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龙榆生杂著最新章节!

   從漢末到六朝時期,西亞與波斯作風的禽獸、葡萄、草花等圖案,不僅采用於鑄鏡的背面花紋,而且也采用於金銀器皿和絲織品等美術工藝方面。在唐式鏡羣中,據梁上椿編的《巖窟藏鏡》第三集,列有仿漢式鏡、駢體銘鏡、禽獸葡萄鏡、人物鏡、雙鸞銜綬鏡、花鳥鏡、寶相花鏡、八卦鏡、雲龍鏡等類型。這鏡羣中的花紋圖案所表現的時代思想,是相當複雜而無所不包的。在人物鏡内除“狩獵”和“孔夫子問榮啓奇”等鏡近於寫實作風外,尚有“月宫嫦娥”鏡,上面畫着一株桂樹,一邊立着一位仙姑,一邊配着一隻兔子,後脚和人一般地站着,前脚當作雙手,緊緊地抱着一根杵子,在石臼内搗藥,下面還有一隻蛤蟆,叫作“蟾蜍”的東西。這是民間相傳的一段神話。有名的“嫦娥奔月”一戲,就是演的這段故事。像這一類型還有“月宫龍虎”、“飛仙”、“真子飛霜”等鏡,都帶着神話色彩。此外寶相花鏡帶有濃厚的印度佛教色彩,八卦鏡純粹是道教色彩。至於駢體銘鏡,又把六朝、隋、唐間最爲盛行的一種文體配合着各式各樣的精緻圖案,鑄在鏡子背面。這種鏡背的銘文,多數是用四字句組成對偶,也有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相間組成的,也有用四字句回文體組成的,也有用四句或八句五言詩組成的,也有用四句七言詩組成的。

    例一 四言駢體銘文:

    阿房照膽,仁壽懸宫。菱藏影内,月挂壺中。看形必寫,望裏如空。山魑敢出,冰質慙工。聊書玉篆,永鏤青銅。————照膽鏡

    練形神冶,瑩質良工。如珠出匣,似月停空。當眉寫翠,對臉傳紅。綺窗繡幌,俱含影中。————練形鏡

    例二 四六駢體銘文:

    絶照覽心,圓輝屬面。藏寶匣而光掩,掛玉臺而影見。鑒羅綺於後庭,寫衣簪乎前殿。————絶照鏡

    例三 回文體銘文:

    月曉河澄,雪皎波清。(順讀)清波皎雪,澄河曉月。(倒讀)發花流采,波澄影正。月素齊明,鑒秦逾浄。(順讀)浄逾秦鑒,明齊素月。正影澄波,采流花發。(倒讀)

    例四 五言詩體銘文:

    玉匣聊開鏡,輕灰暫拭塵。光如一片水,影照兩邊人。————玉匣鏡

    照日菱花出,臨池滿月生。官看巾帽整,妾映點妝成。————照影鏡

    隻影嗟爲客,孤鳴復幾春。初成照膽鏡,遥憶畫眉人。舞鳳歸林近,盤龍渡海新。緘封待還日,投拂鑒情親。————隻影鏡

    例五 七言絶句詩體銘文:

    月樣團圓水樣清,好將香閣伴閑身。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當如見故人。————團圓鏡

    這上面的鏡銘,都是從羅振玉著的《漢兩京以來鏡銘集録》這部書裏面摘録下來的。

    我們看了上面這一大段話,對於銅鏡花紋圖案的設計,從戰國時代以至隋、唐間,一直在不斷地發展着。這圖案花紋的變化,也不知積累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融合了多少古今中外的優秀傳統,絞盡了多少藝術家和文學家們的腦汁,才贏得這在世界美術史上佔着相當地位的光輝成就。

    第二、關於鏡範雕塑的細緻。銅鏡的花紋是用模子鑄造出來的,我們在上面已經説過了。銅鏡圖案的設計師打好了圖樣,還得由技術熟練的雕塑師,照着圖樣把花紋雕塑在泥質做成的鏡範上面。這鑄成品的美術性,全靠這模子的雕塑技術而定其精粗優劣。鏡範用過之後,很容易破爛,而且也没有人去注意保存它。約在二十年前,河北省的易縣,曾經有過“獸文地山字鏡”的鏡範出土。這鏡範還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是用赤色含砂粘土質做成的。鏡範的花紋是凹進去的,所以依模鑄出的鏡背就呈現着各式各樣的凸出花紋。一塊小小的泥模,要鑄出那許多精美複雜的圖案,是要費多少雕塑師們的琢磨功夫啊!

