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最新章节!

直自己的毛发、因此也就是增加自己身体的外表体积,露出牙齿,或者摆动双角,或者发出凶恶的声音来,用这些方法来显示自己可怕的样子。

    因为交际能力对于很多动物确实是有极大用处的,所以我们也就绝不能à priori(演绎地)去推测说,有些姿态,对于那些已经用来表明一定感情的姿态具有明显的反对性质,起初却是在一种反对的感情状态的影响下被有意地使用过的。[21]这些姿态现在是天生的————这个事实,绝不会对它们起初是有意的这种信念作出有力的反驳来,因为它们如果在很多世代里被使用过,那么最后就很可能被遗传下去。虽然这样,我们马上就会知道,却有一个很使人怀疑的问题出现:是不是任何一种被包括在我们现在所用的“对立”这个名称里面的现象,都是这样产生出来的呢?

    至于说到沿传的姿态(conventional signs,姿态语或手势语),就是不属于天生的动作方面的姿态,例如聋子、哑子和未开化的人所使用的那些姿态,那么反对原理(Principle of opposition),或者对立原理,也可以部分地适用于这个方面。[22]西妥教团的僧侣(Cisterian monks)认为说话是有罪的;可是,因为它们不可能避免去和别人交际,所以他们就发明一种姿态语;这种姿态语大概就是根据反对原理而产生出来的。[3]厄克塞忒聋哑研究所(Exeter Deaf and Dumb Institution)的斯各脱(W.R.Scott)博士写信给我说:“在教育聋子和哑子方面,反对的姿态大有用处,因为聋子和哑子具有一种敏捷地理解这些姿态的能力”。

    虽然这样,我却对于这个原理只具有少数证明的例子,而感到惊奇。这个原因,一部分就在于所有这些沿传的姿态普通具有某种自然的起源,而一部分则在于聋子和哑子以及未开化的人为了使动作迅速起见,就养成了把这些姿态尽量节缩的习惯。[4]因此,这些姿态的自然来源或者起源,就时常使人难以知道,或者完全不明,正好像在有音节的语言方面所发生的情形一样。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明显地彼此反对的姿态,好像双方都是具有一种有意义的起源。这种情形大概对于聋子和哑子所用来表明光明与黑暗、强壮和衰弱等的姿态方面是正确的。在后面的一章里,我将尽力来证明,肯定和否定的相反的姿态,就是点头和摇头的动作,大概是有自然的起源的。有些未开化的人使用的左右摇手的动作来作为否定的姿态;这种动作也可能是从模仿摇头动作方面被发明出来的;可是,相反的用手的动作,就是一种表示肯定而用的从面部作直线的挥手动作,是不是也由于对立法则或者某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而产生出来,却还是一个疑问。

    如果我们现在来考察那些天生的或者对于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都是共同的、而且是受到现在这个对立原理所支配的姿态,那么就会极其难以知道,在这些姿态当中,究竟哪一种最初被细心地发明和被有意识地进行。在人类方面,耸肩的姿态就可以作为最好的例子,去说明一种和其他动作直接相反的、而且在反对的心绪下自然地采取的姿态。遇到某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或者不可能避免的事情而无能为力或者道歉。有时这种姿态被有意识地或者随意地使用;可是,它极其不可能是最初被细心地发明和后来被习惯所固定下来,[23]因为不仅是年幼的小孩有时会在上面所说的心绪下耸起双眉来,而且正像在后面的一章里要证明的那样,这种动作是和各种不同的附属的动作同时发生的;甚至在一千人当中,也不会有一个人能够看出这些附属的动作,除非是有人特别去注意这个问题才能够看出它们来。

    狗有时在走近一只陌生狗的时候,可能认为,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明出它们是友好而不想要打架这件事是有用的。[24]当两只年幼的狗在互相嬉戏,作出咆哮声并且彼此互相去咬对方的面部和四肢的时候,大家就很明显地知道,它们都互相明白对方的姿态和举动。实际上,小狗和小猫好像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本能上的意识,认为它们在嬉戏的时候绝不可以太放肆地去使用自己的尖锐的小牙齿或者小脚爪,不过有时也会发生这种事件,因而就以一种尖叫声来作为结束,否则它们就一定会时常抓伤对方的眼睛了。我的(小猎狗)在嬉戏地咬着我的手时候,往往同时发出咆哮声来;如果它咬得太厉害,而我喊着“gently,gently”(轻些,轻些!),那么它仍旧继续咬下去,但是用摇摆几次尾巴来作回答,好像是在说道:“别担心,我只不过是闹着玩的”。虽然狗作着这样的表情,而且可能是想要向其他的狗或者人表明说,它们具有一种友好的心情,但是很难使人相信,它们会有时去细心地考虑到要把自己的耳朵向后牵伸和压抑下去,而不把耳朵竖直不动,要放下自己的尾巴和把它摇摆起来,而不把它保持刚硬和直立等等举动,因为它们知道这些动作是和那些在相反的、凶残的心绪下所采取的动作直接相反的。

