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千家诗译注最新章节!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1]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2]偷闲学少年。

    【题解】

    这是春天行乐的诗,写闲居自适的兴趣。程颢,字伯淳,宋朝时候河南人,精明道学,人称为明道先生。

    【注释】

    [1]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2]将谓:就以为。

    【译文】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春 日

    朱 熹

    胜日[1]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2]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解】

    这是游春玩景的诗。朱熹,字元晦,宋朝时候新安人,官至焕章阁待诏,封谥号徽国文公,后人称为紫阳夫子。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2]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译文】

    天气晴明的好日子,出去寻访花柳,走到了泗水的岸边,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能教寻常的人,也认识春风的面貌,觉得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 宵

    苏 轼

    春宵[1]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2];

    歌管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

    【题解】

    这是春天夜里做的诗。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朝时候眉州人,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忠公。

    【注释】

    [1]春宵:春夜。

    [2]月有阴:指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

    【译文】

    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楼台深处,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那轻轻的歌声和管乐声还不时地弥散于醉人的夜色中。夜已经很深了,挂着秋千的庭院已是一片寂静。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1]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2]。

    【题解】

    这首诗,是把早春比作拔取贤才的。杨巨源,字景山,唐朝时候蒲东人,贞元年间进士,官做到河中少尹。

    【注释】

    [1]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2]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的风俗。

    【译文】

    凡是做诗的名家,要描写清新景致,都在这新春时候;因为碧绿的杨柳,才刚透出淡黄的嫩叶,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好比读书新进,还未出去做官的样儿。如果等到做了官,便像上林苑里的花,开得和锦绣一般,那时走出门去,都是些看花人了。

    春 夜

    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1]声残,

    剪剪[2]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题解】

    这是春夜不眠,触动了心事做的诗。王安石,字介甫,宋朝临川人,神宗时做宰相,封谥荆国文公。

    【注释】

    [1]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2]剪剪:形容初春的寒风削面,尖刻刺骨。

    【译文】

    夜已经深了,香炉里的香早已经燃尽,漏壶里的水也快漏完了。后半夜的春风给人带来阵阵的寒意。然而春天的景色却使人心烦意乱,夜里睡不安稳;眼看那月亮移着花的影儿,慢慢地爬上栏杆去了。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1],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2]一年春好处,

    绝胜[3]烟柳满皇都。

    【题解】

    这是赞美初春小雨的诗。韩愈,字退之,唐朝时候昌黎人,官至礼部尚书,封昌黎伯,谥文公。

    【注释】

    [1]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2]最是:正是。

    [3]绝胜:远远胜过。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总之一年的景致,要算初春最好,比较三春时的烟柳阴浓,绕满皇都,还要胜过几分呢。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1];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2]换旧符。

    【题解】

    这是正月初一做的诗。

    【注释】

    [1]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2]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上元侍宴

    苏 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1]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

    【题解】

    正月十五称做上元节,东坡在宫中侍宴,所以做这首诗。

    【注释】

    [1]鹄立:像鹄一样引颈而立,形容直立。

    【译文】

    淡淡的月光,稀疏的星星,围绕着建章宫阙。皇宫的气象犹如仙境一般,香烟缭绕,散下御前金炉中的香气。那一班陪侍皇上饮酒的臣子,像鸿鹄一般,排列在通明殿里,好似空中一朵红云,捧住天上的玉皇。

    立春偶成

    张 栻

    律回[1]岁晚[2]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题解】

    这是立春日做的诗。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宋朝时候人,做修撰官。

    【注释】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译文】

    岁律回转时,已近年终,天气渐渐转暖,冰霜自然少了,春天悄悄地来到人间,所以草木也能够预先知道呢。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荡漾起层层的绿色波纹。

    打球图

    晁无咎

    阊阖[1]千门万户开,

    三郎[2]沉醉打球回;