    我們製造鏡範的雕塑家們,由於各個時代不同的影響,創造出各式各樣美麗細緻的圖文來。

    第三、關於冶鍊裝飾的技巧。銅鏡能够成爲一件日常應用的美術品,對於花紋圖案的設計和泥質鏡範的雕塑技術,固然佔有重要地位,但是這件東西是用銅、錫合金冶鍊而成的。所以金工們的技術,也需積累豐富的勞動經驗,才能作到純粹精美的地步。根據近代學者們分析化驗,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爲出産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對比也有很大的差異。這裏面還得加上一些鉛,最低要佔千分之五,最高佔百分之十。這鉛的作用:(一)可使合金溶液在鑄範中的環流得特别良好,(二)可使鑄出品的表面異常匀整,(三)可以利用它那凝冷時不會收縮的特性,而使鑄造出來的鏡背花紋特别整齊清晰,(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極易發生的氣泡,藉以免除所謂“砂眼”等毛病的發生。這銅、錫合金加鉛的冶鍊法,在周代的細花紋銅器和貨幣的鑄造中,就已充分利用。這也可以看到我們的偉大祖國,三千年前,在金工技術上早就有了輝煌的成就。

    銅鏡出模之後,鏡面還得塗上一層水銀,纔能發揮反射的功用 [31] 。

    我們前面談到過的揚州百鍊鏡,由於鑄鏡技術的失傳,我們不可能知道其冶鍊的過程。

    至於銅鏡上的裝飾,除了花紋圖案隨着時代的進展而有所改變之外,在“先漢式”鏡内,就已有了“錯金”或“錯銀”的製作。這“錯金”和“錯銀”的做法,是用很細的金絲或銀絲鑲嵌在銅器内,也有構成花紋圖案的,也有嵌作鳥書蟲篆 [32] 的。戰國時代的銅劍有很多是這樣作的。金錯鏡和銀錯鏡,在漢、魏間仍然不斷地製造,金工們對這類金錯、銀錯的鏡子,當然是要經過一番繁雜手續的。因爲專供貴族們的使用,所以留傳到現在的遺品比較少。

    到了隋、唐時代,對於銅鏡的表面裝飾,是越來越考究了。除了在“先漢式”和“漢式”鏡中已經有了的鎏金、著彩、嵌石等式樣外,唐鏡更創造了金銀平脱、貼銀、螺鈿等華貴的裝飾。

    金銀平脱的作法,係用金或銀鎚成極薄的片子,再把這薄片剪成各種禽獸草花等圖案,利用膠漆粘貼於器物上面,再加研磨功夫,這樣金銀片紋就會脱露在平面漆上,那麽除了漆地之外,金銀片上的花紋就全部呈現出來,狀極美觀。

    “平脱”這東西,是唐代盛行的工藝美術。尤其是在唐明皇時代,作爲一種最高貴的禮品。在安禄山得寵的時候,明皇賜給他的禮物中,就有什麽“金銀平脱隔餛飩盤”、“金平脱犀頭匙筯”、“金平脱大腦盤”、“銀平脱五斗淘飯魁”;楊妃的賞賜物品中,又有什麽“金平脱裝具玉合”、“金平脱鐵面椀”、“平脱鎖子”一類的東西。在安禄山貢獻的禮品中,還有什麽叫做“銀平脱胡床子”的物品。

    這“平脱”一類的美術工藝品,是非常名貴的。直到安、史(思明)亂後,肅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和代宗大歷七年(公元七七二年)先後頒發禁造平脱等物的詔令,於是造“平脱”的技法,就漸漸失傳了。

    現存日本正倉院的“金銀平脱”,恐怕就有唐明皇時代流傳過去的遺品。近年河南出土的古鏡,也偶有“平脱”的發現。只因入土的時間過長,那粘貼金銀片的膠漆早經腐朽,以致所貼的金銀片大部損傷,很難維持原有的形態。而且這類異常珍貴的物品,一經發現,就被帝國主義分子搶了去。連我們祖先精心製造的美術工藝品,有些也只好在外國人編印的圖版中去欣賞了。

    還有一種貼金銀法,是在鑄造鏡背時,已經鑄有凸起的各項圖文,另外用極薄的金銀片捶入鏡背的全面而附着於其間,這樣,所有凸起圖文,就完全呈現着貼金銀面而有光彩耀目的美感。不過這貼上的金銀片一經脱離,那就只能看到底鏡,裝飾美就完全失掉它的作用了。

    至於螺鈿鏡的作法,和“平脱”有些相像,是用貝殼磨製成各式各樣的圖文,再拿漆黏貼在素鏡背上,使它呈現着悦目的光彩。這也是盛唐時代高級藝術品之一。唐明皇賜給安禄山的禮物中,有寶鈿鏡一面,也就可以想見這東西在那時的珍貴程度了。這類黏貼上去的螺鈿,也因年久易於脱落,所以留傳下來的遺品很少。

    中國鑄造的銅鏡,所以能够成爲極有價值的美術品而被全世界所重視,就是由於鑄造銅鏡的藝術家們,積累了無數的經驗,對於花紋圖案的設計,鏡範雕塑的技術,冶鍊裝飾的考究,都能够攝取各種美術工藝的特長,融合中西文化的優點,伴隨着歷史社會的發展而表現每一階段的時代精神,這是值得我們特别注意而加以發揚光大的。

