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罗尔纲集最新章节!

    天地会拜天地为父母,结异姓为兄弟,创立一个四海一家的革命团体。其思想来源出自罗贯中《水浒传》。《水浒传》最后一回有一篇《单道梁山泊好处》的宣言道:

    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着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休言啸聚山林,真可图王霸业。列两副仗义疏财金字障,竖一面替天行道杏黄旗。 [1]

    在这篇《单道梁山泊好处》的宣言之后,著者又特地着重提到“看官听说,这里方才是梁山泊大聚义处”,这就是向读者说明一部《水浒传》的中心思想所在。这个中心思想,是著者所要创造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要求四海皆兄弟的,故“八方共域,异姓一家”。这个理想社会,是铲除阶级的区分的,故不论“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个理想社会,是泯除亲疏畛域,冤家仇恨的,故不论“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斗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这个理想社会,是打破天赋的不均与教养的不齐的,故不论“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这个理想社会,是“一寸心死生可同”,“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的。

    现在来看天地会是怎样根据《水浒传》这个理想社会来创立的。

    先考天地会名称取义的由来。洪门 [2] 拜会的歌词道:

    一、拜天为父,

    二、拜地为母,

    三、拜日为兄,

    四、拜月为嫂,

    五、拜五祖,

    六、拜万云龙大哥,

    七、拜陈近南先生,

    八、拜兄弟和顺。 [3]

    据此,知天地会的名称乃是取自“拜天为父,拜地为母”的意义。拜天地为父母者,所以泯除家族的畛域,而合异姓为一家,共图大事业。贵县地窖发现这份天地会文件,卷端就署“与天同姓国梁抄”,入了天地会的会员就不再是一姓的人,而是与天同姓的四海一家的洪门一分子了。这种思想出自《水浒传》。金圣叹《贯华堂水浒传》记宋江等一百八人拈香已罢,一齐跪在堂上,宋江为首誓曰:

    窃念江等昔分异国,今聚一堂,准星辰为弟兄 ,在指天地作父母 。

    天地会的取名,正是从《贯华堂水浒传》上梁山泊大聚义的誓词而来。

    狗尾续貂的《忠义水浒传》把梁山泊英雄会议大事的“聚义厅”盗改为“忠义堂”,要改变反抗封建统治的路线而为效忠于封建统治的路线。天地会取了这个忠义堂的名目,但其内容则与地主阶级所宣扬的忠义有绝然相反的意义。天地会的忠义堂前贴的对联道:

    忠义堂前无大小,

    不欺富贵不欺贫。

    这副对联,标明天地会是一个平等的政治组织。《洪门总诗》中有两句道:

    忠义堂前兄弟在,

    城中点将百万兵。

    这两句诗,则是宣扬天地会革命势力的强大。清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乙巳,咸丰谕军机大臣说天地会“所居之处,有忠义堂名号” [4] ,就是指此。

    《水浒传》的理想社会是“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会的组织,正是根据这个理想。故洪门诗篇歌咏道:

    佛祖古城在路中,

    洪家兄弟四海通;

    万望义兄放我过,

    百万兄弟俱姓洪。

    乌云盖月映长沙,

    洪姓同来共一家;

    路上相逢通名姓,

    风云至正雨开花。

    《水浒传》的理想,到了天地会成立居然造成一个“洪家兄弟四海通”、“百万兄弟俱姓洪”、“洪姓同来共一家”的洪门组织了。

    《水浒传》在17世纪20年代明末农民大起义时已经发生了影响。起义军高揭“奉天倡义”的旗帜。领袖们的绰号叫做九条龙、关索、顺天王等也模仿《水浒传》。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朝统治者就通令严禁《水浒传》,查出并原板烧毁。 [5]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留发不留头,肆行民族高压政策。汉族反抗被镇压了。那班领导反抗者知道公开反抗已不可能,于是有的乃著为文字来诏示后人,如王夫之的《读通鉴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鼓吹民族思想与民权思想。有的或落发为僧,或出入僧寺,借方外做他们反清的机关,如熊开元、汝应元、阎尔梅等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人物。阎尔梅破万金家产,出入僧寺,密图反清,从他那首《真空寺饯别》诗里可见他们的活动。诗道:

