是同中有异。商汤与周武王用他们的方式来治理以往的事情,《春秋》则阐明得失,区别贵贱,是探索天子所以失天下而使诸侯得以大乱的根源的学说,然后再引导他们返归正道。因此说:《春秋》广博而高明,恰切而深远。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