    銅鏡的附屬品

    銅鏡是古人的生活必需品,便於攜帶和移動,所以一般都不怎樣大,而且大多數是圓形的。除了皇帝宫殿中或豪家貴族特别設置不準備隨時移動的大銅鏡外,一般多是便於攜帶的小銅鏡。據載秦咸陽宫曾有大方鏡一塊,寬四尺,高五尺九寸,又魏、晉到隋、唐間,也曾鑄造特大的銅鏡。晉滅吴之後,有一位大文學家陸機由吴入洛,在仁壽殿前,也看到一座大方銅鏡,高有五尺多,闊三尺三寸。人們站在院子裏,很遠就把全身都照得非常清晰。後來又有一個在北方稱霸的胡人石勒,他宫裏安放着一座大鏡,直徑足有二三尺,下面有純金盤龍雕飾的座子。隋煬帝在揚州迷樓度着荒淫無恥的生活的時候,有一個佞臣叫王世充的,因爲貢獻一座銅鏡屏,討得煬帝的歡心,被提拔做到了江都通守的重要職位。唐中宗(李顯)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公元七〇六————七〇九年),也曾命令揚州的鑄鏡工場,鑄造方丈大鏡,另外製作一根銅柱,嵌上許多金花銀葉,把這方丈大鏡安頓在宫苑中。中宗騎着一匹駿馬,對着這座寶鏡,照見自己騎在馬上的雄姿,非常得意 [33] 。像這類宫廷中御用的特大銅鏡,大概都是有座子或柱子支撐着和“屏風”一般竪立着的。

    一般日常使用的銅鏡,都用一個匣子裝着,這叫作“鏡奩”或簡稱“奩”或“籢”。“奩”的製造,也有用銅的,一般都用木質或竹的薄片編成的,加上髹漆,繪上各色各樣的彩畫,也有鑲嵌螺鈿或“金銀平脱”的,裝飾美觀而又便於攜帶。裏面除掉安放鏡子之外,還可以裝美容用的梳子、篦子和化妝用的香粉之類。這類的鏡奩,在《博古圖》上載有它的形制,如“周四神奩”、“漢蟠虬攜奩”,“漢連環攜奩”等。有的像蒸籠式,下面承以雙脚,腰部有鈕子,繫上雙環,以便提攜,上面加上蓋子,蓋上又加上鈕子,以便揭開。有的像截下的竹筒式,除了有脚、有鈕、有蓋之外,腰部的雙環改作“提梁”,可以拎起或放下,攜帶起來是更加方便了。

    一般的漆畫鏡奩,在古代的墓葬中也常有發現。不過因係木質加漆的工藝品,不像銅器那樣耐久,年頭一久,很少有保存完整的。

    抗日戰争初期,在長沙附近的古墓中,發現一個漆畫奩,現在收藏在南京博物院。據郭沫若先生的考證,這漆畫奩還是戰國時代的楚器,奩上有彩色人物畫,用了八種不同的顔色畫了十一位女子。畫中有兩座涼廳,一廳中有兩人對坐,正視着前面;一廳中坐着三人,兩人正面,一人側面。兩廳中共有五人都是跪坐 [34] 。站立者共六人,分佈在兩廳的左右和中間。她們的腰部纖細,姿態嬝娜。但坐者、立者差不多都是同樣的裝束,看不出有什麽貴賤的等級。或者一部在跳舞,一部在休息,如此輪流着 [35] 。郭先生斷定這漆畫奩是楚國的東西,傳説楚王有愛細腰的風氣,這奩上畫的舞女,和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二日在長沙近郊陳家大山一座楚墓中出土的帛畫美人,細腰裝束是很相像的。不過畫奩的筆觸特别娬媚,帛畫的筆觸較爲剛健吧了。

    在長沙楚墓中出土的,還有陶器、漆杯、銅製帶鉤、銅鏡等物品。那些器物上的花紋都表示十分驚人的技巧。這可證明戰國時代尤其是楚國對於美術工藝的高度發展,确實是值得我們歎服的!

    我們知道銅鏡在平常不用它的時候,可以把它收貯在鏡奩裏。用的時候,可以拿在手裏,照看自己的面貌。但若放下了手,就没法立着,在使用方面還是很不方便的。

    古代的人,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内,都是“席地而坐”的。如果不把鏡子掛在相當高的地方去整容,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又想出了鏡臺的製造。

    晉朝有一位大畫家顧愷之,别號叫顧虎頭,在中國繪畫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他的遺作“女史箴 [36] 圖”,還保存到現在。這幅繪畫裏面就有一段是畫的對鏡理髮的情況。左邊坐着一個男子,對着一座鏡臺,後面一位婦人拿着梳子替他理髮。右邊還有一個男子,正在微仰着頭,對着另一面鏡子,那鏡子裏面還映着那男人的影子呢。中間一座鏡臺,正在那兒竪立着,有些像現在的照相架子。直桿頂上掛着一面銅鏡。稍下有一層方形托盤似的,用來擺設所有理髮時一切應用的物品。我們看了這段畫面,就可以想像到古代的人們對日常用具設計的精巧,以及古代貴族家庭一般的生活情況了。

    鏡臺的創造,傳説是出自三國時代的魏宫中。魏宫裏面,有“純銀參差鏡臺”一座,“純銀七子貴人公主鏡臺”四座。我們看了這個名稱,也就可以想見這件東西的製作是極其精巧的。

    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男女雙方强制結合起來的。經雙方的家長同意後,就下所謂“聘禮”。聘禮中就有銅鏡和鏡臺,而鏡臺在聘禮中也較爲貴重。

