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罗尔纲集最新章节!

    一 《水浒传》著者的署名和明朝人的说法

    《水浒传》原本今未见。据现存《水浒传》各种本子著者署名,多署“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的,如明嘉靖间郭勋家刻一百回《忠义水浒传》残本、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天都外臣序一百回《忠义水浒传》、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容与堂刻一百回《忠义水浒传》、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袁无涯刻一百二十回《忠义水浒全书》都是。也有只署施耐庵的,如明崇祯末年二刻《三国水浒全传英雄谱》署“钱塘施耐庵编辑”;只署罗贯中的,如《京本水浒志传评林》署“中原贯中罗道本卿父编集”。

    明嘉靖后人记载《水浒传》著者不少。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史部·野史》里说:

    《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辩证类·三国宋江演义》说:

    《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五说:

    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等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然变诈百端,坏人心术,其子孙三代皆哑,天道好还之报如此。

    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说:

    《水浒传》罗贯著,贯字贯中,杭州人。

    明万历己丑十七年(1589年)天都外臣(汪道昆) [1] 《水浒传序》说:

    小说之兴……其书无虑数百十家,而《水浒传》称为行中第一。故老传闻,洪武初,越人罗氏,诙诡多智,为此书共一百回。

    明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第一回李贽评 [2] 说:

    《水浒传》事节都是假的,说来却似逼真,所以为妙。常见近来文集,乃有真事说做假者,真钝汉也,何堪与施耐庵、罗贯中作奴!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说:

    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然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率以其凿空无据,要不尽尔也。余偶阅一小说序,称施某尝入市肆,䌷阅故书,于敝楮中得宋张叔夜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

    他在《庄岳委谈下》又论《水浒传》及施耐庵事说:

    郎谓此书及《三国》并罗贯中撰,大谬。二书浅深工拙,若霄壤之悬,讵有出一手理?世传施号耐庵,名字竟不可考。友人王承父尝戏谓是编《南华》、《太史》合成;余以非猾胥之魁,则剧盗之靡耳。

    明朝人说法,纷纭如此。哪一些真,哪一些假,是必须审核的。

    二 《水浒传》著者署名之一施耐庵无征可信

    据上面查出《水浒传》著者署名和明朝人说法,著者只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但究竟是施还是罗?先来考查施耐庵。

    把《水浒传》原本七十回定为施耐庵著,七十回后为罗贯中续,那是明朝末年人金圣叹的臆说。他砍掉续加部分,改编为《贯华堂水浒传》七十回,题“东都施耐庵撰”,又伪造施耐庵序一篇,自称为“古本”,妄说七十回以下为罗贯中“横添狗尾”。金圣叹的作伪,当时就有人指斥。周亮工《因树屋书影》卷一说:

    《水浒传》相传为洪武初越人罗贯中作,又传为元人施耐庵作,田叔禾《西湖游览志》又云此书出宋人笔。近金圣叹自七十回之后,断为罗所续,因极口诋罗,复伪为施序于前,此书遂为施有矣。予谓世安有为此等书人,当时敢露其姓名者,阙疑可也。定为耐庵作,不知何据。

    周亮工与金圣叹同时人,他不相信《水浒传》的著者为施耐庵,提出“定为耐庵作,不知何据”的质问。可是,因为后来《贯华堂水浒传》本流行最广,果然不出他所料:“此书遂为施有矣”,使人们认为施耐庵所著。而考其由来,实出于金圣叹的作伪。

    到本世纪40年代修的《兴化县续志》忽载有明朝人王道生《施耐庵墓志》。50年代中,南京大学教授陈中凡考其伪,断为好事者的捏造,说:“最近《兴化县续志》所载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妄称他名‘子安,生于元贞丙申岁,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著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等书。考诸《元史》八十一《选举志》天历三年,元统癸酉,各举行廷试一次,中间至顺二年并未开科。又查《钱塘县志》,过去的知县亦无施氏其人,所撰各书,更属无稽。墓志文字庸俗,不合碑志体例,知其出于好事者的捏造。” [3] 经确查,这个虚捏,最早见于1928年11月8日上海《新闻报》副刊《快活林》上的胡瑞亭《施耐庵世籍考》,为胡瑞亭伪造。后来在汪伪兴化县长李恭简任“总修”的《兴化县续志》又在胡瑞亭伪造的《施耐庵墓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新伪造的东西。 [4]

    近年又有《处士施公廷佐墓志铭》的出土,和1918年抄本《施氏家簿谱》发现。这些文物,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北京召集古典文学、历史学、文物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及新闻、出版界人士五十多人开座谈会讨论。据报道:“多数人认为施彦端就是施耐庵的结论尚难成立。”(见1982年8月27日《光明日报》报道。同年11月22日《光明日报》又报道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世德,最近发表长篇学术论文————尔纲案此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认为苏北施彦端并非《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又说:“在同一期《中国社会科学》上,还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8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都学术界讨论施耐庵文物史料问题座谈会的情况。这则消息从“关于文物史料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鉴定”、“关于这些材料的总体研究”、“关于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等三个方面,整理了与会者的意见。其中启功、周绍良、张政烺、史树青、蔡美彪、吴组缃、王利器、吴晓铃、傅璇琮等同志都认为,不能肯定施彦端就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也有少数同志持肯定观点。)