    九龄[3]已老韩休[4]死,

    无复明朝谏疏来。

    【题解】

    看了唐明皇的打球图,所以做这首诗。晁无咎,字景迁,宋朝时候人,官至秘阁正字,兼右补阙。

    【注释】

    [1]阊阖:宫门。

    [2]三郎:即唐玄宗。

    [3]九龄:张九龄。唐玄宗时大臣,诗人。

    [4]韩休:唐玄宗时贤臣。

    【译文】

    重重的宫阙中,千门万户一齐开放了,喝得醉醺醺的唐玄宗,从外面打球回来了。这时候,张九龄年纪已老,韩休也因病身死,朝中没有了贤相,只怕到了明天的早朝,再没有直言进谏的人,把奏章呈上来了。

    宫 词

    林 洪

    金殿[1]当头紫阁[2]重,

    仙人掌[3]上玉芙蓉[4]。

    太平天子朝元[5]日,

    五色云车驾六龙。

    【题解】

    是拟唐人元旦宫词做的诗。林洪,字梦屏,宋朝时候人,有宫词百首。

    【注释】

    [1]金殿:皇帝的宫殿,此指唐朝建于骊山的华清宫。

    [2]紫阁:指华清宫中的朝元阁,是唐代皇帝祭祀道教太上老君(老子)处。

    [3]仙人掌:朝元阁外有数丈高铜柱,柱上有仙人像,手捧承露盘接天露。

    [4]玉芙蓉:承露盘,盘作荷花(芙蓉)状。

    [5]朝元:朝拜太上老君。唐朝崇尚道教,封太上老君为玄元皇帝。

    【译文】

    金碧辉煌的宫殿前,朝元阁层叠高耸;阁旁竖立的金铜仙人,掌上高擎着玉芙蓉。太平无事的年代,天子前来朝拜太上老君。华丽的车驾像五色云彩,拉车的马儿神骏似龙。

    其 二

    林 洪

    殿上衮衣[1]明日月,

    砚中旗影动龙蛇[2];

    纵横礼乐[3]三千字,

    独对[4]丹墀日未斜。

    【题解】

    这是看到殿上考试做的诗。

    【注释】

    [1]衮衣:帝王和三公所穿的绘有龙的图案的礼服,这里借指皇帝。

    [2]动龙蛇:似龙蛇在舞动。

    [3]礼乐:即《礼记》和《乐记》。这里泛指儒家所有经典的考试内容。

    [4]独对:宋朝设有特荐的科举,若对策者得到皇帝赏识,就赐进士及,所以称为独对。

    【译文】

    士子们在金殿上考试。皇帝身上穿的龙袍,光辉可昭日月,又见砚池里的水,有旌旗的影子摇动,飞舞似龙蛇舞动。应试的人对答如流,洋洋洒洒几千言,一挥而就,奔放自如。所有的考对都完了,殿前台阶上的太阳还没有西斜呢。

    咏华清宫

    王 建

    行尽江南数十程[1],

    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

    都入长杨[2]作雨声。

    【题解】

    这是旅行到江南,见陈后主华清旧宫还在,所以心里发生感想,做了这首诗。王建,字仲初,唐朝赣州人,大历年间进士,有宫词百首。

    【注释】

    [1]数十程:数十个驿站的路程。

    [2]长杨:长杨宫,汉代的宫殿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宫中种白杨树数亩,故名。

    【译文】

    我行到江南地方,经过了千里路程,在那天亮的时候,迎着晓风,带着残月,走入前朝的华清宫里,听得那座朝元阁上,西风吹得很急,大风卷着雨滴落入了长杨宫中,远远地可以听到凄清的雨声。

    清平调词

    李 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1]露华浓[2];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解】

    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沉香亭上赏牡丹花,召李白做清平调词三,谱乐府诗,这是三首中的一首。

    【注释】

    [1]槛:栏杆。

    [2]露华浓: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

    【译文】

    看了天上灿烂的彩云,便想见她衣裳的华艳;看了园中美丽的鲜花,便想见她光彩照人的容貌。春风拂着窗槛,牡丹花沾着晶莹的露珠更显得颜色艳丽。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月光下来相逢。