    元朝有一位大戲劇家關漢卿曾把鏡臺的故事編成劇本,在民間廣泛流傳着。劇名《温太真玉鏡臺》,現仍保留在臧晉叔輯刊的《元曲選》内。

    温太真名嶠,是東晉時代一位有名的人物。他奉皇帝的詔令,北征劉聰,把劉聰所寶藏的一座玉鏡臺,當作勝利品奪取回來,私自藏在家裏。後來他的元配夫人死了。恰巧他的一位堂房姑母,有女兒還没出嫁,託他介紹一位出色的女壻。這位温先生心中有數,假意地對他姑母説:“像我温某這樣的人物,能够做得上你家的女壻嗎?”那姑母也就莫明其妙地隨口答應了。過了幾天,他再去報告姑母説:“合乎你條件的女壻,已經找到了。”他於是滿懷歡喜,把那座玉鏡臺當做聘禮,恭而敬之地捧到了姑母家去。等到結婚的那一天晚上,那姑娘用雙手披開紗扇,看到這位新郎,抿着嘴笑了起來,悄悄地對他説:“我早疑心就是你這老東西,果然不出所料呀 [37] !”

    鏡子和鏡臺,不但要時時揩抹乾浄,而且銅鏡還得常常去磨光,才能够顯出光亮,照出影子來。

    磨鏡在從前也是一種專門職業,和現在磨刀剪的工匠們一樣。操這項職業的人們,手裏拿着長約五寸,闊二寸五分的幾塊鐵片,好像拍板的模樣,沿街敲打着,婦女們聽見後,即可出來磨鏡,這叫做“驚閨” [38] 。

    鏡是應該經常磨的,不磨就會失掉光彩。“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正如我們能够時刻想到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性,而善自警惕,那麽錯誤就可能日見減少了。

    唐太宗常把一個敢於批評他的魏徵當作鏡子,號稱“人鏡”。魏徵死後,他對左右近臣説起:“把歷史來做鏡子,可以得到許多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教訓。把銅來做鏡子,可以看出自己美醜的真面目。把人來做鏡子,可以明白一切行爲的善惡標準。我經常利用這三面鏡子來辨别興亡盛衰的原故。自從魏徵死亡,我就失掉一面鏡子,真正是太可痛惜了 [39] !”

    這一段話,也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簡單的結束語

    銅鏡這件小東西,在我國人民生活史上,至少佔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不論在花紋圖案的設計上或雕塑藝術的技巧上以及冶鍊裝飾等方面,都是積累了無數勞動人民的豐富經驗,而成爲一個完整的藝術品。這是值得我們後人鑽研和誇耀的!

    在過去封建社會裏,所有勞動人民用血汗創造出來的藝術品,都只是供給統治階級來欣賞的,一般老百姓是享受不到的。百年來,由於帝國主義分子貪婪無厭的掠奪,我們祖國的許多寶貴文物也一同被劫掠到外國去。

    中國解放了。我們在共産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正向着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隨着經濟建設高潮必然來到的文化建設高潮,也就擺在我們的面前了。人們將過着更幸福的生活,而對於藝術品的要求,必然是很迫切而普遍的。雖然銅鏡在日用上面,早已失掉了它的效用,但做爲一個藝術品來説,還是有着極寶貴的價值,更值得美術工藝家來“借鏡”的。

    (《銅鏡的故事》作爲“祖國文化小叢書”之一種,於1955年2月由上海四聯出版社出版,署名“朱瑜”)

    圖1 汲縣出土水陸交戰圖鑑

    圖2 古鏡花紋集錦(一)

    圖3 古鏡花紋集錦(二)

    圖4 細地文夔龍文鏡

    圖5 蟠螭文鏡

    圖6 獸鈕人物畫像鏡

    圖7 吴王伍子胥鏡

    圖8 金銀錯狩獵文鏡

    圖9 月宫嫦娥鏡

    圖10 金銀平脱花鳥背八角鏡

    圖11 嵌螺鈿花鳥文鏡

    圖12 易縣出土鏡範

    圖13 長沙出土漆畫奩(復原圖)

    圖14 女史箴圖(晉·顧愷之畫)

    注解:

    [1]  《莊子·德充符》篇:“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

    [2]  鑑,古亦作濫。《莊子·則陽》篇:“靈公有妻三人,同濫而浴。”釋文:“濫、浴器也。”

    [3]  戰國時代的一尺,約當今尺七寸餘。

    [4]  這篇故事,見《戰國策·齊策》。

    [5]  桓譚字君山,相州人。生當公元前五〇年間,著有《新論》。

    [6]  見《史記·封禪書》。《禹貢》冀、兗、青、徐、揚、荆、豫、梁、雍爲九州。

    [7]  參考前中央研究院《安陽發掘報告》。

    [8]  見《軒轅内傳》及《述異記》。

    [9]  見《淮南子·天文訓》。

    [10]  見《花間集》。

    [11]  見鄭振鐸輯印《西域畫》。供養人是信奉佛教的施主。

    [12]  見日本影印《東瀛珠光》及傅芸子著《正倉院考古記》。

    [13]  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14]  見《晉書·王衍傳》。原文意思是眼光很遠,不肯同人計較。

