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人生哲学最新章节!

    我在第二章里面,已经说明了中国先哲的宇宙观之大概;在第三章里面,又提出了他们的人性论之要点。现在应问,这种宇宙观和这种人性论可以产生如何圆满的关系。

    打个比方说:宇宙是舞台及其背景,人类即是这舞台里面高贵的演员,人性之流露即是些可歌可泣的戏情。戏情如何串演,离不了舞台;舞台如何布景,要适合戏情。舞台上的戏目演来是否精彩,全看这剧情与那舞台的配合是否圆满、和谐。宇宙与人生的关系,也应该如此解释,才觉得体。

    关于此层,我仍要拿中国的学说和西洋的思想对照比较,或容易引起诸位的了解。假使我们拿“天”来代表宇宙及其真相,拿人来代表人性及其德业,便可暂定下列三层说法:

    (一)希腊的天人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配合和谐。

    (二)欧洲的天人关系是二元或多端的敌对系统。

    (三)中国的天人关系是“彼是相因”的交感和谐。

    如此说来,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抽象了。为便于了解起见,不妨试作几层具体的解释。现在请诸位拿着圆规,在笔记簿上接连画三个小圆圈,这便代表人。这三个小圆圈之外,请再接连画三个不大不小的圆圈,这便代表人的社会团体。最后依同样的办法,再画三个较大的圆圈,这便代表宇宙客体。

    每次为什么要接连画三个圆圈,牵涉了哲学上的专门问题,现在暂时不说。

    希腊哲学家认为宇宙、社会和人物是很复杂的,不能拿一种单纯的成分来表现。宇宙包括社会,社会又笼罩个人,大圈套中圈,中圈套小圈,综合看起来,成了三层连环套。这便是部分与全体互相配合的和谐。希腊哲学家说明天人的关系,便是如此。

    近代欧洲人的看法颇不同。诸位在儿童时代,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的两头,轻重不平衡。诸位现在若是分成两队,轮流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使劲往下压去,因为轻重悬殊,跷跷板的两头,便一起一落,一上一下,显出对争,分别胜负。诸位又打过乒乓球吗?甲乙二人站在桌子两边,中间以网画界,打球的人彼此对敌、彼此抗衡,甲送一个球来要乙败,乙送一个球去要甲败。甲、乙二人处在这个敌对的场合里面,彼此争斗,要拼个你死我活。

    欧洲人好把一个整个的人分作心灵、身体两部分,整个的国家分作统治、受治两部分,整个的宇宙分作真相、假相两部分,交相敌对。这种态度养成了习惯,再拿来解释天人关系,便把天与人看作不可调和的敌对系统。

    天人的关系,由中国哲学家看起来,却非常圆满。天与人交相感应,非但不敌对、不冲突,反倒处处显出和谐的理趣。这种交感和谐很难说得恰到好处,现在不妨拿赵孟頫夫人管仲姬的情词来打个比方。她说:“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诸位请想一想,我之中有你,你之中有我,这是何等亲切!中国哲学家一向把天与人也看得同样亲切。这种思想在中国哲学上逐处皆是。谓予不信,请证以下文。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传》)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礼记·礼运》)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

    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孟子·滕文公上》引孔子语)

    天为我所欲,我亦为天所欲。……(《墨子·天志》)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篇)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篇)

    天大,地大,王亦大。(《老子》;许慎《说文解字》更引申之说: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天象人形。)

    君原于德而成于天……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庄子·天地》篇)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庄子·天道》篇)

    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庄子·大宗师》)

    “为人者天也,人之大本于天,……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地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又《人副天数》篇说明天人合一更是详尽而具体,其他汉儒如毛公注《诗》、班固释礼乐、郑康成注《中庸》、赵岐注《孟子》,也表显同样的思想。)

    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张载《西铭》)

    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盖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曰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不包其发用焉。……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者也。(朱子《仁说》)

    中者,天地之所以立也,故曰大本;和者,化育之所以行也,故曰达道,此天命之全也。人之所受,盖亦莫非此理之全。……中和在我,天人无间,而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其不外是矣。(朱子《中庸》首章说)

    人盖未始离乎天,而天亦未始离乎人也。(朱子《太极说》)

    人本与天地一般大,只为人自小了,若能自处以天地之心为心,便是与天地同体。(尹和靖《论张子西铭》)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程明道语)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则人之性亦即天地之性。(饶双峰《论西铭》)

    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陆象山《与朱济道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陆象山文集》卷二十二《杂说》)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阳明集要·理学编》卷二《语录》)

    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同上)

    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同上,页十六)

    尔只在感应之几上看,……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心……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天地……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阳明集要·理学编》卷二《语录》,页二十三至二十四)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阳明集要·大学问》,又答季明德、聂文蔚两书意亦同)

    仁人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