    研究《水浒传》的专家曾对近人吴梅《顾曲尘谈》所说“《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的话,进行过探索。 [5] 我看吴梅大约是据自明代戏曲家徐复祚。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中《宋江》条谈到一百八英雄时说:

    施君美(或云罗贯中)《水浒传》所载。

    考曹寅刊元钟嗣成《录鬼簿》记知友施惠事并制《凌波仙》曲吊他道:

    施惠(一云姓沈),惠字君美,杭州人,居吴山城隍庙前,以坐贾为业。公巨目美髯,好谈笑。余尝与赵君卿、陈彦实、颜君常至其家,每承接款,多有高论。诗酒之暇,惟以填词、和曲为事。有《古今砌话》,亦成一集,其好事也如此。

    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但思君,赋尽《停云》。三生梦,百岁身,到头来,衰草荒坟。

    这篇小传和吊曲虽简短,但却把施君美生平重要事迹都记到。他是个“以坐贾为业”的商人。为人“和气雍容”,好风月,“吴山风月收拾尽”,“诗酒之暇,惟以填词、和曲为事”。并把他的著作《古今砌话》也都记了出来。此人断不是这部以歌颂农民起义为内容,书中包含着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丰富的军事知识的《水浒传》著者。看来这位闻名的戏曲家徐复祚是因为见了“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水浒传》署名,他相信施耐庵的本为主,罗贯中编次为从,但他不知施耐庵为何许人,却熟悉元朝有个撰著《幽闺记》的戏曲作家施君美,就把《水浒传》的著者说为“施君美(或云罗贯中)”。徐复祚这种出自“想当然”的说法,与胡应麟所说“世传施号耐庵,名字竟不可考”的话,说明了明朝人所知的施耐庵都是一些追风捕影之谈,并没有什么真实的历史。所以周亮工对金圣叹才能提出“定为耐庵作,不知何据”那样严厉的指责来。

    以上今存关于施耐庵的记载、传说,以至近今发现的墓志、簿谱等等,都于史无征,有的已查明了出自伪造。

    三 从《三遂平妖传》等书与《水浒传》对勘证实了著者为罗贯中

    有关罗贯中的记载虽少,但研究一个作家最主要的是他的著作。对研究《水浒传》说来,他却留下《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可供与《水浒传》对勘的重要著作。

    首先把明容与堂刻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与罗贯中著《三遂平妖传》二十回原本对勘,得出两件事实:第一,从赞词对勘,叙事对勘,对待人民大众的态度对勘三项结果,对勘出《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两书都同是罗贯中一人所著。第二,《三遂平妖传》全书仅有赞词二十二篇,竟把十三篇移用于《水浒传》中十五处去,全部在明容与堂刻百回本《忠义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前半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以前。以罗贯中这样喜爱自己写的赞词,如果七十一回以后也是他所著,他断不会把这十三篇赞词全部集中插在七十一回前半回以前,七十一回后半回以后一篇都没有的。这个事实又清楚地表明罗贯中所著《水浒传》原本并无百回本中的后二十九回半,其受招安、征辽、平方腊决非原本所有,是后人续加的。对勘情况,详见《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传〉著者和原本问题》一文,已于1984年秋发表。 [6] 学术界评论说:“如果不能否认《三遂平妖传》是罗贯中的作品,那也难以否认《水浒传》的真正作者也是这一个罗贯中。” [7]

    其次,把《水浒传》与罗贯中著《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对勘。虽然两书一为小说,一为戏剧,而且杂剧篇幅太短,用词不多,但对勘结果,仍可查出其相同的地方有五处:

    (一)《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一折苗训白:“臣相人多矣。主公乃九朝八帝班头 ,四百年开基谛主 。”《水浒传·引首》云:“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头 ,四百年开基帝主 。”“九朝八帝”两句,彼此相同,一字不易。

    (二)《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三折赵匡胤唱《滚绣球》曲:“常言道表状不如里状 ,妻若贤,夫免灾殃。”《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松道:“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壮 ,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甚么?”引用成语,彼此相同。

    (三)《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一折石守信曰:“为我累建大功,升授马步亲军指挥使,统领着八十万禁军 ,得专征伐。”

    《水浒传》第二回记王进事说:“八十万禁军 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第七回记林冲事又说:“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 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四)《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一折赵匡胤唱《醉扶归》曲:“敢把征鞍跨,兵器惯曾拿,甲马营中 是俺家。”《水浒传·引首》云:“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 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赵匡胤生于甲马营中 ,两书说法相同。