    [15]  見《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二百二十七卷“鏡部”。

    [16]  這黄金婉轉繩大概是用黄金鍊成的鬆緊帶,和現在的金鎖鏈相類似的。

    [17]  見《三十國春秋》。

    [18]  狎客,是專門替皇帝幫閒的無聊文人。

    [19]  見《顧氏文房小説》所收孟棨《本事詩》。

    [20]  見傅芸子著《正倉院考古記》及日本明治四十三年(一九一〇)宫内省刊行的《東瀛珠光》。

    [21]  見洪邁《容齋五筆》。

    [22]  見《玉海》卷九十及《正倉院考古記》第八九葉。

    [23]  見《唐書·德宗紀》。

    [24]  見梁上椿《巖窟藏鏡》第四集。

    [25]  傳説饕餮是一種貪財貪吃的怪物。

    [26]  螭是龍蛇一類的東西。

    [27]  傳説夔是似龍似蛇而只有一隻脚的怪物。

    [28]  傳説鳳是一種神鳥。

    [29]  在蘇州城外數十里地的靈巖山上。

    [30]  孝堂山在山東肥城縣境,武梁祠在山東嘉祥縣境,石壁上都刻着許多歷史人物和社會生活情況。參看鄭振鐸編《中國歷史參考圖録》。

    [31]  《天工開物》:“凡鑄鏡,模用灰沙,銅用錫和。開面成光,則水銀附體而成,非銅有光明如許也。”

    [32]  鳥書蟲篆是古代的象形文字,用來寫在幡信上的,又叫鳥蟲書。見許慎《説文解字序》。

    [33]  這幾個故事見《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第二百二十七卷引陸士衡文集、《鄴中記》、《河洛記》及《朝野僉載》。

    [34]  編者按:隋、唐以前,大抵都是席地而坐的。日本人現在還保持着這種風氣。

    [35]  見一九五三年十一月號《人民文學》郭沫若作《關於晚周帛畫的考察》。

    [36]  晉張華作《女史箴》,見《昭明文選》卷五十六。

    [37]  見劉義慶著《世説新語·假譎篇》。

    [38]  見《事物原始》。

    [39]  見《獨異志》。

    蠶寶寶的故事

    談起我們的偉大祖國來,總會提到“錦繡河山”這句話。

    我們的祖國,東濱太平洋,西至喜馬拉雅山,北接蘇聯,南連東南亞。地下藴藏着無窮無盡的礦産,地面布滿了長河、高山,生長着各式各樣的森林、草木,所有温帶、熱帶、寒帶的動物、植物,差不多是色色齊全。因了天時和地利的優越,漫山徧野,開放着四時不斷之花。好一幅的天然圖畫,朝朝暮暮,映入我人的眼簾。我人生長在這樣美麗富饒的大陸上,是如何的幸福啊!

    我們的祖先,憑着熱愛勞動的雙手,運用着他們的智慧,積累了聯緜不斷的寶貴經驗,創造了四千餘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和高度的文化,把自然界改造得更加美麗了!

    我們祖國的手工業和美術工藝品,遠在三千年以前,就已經是非常發達的了!

    依靠着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勞動經驗,很早就明白了怎樣去利用自然界的一切,來創造我們的美麗的幸福的生活。他們把野生在樹林中的小蟲兒————蠶,詳細觀察了牠的生活狀態和發展規律,懂得了這小動物對於人生的功用,很快就發明了飼養的方法,而把牠們請到家裏,供養起來了!家家户户的兒女們,誰個不愛憐着這小動物,叫牠一聲“蠶寶寶”呢?!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學會了利用這蠶寶寶口裏所吐出來的絲,把牠來製成緜或絮,作爲禦寒的衣服,織成帛和絹,以及紗、羅、綾、緞之類,把我人春、夏、秋、冬四季所用以蔽體章身的需要問題,都全給解決了!

    我們的祖先,是富於審美觀念的。自從發明了絲織品之後,又懂得了利用其他物質作爲顔料,把純白的蠶絲染成五色,織成文章,這就叫作“錦”。錦字左邊是個金字,右邊是個帛字。這在我國創造文字的原則上,叫作“諧聲”兼“會意”字。這就説錦是用鑛質的顔料染成五色絲所織成的帛一類的東西,讀音是和金字相近的。錦是絲織品中最美麗的東西。牠有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配上各式各樣的顔色,看起來是異樣美觀的。在晉朝(公元二六五————四一九年)陸翽所著的《鄴中記》裏,就談到石虎(石虎是所謂“五胡亂華”時後趙國主石勒的兒子,羯族人。)宫中有織錦署。這署裏織造的錦,有什麽“大登高”呀,“小登高”呀,“大明光”呀,“小明光”呀!“大博山”(博山是漢朝鑄造的香爐名。大概這錦的花紋圖案,是倣博山爐的樣式畫成的。)呀,“小博山”呀,“大茱萸”(茱萸是秋天的藥草。古代民間風俗,在重陽節那一天,人們佩帶着茱萸囊,登上高山,就可以消災避難。大概這錦是用茱萸作圖案的,取消災的意思。)呀,“小茱萸”呀,“大交龍”呀,“小交龍”呀,“蒲桃文錦”呀,“斑文錦”呀,“鳳凰朱雀錦”呀,“韜文錦”呀,“桃核文錦”呀,這許多的名色。有的用青綈(綈音題,是光滑而厚實的絲織品,用作錦的底子的。),有的用白綈,有的用黄綈,有的用緑綈,有的用紫綈。把這五種顔色的綈作爲錦底,配上各種花鳥圖案,怎麽會不光彩奪目呢?這一批技術工人們,當然都是接受過偉大祖國的優秀傳統,不幸陷没在這羯胡主子的淫威之下而爲他們服役的。

    錦是用機杼織成的。我們的祖先,男耕女織,依靠着雙手的勞動來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在夏禹王時代(約在公元前二一九七年?),制定了九州的貢賦,兗州(今山東省境)要貢漆絲和織文(織文就是錦、綺一類的絲織品),揚州(今江蘇省境)要貢織貝(織成貝文的錦,又叫貝錦)。這可見我們的織錦工業,遠在四千年以前,就已很普徧的發達了!