    柳巷垂青旆,芦沟涨紫尘,几多亡国士,私送死心人。琨、逖双图晋,荆、高再击秦。临风徒握手,不觉泪沾巾。

    崔、卢争仕宦,燕、赵寝悲歌。故国沦如此,新亭泣奈何!暂投夸父杖,迟待鲁阳戈。试看长陵气,青松朴械多! [6]

    我们看此诗,可知在那柳巷芦沟掩映的僧寺里,当时有多少人在做那“私送死心人”的光复事业。他们都看得很清楚,到了那“崔、卢争仕宦,燕、赵寝悲歌”的时候,那班为了争取富贵而匍匐于清朝统治者宝座之下的士大夫们已经无望,他们的光复事业只有到民间去活动。民间有的是伟大的群众力量,这种力量是不曾为清朝统治者所认识所利用的。所以他们虽然感慨“故国沦如此,新亭泣奈何”,但是,他们目前不过只是“暂投夸父杖,迟待鲁阳戈”,他们却乐观地高歌“试看长陵气,青松朴械多”,把光复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新事业上。天地会传说中的军师陈近南先生当是此中人。

    天地会结会的宗旨,开宗明义是“反清复明”。《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载《反清复明诗》道:

    新造木杨城 [7] ,

    惊动众洪英,

    干戈重重起,

    反清又复明。

    《三点革命诗》又道:

    三点暗藏革命宗,

    入我洪门莫通风。

    养成锐势复仇日,

    誓灭清朝一扫空。

    天地会创立的年代,洪门文献记载始自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贵县修志局发现的天地会文件·反清复明根苗第一》说:

    大清康熙年间 ,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 ,洪家结拜之期 。

    案清康熙十三年上距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三十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永历帝被执,抗清战争全部失败仅十三年,正是那班抗清者转入地下,出入僧寺,潜到民间去活动的年月。

    又案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杨起隆诈称朱三太子起事于北京。同月,吴三桂在云南反清,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甲寅为周王元年。天地会就是乘着这个时势成立的。其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张念一起义之役,也奉朱三太子起事,称大明天德年号,后来咸丰初天地会起义也称天德年号。又杨起隆、张念一两次起义所称的朱三太子,都与天地会传说中的太子朱洪英同一类型人物。我们在官书记载中还可以看见天地会创立的蛛丝马迹。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论述天地会的起源道:“其起源之时代,自当以康熙甲寅年为可信。查康熙甲寅即康熙十三年,上距其入踞北京之年,共三十一年,其酝酿时代,未必有三十一年之久。满虏入据北京时,南都新立,人心未死,义声一播,前仆后继,志士遗民,未必舍目前有可复仇之机而不复,反从事于秘密结社,以待百数十年后之中兴。此殆当时各路义师失败净尽之后,一筹莫展,后死者不甘虚生,一息尚存,仍思奋斗,乃汲汲为秘密会社之组织,以待来哲。查当时系海内人望者,惟永历帝与郑成功二人,二人均于清康熙元年死,光复之业,失其重心,有识者知事不可为,权隐草泽,物色英豪,以待时机。大抵天地会者酝酿于永历帝及郑成功既死之后,即康熙元年,而成立于康熙十三年者也。”案温雄飞是致公堂洪门中人 [8] ,他认为天地会当酝酿于康熙元年各路抗清义军全部失败之后,而成立于康熙十三年,与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但他还忽略了天地会成立前一年十二月杨起隆诈称朱三太子起义于北京,同月吴三桂在云南反清这一个成立的背景。又考与清季会党有交往,被称为对其“情伪纤悉尽知”的日本人平山周 [9] ,在所著的《中国秘密社会史》里也说“成立在康熙十三年”。