    题邸间壁

    郑 会

    酴醿[1]香梦怯春寒,

    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

    计程应说到常山。

    【题解】

    这是他从家里到常山地方来,在旅邸壁上题的诗。郑会,字文谦,号亦山,南宋贵溪人,宁宗嘉定四年进士。

    【注释】

    [1]酴醿〔tú mí〕:酴醿,也作荼蘼、荼糜等,蔷薇科落叶小灌木,确于暮春时开花,有香气。

    【译文】

    初春的深夜,春寒阵阵。酴醿花已经开了,香气送入闺妇的梦中。翠绿花木掩映着一道道的院门。燕子也安闲地歇息了。想来闺中人正在那里占卜征人,几乎敲断了玉钗,只见烛光渐渐地黯淡下来,房中更显得清冷,计算着出门人的行程,按说他们该到常山地界了吧。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1],

    门泊东吴万里船[2]。

    【题解】

    这是春天对景言情的诗。

    【注释】

    [1]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2]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1]泛崇光[2],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3]。

    【题解】

    这是喜爱海棠花的诗。

    【注释】

    [1]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2]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3]红妆:用美女比海棠。

    【译文】

    一阵阵的东风吹来,轻轻款款,柔弱无力,似在崇光殿上一般,香气氤氲的烟雾中,空空濛濛,月光已转到回廊边了。这时候夜静更深,我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清 明

    王 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题解】

    这首诗,是写寒士遇清明节的景况。王禹,字元之,唐朝时候巨人,官做到学士。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坐下来潜心读书。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题解】

    这是清明节遇雨做的诗。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便向路旁借问一声,卖酒的人家在哪里,恰巧有个牧牛童子,伸手远远地一指,分明是前面的杏花村。

    社 日[1]

    张 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2]鸡栖[3]对掩扉;

    桑柘[4]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题解】

    这是在春社日做的诗。张演,字裕之,唐朝时候人。

    【注释】

    [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

    [2]豚栅:猪栏。

    [3]鸡栖:鸡窝。

    [4]桑柘:桑树和柘树。

    【译文】

    鹅湖的山脚下,田里种的稻粱长势喜人,已经快成熟了。家家户猪满圈,鸡成群,都半掩着门。这时候,太阳照在桑树和柘树上,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寒 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1]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2]传蜡烛[3],

    轻烟散入五侯[4]家。

    【题解】

    这是宫里过寒食节的诗。韩翃,字君平,唐朝南阳人。天宝年间的进士,驾部郎中,知制诰。

    【注释】

    [1]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2]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3]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4]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1]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2],

    多少楼台[3]烟雨中。

    【题解】

    江南是指江苏一带地方,这首诗是描写江南春景的。

    【注释】

    [1]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2]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3]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红花和绿树相映成趣,还有那水畔的村庄、山边的城郭,挑出卖酒人家的旗子,随风飘荡。我看了眼前的景致,想起南朝梁武帝时代,遗留下多少座古寺,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上高侍郎

    高 蟾

    天上[1]碧桃[2]和[3]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题解】

    高侍郎,名骈,这诗是拿桃杏比高骈,是把芙蓉比自己。高蟾,唐朝时候渤海人,做御史中丞官。

    【注释】

    [1]天上:指皇帝、朝廷。

    [2]碧桃:传说中仙界有碧桃。

    [3]和:带着,沾染着。

    【译文】

    天上的碧桃树沾染着雨露种下,太阳边的红杏倚靠着云彩而栽。我这朵芙蓉长在萧瑟的秋天的江边,但不抱怨春风为何不吹来让我这朵花开一开。

    绝 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1]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2],

    吹面不寒杨柳风[3]。

    【题解】

    这是一首春游诗。僧志南,僧是和尚,志南是法名,宋朝人。

    【注释】

    [1]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2]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3]杨柳风: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柳花,或称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游园不值[1]

    叶 适

    应怜[2]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3]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解】

    这是往游小园,不曾遇见朋友做的诗。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注释】

    [1]值:遇到。

    [2]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

    [3]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客中[1]行

    李 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2]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题解】

    这是叙述客中状况做的诗。

    【注释】

    [1]客中:指旅居他乡。

    [2]但使:只要。

    【译文】

    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致来了盛满玉碗,泛出琥珀的光彩,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哪里是家乡哪里是他乡呢?

