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新原道最新章节!

    于上文第一章中我们说,儒家虽以“说仁义”著名,但他们所讲,并非只限于仁义。他们所讲到底人生境界,亦并非只是道德境界。不过若衡以“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标准,他们所讲,亦可以说是高明,但不能说是极高明。

    孟子以后,战国末年的儒家,都受道家的影响。在当时的儒家中,荀子是一位大师,他得到道家底自然主义。在以前儒家中,孔子所说底天,是主宰之天;孟子所说底天,是义理之天或命运之天。荀子所说底天,则是自然之天。他所说底天,就是自然。在这一点,我们看见,他所受于道家的影响。不过他虽受道家的影响,但并没有能使儒家的哲学,在“极高明”一方面,有什么进步。他代表儒家的传统。他是一个礼乐典籍专家。他所讲底人生境界可以说是只限于道德境界。

    对于当时的别家学说,在某种范围内,荀子亦有清楚底认识及中肯底批评。他说:“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天论》)又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荀子批评当时别家的学说,其主要底看法与《庄子·天下》篇,有相同之点。他的批评,也很中肯。但因为他只说到道德境界,所以对于道家所讲底天地境界,他不能认识,亦不能批评。“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庄子蔽于天不知人。”就老庄的哲学的一部分说,这批评很中肯。但老庄的哲学的最高底义理,并不在此。所以我们说,“在某种范围内”,荀子对于别家的学说,有清楚底认识,有中肯底批评。

    受道家的影响,使儒家的哲学,更进于高明底,是《易传》及《中庸》的作者。照传统底说法,《易传》是孔子所作。现在历史家研究的结果,已证明这是不确底。照传统底说法,《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大概其中有一部分是子思所作,其余是子思一派的儒家所作。《易传》不是一人所作,《中庸》也不是一人所作,这些作者的大部分都受道家的影响。《老子》说:“道常无名,朴。”(三十二章)又说:“朴散则为器。”(二十八章)道与器是对待底。《系辞》亦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与器亦是相对待底。《系辞》说:“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中庸》说:“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这些话亦都很像《老子》中“下士闻而大笑”底话。《系辞》说:“形而上者谓之道。”《中庸》说:“诗曰:‘德鳅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他们也讲到超乎形象底。孟子讲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上下与天地同流”。他所谓天地,亦可以是超乎形象底。不过孟子好似并不自知其是如此。《易传》及《中庸》的作者讲到超乎形象底,而又自己知道其所讲底是超乎形象底。这就是他们更进于高明之处。

    《易传》与《中庸》的作者,虽都受道家的影响,但他们却又与道家不同。他们接着儒家的传统,注重“道中庸”。这是他们与道家不同底。他们与道家的不同,还不止此。于上文第四章,我们说:道家只知无名是超乎形象底,不知有名亦可以是超乎形象底。道家讲超乎形象底必说“无”。《易传》及《中庸》的作者虽亦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亦说“神无方而易无体”。但《中庸》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是说“上天之载”是不可感觉底。《易传》说“神无方而易无体”,是说“神”是“变化不测”,“易”是“不可为典要”。在这些话中,虽亦有“无”字,但与“无名”的无不同。不必说“无”,而亦讲到超乎形象底。这就是他们与道家中间的主要不同。因为他们亦讲到超乎形象底。所以南北朝时代的玄学家,以《周易》《老子》《庄子》并列,称为“三玄”。其时人亦有为《中庸》作讲疏者,但他们确与老庄不同。这是玄学家所未看出,而又待至宋明道学家,始为证明者。

    道家只知无名是超乎形象底,不知有名亦可以是超乎形象底。名之所指,若是事物,则是在形象世界之内底。但名之所指,若是共相,则亦是超乎形象底。例如公孙龙所说坚、白、马、白马等,是超乎形象底,但亦是有名。这些不但是有名,而且可以真正地说是有名。这些亦可以说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坚永远可名为坚。白永远可名为白。马永远可名为马。

    坚之共相,是坚之所以为坚,可以说是坚道。白之共相,是白之所以为白,可以说是白道。此所谓道,是所谓君道、臣道、父道、子道之道。此所谓道,就是《新理学》所谓理。理是超乎形象底,但亦是有名底,而且是真正地有名底。

    照《易传》所说,《易》是讲理底书。《系辞》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又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系辞》《说卦》虽明说《易》是讲理底书,但什么是理,他们没有说明。专就字面,我们不能断定他们所谓理,是否即《新理学》所谓理。不过《说卦》说“将以顺性命之理”,下即接说“是以立天之道”云云,可见他们所谓理,同于他们所谓道。他们所谓道,如所谓“妻道”“臣道”(《坤卦·文言》)之道,是同于《新理学》所谓理。他们所谓道,如《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道,有似于《新理学》所谓理。