    关于天地会起源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天地会·前言)说:“这个问题,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天地会是明末遗臣于清初创立的。有人根据《西鲁序》认为天地会是福建少林寺僧,于康熙甲寅年或雍正甲寅年创立的。也有人根据《钦定平定台湾纪略》所载两广总督孙士毅奏折内所引天地会创于乾隆三十二年。还有一种说法,根据嘉庆初年闽浙总督汪志伊的《敬陈治化漳泉风俗疏》,认为天地会创于乾隆二十六年。”这个问题,不仅是天地会成立的年代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创会的宗旨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探索。

    天地会拜会的仪式是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拜会后,就同生同死,为反清复明的宗旨而奋斗。考中国异姓结拜兄弟,世称“金兰谱”,是中国社会上一种风俗,由来已久,梁山泊结义的传说已起于南宋。但查《元史·刑法志》大恶条只有“诸妖言惑众,啸聚为乱,为首者及同谋者处死,没入其家。为所诱惑相连而起者杖一百七” [10] 。禁令条只有“诸以白衣善友为名,聚众结社者禁之” [11] 。明律造妖书妖言条也只有“凡造谶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众者斩。若私有妖言隐藏不送官杖一百,徒三年” [12] 。元、明也都没有禁止异姓结拜弟兄的律例。中国刑法上有严禁异姓结拜弟兄的法律,实始自清初。雍正朝《大清会典》卷一九四《刑部·奸徒结盟》说:

    国初定凡异姓人结拜弟兄者,鞭一百。顺治十八年定凡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著即正法。康熙七年复准,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应正法者,改为秋后处决。其止结拜弟兄,无歃血焚表等事者,仍照例鞭一百。十年题准,歃血结拜弟兄者,不分人之多寡,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拟绞监候,秋后处决,为从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止结拜弟兄,无歃血焚表等事者,为首杖一百,徒三年,为从杖一百。

    中国古代没有禁止异姓结拜弟兄的法律,而清朝顺治年间却定有凡异姓人结拜弟兄的法律,可知当时异姓结拜弟兄的行为必与古代有不同。康熙三年三月刑部题准的有关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弟兄的条款,还编归杂犯内,附在赌博后,并没有把它作为政治犯罪,康熙八年十月刑部续题的新律仍如此。 [13] 据上引雍正朝《大清会典》所记,到康熙十年刑部题准的新律始认定属于“谋叛”性质,照“谋叛未行律”定罪。清政府到这时候才认识到这种行为就是对它进行推翻的活动,才把这条禁律由杂犯改为“谋叛”罪。天地会正是在这种带有鲜明政治色彩行为的斗争中步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上述清律例有关歃血结盟条款在顺治十八年到康熙十年间所发生的本质变化,恰恰反映出天地会从康熙元年后酝酿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 [14] 上面这条记载,是记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年(1661——1671年)十年间禁止异姓结拜弟兄法律的发展。在《大清律例》康熙年间现行律里则定有专条:

    凡异姓人但有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者,照谋叛未行律,为首者拟绞监候,为从减一等;若聚众至二十人以上,为首者拟绞立决,为从者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其无歃血盟誓焚表事情,止序齿结拜弟兄,聚众至四十人以上,为首者拟绞监候,为从减一等;若年少居首,并非依齿序列,即属匪党渠魁,首犯拟绞立决,为从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如序齿结拜在四十人以下,二十二以上,为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及二十人者,杖一百,枷号两个月,为从各减一等。 [15]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续订的律例便说明是专对福建省的,而且以结会树党来与结拜弟兄并说。其条例如下:

    闽省民人除歃血订盟焚表结拜弟兄仍照定例拟以绞候,其有抗官拒捕持械格斗等情,无论人数多寡,审实各按本罪分别首从,拟以斩绞外。若有结会树党,阴作记认,鱼肉乡民,陵弱暴寡者,亦不论人数多寡。审实将为首者照凶恶棍徒例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为从减一等;被诱入伙者杖一百,枷号两个月;各衙门兵丁胥役入伙者照为省例问拟;乡保地方明知不首,或借端诬告者,照例分别治罪;该管文武各官失于觉察,及捕获之后有心开脱,均照例参处,若止系乡民酬社赛神,偶然洽比,事竣即散者,不在此例。 [16]