    题 屏

    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

    底事[1]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2]不解,

    杖藜携酒看芝山。

    【题解】

    这是在屏风上题的诗。刘季孙,宋朝时候人。

    【注释】

    [1]底事:何事,什么事。

    [2]浑:都,全部。

    【译文】

    梁间传出燕子的啼声,呢呢喃喃的。它们在说什么?竟将我的闲梦惊醒了。你们的话,就算讲给旁人去听,也是茫然不解的,倒不如扶着藜杖,拿着好酒,去看那芝山的风景吧。

    漫 兴[1]

    杜 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2];

    颠狂[3]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题解】

    这首诗,是见了残春景象做的,有感慨的意思。

    【注释】

    [1]漫兴:随性而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颠狂:放荡不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着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飞舞,还有那轻薄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1]。

    【题解】

    这首诗,是看了庆全庵的桃花,比着古时桃花源做的。谢枋得,字君实,号叠山,宋朝时候人,官至江西宣谕使。

    【注释】

    [1]问津:问路。

    【译文】

    寻找一处像桃花源那样的世外仙境,以便能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看到红艳艳的桃花,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跟着随流而去,恐怕那个渔郎看见了也会到这里来。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紫陌[1]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2]去后栽。

    【题解】

    这首诗,是看玄都观里的桃花做的,诗中说的刘郎,有比喻自己的意思。刘禹锡,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哲学家。

    【注释】

    [1]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2]刘郎:作者自指。

    【译文】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回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题解】

    这是他第二次到玄都观做的诗。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被贬出长安的我又回来了啊!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1]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2]无人舟自横。

    【题解】

    滁州在今安徽全和县,西涧在州城西面,俗叫上马河,这首诗,是为不得志的读书人做的。韦应物,唐朝时候京兆人,官做到苏州刺史。

    【注释】

    [1]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2]野渡:郊野的渡口。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花 影

    苏 轼

    重重叠叠[1]上瑶台[2],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教明月送将来。

    【题解】

    这首诗,是因为朝廷任用奸邪,驱除不尽,故借着花影为题,含有讽刺的意思。

    【注释】

    [1]重重叠叠:指无数花影交叉叠映。

    [2]瑶台:指美玉砌成的台,言其华丽。

    【译文】

    这许多花的影子,交叉叠映在瑶台上面,实在讨厌得很。我几次叫童子去扫,怎奈扫它不开。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褪去,隔一会儿工夫,却被那天上的月亮又送了回来。

    北 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1]回塘[2]滟滟[3]时;

    粗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题解】

    这是在北山别墅做的诗。

    【注释】

    [1]堑:沟。

    [2]塘:方形水池。

    [3]滟滟:水光闪烁的样子。

    【译文】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春水悄悄地上涨;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都泛起粼粼波光。我在郊野坐了很久,心情悠闲,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回去时,慢慢地找寻芳草,到家已是很晚。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

    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

    【题解】

    这是在杭州西湖上的即景诗。徐元杰,宋朝时候人。

    【译文】

    花开的时候仿佛树枝都成了红色,黄莺就在其中啼叫。青草生长在平湖中,一行白鹭缓缓飞来。这时候风微日暖,天气晴和,正合游人的心意,欢欢喜喜地出游。直要到太阳落山,那些吹箫打鼓的画船,方才游兴已尽,有几只摇了回去。

    漫 兴

    杜 甫

    糁径[1]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题解】

    这首诗,是描写春末夏初的景致。

    【注释】

    [1]糁径:小路。

    【译文】

    纷纷洒在小路上的,都是杨柳飞下的花絮,仿佛铺一条白色的羊毛毡子,还有一点一点贴在溪水上的,那是小小的新荷叶,又像叠满了无数青钱。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春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题解】

    这首诗,是写雨后残春的景象。王驾,唐朝时候河中人,熙宗年间的状元。

    【译文】

    落雨以前,看见花的中间,还有含苞的嫩蕊,等到落雨以后,连那叶底的花,一朵也没有了。那时蜜蜂和蝴蝶,纷纷不绝地飞过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春 暮

    曹 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

    绿阴冉冉[1]遍天涯[2];

    林莺啼到无声处,

    青草池塘独听蛙。

    【题解】

    这是在暮春时候做的诗。曹豳,字西士,又字潜夫,号东畎,南宋瑞安曹村人。

    【注释】

    [1]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2]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