    道家所谓道,有似于《新理学》所谓气。《易传》所谓道,有似于《新理学》所谓理。此二者是绝不相同底。魏晋玄学家以《易》《老子》《庄子》为“三玄”,常以《老》《庄》所谓道,解释《易传》所谓道。如《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韩康伯注云:“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故至神无方而易无体,而道可见矣。”此种解释,从历史的观点看,是完全错误底。

    我们说道家所谓道,“有似于”《新理学》所谓气。只是“有似于”,因为专靠《新理学》所谓气,不能有物;而道家所谓道,则能生物。我们说《易传》所谓道,“有似于”《新理学》所谓理。亦只是“有似于”,因为专靠《新理学》所谓理,亦不能有物;而《易传》所谓道,则能生物。我们可以说,道家所谓道是《新理学》所谓气的不清楚底观念,《易传》所谓道,是《新理学》所谓理的不清楚底观念。

    《易》本是筮占之书,其本来底性质与现在底《牙牌神数》等书是一类底。这一类底书,其中底辞句,都是要活看底。例如《牙牌神数》,如占得下下、下下、上上,其占辞是:“三战三北君莫羞。一匡天下霸诸侯。”在字面上,此占辞是说一军人先败后胜。但实则凡是先凶后吉底事都为此占辞所包括。此占辞是一个套子,凡先凶后吉底事,都可以套入这个套子。《易》中底辞句,本来也只是如此。后来讲《易》底人,因套子而悟到公式。照他们的说法,《易》中所包括底是很多底公式;每一公式,皆表示一道或许多道;总《易》中底公式,可以完全表示所有底道。《易传》就是如此说。

    《系辞》说:“易者,象也。”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象。象如符号逻辑中所谓变项。一变项可以代入一类或许多类事物,不论什么类事物,只要合乎某种条件,都可以代入某一变项。《系辞》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事物皆属于某类。某类或某类事物,只要合乎某种条件,都可以代入某一卦或某一爻。这一卦的卦辞或这一爻的爻辞,都是公式,表示这类事物,在这种情形下,所应该遵行底道。这一类底事物,遵行道则吉,不遵行道则凶。

    《系辞》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显微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义类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这一段文字似有脱误,但其大意则是如我们于上段所说者。《易》的卦辞爻辞,都是些公式,可以应用于过去,亦可以应用于未来。所以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说出的公式是显,其所表示底道是微、是幽。以说出底公式,表示幽微底道,所以说:“而显微阐幽。”其公式乃关于某类事物者。按类之名,以分别事物,谓之“当名,辨物”(“开而”二字疑有误,未详其义)。以某公式之辞,应用于某种事物,谓之“正言,断辞”。一卦或一爻之象,可套入许多类。此类之名,或甚不关重要。但彼类则或甚关重要。所以“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此类或甚近而易知,彼类或甚远而难知。所以说:“其旨远。”于辞中常不直说彼类,由此类可以见彼类,所以说:“其辞文,其言曲而中。”辞中所说,或只是事物。但其所表示,则是道。所以说:“其事肆而隐。”易表示道,以为人的行为的指导,所以说:“因贰(此二字疑有误,未详其义)以济民行。”人遵照此指导则得,不遵照此指导则失。所以说“以明得失之报”。得是吉,失是凶,《系辞》说:“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每一卦或每一爻,皆可代入许多类事物。《系辞》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矣。”王弼《周易略例》说:“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在健,何必乾乃为马?”《说卦》说:“乾为马,坤为牛。”马牛可代入乾坤之卦。但乾坤之卦,不只限于可代入马牛。凡有“健”之性质底事物,均可代入乾卦;凡有“顺”之性质底事物,均可代入坤卦。坤卦“文言”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妻及臣,都是以“顺为正”,所以都可以代入坤卦。坤卦是地之象,是妻之象,是臣之象。坤卦的卦辞、爻辞所说,是地道,是妻道,是臣道。与坤卦相对底卦是乾卦。乾卦是天之象,是夫之象,是君之象。乾卦的卦辞、爻辞所说,是天道,是夫道,是君道。易中底卦皆不是只表示一类事物。其卦辞爻辞亦均不是只说一种事物的道。所以《系辞》说:“神无方而易无体。”又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其为道也屡迁。”“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

    整个底易,就是一套象。《系辞》说:“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宇宙间底事物是繁杂底,是变动底。有象及其辞所表示底道,则于繁杂中见简,于变动中见常。见简则见“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见常则见“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