    (五)《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第三折赵匡胤白:“寡人扮作白衣秀士 私行,径投丞相府里,商量下江南,收川、广之策。”《水浒传》第十一回记在梁山泊“扎寨为头的唤做白衣秀士 王伦”。据程穆衡《水浒传注略》王开沃补《白衣秀士王伦》条说王伦号黄衣秀士,宋朝庆历时人,虎翼军士卒,在山东起义,转战淮南。《水浒传》改他为宣和时人,“不及第的秀才”,在梁山泊为首领。因宋时应试者,率用白衣,礼部知贡举诗,有“三百俊才衣似雪”之句,故易黄衣为白衣。今两书都称秀才为白衣秀士,知同为一人所作。 [8]

    以上五处相同,都不是偶然巧合。《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为罗贯中所撰,那么,《水浒传》也是罗贯中的著作。

    又把《水浒传》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勘。关于用《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对勘,早有学者考虑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乃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历史小说,所用词语,与《水浒传》完全不同”,不能用来对勘。 [9] 这话是有道理的。不过,我对勘起来还是可以查出一些相同的地方的。请看下列对勘表:

    《水浒传》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勘表

    续表

    续表 [10] [11]

    从上表对勘看,《水浒传》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选词、造语完全相同,可证同为一人的作品。

    《水浒传》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选词、造语相同,而从结构、内容、理想等等方面来看也有许多主要地方相同。《三国志通俗演义》有个桃园结义,《水浒传》就有个梁山泊大聚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有个古城聚义,《水浒传》就有个白龙庙英雄小聚义。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见《三国志通俗演义》把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都写成山寨聚义,诸葛亮直似吴用军师,张飞简直是黑旋风李逵,他不知两书同出一人之手,以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模仿《水浒传》。 [12] 清末哥老会中著名人物陶成章论天地会洪门结义,取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 [13] 我近年研究太平天国军师负责制,也考出其渊源于《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 [14]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凡埋伏攻袭都学《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 [15] 在广西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清朝钦差大臣赛尚阿大营翼长姚莹复胡林翼信论太平天国用兵说:“熟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用兵颇有纪律,诡计百出。” [16] 曾国藩情报机关编纂的《贼情汇纂》总论太平天国用兵的战略、战术说:“其取裁《三国演义》、《水浒传》为尤多。” [17] 曾在过太平军中的人,还记出他亲见“其司兵权者常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18] 。这些地方,也同是证明两书同出一手的证据。此外,《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所记的解良地名,都用春秋时解梁的古称,并都改“梁”作“良”,这也是一条证明二书同出一人之手的证据。 [19]

    总括上面的对勘来说,主要是与《三遂平妖传》的对勘,证实《水浒传》原来确为罗贯中的著作,《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招安、征辽、平方腊则为后人所续加。现在,再加上了与《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国志通俗演义》两书的对勘,我们可以断定《水浒传》的著者实为罗贯中。

    四 罗贯中的生平

    考罗贯中的生平有一篇重要的记载,那就是他的“忘年交”贾仲明写的小传。此传见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20] ,记说: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风云会》(《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连环谏》(《忠正孝子连环谏》)

    《蜚虎子》(《三平章死哭蜚虎子》) [21]

    我们上面根据贾仲明著录罗贯中《赵(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与《水浒传》对勘,证明了贾仲明所说这个乐府、隐语极为清新的杂剧作家罗贯中,就是这部《水浒传》的著者,反过来这也证明了贾仲明这篇传记的可信性,使我们放心根据去进行探索罗贯中的生平。

    钟嗣成《录鬼簿》有贾仲明《书录鬼簿后》一篇,末署年月题记道:“永乐二十年壬寅中秋淄川八十云水翁贾仲明书于怡和养素轩。”至正甲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1364年),明永乐二十年壬寅(1422年),相距58年。元至正二十四年,贾仲明22岁。此时他与罗贯中“复会”。他们交游在这年以前。一个人相识后,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才能成为好朋友,假定贾仲明与罗贯中相识时是15岁,罗贯中比他大20岁,一个35岁的中年人与15岁童子认识,成为好朋友,大可以称忘年交了。相处两三年分别,隔了四年复会,其时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贾仲明22岁,罗贯中42岁。明洪武元年(1368年)贾仲明26岁,罗贯中46岁,明永乐元年(1403年)贾仲明61岁,罗贯中81岁,假定罗贯中终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寿90岁,贾仲明70岁。

    贾仲明山东淄川人。罗贯中籍贯有几种说法:贾仲明说太原人。明万历刊本《隋唐两朝志传》 [22] 、万历刊本《三国志传》、《三遂平妖传》二十回古本、一百十五回本《忠义水浒传》、一百二十四回本《忠义水浒传》都署东原罗贯中。明弘治甲寅七年(1494年)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也说东原罗贯中。明朝人田汝成、郎瑛、王圻、天都外臣(汪道昆)等都说杭州人。从书的署题看,不但《水浒传》有两个本子署东原,而另三种著作《隋唐两朝志传》、《三国志通俗演义》、《三遂平妖传》也都同署东原。考《书经·禹贡》“东原底平”句,宋人蔡沈集传说:“东原,汉之东平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