    【译文】

    没人去注意那门外纷纷飘落的红花,树木的枝条低垂,浓郁的绿阴,直铺向天边。树上的黄莺儿啼声渐渐停歇,春草芊芊,我独自站立在池塘边,听着青蛙不停地叫着,一片喧哗。

    落 花

    朱淑贞

    连理枝[1]头花正开,

    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2]常为主,

    莫遣纷纷点翠苔。

    【题解】

    这首诗的意思,是拿落花来比人的。朱淑贞,宋朝朱文公的族侄女。

    【注释】

    [1]连理枝: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

    [2]青帝:掌管春天的神。

    【译文】

    连理枝头艳丽的鲜花正在盛开,但风雨嫉妒鲜花的美丽,时时刻刻想要催促鲜花凋谢。我真想让掌管春天的神长久做主,不让娇嫩可爱的鲜花落到碧绿的青苔上。

    春暮游小园

    王 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1],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酴醿[2]花事了,

    丝丝天棘出莓[3]墙。

    【题解】

    这是暮春游小园做的诗,有感慨的意思。王淇,字菉猗,宋朝时候人。

    【注释】

    [1]褪残妆:指梅花脱落、凋谢。

    [2]酴醿:也作“荼蘼”,在春末夏初开花。

    [3]莓:苔藓,莓苔。

    【译文】

    梅花谢落,将粉褪去,和那美人卸下残妆来一般。海棠花开了,像拿着一枝画笔,涂抹那新鲜的红色,沾染在花上。直等到荼蘼花开放后,春天的花事已完,只剩那丝丝藤蔓的天棘,延出莓苔的墙头来。

    莺 梭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

    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

    多少工夫织得成。

    【题解】

    见黄莺在树林里飞来飞去,所以做这首诗。刘克庄,号后村,宋朝时候人。

    【译文】

    黄莺如梭子般穿来穿去,时而飞入杨柳荫中,时而飞到乔木上面,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又听它交交不断的啼叫,好像是织机的声音。可爱的洛阳地方,到了三月春光艳丽的时候,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不知它费了多少工夫,才能够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暮春即事

    叶 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题解】

    这是描写暮春景致的诗。叶采,字仲圭,号平岩,宋朝时候人,理宗淳佑元年进士。

    【译文】

    一对对栖身屋瓦上的小麻雀,竟跳到读书的桌子上来。一点点的杨花,飘落在写字的砚池中去。我素喜清闲,坐在小窗下读《易》,不知道春已归去究竟有多少时候了。

    登 山

    李 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

    【题解】

    这首登山做的诗,是说丈夫不得志的时候。李涉,字清溪,号月溪子,唐朝洛阳人,太和年间,做太常博士官。

    【译文】

    我一天到晚糊糊涂涂,似在酒醉睡梦间,忽然听说春光已尽,只好勉强走上山去散闷。一路行来,经过竹林的院子,遇见了一个和尚,和他谈话多时,自觉忘记尘世烦闷,得到半天的空闲。

    蚕妇吟

    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

    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

    玉人歌舞未曾归。

    【题解】

    这首诗,是为描写养蚕妇人情景而做的。谢枋得,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

    【译文】

    在杜鹃啼叫到四更的时候,蚕妇起来去照看桑蚕。因为蚕多桑叶少,她很担心蚕吃不饱,不能快快长大。简直不能使人相信,在这透过柳树枝条能见到西沉月亮的时刻,在那高楼大厦里,歌女们还在为官人歌舞而没有归去呢!

    晚 春

    韩 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1]榆荚[2]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题解】

    这是描写晚春情景做的诗。

    【注释】

    [1]杨花:指柳絮。

    [2]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所以百样红色紫色的花朵,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伤 春

    杨 简

    准拟今春乐事浓,

    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解】

    这首是春天感怀诗。杨简,字诚齐,宋朝时候诗人,官做到龙图阁学士。

    【译文】

    春天来到之时,料想今年春天赏春的乐事肯定会很多,没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样,辜负了东风的美意。年年都不曾去观赏那似锦的繁花,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观花呢!

    送 春

    王逢原

    三月残花落更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