    與用機杼織成文采的錦並稱富於藝術性的絲織品,就是用針來刺成各樣花紋圖案的繡。錦和繡總是連帶着的。繡字左邊是個絞絲旁,右邊是個肅字,也是一個“諧聲”字。把絲來刺成五采的花紋,這就叫做繡。

    我們祖國的文化,發展到了殷、周時代(約在公元前一七八三————七七一年),更顯得光輝燦爛了!在河南安陽發掘出來的殷墟甲骨文字上面,就已有了飼蠶、織帛等手工業的記載。那麽一般傳説夏桀、殷紂時,王宫裏的婦女們就已盛行着用錦繡製成的衣裳,也未必是什麽荒遠無稽的事了。

    到了春秋(公元前七七〇————四〇三年)戰國(公元前四〇三————二二一年)時代,對於織錦和刺繡的手工業,發展到了更高的境地。一般作爲互相酬贈的珍貴禮品,也成了家庭婦女們的專業。我們漢代的大史學家司馬遷先生,在他所著的《史記·貨殖列傳》裏面,就説過“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意思是説,一般家庭婦女們,很辛勤地運用這指頭,一針針地去刺成繡品,供給富豪們的享受,倒不如索性去倚門賣笑,生活還過得舒服些呢!)的牢騷話。這把那一時代婦女們的職業問題和封建社會制度的罪惡,都給反映出來了!

    自秦漢以來,一直到隋、唐以後,這織錦和刺繡的手工業,還是在不斷地向前發展着。織錦到了後來,漸漸由家庭婦女們的手工業轉變成爲大規模設立機構進行織造而有政府監督的專業。這其間最著名的要算蜀錦。元朝費著有《蜀錦譜》的著作,説起四川成都,素來就是以出産織錦著名的,所以成都城叫做錦官城,水叫做灌錦江。宋元豐六年(公元一〇八三年),還特地由轉運司在成都設置錦院,招募軍匠五百人從事織造。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又由茶馬司領導錦院,織造錦綾被褥。那花樣是更加繁富了。他還列了一個表:

    (一)轉運司錦院織錦名色

    上貢錦三匹花樣

    八答暈錦

    官告錦四百匹花樣

    盤毬錦 簇四金雕錦 葵花錦 八答暈錦 六答暈錦

    翠池獅子錦 天下樂錦 雲雁錦

    臣僚襖子錦八十七匹花樣

    簇四金雕錦 八答暈錦 天下樂錦

    廣西錦二百匹花樣

    真紅錦一百匹

    大窠獅子錦 大窠馬大毬錦 雙窠雲雁錦 宜男百花錦

    青緑錦一百匹

    宜男百花錦 青緑雲雁錦

    (二)茶馬司錦院織錦名色

    黎州

    皂大被 緋大被 皂中被 緋中被

    四色中被 七八行錦 瑪瑙錦

    叙州

    真紅大被褥 真紅雙連椅背 真紅雙椅背

    南平軍

    真紅大被褥 真紅雙窠錦 皂大被褥 青大被褥

    文州

    犒設紅錦

    細色錦名色

    青緑瑞草雲鶴錦 青緑如意牡丹錦 真紅宜男百花錦

    真紅穿花鳳錦 真紅雪花毬露錦 真紅櫻桃錦

    真紅水林檎錦 秦州細法真紅錦 鵞黄水林檎錦

    秦州中法真紅錦 紫皂段子 秦州粗法真紅錦

    真紅天馬錦 真紅飛魚錦 真紅湖州大百花孔雀錦

    真紅聚八仙錦 真紅六金魚錦 四色湖州百花孔雀錦

    二色湖州大百花孔雀錦

    四川織造的蜀錦,直到現在,大概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了,還是在美術工藝上赫赫有名的。

    我們稍微留心一點中國歷史的人,總還記得漢武帝時有一位四川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戀愛故事吧?卓文君是臨邛縣一位大富翁卓王孫的女兒。她年紀很青,就做了寡婦。恰巧司馬相如到她家去作客,在宴會席上,文君從幕後偷偷看了他一眼,又聽了他的彈琴,就心生愛慕,背着她的父親,和相如一起逃跑了。在成都市上,兩口子合開了一家酒店。文君把她的鷫鸘裘賣了,作爲開店的本錢。有人就把這件非常名貴的鷫鸘裘作爲圖案,製成錦衣,叫作“相如錦”。這也可以推測到成都的織錦工業,在漢代就是很發達的。