    《易纬·乾凿度》,及郑玄《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引)易于繁杂中见易简。《系辞》说:“乾以易知,坤以易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这是易的易简之义。易又于动中见常。《系辞》说:“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又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这是易的不变之义。简者,常者,是易中底象及公式。但象及公式不只可以代入某类事物,所以易又是“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这是易的变易之义。

    照《系辞》的说法,易虽只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但因可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所以易的象及其中底公式,已包括所有底道。《系辞》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准”就是与天地等。“弥纶天地之道”,就是遍包天地之道。《系辞》说:“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冒天下之道,也就是遍包天下之道。不过天下之道,与天地之道不同。天下之道,是说世界中所有底道。天地之道,是说一切事物所皆遵循底道。例如君道、臣道、夫道、妻道,是属于天下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天地之道。

    所有底事物不能离开道,亦不能违反道。事物可有过差,道不能有过差。易的象包括所有底道。所以易的象及其中底公式,亦是事物所不能离开,不能违反者,亦是不能有过差者。《系辞》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又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又说:“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问,则备矣。”又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其道甚大,百物不废。”这都是说,易象及其中底公式,表示所有底道。

    《系辞》中有两套话。一套是说道,另一套是说易中之“象”,及其中底公式,与道相“准”者。例如《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一套话是就易中之象说。《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一套话,是就天地之道说。这两段话都说“大业”,但其意义不同。太极的大业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表示底“象”及公式。道的大业是宇宙所有底事物。这两个大业是不同底。虽不同,而又却是完全相准底。《系辞》说,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义配至德”。所谓“配”,也是所谓“准”的意思。

    宇宙间底事物,不是静止底。道有“富有”底大业,亦有“日新”底盛德。它的大业,即成就于日新之中。《系辞》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这就是所谓“功业见乎变”。《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就是“日新”。总所有底变谓之神。《系辞》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又说:“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系辞》所谓神,有似乎《新理学》中所谓道体。

    宇宙间底事物,不是静止底。它们都在“天下之至动”中,易象及其中底公式,大部分亦是关于变动者。《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这不是说,易能生生。这是说,易中多有关于“生生”底象及“生生”所遵循底公式。《系辞》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这不是说:爻能动,或爻是动底。这是说:爻是某种动的象。如果爻是某种动的象,爻辞就是某种动的公式。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事物的生生的公式。“无平无陂,无往不复”(泰卦九三爻辞),这是“变化之道”。这就是说,这是事物变动所依照底公式。一事物之生,必有能生之者,又必有能生之者所用以生底材料。前者是主动底,后者是被动底。用《易传》所用底的话说,前者是刚底,是健底;后者是柔底,是顺底;前者谓之阳,后者谓之阴。用《易传》中底象说,阳之象是乾,阴之象是坤。《系辞》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又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朱子《本义》说:“知,犹主也。”乾所主底是开始,坤所作底是完成。乾是主动底,是领导者的象。坤是被动底,是随从完成者的象。《系辞》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就乾坤相对说,乾是动底,坤是静底。就乾坤本身说,乾坤各有动静。乾是主动底,其尚未实际地主动是其静,其已实际地主动是其动。坤是被动底,其尚未实际底被动是其静,其已实际地被动是其动。专、直,是形容乾是主动底;翕、辟,是形容坤是被动底。翕是收敛以预备有所接受,辟是开辟以有所接受。凡事物,在其为主动时,它都是阳;在其为被动时,它都是阴。凡是阳者,都可代入乾卦。乾卦的六爻,表示主动底事物的动所依照底公式。凡是阴者,都可代入坤卦。坤卦的六爻表示被动的事物底动所依照底公式。

    凡事物都可以为阳,亦都可以为阴。但一切事物所从以生底阳,则只能是阳。一切事物所从以生底阴,则只能是阴。乾坤二卦虽可代入凡有健顺底性质的事物,但《易传》解释之,则多就一切事物所从以生底阴阳说。《系辞》说:“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这是就一切事物所从以生底阴阳说。此阴只能是阴,所以是至顺。此阳只能是阳,所以是至健。此一阴一阳,就是生一切事物者。“一阴一阳之谓道”,若泛说,则泛指事物中底阴阳;若专说,则专指此所谓阴阳。

    一事物若有所成就,则此事物必须得其位、得其中、得其时。得其位,言其必在其所应在底地位;得其中,言其发展必合乎其应有底限度;得其时,言其必有其所需要底环境。照《易传》的解释,易卦以二爻四爻为阴位,三爻五爻为阳位(初爻、六爻不算位,说见王弼《周易略例》)。《系辞》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阴“先迷失道,后顺得常”(坤卦“彖辞”)。四近于五,有先进领导的嫌疑,所以多惧。二“不远”又得其中,所以多誉。阳应先进领导,所以五贵而多功,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