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黄帝阴符经译注最新章节!

bsp;[2]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奇,奇异;奇特。期,期待;期望。

    【译文】天下之人,各逞其私,毫无正见,要么以为圣人迂阔固执,不免于愚;或以为圣人神化机巧,不免于奇。我以为圣人能体察天地,成就万物,不愚也不奇。

    【解读】圣贤之心,实不可测度也。只有圣人能知圣人,常人则不能知圣。如同佛见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即使见到佛,也把佛视为凡夫。因为佛与圣人皆无妄心,常人与凡夫,所用皆为妄心。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1]。

    【注释】

    [1]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沉,沉溺。沉水,指沉溺于水中必陷入淹死的绝境。入火,指投入于火中必遭受烧死的绝境。

    【译文】所以说:(世人非愚即奇,自恃其知,循利纵欲,以为是谋生的良方,实则是丧身的祸根。)就像自投于水火之中一样,灭亡是必然的。

    【解读】人不能行圣人之道,则如自沉于水,自投于火,自杀其身也。

    自然之道静[1],故天地万物生。

    【注释】

    [1]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静,道之为体,渊然莫测,寂然不动,至静而无为。

    【译文】(万物为天地所生,而天地又为道所生。)即所谓自然之道,其道体寂然不动,至静而无为,惟其至静,所以无所不包,而凡属有形有气者,皆从此出。

    【解读】“自然之道静”,就是自性本自清净。《六祖坛经》云:“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此乃《易》阳爻“——”之象。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1]。

    【注释】

    [1]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天地之道,以自然之道为道。《老子》:“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浸,渐进;即渗透,逐渐渗入。阴阳,本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胜,消长。

    【译文】生成天地以后,道即寓于天地,运行在天地之间的,不过是阴阳二气而已。阴阳二气,迭为消长而成岁功。其消长之法,由微至著,渐次增长,至极盛而后向衰,由衰而再转盛。

    【解读】“自然之道静”为体,“天地之道浸”为用。《六祖坛经》云:“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阴阳。此乃《易》阴爻“--”之象。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1]。

    【注释】

    [1]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推,推移,变化、按顺序更换。阴阳相推,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无穷不止。

    【译文】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交感变化推移,四时成序,万物生成,千变万化,无不顺理成章。

    【解读】阴阳变化而成八卦,八卦相叠,而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有三百八十六爻,万物变化之理就在其中了。读《易》方能明此句实义。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1]。

    【注释】

    [1]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违,离。因,于是,就;因而。制,裁断、制作。

    【译文】圣人与天地合德,知天下之事不能出其范围,从而裁制而辅相之。

    【解读】圣人,明白宇宙自然真相之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老庄,所行所言,皆是自然之道。故教导后世,不可违自然之道,其教诲皆存之经典。人不学,不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皆不可离此自然之道。

    至静之道[1],律历所不能契[2]。

    【注释】

    [1]至静之道:至静之道,即自然之道。

    [2]律历所不能契:律历,《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所以律历是治历(日历)之法。律以候气(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历以治时(推算四时朔望等),是精微缜密的。契,合也。

    【译文】至静之道,其体无形无象,即使精微缜密的律历之法,还是没有离开器数的形迹,不能与道契合无间。

    【解读】至静之道是无为。律历是有为。用有为法释无为法,不可得也。所以佛“无法可说”,“子欲无言”。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1]。八卦甲子,神机鬼藏[2]。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3]。

    【注释】

    [1]爰有奇器,是生万象:爰,于是。奇器,奇妙之器,这里指八卦甲子。万象,一切景象。

    [2]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八卦,相传为伏羲氏制作,是——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这就是八卦象征天、地、雷、风、山、火、水、泽八种自然现象,并且乾坤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的最初根源。甲子:相传黄帝命大桡造甲子。因为甲居十天干之首,子居十二地支之首,所以甲子代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干支相配,可变六十。以干支纪年月日时,甚至以干支分配方位。

    [3]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窃阴阳、夺造化之术。昭,彰明,显著。

    【译文】于是,圣人创造了合道的奇器,操作很简约,万物之象由此而生。(这个奇器是什么呢?就是八卦和甲子。)八卦甲子,神妙莫测。(八卦确立起来后,天地五行不能出八卦之外;甲子确定后每年的岁时季节、日月运转不能逃脱。)阴阳消长渐变的规律,就明明白白的有迹象可循了。

    【解读】《阴符经》的要旨,与《周易》同,不过《阴符经》略而要,《周易》详而尽。圣人之道,皆是一。圣人所立经典,也是一。《阴符经》虽略,而万物之理皆在其中!此书古人注解甚多甚详,然皆存乎一心,若识得此心,则能通达一切经典,何止《阴符经》呢。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