    錦繡作爲華貴的衣裳,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所以喑嗚叱咤的西楚霸王項羽,也有“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衣讀去聲,作動詞用。就是説着了錦衣,在夜間跑路,是不能够引起人們注意的。)”的論調。漢高祖因了南粤王尉佗給他獻了南方的特産鮫魚、荔枝,就用了蒲桃錦四匹作爲答禮。漢武帝從西域搞來了“天馬”,也給他披上絲地五色錦,表示非常的愛護。在這時,因了武帝經營西域,通過河西走廊以達現在的新疆境内,中國的絲綢也就經由新疆,傳抵歐洲。當時羅馬社會,愛着中國綢緞,價值高到一兩黄金一兩綢,那錦繡一類,更不必説了。

    三國時候,蜀錦正在大量地增産着。所以蜀先主劉備到了成都,賞給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諸人的錦,就有千匹之多。諸葛亮臨終時給劉阿斗的遺表,也提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的話。那八百株桑,不就是用來養蠶、取絲、織錦的嗎?

    魏明帝曹叡景初二年(公元二三八年),倭女王派遣大夫難升米等來我國朝獻。明帝給倭王卑彌呼的答禮,有絳地(地即綈字的訛寫)交龍錦五匹,紺地句文錦三匹,銅鏡百枚等。魏齊王曹芳正始元年(公元二四〇年)又派人去倭國,賜給倭王以金、帛、錦、罽、刀、鏡等物。再過四年,倭王派人再來進獻禮物,就有倭錦一項。這對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也是值得注意的。

    吴大帝孫權,建都在現在的南京。他有一位趙夫人,能够在指間把綵絲織成雲霞或龍蛇圖案的美錦,宫裏面的人們,稱讚她叫作“機絶”。她不但精於繪畫,而且能够在一方塊的帛上,繡作軍用地圖,把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等形態,都顯現出來了。獻給孫權,作爲行軍之用。那時一般測繪地圖的參謀人員都被她的絶藝,嚇得目瞪口呆,讚美她叫作“鍼絶”。吴國有了這樣一位藝術家作爲一般織工和繡工們的模範,那錦繡工業的異樣發達,也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晉朝,還有一位女子蘇蕙,曾經織錦爲迴文詩,寄給她的丈夫名叫竇滔的。這上面織了八百多字,宛轉循環讀去,變成了二百多首的情詩,也是我國文學史和藝術史上很有名的傑作。

    依靠我們祖先的智慧,在絲織品的手工業上,就創造了這許多驚人的業績!有如上面所説的蜀錦,一直發展到唐、宋時代,都不曾衰歇過。唐詩人歡喜把“蜀錦”與“越(現在的浙江)羅”對舉,四川和浙江的絲織品,就是到現在,也還非常發達。唐人對錦的愛好,不論男女,都喜着錦製的衣裳。大詩人李太白,和友人從采石磯坐船到金陵(南京)去玩,就着上官錦袍,顯示他那神氣十足的模樣。王昌齡寫的“宫詞”也有“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日暮春寒賜錦袍”的句子,爲千年來所傳誦。錦的本身,就是富有詩意的!

    宋代的絲織美術品,除錦繡之外,又發明了一種叫做緙絲(也有寫作刻絲的)。把花鳥禽獸或名人書畫作爲圖案,在用小梭織緯時,留下空白,再把雜色線綴在經緯上面,合成文采。乍看起來好像不相連屬,承空透視,有如雕刻成功的。這織法創自定州(今河北省定縣)。有一位雲間(今江蘇省松江縣)女子朱克柔,最精這門工藝,所織人物、樹石、花鳥,巧妙得像真的一般。她的作品,還有保留到現在的,已經當作國寶一般看待了!這緙絲技法,傳習到清朝的乾隆時代(公元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都還有很精的出品。

    宋繡保留到現在的,也特别被人們重視。明代有露香園顧氏繡,繡的山水、人物、花鳥,就和繪畫一般,也叫作“繡畫”,是顧壽潛的妻子韓希孟創造出來的。她家的婦女們都精於這種手法,所以顧繡的榮譽,是大家所耳聞熟知的。

    現在國内有名的絲織品,有四川的錦,浙江的紗、羅、綾、紡,南京的錦緞,湖南長沙的湘繡,江蘇蘇州的蘇繡。雖然製作的精巧,趕不上我們的祖先。等到相當時期,我們的勞動人民,定會運用他們的智慧,學習我們祖先積累下來的豐富經驗,來從事“推陳出新”的工作,把這錦繡工藝,推進到最高峯的。

    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加上熱愛勞動的人民,繼續不斷地發揮他們的智慧,把客觀世界改造得更加美麗,那是确然無疑的了!

    我們的祖先,遠在四五千年前,就知道利用這生活在野樹林裏的小蠶兒————蠶寶寶,把牠請到家裏來,如神明一般地供養着牠。這蠶寶寶受了我們祖先的供養愛護,也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孔明《出師表》裏面的話)的,把牠們一生的精力乃至生命全都貢獻出來了!我們的祖先,感謝蠶寶寶的恩惠,不願意孤負了牠們對於人類的貢獻,更加勤懇地開動腦筋,找出竅門,運用着慣於勞動的雙手和十隻指頭,創造出許多異樣美觀的絲織品,如錦、繡一類的美術工藝,把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化了!把偉大祖國的錦繡河山,妝飾得更加美麗了!