    这条律例对证明天地会创立的地点确在福建省很有关系。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律例中又定有专对“复兴天地会”的条例。其条例如下:

    台湾不法匪徒,潜谋纠结复兴天地会名目,抢劫拒捕者,首犯与曾经纠人及情愿入伙希图抢劫之犯,俱拟斩立决。其并未转纠党羽或听诱被胁而素非良善者,俱拟绞立决。俟数年后,此风渐息,仍照旧例办理。 [17]

    这条律例中最可注意的是天地会名之上冠以“复兴”两字。会名而冠以“复兴”字样,可见天地会结会由来的久远。上引清律例,都证明了天地会确成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又考在清代疆吏对天地会案件的奏报里,也有可以确凿考出天地会创立年代的文献。如道光元年(1821年)正月壬戌广西巡抚赵慎畛奏说:

    广西自嘉庆十二年广东惩办洋匪后,内河土盗潜至西省,与依山附岭种地之各省游民,结伙抢劫,勾引本地愚民 ,或拜兄弟 ,或拜添弟 ,或数人 ,或有会十人 ,或有会薄腰凭 ,称为大哥师傅 ,传授口号 ,俱系抄袭百余年前旧本 ,情形不同 ,其名则一 。现严饬访拿,获盗犯会匪一千二百余名 。 [18]

    康熙共61年。道光元年(1821年)上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为99年,上距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为147年。据赵慎畛奏报,当时广西各地天地会拜会用的“会簿”,“俱系抄袭百余年前旧本”,即康熙年间的旧本。赵慎畛所奏这一件事实,是捕获了一千二百余名天地会党,从他们的“会簿”得来,是极可据信的。这是一条说明康熙年间已有天地会的铁证,证实了我们上面从律例上考察所作天地会创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的论断。

    有同志认为天地会成立于明末清初。从天地会创会宗旨为反清复明看,必定是明朝已亡才说“复明”,如果在明末创立那就不会说“复明”了。至于天地会所采取的歃血盟誓结拜弟兄的仪式,系来自《水浒传》。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定的律例就有禁异姓结拜的条例,当是明末人民已有采取此种仪式进行活动的。但天地会的酝酿却必在康熙元年(1662年)各路义军都失败之后,不会在明末清初时。故论天地会成立于明末清初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提出天地会起于雍正甲寅年(1734年)的为萧一山。他的根据是伦敦不列颠博物院所藏抄本《西鲁叙事》说“时雍正甲寅年七月二十五日丑时歃血立誓”的话。 [19] 但他见此说“与一般之传说异” [20] ,他又看了别人的考证和论述,认为“是有道理的”,“如此看来,康熙年间,已有此种秘密会社,起于雍正甲寅之说,又有些靠不住了”。“不过说‘起’者,正是‘复兴’或‘改立’的意思,未必就起源于此时罢了”。他还举出天地会传说“雍正十二年万大哥故后,又有桃必达联盟五虎大将,改立天地日月分派”为证说:“所谓又有桃必达联盟五虎大将改立天地等事,已可见天地会有改组的事实,并非一气呵成的。乾隆《大清律例》有‘复兴天地会’字样,洪门传说中有‘后五房’(吴天成、洪太岁、李识弟、桃必达、林永昭)的继起。就知道我的推论是不错的。大约天地会在康熙时已经有了,不过没有像后来那样紧严的组织,有之,则是从雍正末年起就像十三年国民党的改组一样。” [21] 萧一山实际是放弃了他所提出的成立于雍正甲寅年一说了。前些天,我与赫治清同志谈及此事。赫同志说还有一条更直接的证据,就在萧一山自己编的《近代秘密社会史料》卷四,口白第七,(一)问答书内。他指出那条证据全文如下:

    天地有已(几)会?大小有二会。大会在何处?大会出在天本。有何为证?有诗为证。

    小会三河大会天 ,皆因出在甲寅年 。五人结拜心如铁,流下高溪万古传。

    小会出在何处?小会出在地本。有何为证?有诗为证。

    地本出在三基河,结义联盟兄弟多,他朝若得团圆日,众兄同唱太平歌。

    赫同志说天地会成立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到雍正甲寅年(1734年),甲子重逢,开会纪念,故《西鲁叙事》有雍正甲寅歃血立誓之说。天地会实有过大小二会,大会(即成立会)在康熙甲寅年,小会(即纪念会)在雍正甲寅年。故天地会问答有“小会三河大会天,皆因出在甲寅年”的诗篇。我完全同意赫同志的论证。这条论证不但解决了《西鲁叙事》与天地会其他文件及“一般之传说异”的矛盾,在天地会文献的本身,也进一步证明了天地会确成立于康熙十三年甲寅。鄙见认为天地会成立于雍正甲寅岁之说,提出人萧一山既自动放弃于前,今天,赫治清同志又举出重要证据予以澄清,今后这一说可以取消了。

    至于认为天地会创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认为创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两说,前者距离顺治元年(1644年)为117年,后者为123年,当年抗清的汉族士大夫已到了曾孙玄孙的时代。他们已世代做了清朝的顺民,哪会有到民间去创立天地会来反清的事。这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只有出自康熙初抗清的明朝遗民志士之手。章炳麟《中国秘密社会史序》论天地会的起源说:“明之亡,孑遗黄发,谋所以光复者,是时郑成功在台湾,闽海之滨,声气相应,熊开元、汝应元皆以明室遗臣,祝发入道,故天地会自福建来。”章炳麟的看法,和我们也一致。这点且不必说。现在举出一条天地会早在乾隆初已在福建活动的证据来说。乾隆十九年(1754年)福建布政使德舒在《收辑技勇疏》里向清廷奏陈福建民间“往往创立会名,联合声势……刊伪印,散伪劄,妄悖猖狂,蛊惑人心” [22] 。案陶成章《教会源流考》述清代“有反对政府之二大秘密团体,具有左右全国之势力者,是何也?一曰白莲教,即红巾也。一曰天地会,即洪门也。凡所谓闻香教、八卦教,一名天理教、在礼教等,以及种种之诸教,要皆为白莲教之分系。凡所谓三合会、三点会、哥老会等,以及种种之诸会,亦无一非天地之支派”。陶成章是清末会党中人。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记他与沈英、张恭等倡议于杭州、集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五省哥老会的头目开一大会,打作一团,名龙华会。他与三合、哥老二会有深切的关系,故所述清代教会源流至为详确。可知德舒所奏当时福建民间“往往创立会名”,既曰“会”,不曰“教”,则不论取何会名,都为天地会的支派可以断定。又德舒所说的“刊伪印,散伪劄”是天地会的行动,所说“联合声势”,是天地会各山堂间的交通和彼此的支持。德舒是管理福建全省民政的长官,他向皇帝报告当时福建民间情况的奏报,是我们今天考当时福建民情最重要的根据。据德舒所奏乾隆十九年,福建民间已经往往有天地会的组织,而且,各山堂之间,“联合声势”,“刊伪印,散伪劄,妄悖猖狂,蛊惑人心”,进行起义活动了。那末,认为天地会创于乾隆二十六年和认为创于乾隆三十二年两说,其为不符历史事实,是不待说的了。

    从以上所考,我们认为天地会成立年份,应以康熙十三年甲寅为是。清朝镇压天地会的法律是很严厉的。康熙年间还只照“谋叛未行律”治罪(按谋叛未行律,法止绞决而止)。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续订则加为“斩绞”。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更加至不问首从都“斩立决” [23] 。但是,清朝统治者虽定有这种严刑峻法,而天地会“洪家兄弟四海通”的口号,最是投合社会贫苦群众的心理,尤其是流落江湖无家可归的人们所欢迎。加以康熙以后,兼并愈烈,人口日增,民间失业的人也因而加多,又给天地会制造了会众的来源。于是天地会就一天天地兴盛起来,成为当时中国除白莲教外最大的一个反清会党,从清初以后不断的起义,以至光绪末年加入兴中会,给推翻清朝统治起巨大的作用。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有志竟成》论述天地会说:

    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拚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朝之忠烈亦死亡殆尽。二三遗老,见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