    其次,如果有一只猫,或者更加确切地说是这种动物的古代祖先,由于发生恋情,最初略微弓起自己的背部,把尾巴向上直举,并且使耳朵变得尖削起来,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去相信,这只动物在有意识地想要这样来表明出自己的心绪是直接和另一种心绪相反的,就是和一种由于准备打架或者跳扑到猎物身上去而采取的蹲伏的姿态、向着左右屈曲尾巴和压抑双耳的动作所表示的心绪完全相反的呢?我甚至更加难以相信,上面所讲到的我的大狗会有意装出意气沮丧的姿态和“温室相貌”来;这种姿态是和以前的快乐的姿态和整个行为完全相反的。绝不能去推测说,它知道我会了解到它的失望表情,因此它会软化我的心而使我放弃那个走到温室去的想法。

    因此,现在这一章里所讲到的各种动作的发展,并不受到意志和意识的支配,而是受到另一个原理的支配。显然这个原理就是:我们在一生当中所有意地进行过的各种动作,都要有一定的肌肉动作来参加;如果我们进行一种直接相反的动作,那么通常就有一组相反的肌肉也开始发生作用。例如,在我们的身体向左转或者向右转方面,在把一件东西推开或者拉近我们身边来方面,还有在举起或者放下重物方面,都是这样的。我们的意图和动作彼此非常密切地联合在一起,因此如果我们急切地想要把一件东西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很难去阻止自己的身体也向这个方向移动,即使我们当时完全意识到这种动作是一些也没有效果的。[25]在前面的绪论里,我已经作了关于这种事实的良好说明,就是:有一个年青的热衷于打弹子的人,在监视着自己的弹子的滚动情形时候,就做出了一些奇形怪状的动作来。如果有一个大人或者小孩在发怒时候对任何一个人大声说话,要他离开,那么他通常会把自己的手臂挥动,好像要把那个人推走开来似的;虽然那个冒犯他的人并不站立在他的身旁,而且他可以不用作出一种姿态去表明说话的意义,但是他仍旧会这样做。从另一方面看来,如果我们急切地想要使某一个人走近自己的身边时候,那么我们就会做出一种动作,好像要把那个人拉近过来;还有无数其他的例子里也是这样的。

    因为这种在反对的意志冲动下进行普通的反对性质的动作的情形,对于我们和比较低等的动物方面已经变成习惯,所以如果有某一种动作密切地和任何一种感觉或者情绪联合起来,那么自然可以认为,在直接相反的感觉或者情绪的影响下,由于习惯和联合作用,这些具有一种直接相反的性质的动作,即使没有用处,也一定会无意识地被完成。据我看来,只有根据这个原理,方才可以去理解这些属于现在这一章的对立种类的姿态和表情是怎样发生出来的。这些姿态和表情如果的确是可以作为无音节的叫喊声或者语言的辅助,而对人类或者任何其他动物有用,那么也就会被有意地使用下去,因此这种习惯也将加强起来。可是,不管它们作为交际手段是不是有用,如果允许我们根据类推方法来作判断,那么无论如何这种要在反对的感觉或者情绪下去进行反对动作的倾向,就会由于这些动作的长期运用而成为遗传的;因此就不用怀疑,有些根据于对立原理的表情动作是可以遗传下去的。

    [1] [关于对立原理方面的批评(这个原理不很受到大家的赞成),可以参看:冯德(Wundt):《论文集》(Essays),1885年,第230页;还有他所著的《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sche Psychologie),第三版;还有塞莱(Sully):《感觉和直觉》(Sensation and Intuition),1874年,第29页。孟特加查(《人相学》,1885年,第76页)和杜蒙特(L.Dumont,《知觉力的科学理论》,Théorie Scientifique de la Sensibilité,第二版,1877年,第236页)也反对这个原理。]

    [2]伦奇尔:《巴拉圭的哺乳动物的自然史》(Naturgeschichte der säugethiere von Paraguay),1830年,第55页。

    [3]泰洛尔(Tylor)先生在他所著的《早期人类史》(Early History ofMankind,第二版,1870年,第40页)里,讲到西妥教团的姿态语,并且对反对原理在姿态方面的应用作了一些说明。

    [4]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看斯各脱博士所写的有趣味的著作《聋子和哑子》(The Deaf and Dumb),第二版,1870年,第12页。他说道:“在聋子和哑子当中,这种把自然的姿态精简成为那些比自然表情所要求的姿态更加简短得多的姿态的现象,是很普通的。这种简短的姿态往往被节缩得很厉害,以致几乎完全和自然的姿态不相同,但是它仍旧对于那些使用这种精简姿态的聋子和哑子方面具有原来的表情的力量”。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