    我們戰國時代一位大思想家荀況先生,作了這樣一個謎兒:

    現在有一種小東西,牠的形態,是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變化着。牠的勞績普徧貢獻給了人類,使人類獲得異樣的光彩。所有禮儀和音樂,都得依賴牠的成果,才能够發揮作用。男女老幼,都得等待牠的報效,才能够保育生存。牠立了功,就要犧牲掉自己的生命。牠成了事,就會毁滅掉自己的家庭。牠老了,甘願被人們遺棄。牠只希望着緜延牠的種子,子子孫孫毫無條件地服務於人類。你道這究竟是什麽東西,會有這般的神奇?

    這不是那身段柔軟像少女一般,而頭部有些和馬首相仿的嗎?這不是那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變化,而不能够保持着長壽的嗎?這不是那少壯的時代非常精巧,而衰老的時候就變得非常笨拙了的嗎?這不是那容易辨别牠們的父母,而不容易辨别牠們雌雄的嗎?這不是那冬天歡喜躲藏起來,而夏天歡喜在外面遊行着的嗎?這不是那愛喫桑葉而吐出絲來,最初看去似乎很紛亂而後來卻是非常有條理的嗎?這不是那出生在夏季而又受不了暑氣,喜愛温暖的氣候而又害怕雨天的潮濕,把蛹兒當作媽媽,蛾兒當作爸爸的嗎?這不是那喫了又睡,睡了又喫,三眠、三起,才能够完成任務的小東西嗎?

    你試猜猜,這個謎兒,不是蠶寶寶是什麽?

    待我再來講一個蠶寶寶的神話故事,給小朋友們聽聽。

    話説太古的時候,有一位大人,出門到遠地方去作客。家裏只賸下一個女兒和一匹牡馬。這女兒親自餵養着這匹馬。閑着没事時,常是想念着她的爸爸。有一天,她笑着對這馬兒説:“我的好馬兒呀!如果你能够出門去,找着了我的爸爸,把他接了回家,那我就嫁給了你,和你做一對恩愛夫妻,好嗎?”那馬兒聽了這話,點點頭兒,立刻挣脱了韁繩,飛也似的奔向長途去了。一直找到了她爸爸所在的地方。她爸爸看到了他自己家裏養的那匹馬,歡喜的掉下眼淚來,很匆忙地收拾了一些行李,跨上馬背。那馬兒卻又望着牠那後來的道路,只管悲鳴着。她爸爸也喫了一驚,暗自揣量着説:“這馬兒無緣無故的這般狂叫,難道家裏發生了什麽意外的事情麽?”他立刻揚起鞭子,騎着這馬兒飛奔到了家。他想起這畜生,有着非常的情義,把牠特地餵養得好。這馬兒卻像别有心事似的,一直不肯喫東西。牠看到那女兒,進進出出,總是帶着憤怒,想要舉起蹄子去踢她。她爸爸也有些覺察到了,私下去問他女兒。他女兒把上次對馬説的話告訴了爸爸,説:“這馬兒才怪呢!大概真的想要我做牠的妻子吧?”她爸爸聽了這話,低聲悄語地叮囑他那女兒:“你千萬不要説起,這是有辱家門的。你也暫時躲藏起來,不要給這畜生見着吧!”她爸爸終於忍了心,暗地拉了弓把馬兒射殺了。剥下牠的皮,在院子裏面曬着。一天,她爸爸又出門去了。她和鄰家的女兒一道在那張馬皮下面玩耍。她提起脚來把馬皮踢了一下,説着:“你這畜生,真個想要我這女人來做你的妻子嗎?結果遭受了屠殺割剥的慘禍,這是何苦來啊!”話還没有説完,這張馬皮突然跳了起來,把女兒一股腦兒捲進皮内,向門外奔跑去了。她那女伴嚇的慌了張,也不敢去救她,只得拔步飛跑,去告訴她爸爸。她爸爸趕着回了家,四處找尋那女兒,卻早無蹤無影,不知去向了!隔了好幾天才在大樹枝椏裏發現了一些線索。那女兒和馬皮都蜕化成了蠶寶寶,正在樹枝上作着繭兒呢!

    這故事大約就是從荀況先生的謎兒演變出來的。所以蠶寶寶也就得着“馬頭娘”的綽號。

    我把蠶寶寶的故事和牠的功績,編造了這一大段話。還得凑上一首讚美詩,拉起弦子唱了起來,爲讀者諸君助興,助興。

    偉大的祖國!

    偉大的中華!

    我們的祖國,

    東濱太平洋,

    西限喜馬拉雅,

    北接蘇聯,

    南連東南亞。

    我們的祖先,

    依靠着熱愛勞動的雙手,

    創造了四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和高度的文化!

    我們的蠶寶寶呀!

    我們的祖先,

    憑藉着你的忘我精神,

    獲得了温暖而發育長大!

    積累着我們祖先的智慧,

    壯大了我們的祖國,

    也壯大了蠶寶寶的家,

    更顯得光彩四射!

    錦繡般的河山,

    輝映着偉大的祖國!

    輝映着偉大的中華!

    我們的祖國已有了將近六萬萬的人口

    融合了多民族成爲一家!

    錦繡河山更顯得光芒四射!

    偉大的祖國

    偉大的中華!

    (本文據手稿整理,寫作時間不詳)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